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新传播书系:人与互联网的同构:媒介环境学视阈下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当前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中的许多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纵观媒介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媒介时代,文明与愚蠢、繁荣与罪恶都是戏剧性地并存,且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我们也不能奢望这些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会根绝。该著作打破以往把互联网当做虚拟空间的认识,认为互联网交往空间是现实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出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不是一个自动完成的过程,人是一切变化的主宰,技术、文化、需要、制度都只是影响互联网交往演化的速度和方向的一个维度,如果专注于某一个维度,则会在理论上遮蔽了人们对问题根源的洞察。互联网交往乱象的治理应从影响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四个维度出发,建立技术、文化、人的需要和媒介制度等多个因素协调发挥作用的合理机制,是建构良好的交往秩序、促进人与互联网和谐发展的关键,人类的生存将在越来越网络化的进程中驾驭着互联网的未来。这些研究对如何对待互联网交往中的失序及如何建构良好的互联网交往秩序极具创新意义。
互联网交往打破了以精英为主导的传统媒介交往方式,重构着社会的权力构成、文化构成、人们的社会认同感及生存方式,并且随着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其影响力更为深远。然而,人们一方面享受着互联网所带来的高效、便捷和自身价值实现的快乐,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一方面也深受网络交往中出现各种问题的困扰。互联网交往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与它所开创的数字化生存优势一样令人瞩目。因此,如何解析互联网交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及人与互联网的复杂关系,探讨互联网交往形态的塑造和演化机制,寻求更好地发挥互联网作用的策略,成为构建和谐的人与媒介关系的重要课题。张冠文所著的《人与互联网的同构--媒介环境学视阈下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同构”为隐喻阐释了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机制及人与互联网复杂而密切的关系。
张冠文(1969.11-),山东冠县人,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互联网研究、传播理论与实践、媒介素养教育及文化产业等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国务院应急办公室传播学专业应急专家库成员。近年来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一项:《信息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一项:《互联网信息消费对社会文化的解构与重塑》,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课题《青少年媒介接触行为研究》、山东省软科学课题《网络客文化的传播特征与社会影响研究》、“调研山东”大型社会调查课题等多项省级课题,出版著作3部。在《新闻大学》、《当代传播》、《编辑之友》、《新闻界》、《中国远程教育》、《教育评论》等四十多家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多篇,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篇,被CSSCI索引18篇,8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文化研究》、《出版工作》等全文转载,核心观点被《新华文摘》摘引。
商业策划与新闻炒作 本书特色 **部实战型商业策划与新闻炒作MBA式教科书,被业界誉为“中国人自己写的《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是一部尚未出版即引发广泛争议的奇...
浙江人文大讲堂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众多名家学者的演讲稿,包括韩美林、顾晓鸣、汪丁丁、徐岱、郝铭鉴、王蒙、汪力成、丘成桐、余华等人。浙江人文大讲堂 目录 许嘉璐...
民国报人-新闻史上的隐秘一页 本书特色 如果用画像来比喻,民国报人应是一幅灰白黑各色俱全的群像,但本书并不准备担负这一神圣使命,只是画几帧色泽灰暗的素描而已。那...
边缘身份融入:符号与传播-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调查 本书特色 袁靖华博士编著的这本《边缘身份融入--符号与传播(基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调查)》从传播研究出发,...
《少年读聊斋志异·走进大千世界》内容简介:《聊斋志异》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语文读本或教材。本书由知名《聊
海归者说-我们的中国时代 本书特色 《海归者说:我们的中国时代》汇集了40位当代海归精英的人生故事口述实录。全书围绕大时代下的个人选择和人生际遇,细致完整地呈现...
李银河文集009:一爷之孙 内容简介 “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社会和文化急剧变化的现代化过程当中,传统的超核心家庭关系正在不可挽回地逝去,核心家庭化的过程将在今后...
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 内容简介 这本书以对政策制定过程中一些关键人物的访谈为依据,试图描绘出撒切尔夫人执政的10年间,教育政策变迁及其形成的图象。...
往復人稱“將無同”
中国地权制度的反思与变革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通过重新梳理中国地权制度的历史与现实, 来审视和反思中国现行宪法和相关法律在地权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 本...
何谓社会学 本书特色 《何谓社会学》:有人说,社会学就是统计学,有人说,社会学就是哲学;也有人说,社会学就是社会的故事。如此种种都是误解。其实,社会学是一门从社...
作品目录导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单一的人及其存在的最终目的 第三章 国家对公民的正面福利、尤其是物质福利的关心 第四章 国家
大众传播符号:幻象与巫术 本书特色 曾庆香的《大众传播符号:幻象与巫术》将静水深流的符号学理与波涌浪翻的中国实践有机融合,揭示内在的联系,阐发普遍的规律,体现了...
范立舟,1962年出生,浙江衢州人,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在浙江大学历史系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博士后。曾任浙江省衢州市师范学校教师,杭州...
英国期刊产业前沿报告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透析英国期刊业生态圈、解密国际著名期刊集团、完善期刊行业市场机制,其中既有对英国期刊产业的全景式的描绘,又有...
《社会学论文写作指南(新版)》内容简介:写作之前需要哪些准备? 选题构思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论文格式是一种“八股”吗? 定性、
禁毒社会工作实务与案例 内容简介 李晓凤主编的《禁毒社会工作实务与案例》分为上、下两篇,旨在从实务运作模式和实务操作案例入手,向读者展示禁毒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型、...
大家小书:鸭池十讲(增订本) 本书特色 《鸭池十讲》,是一代文化大师罗庸生前发表的唯一一本小册子,包括他抗战期间在昆明的演讲稿和其他文章十篇。这本小书谈儒,谈诗...
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 内容简介 本著以人与文化的互动为逻辑起点,分析了网络文化对人类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剖析了网络文化对人的发展的正、负关系效应,揭示了人在与网络...
水利优秀新闻作品赏析 内容简介 《水利新闻宣传系列培训教材:水利优秀新闻作品赏析》遴选了56篇入选作品。这些作品,有的题材重大,围绕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重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