作者将十六年的美国移民生活徐徐道来,点点滴滴大大小小的故事都是岁月的沉淀。故事可以独自成章,贯穿起来就是一部移民的成长历史。这不是一个旅游观光者浮光掠影的片段摄取,也不是一个带着雄厚资金投资美国的成功者的自传,这是一批从下飞机那一天起就一切归零,毫无背景、毫无退路、孤身在美国闯天下的移民的生活纪实。他们像极了被空投到荒岛上的自生自灭的求生者。故事内容包罗万象,触角伸向美国的每个角落。
作者为女性,曾经任职大学教师,从文笔上能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因此这样一部纪实文学就特别具有别人达不到的优势。本文是身为移民身份的作者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无论从感情色彩还是内容上,可信度极高。
一、我家**棵圣诞树/001
序言梦里不知身是客我常把中国看作我的娘家,把美国视为我的婆家。如今我在这个婆家已经生活了十七个年头。婆家再好,我还是会想念娘家;娘家住久了,又会惦记着婆家。每年都要惦记着回国,看望母亲,看望哥哥、姐姐、好友,一两个月一晃而过,总也住不够,每次都是含泪告别亲娘、亲友;飞回到洛杉矶的路途尽管漫长而遥远,进海关时,更是身心疲惫不堪,这时候,听到一句来自于海关人员(不管是白人还是黑人)亲切地说一句:Welcom home(欢迎回家)!又把我的心温暖了起来。移民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交织与纠结,永远是一脚踏在娘家,一脚踏在婆家,中间隔着辽阔的太平洋。前些日子,因换房搬家,搬家公司货柜一般长短的大车跑了两趟还没搬完。我望着这十七年累积出来的这么多有用没用的东西,心中陡升感叹——真是不敢相信啊,当年我拎着两个行李箱牵着不满十岁的女儿文迪来到美国,这一晃就是十七年。面对着两车满满的家什,竟然很怀念两只皮箱就能过活的日子。静下心来想想,这十七年,除了累积了这两车拉拉杂杂的东西,除了周而复始的日子,也还累积了一些拉拉杂杂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些笑中带泪,也有些泪中带笑,很多在当时觉得是过不去的事儿,现在竟然能笑着讲出来;还有很多的内容是陪同女儿一同成长的故事。不曾想啊,那些年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如今,每个脚印都变成了沉甸甸的故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唯有文字的记载,尚可留住这如斯的岁月,记下这不容易的十七年,给自己,也给女儿。我想,在她的记忆中,对自己的童年成长,肯定也有自己的一份珍藏。这些年过来,我们都不会刻意地去翻出深层中的记忆,只是会在偶尔的交谈中触及一些往事,毕竟,有些记忆想起来心会疼。女儿轻易不会谈起往事,我也不多问及,她的中文已经越来越不灵光了。我猜测着,在她的记忆中,幼小时心灵的挫折感和长大后的成就感交织在一起,让她很难轻易地开始一段回忆。她无法用中文记录下来。将来,如果我的中文记录和她的英文记录同时存在,或许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她现在已经从刚移民时的一棵小树苗长成了一棵拥有年轮和一片阴凉的挺挺的高高的成年树了,我也在母亲和朋友这两个身份之间随时调换着扮演,以争取和她处在和谐的沟通中,保持着那份温馨的亦师亦友的母女之情。今年,在她准备申请上研究所的自传写作之前,我们又坐在一起谈及她的成长经历,那一时刻,我徐徐地回忆,她默默地记录,间或,两人眼眶都会一阵阵潮润。整理着这些自己花时间写下的往事,有些发表过,有些还在心中沉寂着。岁月太匆匆,那时候我们只是忙着赶路。今天有时间将曾经发生的故事精心地梳理一番,也提醒着我,这十七年的如梭岁月并不会船过了无痕,空自蹉跎。这些年,发生过很多事,遇见了很多人,所有的愉快与苦闷、顺利与坎坷,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我是怎样度过了这生命中*艰难的十七年的?时空交错思绪恍惚的时候,就用这些发生过的故事,给自己一个说服和印证吧。这些故事,不是一个旅游观光者浮光掠影的片段摄取,也不是一个带着雄厚资金投资美国的成功者的自传,这是一部讲述九十年代中期移民美国的生活纪实——那批移民从下飞机的那一天开始就一切归零,毫无背景、毫无退路,孤身在美国闯天下。这一批老移民,像极了被空投到荒岛上的自生自灭的求生者,他们的经历,也是现在怀揣着信用卡踏足美国的新移民所无法体会的。或许,生活在美国的人在这部书里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没到过美国的人会在这里了解到一个真实的美国,所有的这些故事都连接着美国的土壤和地气。近几年我时常憧憬:将来老了以后回国多么好,看到我姐姐、嫂子退休后上老年人大学唱歌跳舞忙忙碌碌开开心心真是好生羡慕。我不止一次地梦想、念叨,一厢情愿地向往着回国后的生活——谈笑有乡音,往来有老友;可以练书法,可以读好文;再无账单之压力,亦无语言之困扰,悠悠然进入另一个生命的阶段。梦醒来,谁又知道这不是个梦幻或是泡影?毕竟,十七年的根已经在这里扎下了,再次拔起谈何容易,那又会是怎样的情形?移民这条路啊,一旦踏上,就很难再回头。个中滋味,只有走过,才会解得!和老友肖玲吃饭,她是我刚来美国时在一条起跑线上出征的患难姐妹。十七年的生活磨炼,再回首,我们依然会谈笑往事,不定哪一会儿,谈笑就会戛然而止,陷入回忆。我们相互提醒着过去的我们在一起的每一个小细节,有些记得,有些真是已经随风飘散了。肖玲问我*近在写什么,我说正在整理写一部移民美国的成长史,肖玲听了,引起了兴趣,也引起一阵唏嘘感慨,良久,只叹出一句:我们那一代移民啊,有太多的故事了……
浩皓,原名郑皓,山东济南人。少年从军,山东大学毕业,任职于济南职工大学。于1995年移民美国,定居洛杉矶,现任洛杉矶达文中文学校校长。出版长篇小说《女兵的初恋》等。
郁达夫讲中国绵绣河山/大师讲堂学术经典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郁达夫畅游祖国山川中留下脍炙人口的游记,以期带给人们深深的民族自豪感。郁达夫讲中国绵绣河山/大师讲堂学...
