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尽头是民国,老旧帝国难以为继,初生的民国也并非一帆风顺,民国诞生曾给古老民族带来的欢欣与激动,却迅速消逝在称帝、复辟和一次次厮杀之中。不同的人寻找不同的方案,选择不同的道路,在一个速变、大变、剧变的转型时代里,人们渴望找到方向,不仅重新安顿个人的身心,也是为家国求出路,赋予这个变动中的中国以全新的意义。本书是既《民国年间那人这事》后,作者对民国精神的又一次深入挖掘与追寻,在尘封的老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希望、奋争与热血,是新时代大幕开启的曙光。
李锐、章诒和、张鸣鼎力推荐继《民国年间那人这事》后对民国精神的又一次深入解读与追寻一部故事体民国微历史配作者收藏民国老照片数十幅,领略更真实的民国图景民国,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别样世界“民国形象”,我的理解是从容的、个性的、坦荡的、阳光的、常常超越了恐惧的,即使面对死亡也没有那样那么猥琐和苟且,这份从容首先来自王纲解纽、千年皇权被打破后的一种释放感,也是晚清以来与世界接轨、呼吸到外部世界带来的开放感,同时也是仍然保持着古老文化传统、没有断裂的一种自信与淡定,那是一个人活在至少可以为自己的梦想而流血的时代里,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生命状态。 ——傅国涌
前言
记录历史:从史官到史民
民国前夜
香港给中国的灵感
“万木森森一草堂”
“覆巢几见能完卵”
“乾坤泡幻局如棋”
戊戌年的伤痛并未过去
摩登人物的登场
慈禧后悔杀记者
中国土地上的日俄战争
“立宪上谕从天而降”
齐白石眼中的蔡锷和黄兴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立国之本?
不能小看的晚清咨议局
端方存牍中的晚清危机
中国报业的少年时代
莫理循的眼睛
百年前的西部中国
辛亥前夜:另一个流产的“共进会”
谁救了汪精卫?
包天笑记忆中的知识分子
爱好天文的摄政王
民国创立
雨与帝国的命运
共和百年,中国仍在进步途中
殊途同归
殉清男儿有几人?
到底谁指使刺杀吴禄贞?
辛亥革命中的老师
扬眉吐气梨园行
唐绍仪:未完成的“二十二条”
萨镇冰出走
临时总统府的秘书们
退位诏书下达之后
剪辫
易服
共和要多久——袁世凯的疑问
“梁财神”亲历孙、袁会谈
两部小说支配南北人情
五色旗下
袁世凯的无奈
莫理循的证物
“少年中国学会”的名单
“五四”青年的记忆
三“w”主义
知识分子与人力车夫
“胡老板”不愿登台
“联省自治”曾是共识
呜呼,三月十八日
徐谦的“基督救国主义”
铁肩辣手殉《京报》
军阀的雅量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一生事业在名山”
无语江山对夕阳
青天白日
几个1893年生人
胡适何曾被国民党逮捕过
不入国民党的黄郛
杨度感叹蒋介石不称帝
丁文江:“假如我是蒋介石”
“民国以来**清官”
尿裤子和打赌
“永远不要期望平步青云”
赤都娱乐中的个人生活
段祺瑞庐山谈国事
黄郛:国家出路的“三句要诀”
庐山上的邮电检查
一个1893年人的“三原则”
吴忠信难忘两株紫薇
权力主导的“新生活运动”
蒋介石少了一个“弘”字
陈布雷日记中的浙大学潮
“这与你无涉”
鲁迅与顾颉刚到底有何过节
《大公报》评价鲁迅起风波
“老鼠食牛”
抗战前夕的渐进民主论
胡政之与张学良
寇深国危
军人和报人的心有灵犀
“为匹夫匹妇复仇”
张季鸾驳斥希特勒
退还“红包”的艺术
“丘八诗人”冯玉祥的谦虚
重庆不仅是历史
蒋介石逐一了解民盟发起人
“*后一课”
在场的历史记录
建都北方的民间声音
访英归来两演讲
1943年:一叶落而知秋
1945年:左舜生的延安见闻
浪花淘尽
民国宪法中的教育经费
“没有我们这几十万条破枪”
“中间势力”并不空洞
民国的党
蒋介石回天无力
许君远的民国气味
深水静流
陈果夫无钱出国治病
“沈氏三姐妹”
毛彦文晚年评吴宓
殷海光因思想而受难
孙立人将军的毕业纪念册
大时代同学不同路
司徒雷登葬哪里都已不重要
后记
名家评论:
傅国涌的历史随笔,是严谨的工笔画,细节上见功夫,他为此付出的功夫,无人能及。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鸣
我生于1917年,傅国涌生于1967年,年龄正好相差半个世纪。社会上有“代沟”的说法,但读了他的著作,我感到心灵是相通的,对理想的追求并不因岁月而隔膜。他以充满激情的笔墨,讲述了许多对我来说并不陌生的人和事,让我蓦然回首,也禁不住生出许多感慨。
——《庐山会议实录》作者 李锐傅国涌 历史学者,独立撰稿人,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的命运史、企业家的本土传统等,并坚持独立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在多家重要报刊开设评论或历史专栏。主要著作有:《金庸传》《叶公超传》《历史的误会》《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主角与配角——辛亥革命的台前幕后》《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史的一种读法》《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等。
学史门径详说 本书特色 吕思勉先生自学成才,著作等身,是近代不多见的贯通经、史、子、集的史学大家;数十年的教学经历,又使他对教授中华文史颇具心得。本书汇编吕先生...
