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引起的数学哲学反思》共分为五章,具体内容如下:**章回顾了计算工具的演变,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促使电子计算机的产生。叙述了计算机功能从数值计算到定理证明和数学实验的变化,提供计算机变革传统数学研究方式——一张纸、一支笔和几本参考书的资料。第二章考察了计算机在数学应用中的两个具体案例:四色猜想的计算机证明和分形几何的建立。从人们对它们的争议:计算机是否可靠?计算机证明是不是数学证明?计算机是否要变革数学研究方式?分形几何是不是数学?指出其背后隐含的实质是人们的数学观,即数学的性质是什么。第三章面对数学家关于计算机引起的数学中新生事物的褒贬,作者肯定计算机变革数学研究方式的意义,并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方面加速了数学的发展:不仅开辟了数学机械化的新领域,还扩大了数学研究的领域;另一方面揭示了隐藏在计算机中的算法与公理法的辩证关系,为第五章论述数学的性质埋下伏笔。第四章是关于吴方法①引起的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反思。吴方法的成功不仅表明中国古代数学的算法化、机械化特色对于数学发展的意义,也为人们认识数学算法化与演绎性的辩证统一的性质提供了证据。第五章通过考察数学哲学史上人们对数学性质的各种观点,并引用一些数学大师对数学性质的经验性与演绎性的论述,首先肯定数学性质的两重性,然后论述经验性与演绎性的辩证关系,从而阐明数学本质上是二者辩证统一的观点。
《计算机引起的数学哲学反思》:第三节 作为数学实验的工具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大区别是数学里没有实验。在公众中,几乎没有人能够意识到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识。然而事实上,数学中实验的历史却与数学本身一样悠久。从中学到大学,我们学习的大部分概念(定义、公理、定理)都是经过几代人的观察、试验和归纳发现的,这种概念的来源方式显然与自然科学中的知识来源是相类似的。例如,毕达哥拉斯定理、三角形三内角和定理等都是数学实验的产物。大数学家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 hGauss,1777-1855)就声称自己获得数学真理的方法是“通过系统的实验”,实际上对于其他的很多数学家也一样。数学的进展都是始于对例子的实验,可是长期以来,数学中的实验成分由于数学家工作的文化环境——数学的*终成果都要以证明定理的形式出现,所以证明之前的实验(试验)过程就被掩盖起来。数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成果的*终检验不同于自然科学中成果的检验,它的定理不能用实验证实,而必须用逻辑演绎推理证明,所以逻辑证明成为数学研究的一个*大的特点。但是,数学家在发现、证明定理之前,总是要经历一个探索、试验的阶段,即通过对大量的计算和推理进行试探或试验,使个别实例上升为一般猜想,然后再探索证明的思路。这其中当然可能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驳或者是遇到反例,*后才获得逻辑上的证明。显然,数学家做出*后证明之前的工作是具有实验性的活动,因此称证明之前的活动为数学实验是非常合理的。数学实验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实验。前者是一种思想实验,而后者是一种实物实验。虽然两种实验的形式不同,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从功能来看)。“数学家们一直都在做实验。他们心不在焉地乱写乱画,不停地尝试各种例子。这是数学之单调乏味的一部分。变化了的是实验的规模。过去数学家们可能花几个小时乃至几天进行演算的领域,在今天则可能要花费数月乃至数年”①。是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扩大了数学实验的规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数学家用计算机作为实验工具。数学实验的提出不仅会促进数学的发展,作为一种实验形式,也是科学实验的一种补充。计算机作为计算工具,大家没有疑义。然而作为数学实验工具、定理证明工具,却使大部分人都感到惊疑。首先,人们惊讶数学里竟然有实验,实验向来是专属于自然科学的。其次,人们怀疑计算机执行实验和定理证明的可靠性。但是无论如何,数学界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把计算机作为数学研究的实验工具,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用计算机证明数学定理,特别地,他们还用计算机发明新的数学定理。在《新潮数学》中有这样的描述:“新一代的数学家们正向定理与证明这种古老的传统发起挑战。新潮数学家们更喜欢在计算机上使思想不受约束地进行实验。但是保守传统的人担心他们会失去一些特别的东西。”“是计算机导致了这种令人不安的转变。由一代数学家们发明却被其后的一代当作玩具而抛弃的这种方便的算法执行器现在又来困扰当代数学家们了。通过给予数学家们在自己的办公桌上进行几十亿次复杂计算的能力,计算机已经酝酿出了进行数学研究的一种全新的研究手段,即人们所知的实验数学,”“实验数学家和大多数其他的科学家一样通过归纳的方法,而不是通过逐步演绎出证明的方法来获取知识。所不同的是,别的科学家们设计针对现实世界的各个部分的实验,而新一代数学家们则通过搜寻只存在于计算机中的抽象世界的图案来进行实验。在过去,一项数学研究的成果将是一篇关于命题的证明或反驳的科学论文,现在它却可以包含一些色彩鲜艳的图案和一声充满快乐的惊呼:'看,我发现了什么!'”……
时代周刊分册-考研英语阅读题源II 本书特色 稳居全国畅销书榜前列数十月!万千考生口碑相传的考研**图书!内容全面更新,重磅出击!时代周刊分册-考研英语阅读题源...
