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新中国**部婚姻法的制定与实施、土地改革、禁娼、全民扫盲、政治参与等几个方面,全面揭示了1950年中国各阶层妇女的生存状态,以此说明:“1950年”的中国妇女是中国革命的实践者和新中国建设的探索者,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相结合的实践者和探索者。在1950年之前,中国妇女的生存状态与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紧密相连;从1950年开始,中国妇女的生存状态与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相连。她们成长的足迹,一方面体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社会大变革的痕迹,一方面也体现了自身对时代的紧密追随。这对于今天与世界接轨的中国妇女运动,对于终于走上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中国当代妇女, 对于目前妇女的价值观、就业观、婚姻观、人生观等教育,都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
1.本书**次全方位再现了1950年整个一年中国妇女的生存状态。2.以感性的、个案的分析为重点,回避大规模的、数字式的统计方式,从历史细微处还原历史。3.遵循历史研究的传统方法,注重史料的运用,注重史料、史实、史论的有机结合。4.借鉴性别研究的方法,在史料的运用、史论的分析中运用这种方法,还原历史本原的真实和立体感。5.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设计新颖,可读性强。
前言
**章新中国的**年
**节大规模军事对抗基本结束
第二节新政权的巩固
第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与实施
**节婚姻法的历史回溯
第二节婚姻法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新旧婚姻家庭观念的交锋
第四节《婚姻法》实施前后的典型案例
第三章新中国禁娼:扫清屋子做主人
**节北京:雷厉风行一举拿下
第二节天津:寓禁于限逐步消灭
第三节上海:全面封闭集中收容
第四节其他地区:依例援引
第四章城乡妇女的扫盲运动
**节扫盲运动与妇女
第二节新法接生与改造接生婆
第三节托儿所与幼儿园的建立
第五章土地改革与妇女
**节新区土改与发动妇女
第二节妇女的诉苦与境遇变化
第三节农村新妇女的产生
第六章妇女参政
**节妇女参政回溯
第二节政界高层妇女群体
第三节基层女性的政治参与
第七章妇女群体
**节知识女性的心路历程
第二节职业女性群体
第三节城市家庭妇女群体
第八章走出国门
**节与苏联妇女的互动
第二节与国际妇女运动的融合
第九章妇女话语权
**节妇女刊物
第二节妇女团体
参考文献
后记
新中国从法律上规定了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这些权利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1950年,这些权利与相应的义务契合得很好,因为那是一个大转型的年代,新的社会制度荡涤着旧制度的一切,在这种摧枯拉朽的力量面前,新的理念会很快建立,而包含在这种新理念之中的历史惯性,还没有显现出来,它们要在随后的“男女都一样”“男女平等”的年代中逐渐凸显。在当时,女火车司机、女电车司机、女飞行员、女拖拉机手等,是中国妇女未来新的生活、新的生命的象征。一批普通民间妇女借助这种平台崛起,成为全体中国妇女的榜样。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6日,**届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共450人,其中妇女代表39人。会后,全体代表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
【图:**届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妇女代表所占比例】
从上表分析,华北区妇女代表人数*多,其次是华东区和东北区,这与中国革命的*后进程相吻合。华北区自抗日战争以来,就是中国共产党控制区域的主干,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从延安经山西走向抗日战场,建立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抗日根据地,*后发展成为连片的解放区,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强有力的大后方。在这个时期,根据地的各项制度建设,为妇女参政提供了很好的舞台。东北区于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后获得全境解放,迅速成为全国解放战争的重要战略基地,开始有计划地恢复和优先发展国营经济,在企业中建立工人管理委员会,树立新的劳动态度和国家主人翁责任感,新中国国家新型工业化建设在这里进行着*初的尝试,新中国**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和**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都出自东北;在农村,土地改革后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经过充分发动的农村妇女在土改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许多妇女借此平台走上村级乃至更高一级的管理岗位。
在**届全国工农兵模范代表会议召开的同时,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也在北京召开。由东北、华东、西北、西南、内蒙古、中南、华北七大地区及军委直属单位选出的战斗英雄、民兵英雄、部队模范工作者350名参加了大会。其中妇女代表12名,她们是:女战斗英雄郭俊卿、涂勋;女民兵英雄刘虎成、孙玉敏;部队模范工作者李蓝丁、丁志辉、黄瑞英、黄德芳、姜洁、蔡黎云、姜荣光、孟挽民。
刘晓丽,女,生于1965年4月,山西长治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从事山西近现代史、山西社会史、妇女史学、山西民俗学研究,出版专著《山西通史·抗日战争卷》、“三晋历史文化”丛书之《晋献公与丽姬之乱》,合著《民国山西史》,任《山西抗战口述史》第三卷主编、《大寨口述史——150位大寨人说大寨》副主编、《百年历程、百年辉煌——山西省红十字会百年史》副主编, 发表《近代中国的留学运动》《山西慰安妇群体的发掘及其艰难的民间索赔历程》《抗日战争时期的山西妇女》《清末民初的山西女子教育》《从教育和家族地位看晋商女性》《民国时期女性缠足与生产劳动——以山西碛口镇为例》《沧桑与历练——山西女性百年》等妇女史学及山西历史文化论文30余篇。
《亲历纽交所》内容简介:财经记者王晶,根据多年驻纽交所的采访经历,选取最具代表性的15位“圈内人”的故事,讲述华尔街的“心脏
中国社会的个体化-17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阎云翔有过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他曾经在中国北方农村当过羊倌和乡村故事员,后来又在北京大学读本科,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在...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本书特色 1905年该书初次发表,在争议中成为了社会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由马克斯·韦伯所著,此次出版收录了韦伯与...
