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12卷,730余万字,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2014年度资助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2009DLS002)。收入本档案集的俄罗斯解密档案共有主文件2262件,列为附件的有363件,总计2625件。内容包括:中苏两党两国高层领导之间会谈的俄方记录,苏方高层领导就中国问题对其内部的指示、批示,苏方各级各部门向其*高层提交的情报、汇报及对策建议、双方的通信、电报及未公开的互换文件等。时间跨度从1945年至1991年。有主编所做的研究性导论和编选者的考据、诠释。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俄罗斯方面解密了一批苏共执政时期的档案文件,为深入研究中苏关系史、国际共运史、国际冷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战后国际关系史提供了新的重要的史料,对于研究中共党史和1949年后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一系列重大问题也有参考作用。但是由于语言、经费及其他多方面的限制,中国学者能看到和使用这些档案的机会极少。
本书的主编团队,沈志华、牛军、杨奎松、李丹慧、崔海智等一批中国学者,从上世纪末即开始关注、搜集、翻译、整理、使用这批重要的档案资料。他们从个人出资购买入手,到获得单位、国家的支持,历时二十余年而不懈。2009年,他们的《俄国中苏关系档案整理与研究》列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2013年通过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验收结项,项目鉴定结果评为优秀。
★ 16开精装,730余万字,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沈志华、牛军、杨奎松、李丹慧、崔海智等一批中国学者编著
★ 本书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2014年度资助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
★内容包括中苏两党两国高层会谈的俄方记录,各层级各部门之间的信电、报告,苏方高层领导就对华问题的讲话和内部指示、批示,苏方各有关部门向上级提交的情报、汇报及对策建议,中层和基层党政机关有关对华问题的情况反映等等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沈志华说“没有档案就不能做历史研究”,想要了解中国历史,就要从了解中国周边国家入手。该书为学者研究中苏关系提供了基本史料,同时对于推动我国多学科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本书共12卷,730余万字,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2014年度资助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2009DLS002)。收入本档案集的俄罗斯解密档案共有主文件2262件,列为附件的有363件,总计2625件。内容包括:中苏两党两国高层领导之间会谈的俄方记录,苏方高层领导就中国问题对其内部的指示、批示,苏方各级各部门向其*高层提交的情报、汇报及对策建议、双方的通信、电报及未公开的互换文件等。时间跨度从1945年至1991年。有主编所做的研究性导论和编选者的考据、诠释。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俄罗斯方面解密了一批苏共执政时期的档案文件,为深入研究中苏关系史、国际共运史、国际冷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战后国际关系史提供了新的重要的史料,对于研究中共党史和1949年后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一系列重大问题也有参考作用。但是由于语言、经费及其他多方面的限制,中国学者能看到和使用这些档案的机会极少。
本书的主编团队,沈志华、牛军、杨奎松、李丹慧、崔海智等一批中国学者,从上世纪末即开始关注、搜集、翻译、整理、使用这批重要的档案资料。他们从个人出资购买入手,到获得单位、国家的支持,历时二十余年而不懈。2009年,他们的《俄国中苏关系档案整理与研究》列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2013年通过了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验收结项,项目鉴定结果评为优秀。
本书特色——
史料珍贵,稀见,非常客观。收入本书的档案文献,长期秘藏于俄罗斯国家档案机构,即使解密以后,由于语言和经费等多种限制,世人仍难窥见。有些文件是世界上仅存的孤本,此前几乎不为世人所知。此番经过中国学者搜集整理、翻译出版,打破了藏家垄断,有利于文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书有利于推动我国多学科基础建设。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的发掘整理。本书虽然以“中苏关系”为主题,涉及的学科领域十分宽广,也为中共党史、国际共运史、外交史、冷战史的研究提供文献史料的支撑。其中有些文献资料,对于破解历史谜团,进一步研究某些学科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提供了新的不可缺少的参考佐证。
本书出版有“以史为鉴、服务现实”的积极作用。历史无法割断,现实是历史的延伸。本书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展现了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后人通过科学的研究分析,可从中获得历史的启迪,可以为当前的国际斗争和某些领域的实际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沈志华,1950年4月出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冷战史、苏联史,特别是中苏关系与朝鲜战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已出版的学术专著有《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农业社会化道路》、《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思考与选择:从知识分子会议到反右运动》等,并主编34卷本《苏联历史档案选编》、3卷本《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8卷本《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等文献资料集。
宋代治国理念及其实践研究 本书特色 陈峰编著的《宋代治国理念及其实践研究》以治国理念及其实践为观察视角,将宋代置于中国古代发展演变的脉络之中,通过对宋代方针、政...
