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尽头是民国,老旧帝国难以为继,初生的民国也并非一帆风顺,民国诞生曾给古老民族带来的欢欣与激动,却迅速消逝在称帝、复辟和一次次厮杀之中。不同的人寻找不同的方案,选择不同的道路,在一个速变、大变、剧变的转型时代里,人们渴望找到方向,不仅重新安顿个人的身心,也是为家国求出路,赋予这个变动中的中国以全新的意义。本书是既《民国年间那人这事》后,作者对民国精神的又一次深入挖掘与追寻,在尘封的老故事里,我们看到的是希望、奋争与热血,是新时代大幕开启的曙光。
李锐、章诒和、张鸣鼎力推荐继《民国年间那人这事》后对民国精神的又一次深入解读与追寻一部故事体民国微历史配作者收藏民国老照片数十幅,领略更真实的民国图景民国,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别样世界“民国形象”,我的理解是从容的、个性的、坦荡的、阳光的、常常超越了恐惧的,即使面对死亡也没有那样那么猥琐和苟且,这份从容首先来自王纲解纽、千年皇权被打破后的一种释放感,也是晚清以来与世界接轨、呼吸到外部世界带来的开放感,同时也是仍然保持着古老文化传统、没有断裂的一种自信与淡定,那是一个人活在至少可以为自己的梦想而流血的时代里,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生命状态。 ——傅国涌
前言
记录历史:从史官到史民
民国前夜
香港给中国的灵感
“万木森森一草堂”
“覆巢几见能完卵”
“乾坤泡幻局如棋”
戊戌年的伤痛并未过去
摩登人物的登场
慈禧后悔杀记者
中国土地上的日俄战争
“立宪上谕从天而降”
齐白石眼中的蔡锷和黄兴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立国之本?
不能小看的晚清咨议局
端方存牍中的晚清危机
中国报业的少年时代
莫理循的眼睛
百年前的西部中国
辛亥前夜:另一个流产的“共进会”
谁救了汪精卫?
包天笑记忆中的知识分子
爱好天文的摄政王
民国创立
雨与帝国的命运
共和百年,中国仍在进步途中
殊途同归
殉清男儿有几人?
到底谁指使刺杀吴禄贞?
辛亥革命中的老师
扬眉吐气梨园行
唐绍仪:未完成的“二十二条”
萨镇冰出走
临时总统府的秘书们
退位诏书下达之后
剪辫
易服
共和要多久——袁世凯的疑问
“梁财神”亲历孙、袁会谈
两部小说支配南北人情
五色旗下
袁世凯的无奈
莫理循的证物
“少年中国学会”的名单
“五四”青年的记忆
三“w”主义
知识分子与人力车夫
“胡老板”不愿登台
“联省自治”曾是共识
呜呼,三月十八日
徐谦的“基督救国主义”
铁肩辣手殉《京报》
军阀的雅量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一生事业在名山”
无语江山对夕阳
青天白日
几个1893年生人
胡适何曾被国民党逮捕过
不入国民党的黄郛
杨度感叹蒋介石不称帝
丁文江:“假如我是蒋介石”
“民国以来**清官”
尿裤子和打赌
“永远不要期望平步青云”
赤都娱乐中的个人生活
段祺瑞庐山谈国事
黄郛:国家出路的“三句要诀”
庐山上的邮电检查
一个1893年人的“三原则”
吴忠信难忘两株紫薇
权力主导的“新生活运动”
蒋介石少了一个“弘”字
陈布雷日记中的浙大学潮
“这与你无涉”
鲁迅与顾颉刚到底有何过节
《大公报》评价鲁迅起风波
“老鼠食牛”
抗战前夕的渐进民主论
胡政之与张学良
寇深国危
军人和报人的心有灵犀
“为匹夫匹妇复仇”
张季鸾驳斥希特勒
退还“红包”的艺术
“丘八诗人”冯玉祥的谦虚
重庆不仅是历史
蒋介石逐一了解民盟发起人
“*后一课”
在场的历史记录
建都北方的民间声音
访英归来两演讲
1943年:一叶落而知秋
1945年:左舜生的延安见闻
浪花淘尽
民国宪法中的教育经费
“没有我们这几十万条破枪”
“中间势力”并不空洞
民国的党
蒋介石回天无力
许君远的民国气味
深水静流
陈果夫无钱出国治病
“沈氏三姐妹”
毛彦文晚年评吴宓
殷海光因思想而受难
孙立人将军的毕业纪念册
大时代同学不同路
司徒雷登葬哪里都已不重要
后记
名家评论:
傅国涌的历史随笔,是严谨的工笔画,细节上见功夫,他为此付出的功夫,无人能及。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鸣
我生于1917年,傅国涌生于1967年,年龄正好相差半个世纪。社会上有“代沟”的说法,但读了他的著作,我感到心灵是相通的,对理想的追求并不因岁月而隔膜。他以充满激情的笔墨,讲述了许多对我来说并不陌生的人和事,让我蓦然回首,也禁不住生出许多感慨。
——《庐山会议实录》作者 李锐傅国涌 历史学者,独立撰稿人,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主要关注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的命运史、企业家的本土传统等,并坚持独立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在多家重要报刊开设评论或历史专栏。主要著作有:《金庸传》《叶公超传》《历史的误会》《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主角与配角——辛亥革命的台前幕后》《笔底波澜——百年中国言论史的一种读法》《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等。
Whileheatedargumentsbetweenpractitionersof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researchhave...
