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历史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是国内**套从民国历史文化的角度重新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丛书。该成果的问世,中国文学史将面临改写,强调回到中国民国时期的历史本身,揭示中国现代作家自己经历的历史故事,从中国历史本身出发研究问题,具有全新的开拓意义。《民国文学:文学史的空间转向》一书从“空间”角度阐发从“中国现代文学”向“民国文学”转变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渊源。在五个部分的基础上,本书还就宏大叙事破产之后的文学史研究如何进行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本书可以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提供范式上的启发意义。
《民国历史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是国内**套从民国历史文化的角度重新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丛书。该成果的问世,中国文学史将面临改写,强调回到中国民国时期的历史本身,揭示中国现代作家自己经历的历史故事,从中国历史本身出发研究问题,具有全新的开拓意义。《民国文学:文学史的空间转向》一书从“空间”角度阐发从“中国现代文学”向“民国文学”转变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渊源。在五个部分的基础上,本书还就宏大叙事破产之后的文学史研究如何进行进行探讨,希望通过本书可以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提供范式上的启发意义。
目 录
导论:从“民国”重识“现代”3
上编:空间的史学14
引 论15
**章:对“文学性”的反思17
一、“文学性”的中国谱系18
二、理论的风险和现实的问题20
第二章:对“客观化”文学史的反思23
一、相对主义的陷阱24
二、文学批评的困境26
三、文学市场化的危险27
第三章:“民国视野”的多个维度28
一、从“现代文学”到“民国文学”28
二、还原历史的“民国史视角”30
三、“民国机制”的尝试与难题32
第四章:走向“空间”史学(一)——文学史中时间、空间与人33
一、“民国”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时间问题34
二、“民国”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空间问题35
三、民国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人”的问题38
结语:史学的“民国”与方法的“民国”40
第五章:走向“空间”史学(二)——以延安时期文学研究为例42
一、“解放区文学”中的文学史问题43
二、为什么是“民国”?45
三、民国视野与延安时期文学47
结语:作为“空间”的民国50
下编:空间的方法51
引论51
第六章:民国时期传媒与现代学院互动机制的形成54
——以报纸为中心54
一、民国报纸与现代学院互动的方式55
二、民国报纸的公信力建设与对学院文化的需求56
三、从“士”到“知识分子”:未尽政治理想的实现之途59
四、作为背景的民国传媒与学院文化的互动61
第七章:“青年必读书”:文化错位与鲁迅的侧击63
一、文化错位:“青年必读书”征求中的逻辑谬误63
二、推手:学院文化的扩张与漫溢65
三、“行”与“言”:鲁迅反驳的立场67
四、“说不出”:“听将令”中的批判策略69
第八章:抗战文学的分野与联动71
——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与战时区域政治71
一、为什么需要“新民主主义”?72
二、民族立场与阶级立场的协调75
余论:延安文艺的“域外语境”79
第九章:“英模制度”的生成:历史塑造与文学书写80
一、“突击文化”与“英模制度”80
二、实用标准与政治渲染82
三、物质感召与乡村重建85
余论:作为社会史一部分的文学史87
第十章:《青年杂志》上的“青年偶像”88
——《青年杂志》封面人物研究88
一、“艰苦力行”、“自疆不息”的励志典范——卡内基与佛兰克林89
二、个性主义文学家三杰:屠尔格涅甫、王尔德、托尔斯泰91
三、不可或缺的民族英雄——谭根95
第十一章:“民国空间”与“人的文学”97
——以新文学发生的“语言空间”为中心97
一、何为“民国空间”?97
二、近代语言之变:“空间”的视角99
三、“活文字”:再造的语言空间101
结语104
第十二章:《药》与“听将令”之后的鲁迅105
一、一个被忽略的问题:夏瑜为什么“被吃”?106
二、“药”的内涵与鲁迅的启蒙观109
三、“揭密”及其必要性112
结语115
第十三章:“残春”体验与《女神》时期的郭沫若116
一、“残春”体验116
二、双重身份与“自我表现”的艰难118
三、残春的绵延:“重生”与“创造”121
周维东,男,1979年出生,陕西白河人。现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副教授,《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集刊编辑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民间学术论坛“西川论坛”发起人之一。曾在西华师范大学任教,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长滩分校访学,多次赴台湾政治大学、东华大学、中原大学交流访问。担任中国现代学会会员、中国郭沫若学会理事、四川鲁迅研究会理事等职。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学术月刊》《鲁迅研究月刊》《中山大学学报》《南开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主持并结题国家社科基金、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多项,获得过四川省优秀成果二等奖、国际郭沫若学会青年论文奖、四川省社科联先进学会工作者、四川大学青年杰出人才等多项社会及学术奖励。
重访新批评 本书特色 新一代的批评家的感叹:讨论具体作品时,我们仍然像个新批评派;新批评派仍然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在指挥我们。重访新批评 内容简介 对我,...
