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社会转型并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价值观的冲突与变革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性的思想文化现象,国家和个体的价值观建设事关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质量和动力,事关国内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际社会的认同。当前国内社会出现的诸多矛盾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多重误读,与我们在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模糊性与滞后性具有较大关联。现代性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一种时代精神,崇尚对科学、法治、平等、民主等诸多理念的体现,现代性视野将有助于我们全方位地审视国家和个体价值观建设的方向、内涵与进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系列:现代性语境下的中国价值观建设》将对形成价值观建设现代性取向的必要性及要素进行论证和阐释,对个体、社会、国家多个层面价值观建设的相关性展开理论论证,目标是提出和论证转型期中国价值观建设的方向、结构、条件、途径等要素。
在中国社会转型并向纵深发展的进程中,价值观的冲突与变革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性的思想文化现象,国家和个体的价值观建设事关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质量和动力,事关国内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际社会的认同。当前国内社会出现的诸多矛盾与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多重误读,与我们在价值观建设中存在的模糊性与滞后性具有较大关联。现代性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一种时代精神,崇尚对科学、法治、平等、民主等诸多理念的体现,现代性视野将有助于我们全方位地审视国家和个体价值观建设的方向、内涵与进程。本书将对形成价值观建设现代性取向的必要性及要素进行论证和阐释,对个体、社会、国家多个层面价值观建设的相关性展开理论论证,目标是提出和论证转型期中国价值观建设的方向、结构、条件、途径等要素。
导论
一、当前我国价值观建设问题的实质与研究的缘起
1.社会形态与价值观的属性问题
2.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的变迁
3.现代性与价值观的复杂性
4.价值观与具体行动之间的张力
二、价值观研究的一般路径与方法
1.面向生活和现实的实证研究
2.追寻发展进程的历史研究
3.深挖思想根源的理论研究
4.中西方之间的比较研究
**章 关于价值观发生机理的探讨
一、价值观发生的逻辑前提
1.主体及其活动
2.主体所处的环境
3.主体的问题遭遇
4.主体活动所受到的约束
5.主体活动的结果
二、价值观发生的一般过程
1.主体的生活体验
2.主体对生活主题的提取
3.主体对意义的关注
4.主体的价值建构
5.主体的集合与抽象
三、价值观的社会功能与价值观建设的现实意义
1.价值观的规范与调整功能
2.价值观的统摄与导向功能
3.价值观的激发与促动功能
第二章 价值观的形态
一、价值观的基本形态
1.价值观的理论形态
2.价值观的实践形态
3.动力机制与价值观的形态
4.社会关系与价值观的形态
二、价值观的特殊形态
1.代价观的缘起
2.代价观的本质
3.代价与代价观的表现
三、价值观的存在基础与价值观建设的机制
1.价值观形成的思维基础
2.价值观形成的现实基础
3.价值观建设的机制
第三章 面向现代性的价值观建设
一、价值观建设的取向、条件与限度
1.价值观建设的取向
2.价值观建设的条件
3.价值观建设的限度
二、关于现代性内涵的梳理
1.现代性话题的缘起
2.现代性的基本内涵
3.在现代性语境下认识当代中国
三、现代性问题与现代性视野
1.对现代性问题定位
2.现代性的普遍与多元之争
3.在现代性下寻求平衡
四、现代性与传统性、民族性的关系
1.尝试与对话
2.转型与超越
第四章 转型中国的价值观建设
一、社会转型与国家价值观构建
1.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点
2.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冲突与建构国家价值观的必要性
二、国家价值观的基本构成
1.国家的利益观
2.国家的责任观
三、现代化进程与中国国家价值观的内向建设
1.以中国特色为根基
2.以科学发展为路径
3.以社会和谐为归宿
四、全球化进程与中国国家价值观的外向表达
1.平等互信
2.包容互鉴
3.合作共赢
第五章 社会转型与个体价值观建设
一、个体价值观形成的社会基础
1.改革与发展的承接期
2.矛盾与问题的多发期
3.现实选择的多样性
二、现代性的社会制度与心灵秩序
1.制度与心灵的关系
2.制度的变革与心灵的变迁
三、社会约束的范式与个体价值理念的生成
1.道德的约束
2.法律的约束
四、从个人美德到公共精神
1.个人美德的养成
2.公共精神的培育
第六章 走向和谐的价值观建设
一、直面价值困惑
1.价值目标的困惑
2.价值原则的困惑
3.价值判断的困惑
4.价值选择的困惑
二、对传统性与民族性的超越
1.中国问题的特殊性
2.对传统性、民族性的超越
三、走向和谐与价值观建设的多重维度
1.民族精神与国家精神相结合的维度
2.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互映照的维度
3.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义的维度
后记
徐蓉,法学博士,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力政治哲学、价值观建设、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等。出版《核心价值与国家形象建设》《走向社会与个人发展》《冷战后军事干涉的理论分析》等著作,在《复旦学报》《学术月刊》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在闹市中修行》内容简介:一种道理,一种智慧,一种思维方式。静如止水才能排除私心杂念,无欲无求、心平气和。水中月,梦中花不
汉江血-朝鲜战争全景纪实-II 本书特色 本书描写的是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进行的第三、第四次战役。以大量翔实的史料从宏观角度展示了朝鲜战争的荣与辱,披露了...
