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社会转型并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价值观的冲突与变革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性的思想文化现象,国家和个体的价值观建设事关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质量和动力,事关国内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际社会的认同。当前国内社会出现的诸多矛盾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多重误读,与我们在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模糊性与滞后性具有较大关联。现代性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一种时代精神,崇尚对科学、法治、平等、民主等诸多理念的体现,现代性视野将有助于我们全方位地审视国家和个体价值观建设的方向、内涵与进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系列:现代性语境下的中国价值观建设》将对形成价值观建设现代性取向的必要性及要素进行论证和阐释,对个体、社会、国家多个层面价值观建设的相关性展开理论论证,目标是提出和论证转型期中国价值观建设的方向、结构、条件、途径等要素。
在中国社会转型并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价值观的冲突与变革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性的思想文化现象,国家和个体的价值观建设事关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质量和动力,事关国内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际社会的认同。当前国内社会出现的诸多矛盾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多重误读,与我们在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模糊性与滞后性具有较大关联。现代性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一种时代精神,崇尚对科学、法治、平等、民主等诸多理念的体现,现代性视野将有助于我们全方位地审视国家和个体价值观建设的方向、内涵与进程。本书将对形成价值观建设现代性取向的必要性及要素进行论证和阐释,对个体、社会、国家多个层面价值观建设的相关性展开理论论证,目标是提出和论证转型期中国价值观建设的方向、结构、条件、途径等要素。
导论
一、当前我国价值观建设问题的实质与研究的缘起
1.社会形态与价值观的属性问题
2.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的变迁
3.现代性与价值观的复杂性
4.价值观与具体行动之间的张力
二、价值观研究的一般路径与方法
1.面向生活和现实的实证研究
2.追寻发展进程的历史研究
3.深挖思想根源的理论研究
4.中西方之间的比较研究
**章 关于价值观发生机理的探讨
一、价值观发生的逻辑前提
1.主体及其活动
2.主体所处的环境
3.主体的问题遭遇
4.主体活动所受到的约束
5.主体活动的结果
二、价值观发生的一般过程
1.主体的生活体验
2.主体对生活主题的提取
3.主体对意义的关注
4.主体的价值建构
5.主体的集合与抽象
三、价值观的社会功能与价值观建设的现实意义
1.价值观的规范与调整功能
2.价值观的统摄与导向功能
3.价值观的激发与促动功能
第二章 价值观的形态
一、价值观的基本形态
1.价值观的理论形态
2.价值观的实践形态
3.动力机制与价值观的形态
4.社会关系与价值观的形态
二、价值观的特殊形态
1.代价观的缘起
2.代价观的本质
3.代价与代价观的表现
三、价值观的存在基础与价值观建设的机制
1.价值观形成的思维基础
2.价值观形成的现实基础
3.价值观建设的机制
第三章 面向现代性的价值观建设
一、价值观建设的取向、条件与限度
1.价值观建设的取向
2.价值观建设的条件
3.价值观建设的限度
二、关于现代性内涵的梳理
1.现代性话题的缘起
2.现代性的基本内涵
3.在现代性语境下认识当代中国
三、现代性问题与现代性视野
1.对现代性问题定位
2.现代性的普遍与多元之争
3.在现代性下寻求平衡
四、现代性与传统性、民族性的关系
1.尝试与对话
2.转型与超越
第四章 转型中国的价值观建设
一、社会转型与国家价值观构建
1.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
2.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与建构国家价值观的必要性
二、国家价值观的基本构成
1.国家的利益观
2.国家的责任观
三、现代化进程与中国国家价值观的内向建设
1.以中国特色为根基
2.以科学发展为路径
3.以社会和谐为归宿
四、全球化进程与中国国家价值观的外向表达
1.平等互信
2.包容互鉴
3.合作共赢
第五章 社会转型与个体价值观建设
一、个体价值观形成的社会基础
1.改革与发展的承接期
2.矛盾与问题的多发期
3.现实选择的多样性
二、现代性的社会制度与心灵秩序
1.制度与心灵的关系
2.制度的变革与心灵的变迁
三、社会约束的范式与个体价值理念的生成
1.道德的约束
2.法律的约束
四、从个人美德到公共精神
1.个人美德的养成
2.公共精神的培育
第六章 走向和谐的价值观建设
一、直面价值困惑
1.价值目标的困惑
2.价值原则的困惑
3.价值判断的困惑
4.价值选择的困惑
二、对传统性与民族性的超越
1.中国问题的特殊性
2.对传统性、民族性的超越
三、走向和谐与价值观建设的多重维度
1.民族精神与国家精神相结合的维度
2.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互映照的维度
3.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的维度
后记
徐蓉,法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力政治哲学、价值观建设、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等。出版《核心价值与国家形象建设》《走向社会与个人发展》《冷战后军事干涉的理论分析》等著作,在《复旦学报》《学术月刊》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周恩来答问录 本书特色《周恩来答问录》收录了周恩来在1936—1971年当中接受中外记者采访以及记者招待会上的谈话、答问、散发的声明等文献资料64篇。本书收录的...