《谁说商业直觉是天生的》内容简介:本书凝结了德夫·帕特奈克在江普创意策略顾问公司的实务经验与斯坦福大学的教学经验。虽然本书
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 节选 、州大中正的设置 魏朝为了实行九品官人法而在地方设置中正,*初只设郡中正。宫川尚志氏在其论文《魏、西晋的中正制度》中也注...
政治哲学经典(西方卷) 内容简介 编选这部《政治哲学经典·西方卷》是应编者们对西方政治哲学进行学术研究的需要。 西方政治哲学是西方哲学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从哲学...
土地的变迁-新英格兰的印第安人.殖民者和生态-20周年版 本书特色 《土地的变迁--新英格兰的印第安人殖民者和生态(20周年版)》的作者威廉·克罗农从比...
殖民主义与中国近代社会-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本书特色 《殖民主义与中国近代社会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殖民主义与中国近代社会-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
民主与独裁:国家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内容简介 在新著中,诺伯特.波比奥探讨了政治学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并系统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藉以无与伦比的敏锐思维以及深厚的...
中国近代边界史-(上.下卷)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叙述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边界变迁的历史。本书共分为十九章。前15章为陆路边...
如果政治是精英的游戏,蚁民何以自处?如果政治是大国的刀俎,小国何以求存?如果政治是世界的命运,未来,会怎样?穿透概念术语,跳脱“左右”纷争,热血政治冷思考。专为...
《永励后昆:张永和纪念文集》内容简介:张永和(1902—1992),又名张致中,云南省泸西县人。1925年在上海南洋大学电机科读书时加
巧描细绘地展示了战争艺术在残酷战争中的大裂变。 探究在冷兵器时代打赢战争所需的独特装备、作战技能和战术。 再现世界战争历
学习关键词 本书特色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巨变,其来有自。近四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rdq...
载道之舟楫-中国古代的政治 本书特色 精神的成长,是灵魂的健全,是人格的生成,是公民意识的培育,是对人的生命自由实现的自觉意识的形成。既不同于传统的老中国,又不...
帝国的相遇-美国驻广州首任领事山茂召实录 本书特色2006年4月20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美国白宫欢迎仪式上致辞:“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跨洋...
日本“联合舰队”覆灭记 本书特色 日本联合舰队,又名连合舰队(れんごうかんたい),虽然可以解释为由二队以上的独立舰队编成的海上作战部队,但一般是指大日本...
中国监察史略 本书特色 徐式圭*的《中国监察史略》介绍中国监察出现前的官吏状态,监察的由来、全盛、没落及复兴等。主要内容有未有监察以前的官吏状态,监察名称的沿革...
武器事典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古今中外八大类、600项各式武器,包括刀剑、长柄、射击、投掷、大型兵器等,以图解的形式介绍它们的长度、重量、年代、地区、形制、用途、...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本书特色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系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撰写于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中,是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传世杰...
黄埔军校老课本:曾胡治兵语录 本书特色 《曾胡治兵语录(黄埔军校老课本)》源于《曾胡治兵语录》,它是中国近代语录体军事著作。蔡锷辑,其中将材、用人、尚志、诚实、...
中国乡村研究:第七辑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涵盖中国革命再思考;政治经济变迁;名村今昔;乡土艺术文化;社会、文化重组;乡研新锐。中国乡村研究:第七辑 目录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