人文.民主.思想 本书特色 余英时认为中国人文传统中的儒学一支有许多普世价值与西方民主制度巧妙接合;换言之,儒家传统是民主在华人世界的基石。书名取之“人文与民主...
《克雷洛夫寓言》内容简介:本书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栏目的配套读物。精选世界三大寓言家之一克雷洛夫脍炙
市民社会基础读本-美国市民社会讨论经典文选 本书特色 该书为西方学者对市民社会理论领域内重要文献的基础汇编,书中选编的文章都是一些经典文献,内容涵盖了市民社会理...
[美]谢宇,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和国际研究Bert G. Kerstetter 66大学教授、当代中国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美]亚丽珊德拉·...
参与观察法-关于人类研究的一种方法 本书特色《参与观察法》这本小书自1989年出版以来,在西方社会科学界长销不衰,已逐步被认可为经典之作。本书也是我国内地引进的...
都市革命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章。**章从历史的角度概述了都市社会的形成过程。第二章探讨了都市问题这一个难以捉摸的未知领域。第三章展示了都市现象的复杂性以及对...
萧冬连,1950年10月生,湖南省衡东县人,中国当代史研究学者。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邀研究员。1978-188...
古典与现代-第二卷 目录 海南文史[法]萨维纳海南岛志/001宋耀如1885年7月18日写给安妮的信/052李荣南搞文铺陈一字成彰——庄严、理性、神秘的骈文和汉...
学术贵族与政治饭碗 内容简介 本书编译了韦伯的三篇论文《以学术为业》《以政治为业》《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都是韦伯在慕尼黑大学的...
《棱镜透视法国中世纪》内容简介:本书聚焦于法国中世纪的历史,摒弃枯燥地记录时间、地点、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编写方式,通过亲善的
作品目录《中国考古学》总序绪论第一章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自然环境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第三章 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第四章 黄
性欲和性行为-一种批判理论的99条断想-(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一部关于西方性学研究的百科全书。作者以50 年的研究、教学、治疗经验,提供了对当代各种性形态的一...
网络文化通论 本书特色 李文明、吕福玉编著的这本《网络文化通论》以十一章篇幅,分别介绍了网络文化界定,网络文化资源,网络文化行为,网络文化心态,网络文化制度,网...
蒋明君文集-第一卷 本书特色 《蒋明君文集(第1卷)》文集收入了蒋明君先生从1997年至2010年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共有报告,讲话,文章,致辞82篇...
学林漫录十五集 目录 新中国文物考古工作的奠基人:郑振铎从编辑到编辑——宋云彬先生文化苦旅六十年近代收藏大家刘体智版本目录学家陈乃乾忆先师顾颉刚先生师从虞愚先生...
环球博物馆见闻录 本书特色 《环球博物馆见闻录》以游记方式,叙述当今世界著名美术馆、博物馆、画廊、艺术机构的探访见闻录。作者前后多次往返于美国与欧洲的三百余所博...
不沉默的少数 本书特色 基于公民社会的理想和使命,《不沉默的少数》集中了当下敏锐的“思想声音”和对历史的追问。变革中领军人物的优秀作品,不仅是作家的个人记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