百年文言 本书特色 陈永正、徐晋如主编的《百年文言(精)》由陈永正、徐晋如主编,遴选近百年来200馀人近300篇文章,每人附有小传,每篇采用集评形式予以赏析。所...
《.NET Core 2.0 应用程序高级调试》内容简介:随着.NET Core开源和跨平台的特性逐渐被广大开发者熟知和接受,有越来越多的.NET应用
上海的早晨(全四册)(中国文库)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一版一印★ 周而复(1914—2004),现当代著名作家,国内zui早介绍白...
《听话是水平,说话是艺术》内容简介:本书生活中有很多人确实存在不会倾听的问题,否则也就不会有“对牛弹琴”这个成语了。倾听往
铁血英豪-解放大西南时期第50军征战纪实 本书特色 《铁血英豪(解放大西南时期第50军征战纪实)》是一部纪实文学。 《铁血英豪(解放大西南时期第...
卢克莱修、但丁与歌德,他们所遗留下来的诗篇决不只是一顿菜肴丰富的筵席。从他们的信条和气质看,他们似乎相当对立,完全无法对
王火作品自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火的作品集,精选小说八篇、散文十余篇及创作谈。小说均写于改革开放以后,题材多样,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以及各...
一、中短篇小说生命的奇迹(桑仁/译(较差)灼人的秘密(韩耀成 高中甫/译)热带癫狂症患者(张敬铭/译 杜文裳/校)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韩耀成/译)情感的迷惘(潘...
中国书籍文学馆·大师经典:萧红精品选 本书特色 萧红被誉为上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她是一位极具悲天悯人的忧郁情怀的作家,她作品中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
断肠亭记 内容简介 永井荷风是日本惟美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笔调轻柔流转,缠绵悱恻,本书收集他的《小品集》、《茶余集》、《矮木屐》、《麻布杂记》、《断肠亭杂稿...
《小王子》内容简介:在这些作品里,他描绘了只有从天空才能看到的雄奇壮丽的景象,让读者耳目一新。他以飞机为工具,第一次真正从
团购:季羡林随想录12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 季羡林是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等,被称为学界泰斗★ 内容短小精悍,行...
新月集 飞鸟集 本书特色《新月集飞鸟集》收录了泰戈尔*著名的两部诗歌——《新月集》《飞鸟集》。 《新月集》歌颂了两大主题——童真与母爱。童真是人类*宝贵的天性...
永恒的自语 内容简介 在中国古代,大约是清代以前,诗与散文是高贵的文体,而小说还算不上。士大夫们不作小说。只是很久以后,小说作为一种吸纳力极强的文体,自身发生了...
徐志摩作品-精华本 本书特色 季羡林作品精华本,精选了著名学者、作家季羡林先生一生的散文作品,从写人(《赋得永久的悔》)写物(《海棠花》)写景(《清塘荷韵》),...
西方文学之旅(插图珍藏修订版)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由清华大学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徐葆耕教授倾心而著★ 本书原名为《...
害怕写作 本书特色 传说仓颉造字的那天,“天雨粟,鬼夜哭”。古人对写作将会带来的灾祥有如此深刻的恐惧,我是在“写龄”渐长的今天才慢慢地体会到的。你可以说这是中国...
丸尾常喜,1937年出生于九州熊本县人吉市,东京大学文学部毕业后,到大阪市立大学拜增田涉教授为师研究中国文学。增田涉30年代游学上海时,一度成为鲁迅家的常客,请...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 本书特色 《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是村上春树所推崇的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的诗歌精选集,囊括了谷川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90余首,既有他*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