現代中国を深く理解する手掛かりは,近代の中国にある――中国の本質に迫る学習の手引として,備えるべき研究書・工具書・史料を
史记讲座 内容简介 作者的《史记笺证》是集成之作,他的“史记课”也颇受欢迎,《史记讲座》正是作者几十年研究讲录的精华。本书由司马迁其人、《史记》常识及专题、名篇...
中世纪维吾尔社会 本书特色 维吾尔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光荣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维吾尔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当然是中华民族传统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明的解析》按文化起源和地理分布,历数在艺术和科学领域成就卓绝的天才人物,通过严谨的历史计量学分析的方式,编制了文学、
青铜器 本书特色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的文化财富,保存到今天的物质形态,被我们称之为“文物”,实际上就是“文化遗物”,广义上可以称之为物质形态的“文化...
史记疑案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深远。鲁迅曾称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万物有情-历代笔记的珍禽异木-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万物有情:历代笔记中的珍禽异木》是著名学者岂水先生编纂的一部历史著作。他从上千种笔记小说中辑成此书,探寻中...
中国古代舞蹈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文化,可以说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了人,这...
《水知道答案:每一滴水都有记忆》内容简介:本书在中国和日本被当作是一本与《时间简史》同样神奇的科普读物。本书用前所未见的水
法国史-(上中下卷) 本书特色 本书由乔治?杜比领衔主编,莫里斯?阿居隆、米歇尔?优维尔等诸多当时法国*流的史学名家参与撰写,堪称法国通史类著作中的经典之作。乔...
哈佛中国史-(全六卷) 本书特色 ★ 32开硬精装,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卷《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美】陆威仪 著,将秦、汉两个帝国置于全球史、中国史的整...
明末清初大转折:袅雄吴三桂 本书特色明末清初之际,风云变幻,战火不断。吴三桂、李自成、张献忠、多尔衮;明军、起义军、清军……几多英雄、几多势力,互相杀伐不断。吴...
帝国的终结 本书特色 秦*终夺取了天下,只能归结为秦国有当时*管用的制度,或者说,他们把这个新制度建设得*彻底。这就是初具规模的中央集权制。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
隋唐史 本书特色 本书由岑仲勉先生编纂,他的历史学是中国近代以来、在新旧交替而又急剧变革的这一特定时代下产生的,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主要讲述了隋史和唐史两个方面,...
渤海国史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这个被誉称为“东海盛国”的政权是靺鞨人的国家,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它的疆域、人口、民族、政治体制、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社会...
中国古镇 本书特色 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王俊编著的《中国古镇》一书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聚落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
女性.战争与回忆:35位重庆妇女的抗战讲述 本书特色 书稿记录抗战时期生活在重庆的35名女性的回忆,聚焦女性的生活体验和私人经历,探究战争在女性的生存和生活中打...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续 内容简介 本书是清人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的续著,并延续了刘文淇疏证之体例。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续 目录 **册襄公六年襄公七年襄公八...
明朝的三角困局 本书特色 一部明朝的历史,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无穷的启示。因为,明朝的历史是汉人将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的历史,是离现代*近的纯粹汉文化的历史。后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