寄小读者-中小学生必读文学名著 本书特色 中小学生必读文学名著精选“大家小书”,该系列包含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冰心先生的《寄小读者》,张天翼的《大林小林》,...
远大前程(纯英文)/床头灯英语.3000词读物 本书特色 “床头灯英语”系列读物由美国作家用*常用的3000个英语单词改写而成,涵盖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力荐的世...
(星火)2012 考博英语 词汇必背 本书特色 马德高主编的《考博英语词汇必背》共收录单词10 378条,其中核心词6 152条、认知词3 517条、简单词70...
小学生文库-中国古代爱国英雄故事 本书特色 马允伦编著的《中国古代爱国英雄故事》内容介绍:西汉初年,匈奴(当时北方的一个民族名)奴隶主贵族经常出动骑兵,侵犯北方...
丁玖,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数学系教授、《数学文化》编委。1958年10月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南京大学数学系77级本科生、81级硕士研究生,1986年赴美留学,...
美国文学选读(第二册) 内容简介 一、《美国文学选读》由复旦大学外文系编注,共三册,**册,美国独立革命到**次世界大战;第二册,两次大战之间;第三册,战后到八...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全表-() 内容简介 高考题型每年都变幻莫测,但扎实的基础知识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根本。为此,我们依照*课程标准编辑了本套丛书,将数学、物理、化学的...
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口算心算速算 内容简介 《新世纪素质教育技能训练丛书:口算心算速算(5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将所学课本知识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
减振理论-(第2版) 本书特色 《研究生力丛书:减振理论(第2版)》系统地介绍了工程中常见的各类减振技术。从建立减振系统的力学模型开始,建立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内容提要解决数学问题,除必须掌握有关数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本书着重介绍初中数学解题的基本思路、
爱的教育(英文版) 内容简介 《爱的教育》为日记体,记载了一个名叫安利科的四年级小男孩在都灵一所学校中度过的九个月的生活。全书没有波澜曲折的情节,而是通过这个男...
从语义信息到类型比较 本书特色 本书是“新世纪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丛书”之一,它是发表在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杂志上的汉语研究新论,其作者都是国内和海外知名学者。...
你的英文又错了 本书特色 要掌握一门语言,需要大量阅读,更要背得多、用得多,才能精辟入门。但是,即使脑中拥有大量字汇,满口流利英语,并不表示你说对了!美国圣利奥...
形象思维与中学语文教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本书特色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口语交际的训练已逐渐地被提到教学日程中。人们可以高兴地看到,越来...
房屋建筑学(上民用建筑) 内容简介 本套书共分为《房屋建筑学》(上:民用建筑)、《房屋建筑学》(下:工业建筑)两册。《房屋建筑学》(上:民用建筑)着重阐述民用建...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 本书特色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由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 内容简介 牛津高阶为世...
地球科学(第一辑)(国家地理科学探索丛书)教师指导与评估手册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是“国家地理科学探索丛书”系列的配套教师用书,结合学生用书的主题内容和具体知识点...
水浒传 内容简介 《水浒传》主要是写北宋徽宗时期,皇帝昏庸,奸臣当道,贪官污吏陷害忠良,民不聊生。为了给太师蔡京庆贺生日,梁中书两年就搜刮几十万两白银。只是踢得...
一千零一夜-文学名著英汉双语读物-第一级 本书特色 陈海庆翻译,J.特维改编的《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相传古代有个国王生性残暴善妒,因王后行为不端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