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长江流域航运服务业联动发展》为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工作室(上海航运中心建设方向)近年来研究成果的提炼和总结。《上海与长江流域航运服务业联动发展》结合价值链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剖析长江流域航运服务业联动发展的内涵。通过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欧洲莱茵河流域航运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现状,提炼出国际大河流域航运服务业联动发展的主要经验。在分析上海与长江流域航运服务业联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上海与长江流域航运服务业联动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上海与长江流域航运服务业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与保障机制。
《上海与长江流域航运服务业联动发展》为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工作室(上海航运中心建设方向)近年来研究成果的提炼和总结。本书结合价值链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剖析长江流域航运服务业联动发展的内涵。通过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欧洲莱茵河流域航运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现状,提炼出国际大河流域航运服务业联动发展的主要经验。在分析上海与长江流域航运服务业联动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上海与长江流域航运服务业联动发展的必要性,提出上海与长江流域航运服务业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与保障机制。汪传旭等对全书各章内容进行编著。
《上海与长江流域航运服务业联动发展》:(二)加强航运服务积聚与世界其他航运中心如香港、新加坡和伦敦相比,上海在很多方面依然有不小的差距,上海要成为世界航运服务业的聚集中心,依然任重道远。上海要成为全球航运服务业的聚集中心,首先要成为长江流域的服务业的聚集中心。长江航运服务业联动为上海集聚长江流域航运服务业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契机,可以使得各个港口更好地学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航运服务业方面的建设经验,再根据本港口的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加快本港口在航运服务业方面的建设步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必须紧紧依靠长江流域各地港口、各个城市的密切合作,必须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形成共同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局面。从集聚能力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长江流域要加强三种航运服务集聚:1.加强航运服务产业的集聚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市场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要发挥上海在长江流域航运服务业积聚作用,必须吸引企业入驻。要吸引航运服务业企业,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1)同时各航运服务业集聚区吸引航运服务企业时要找准定位,避免重复建设。基于航运服务的特殊性,上海同类航运服务集聚区*多建两个。这是因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会集聚大量的航运服务企业,如果这些企业集聚到同一个区域,必将会对区域内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的压力,反而不利于企业的集聚。同类航运服务集聚区太多,也会造成重复建设,导致集聚区之间的恶性竞争。(2)加强航运服务体系建设。在海事仲裁方面,实施优惠政策,吸引国际知名的海事仲裁权威机构和船级社,设立海事律师事务所,完善上海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的海事法律环境;在金融保险方面,实施优惠政策,吸引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落户,建立船舶融资平台;在船舶交易方面,在集聚区建立公共交易服务平台,提供船舶买卖、租赁和货运交易等服务,形成船舶交易中心和货运交易中心;制定航运经纪人管理制度,形成航运服务交易中介市场。(3)加强软环境建设。优质的软环境是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人才向往的“高地”。集聚区软环境建设主要在于集聚区的文化建设,所谓集聚区文化,是指集聚区企业成员共有的价值体系,是能对内部企业行为起支配作用的一种行为方式和共同的理念。优良的集聚区文化可以使其内部企业相互协作,相互竞争,相互启发,有利于各主体的发展和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并形成良性循环。2.加强航运文化集聚文化是国家竞争力、民族凝聚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建设正成为各行业乃至国家、民族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航运文化一直伴随着航运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在当今社会也显得越来越重要。2011年上海航运交易论坛上,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政策法规司司长何建中在《关于加强航运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对航运文化做了更深层次的阐释:航运文化是指人类在航运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包括水上贸易、水上捕捞、水上军事等活动中所形成的运输工具、设施装备等物理层面的元素,以及与之相关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民俗,以及航运的规则制度等精神层面的元素。从其对航运文化的解释中可以看出,航运文化既包含物理层面上的,也包含精神层面上的,这两个方面构成了航运文化的全部,而精神层面上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显得更为重要。