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将十六年的美国移民生活徐徐道来,点点滴滴大大小小的故事都是岁月的沉淀。故事可以独自成章,贯穿起来就是一部移民的成长历史。这不是一个旅游观光者浮光掠影的片段摄取,也不是一个带着雄厚资金投资美国的成功者的自传,这是一批从下飞机那一天起就一切归零,毫无背景、毫无退路、孤身在美国闯天下的移民的生活纪实。他们像极了被空投到荒岛上的自生自灭的求生者。故事内容包罗万象,触角伸向美国的每个角落。
作者为女性,曾经任职大学教师,从文笔上能看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因此这样一部纪实文学就特别具有别人达不到的优势。本文是身为移民身份的作者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无论从感情色彩还是内容上,可信度极高。
一、我家**棵圣诞树/001
序言梦里不知身是客我常把中国看作我的娘家,把美国视为我的婆家。如今我在这个婆家已经生活了十七个年头。婆家再好,我还是会想念娘家;娘家住久了,又会惦记着婆家。每年都要惦记着回国,看望母亲,看望哥哥、姐姐、好友,一两个月一晃而过,总也住不够,每次都是含泪告别亲娘、亲友;飞回到洛杉矶的路途尽管漫长而遥远,进海关时,更是身心疲惫不堪,这时候,听到一句来自于海关人员(不管是白人还是黑人)亲切地说一句:Welcom home(欢迎回家)!又把我的心温暖了起来。移民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交织与纠结,永远是一脚踏在娘家,一脚踏在婆家,中间隔着辽阔的太平洋。前些日子,因换房搬家,搬家公司货柜一般长短的大车跑了两趟还没搬完。我望着这十七年累积出来的这么多有用没用的东西,心中陡升感叹——真是不敢相信啊,当年我拎着两个行李箱牵着不满十岁的女儿文迪来到美国,这一晃就是十七年。面对着两车满满的家什,竟然很怀念两只皮箱就能过活的日子。静下心来想想,这十七年,除了累积了这两车拉拉杂杂的东西,除了周而复始的日子,也还累积了一些拉拉杂杂的故事。这些故事中有些笑中带泪,也有些泪中带笑,很多在当时觉得是过不去的事儿,现在竟然能笑着讲出来;还有很多的内容是陪同女儿一同成长的故事。不曾想啊,那些年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如今,每个脚印都变成了沉甸甸的故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唯有文字的记载,尚可留住这如斯的岁月,记下这不容易的十七年,给自己,也给女儿。我想,在她的记忆中,对自己的童年成长,肯定也有自己的一份珍藏。这些年过来,我们都不会刻意地去翻出深层中的记忆,只是会在偶尔的交谈中触及一些往事,毕竟,有些记忆想起来心会疼。女儿轻易不会谈起往事,我也不多问及,她的中文已经越来越不灵光了。我猜测着,在她的记忆中,幼小时心灵的挫折感和长大后的成就感交织在一起,让她很难轻易地开始一段回忆。她无法用中文记录下来。将来,如果我的中文记录和她的英文记录同时存在,或许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她现在已经从刚移民时的一棵小树苗长成了一棵拥有年轮和一片阴凉的挺挺的高高的成年树了,我也在母亲和朋友这两个身份之间随时调换着扮演,以争取和她处在和谐的沟通中,保持着那份温馨的亦师亦友的母女之情。今年,在她准备申请上研究所的自传写作之前,我们又坐在一起谈及她的成长经历,那一时刻,我徐徐地回忆,她默默地记录,间或,两人眼眶都会一阵阵潮润。整理着这些自己花时间写下的往事,有些发表过,有些还在心中沉寂着。岁月太匆匆,那时候我们只是忙着赶路。今天有时间将曾经发生的故事精心地梳理一番,也提醒着我,这十七年的如梭岁月并不会船过了无痕,空自蹉跎。这些年,发生过很多事,遇见了很多人,所有的愉快与苦闷、顺利与坎坷,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我是怎样度过了这生命中*艰难的十七年的?时空交错思绪恍惚的时候,就用这些发生过的故事,给自己一个说服和印证吧。这些故事,不是一个旅游观光者浮光掠影的片段摄取,也不是一个带着雄厚资金投资美国的成功者的自传,这是一部讲述九十年代中期移民美国的生活纪实——那批移民从下飞机的那一天开始就一切归零,毫无背景、毫无退路,孤身在美国闯天下。这一批老移民,像极了被空投到荒岛上的自生自灭的求生者,他们的经历,也是现在怀揣着信用卡踏足美国的新移民所无法体会的。或许,生活在美国的人在这部书里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没到过美国的人会在这里了解到一个真实的美国,所有的这些故事都连接着美国的土壤和地气。近几年我时常憧憬:将来老了以后回国多么好,看到我姐姐、嫂子退休后上老年人大学唱歌跳舞忙忙碌碌开开心心真是好生羡慕。我不止一次地梦想、念叨,一厢情愿地向往着回国后的生活——谈笑有乡音,往来有老友;可以练书法,可以读好文;再无账单之压力,亦无语言之困扰,悠悠然进入另一个生命的阶段。梦醒来,谁又知道这不是个梦幻或是泡影?毕竟,十七年的根已经在这里扎下了,再次拔起谈何容易,那又会是怎样的情形?移民这条路啊,一旦踏上,就很难再回头。个中滋味,只有走过,才会解得!和老友肖玲吃饭,她是我刚来美国时在一条起跑线上出征的患难姐妹。十七年的生活磨炼,再回首,我们依然会谈笑往事,不定哪一会儿,谈笑就会戛然而止,陷入回忆。我们相互提醒着过去的我们在一起的每一个小细节,有些记得,有些真是已经随风飘散了。肖玲问我*近在写什么,我说正在整理写一部移民美国的成长史,肖玲听了,引起了兴趣,也引起一阵唏嘘感慨,良久,只叹出一句:我们那一代移民啊,有太多的故事了……