重装集结-美国军用半履带车辆全集 本书特色 潘晓滨编著的这本《重装集结:美国军用半履带车辆全集》主要围绕美国半履带战车系列型号的研制开发,以及战车部队的训练和作...
英国的课业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 本书特色 《英国的课业(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把中国嵌入到19世纪殖民主义的历史之中,指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不仅仅是...
《影像中的法律文化》内容简介:本书透过中外经典影片,对其所折射出的艺术、法律文化进行分析,进而揭示作品的深刻内涵。书中笔者
《美国的分裂:对多元文化社会的思考》内容简介: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肯尼迪总统的特别助理、美国重量级历史学家小阿瑟
苏联大转变时期特殊的移民研究 本书特色 富农,又称特殊移民,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消灭富农运动,对苏联政治、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书作者利用了大量新公开...
作者沃格林(Eric Voegelin),美籍奥地利历史哲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与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齐名的保守主义者,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哲学思...
吴敬琏文集-(全三册) 本书特色 《吴敬琏文集》收录了吴敬琏先生1980—2012年*具代表性的文章,160多万字。这些文章共分8个专题:(1)综论改革和发展;...
常识 本书特色 推荐一:推荐书单 2015年9月23日在华盛顿州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提到:“我青年时代就读过《联邦党人文集》、托马斯·潘恩的《常...
武器技术 内容简介 战争与历史本身同样古老。本书讲述了古老的和*新的武器,从美丽的神话故事和真实的历史事件谈起,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如何...
自然正当、虚无主义与古典复旧 本书特色 本书总体的问题意识是:为什么在列奥·施特劳斯那里,对古典自然正当的拒斥是导致现代西方虚无主义困境的根源之一,而复归古典政...
克格勃X档案 本书特色 在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复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暂时现象还是普遍规律?苏联的解体是由于一党专制的弊端还是上层领导的错误?是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
北大荒知青档案 本书特色 《北大荒知青档案》真实再现了当年的知青岁月,特别是还登载了许多珍贵的老照片和相关的档案资料,既有历史厚重感,也有很强的可读性。《北大荒...
史说岛争 本书特色 《张召忠说军事① 史说岛争》是一部资料翔实、文笔精练、结构清晰的军事专著。作者站在历史客观的角度,以亚太国家的岛屿争端为核心,以历史史实为...
《世界军事大百科:最强潜水艇(完全图解版)》内容简介:潜水艇有支配海洋的“沉默刺客”之称。《世界军事大百科:最强潜水艇(完全图
《政府论(第二篇)》内容简介:《政府论》汇集了洛克的主要政治哲学思想,本篇系统地阐述了公民政府的真正起源、范围、目的等,第
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稿共八十五篇。内容包括: 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
美利坚开国生死战-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上.下册) 本书特色 华盛顿生死渡河战生动地讲述了一场军事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形成了后来的美国,也形成了后来的世界。出现在这...
铁血千年-中日历史上的五大战争 本书特色 详析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在古代发生的摩擦与战役 揭秘唐、元、明、清跨越千年的中日两国战争史——唐代白江口战役,元代元军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