《从对抗到共赢》内容简介:现实生活与工作中,谈判无处不在。有数据显示,每个人平均每5分钟就要面对一次小型决策,而只要存在不同
《区块链实战:定义技术、社会与行业新格局》内容简介:区块链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具有去中心化、开放性、不可篡改、安全可靠等特征
阔别祖国三十五年的乌拉尼娅回到了故乡多米尼加共和国。三十五年前整个多米尼加共和国处于冷血独裁者特鲁希略的统治下,乌拉尼亚
重庆往事:一个犹太人的晚年回忆:1940-1951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德裔犹太人卡佛岗一家为逃避德国纳粹迫害,在接连被英、法、荷兰等国拒绝入境后,过境苏联到达...
思文永在-我的父亲考古学家梁思永 本书特色 《思文永在:我的父亲考古学家梁思永》对粱思永的生平和家庭生活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关心和研究中国现代考古学,以及研究、...
台湾四百年前史 本书特色 本书坚持用史实说话,把台湾400年前的历史写出来。台湾的居民、台湾3万年以来的文化,主要源头在哪里?自古以来,海峡两岸人民、文化是如何...
《炉边谈话》内容简介: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迄今为止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他履任于危难之际,以其杰出的智慧带领美国民众走
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 内容简介 本书从题名的姓氏、官爵、里居和亲属关系,阐明了关中古部族的名类渊源、地域分布、姓氏变迁、婚姻关系、阶级分化、部族融合以及...
宁德县志-(嘉靖版点校本) 本书特色 宁德县始置于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修志则始于南宋后期,入明后景泰五年(1454)亦曾纂简志,均仅一卷并已失传。今日所...
史记十五讲-中国典籍与文化·第六辑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史记》是一部继往开来的百科全书、《史记》对中国历史学的贡献、《史记》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史家之绝唱...
《资治通鉴》(彩图全解) 本书特色 ★ 10开精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享有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
国宝流失之谜 本书特色 《国宝流失之谜》主要讲述了我国数件国宝文物流失与回归的传奇故事。泱泱中华,国宝无限,但是在千百年的历史流变中,有许多国之瑰宝消亡不见,或...
《资治通鉴(第1辑):战国秦西汉(文白对照全译)(套装全3册)》为《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的第一辑。全书文言原典300余万言,白话译
窃唐 本书特色 历史是残酷的,为守住江山,残忍只是必然。武则天,只不过在其中挣扎,当机遇加上自身的努力使得她坐稳了龙椅,那么为了坐稳自己的位置,她是如何表现的呢...
明朝的兴衰与清朝的崛起-图画中国历史-20 本书特色 历史很枯燥?历史很复杂?历史很无趣? 不!不!不!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由台湾著名漫画家潘志辉先...
美国女画师的清宫回忆 本书特色 一位名叫凯瑟琳·卡尔的美国女画师曾以观察统治者的眼光去解析慈禧,却在政务之外,看到了一个女人对容貌的关爱和对服饰的考究;她曾以揣...
《帝国落日》内容简介:本书作者阿尔伯特·凯塞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26名元帅之一,曾在德国军队长期服役,对德国空军的建立和
武夫当权-督军团传 本书特色 《武夫当权:督军团传》真实再现了袁世凯死后那一段群雄割据、军阀混战的历史。1917年至1921年,中国政局云诡波谲,坐镇中央的北洋...
河南通史-(全4卷)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年12月一版一印★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表层看,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