浩皓,原名郑皓,山东济南人。少年从军,山东大学毕业,任职于济南职工大学。于1995年移民美国,定居洛杉矶,现任洛杉矶达文中文学校校长。出版长篇小说《女兵的初恋》等。
王蒙说:智趣从容 本书特色 王蒙写自己的生活感触和人生领悟,自然随和,不事雕琢,在平静中蕴藏着智趣和从容,既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又似乎若即若离,向着远方别处潇洒...
上海滩往事-读者文摘-典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的民国作家文章,均以上海滩为背景,全面揭示了当时上海的社会状况,描绘了上海市民的真实生活和精神面貌。上海滩往事-...
巴金选集8.散文随笔选 本书特色 《散文随笔选》收录了他的《海行杂记》选、《生之忏悔》选等经典作品,从中你可以品到这位文人型大作家的绝代风采。巴金是一个将热情、...
当代散文-魏巍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荣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当代散文-魏巍散文选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
宋志坚集 本书特色 《中国杂文》系列丛书,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
再见梅娘 本书特色 5月7日是梅娘去世一周年的日子,梅娘的亲友以及出版社界同仁在现代文学馆举行座谈会,追忆这位当年与张爱玲齐名的女作家。由梅娘女儿柳...
呼兰河传-萧红作品精选-签名手稿典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琥珀经典文丛之一,集结了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小城三月》《回忆鲁迅先生》等*重要的代表作,是阅读...
莎士比亚全集(四) 本书特色 作者笔下的人物虽然穿着古代的服装,却富于现实生活气息,在思想、感情、性格等方面都是个性化的。他的重要悲剧里的主人公,有奔放的感情和...
元曲三百首 内容简介 元曲、古文,同唐诗、宋词一样,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元曲刻露尖新,宜俗宜雅,特色鲜明;古文众体荟萃,风格各异。它们韵律优美,词采斐然,意...
《中国经济安全年度报告:监测预警2018》内容简介:本报告是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之一。主要运用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经济的安全问
西班牙三棵树 内容简介 “三棵树”是西班牙产的一种酒TresCepas,初就觉得清纯,继之赞赏,不久又嫌那点点甘味是多余而不良的。西班牙三棵树 目录 引一辑中世...
本书从国际文凭(IB)课程的视角重新解读文学经典,涉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各领域的多部经典名著。作者钱佳楠既是资深的IB中文老师,又是作家,她...
伊丽莎白·毕肖普(ElizabethBishop,1911-1979)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伍斯特。1934年毕业于瓦萨学院后,在纽约文学圈里的生活为其
白门秋柳 本书特色 《白门秋柳(大家散文文存精编版)》的作者黄裳笔下的山川风物、名胜古迹不是一般的风景,往往与历史交相辉映,它是风景中的历史,又是历史中的风景,...
为了报仇看电影 本书特色 生活是一个取之不竭的影库,而且永远比戏剧精彩。比惊悚的更惊悚,比传奇的更传奇,比煽情的更煽情,比励志的更励志。没有你看不到的,只有你想...
诗歌中的诗歌-《世界文学》诗歌精选 内容简介 《诗歌中的诗歌》,我想这部译诗集不是你要不要读的问题,它是工具。对写作者而言,是写作中悲欣交集的记忆;对多数读者而...
冰心作品精选 本书特色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
未走之路-弗罗斯特诗选 本书特色 本书是“蓝色花诗丛”之一种,收入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的诗作122首。这些诗选自其诗集《雇工之死》《西流的小河》《林间小屋》《牧...
我与地坛-纪念版 本书特色 这本书是在史铁生2010年12月30日出版的,第二天的凌晨,史铁生就永远离开我们了。本来,这是我们送给他的一个新年大礼,现在回过头...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top secret of British intelligence agency 本书特色 在世界所有的情报机构中,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