论法的精神-选译本 本书特色 ★ 法学博士、检察官、翻译家钟书峰先生经典重译★ 著名法学家徐昕倾情推荐,*优秀的中文译本★ 亚里士多德后*重要的政治学著作★ 直...
《敏捷商业》内容简介:现在的企业正面临着: ·无法预测的市场需求 ·快速扩张的消费渠道 ·计划与现实之间无法消除的差距 …… 数
经典与解释-梅尔维尔的政治哲学:《切雷诺》及其解读 本书特色 《切雷诺》是梅尔维尔*具政治哲学性、*有历史感的小说。甚至可以说,在十九世纪的美国文学中,还很难找...
亲历者讲述(军统内幕) 内容简介 亲历者。真故事。这是一部值得阅读和收藏的书。本书的作品源自《文史资料存稿选编》,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作品的作者绝大部分是...
暂住中国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纪实散文集。本书以作者亲身经历以及多年调研处理的暂住人口问题为主线,通过非虚构散文写作重回历史现场和还原历史个性细节,反思我国暂住...
空天铸剑-人民空军腾飞和装备发展实录 本书特色 空军装备部编著的《空天铸剑》是以航空博物馆空军武器装备建设成就展为蓝本编撰而成。书中以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图...
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余英时文集-第六卷 本书特色 本卷收入了余先生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和《自由与平等之间》,及早前的专著《民主革命论...
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 内容简介 宋代是科举制度大变动的时代,也是历史上科举空前繁荣的时代,两宋科举在整个中国科举制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其科制之复杂及承上启下的历史作...
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 内容简介 “尧后火德”是流行于两汉时期的一个复合政治文化命题。它包含两个原本各自独立的命题:一个是“汉家尧后”,意思...
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明星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代表作!最权威经典的20世纪全景世界战争史,透析当今国际政治与地区冲突的历史教科书!
近代中韩关系史料选编 内容简介 中韩关系由历史悠久的传统朝贡关系向近代条约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大体上开始于19世纪中叶以后,其历史进程不仅与当时中韩两国的国内历...
政党建置与民国政制走向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厘清民国政制演绎的大致脉络,从国家政制建设与实际政治运作的层面,展示民初西方取向的政制建设及实践概貌。内容关乎制度建设...
大国威仪-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60周年纪实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金城出版社、西苑出版社联合出版★ 彩图珍藏版,内附三军仪仗队精美清晰大图★ 揭开仪仗队...
街头特工行动手册 本书特色 精英特工带你进入特工世界,了解特工街头生存智慧。街头特工行动手册 内容简介 詹姆士·邦德·史密斯夫妇·文艺作品里的特工世界精彩纷呈,...
反思肯尼迪王朝 内容简介 本书为乔姆斯基文集之一。本文集所译介的几部著作分别成书于不同时期,均为乔姆斯基政治评论的代表作,基本上涵盖了作者政治理论的核心内容,探...
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目录 伍德罗·威尔逊理想主义理论研究**章 威尔逊理想主义理论的渊源第二章 威尔逊理想主义理论第三章 威尔逊理想主义的特点及其发展第四章 ...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士风与士论 本书特色 明清之际是一个山崩地解的时代,农民起义的怒涛,满清的入主中原,在在都是杰出士大夫感到震惊,在这种惊魂未定之下,当时的士...
★国际社会学会前会长、传奇的工厂民族志实践者布洛维核心力作。★重返生产的核心性,在理论与田野的持续对话中,探索支配生产的隐蔽力量。———————————————...
蒋介石与南京保卫战 本书特色 日本人软硬兼施,洋顾问不管不问,南京政府迁都重庆的台前幕后;从心怀算盘、主动请缨到黄粱梦醒、仓促出逃,唐司令自酿苦果;松井石根、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