金庸评说五十年 内容简介 博采相关史料,寻踪研究历程,吸纳*新成果,兼容多元声音。金庸是当代文坛大家,拥有众多“金迷”,本书精心挑选五十年来对金庸的各种评说文字...
宣传语此文一出,谁与争锋!天籁纸鸢首部DM作品首次正式登陆地球引爆“纸团”命中萌点17P,慎入风际纸鸢那解久,闲听天籁静看云。
《浸食1》:在PUB唱歌的贝贝为了认识红茶,在搭讪时被红茶泼了一身热红茶,然后第二天就跑到红茶家与他同居。因为红茶的妻子是叛
细说红楼 本书特色 著名收藏家、红学家周绍良细勘《红楼梦》版本,详解原委。 细说红楼 内容简介 本书编选了周绍良研究红楼梦的全部重要文章,作为著名红学家,周绍良...
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借鉴俄罗斯著名民间文学理论家普罗普(vladimir propp)的民间故事形态分析理论体系,对随机选取的50个中国民间故事...
同桌冤家对对碰-捣蛋大王王小天 本书特色 如果你喜欢淘气包马小跳,那你也一定会爱上捣蛋大王王小天,一个快乐、调皮、幽默、聪明、可爱的家伙。这是一系列绝对会让你笑...
判解研究(2004年第2辑 总第16辑) 目录 专论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提高民事审判工作水平……………………………公丕祥(1)司法解释之窗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基...
历史选择了西柏坡——红色大本营 内容简介 本卷以西柏坡为中心,讲述解放战争时期新的“红色大本营”中的风风雨雨。历史选择了西柏坡——红色大本营 目录 引言:历史选...
先秦汉魏晋妇女观与文学中的女性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先秦妇女观与文学中的女性、汉代妇女观与文学中的女性、汉魏时期妇女观与文学中的女性、正始玄学与女性形象的转...
《MATLAB R2018a从入门到精通(升级版)》内容简介:MATLAB是适合多学科、多种工作平台的功能强大、界面友好且开放性很强的大型数学
人的局限性 本书特色 一部充满人生哲理、实用格言和生活智慧的书一部让人反思历史、传承文化、启迪人生希望的书人的局限性 目录 译者序《漫步者》(1750—1752...
投资者的未来 本书特色 杰里米·西格尔是世界顶级的投资、金融专家之一。.他的发现令人惊奇:投资者对于增长的不懈追求——寻找激动人心的高新技术、购买热门股票、追逐...
《视角》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全面、透彻且富有趣味的写作指南,教你掌握视角这一重要的写作工具。谁在讲故事?对所有类型的小说来说
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小说的艺术 内容简介 我并不擅长理论。以下思考是作为实践者而进行的。每位小说家的作品都隐含着作者对小说历史的理解,以及作者关于“小说究竟...
中国古代语言学史 内容简介 中国语言学史是属于学术史性质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是要研究中国语言学史的渊源、流派,探索中国语言学的发展规律,对中国历史上产生的语言学...
启动学习动力的5大推进器北大成才黄金定律 本书特色 北大的校徽是鲁迅先生设计的,中间“北大”两个字是肩并肩、背靠背的三个人的形状……我们认为,一个孩子的成功要由...
中国散文史长编(上下册) 节选 章概 论 I 魏晋南北朝是个社会变动甚大、文章变迁亦繁的时代。汉魏之际、魏晋之际、晋宋之际以及南北朝各朝易代,对于...
美国对外关系史散论 本书特色 本书为作者在进行全球“美国化”的研究,他希望在这一问题上能够加入历史研究者的声音,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全球“美国化”追根溯源,比较全...
李连杰禅悟人生 内容简介 本书全程解读李连杰向佛学佛并且身体力行地全身心投入公益慈善事业的过程。包括:“人,一定要靠自己”、“你心浮气躁,利欲熏心,怎么能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