任何一个航运强国,都离不开厚重航运文化的支撑。从葡萄牙、西班牙乃至英国,这些西方强国所走过的路程也是得益于航运的发展,这些国家一般都有航海文化的积淀,航海意识的普及以及民众对航海事业的崇拜。我国是一个航运大国,但还不是一个航运强国。截至2011年,我国已拥有运输船舶17.8万艘、18000多万载重吨,海运船队规模跃居世界第三。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八年位居世界**,22个港口进入亿吨大港行列,在世界前20位大港和集装箱大港中,中国内地分别占12个和8个。连续12届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但从综合影响力方面看,我国还没有成为航运强国,在航运软实力上,包括海运业政策环境与宏观管理竞争力、有关国际规则的影响力、有关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及其参与程度、海商海事法律服务和金融保险等海运服务功能等方面,距离传统航运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要真正实现从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的转变,还必须通过加强航运文化建设来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在航运文化建设方面,要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做出表率,上海发展航运文化产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将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上海航运业应从战略高度,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内陆腹地为依托,充分发挥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优势,调整航运产业的发展结构,重点发展航运服务业和航运文化产业。将发展航运信息、邮轮经济、航运展览与广告、航运网络文化、航运娱乐、航运文化艺术,以及航运节庆文化等,作为转变上海航运经济结构,寻找新的航运经济增长点,建设知识型、智能型、文化型航运中心的重要战略举措。……
《哈佛决策课》内容简介:如何在错综复杂、充满冲突、高风险高压力的环境中做好决策,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品质。本书作者迈
《“十二五”中期的北京社会建设》内容简介:“十二五”时期,北京社会建设既面临许多重大战略机遇,又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今,“
JAC外贸工具书-JAC和他的外贸故事 本书特色《jac外贸工具书:jac和他的外贸故事》是外贸“大神”jac多年外贸一线实战经验的分享,集结外贸业务员*关注与...
《我们共通的理性(咏归文存)》内容简介:《我们共通的理性》是刘东教授重新梳理中西文明关系,强调人类共同的理性的新作。他强调
《金砖国家发展战略对接:迈向共同繁荣的路径》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的第三份中外联合研究报告,是在20
《河南共享发展:现实与未来》内容简介:到2020年,河南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共享发展新理念。本书围绕河南“
《新形势下中国投入产出核算的变革与实践》内容简介:本书主要研究了新形势下中国投入产出核算的变革理论,为新形势下中国现实问题
国际税法学 内容简介 本教材将理论与实务紧密地结合起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阐述有关国际税法的理论,详细讲解有关的操作方法,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抽象、复...
《生活,朴素且散发光芒》内容简介:走进13个瑞典家庭和他们所拥有的美的生活,深度呈现多种形式的瑞典幸福理念。曾主理两届诺贝尔
审计实务 内容简介 《审计实务》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2010》及其应用指南为依据,同时参考了《会计准则讲解2010》及近几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相关资料编写而...
《浮世绘》内容简介:浮世绘是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出自民间画工的版画艺术,被誉为“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它以花魁
《女神·星空:郭沫若诗选》内容简介:郭沫若代表诗集为《女神》和《星空》。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为祖国进步事业献身
《长三角一体化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内容简介:本书首先分析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给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其次梳
《怪诞经济学》提供了许多相关的问题和案例。呈现出人们每天面临经济决策时所体验到的矛盾与挫败。对照这些案例和你自己的亲身遭
《欲望资本主义4》内容简介:本书源于日本NHK的同名纪录片,主要由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的对谈组成,讨论议题包括资本主义
宏观经济学-第19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经济学泰斗、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先生的绝笔。该书书自1948年首版问世以来受到广受赞誉,先后被翻译成40多...
廉价的代价-资本主义、自然与星球的未来 本书特色 作者借助前沿的生态学研究、西方列强殖民史、原住民斗争史和其他被压迫人群的反抗史,阐明资本主义正是由于实施廉价战...
《零点起飞学西门子S7-1200 PLC编程》内容简介: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西门子公司推出的S7-1200 PLC的编程与应用。全书共分为10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颠覆性创新》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全国经济面临形势的描述,分析了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现象背后深层的“颠覆性创
日本经济史(5) 内容简介 本卷继第4卷之后,主要探讨明台,大正时期财政,金融政策的实施,贸易发展与通讯网的形成,以及产业化进程的一个侧面,即城市化过程中的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