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世纪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斯威夫特。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他是遗腹子,从小由叔父抚养长大。15岁时就读于都柏林三一学院,获学士学位,他的学业并不是特别的顺利,据说他曾因“迟钝和智力不足被终止攻读学位”。但他很快摆脱了困境,并于1692年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到了1701年,他获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斯威夫特在大学里的主业是哲学和神学,但他个人更偏爱文学和历史。1688年,斯威夫特前往英国,做了穆尔庄园主人威廉·邓波尔爵士的私人秘书,直到1699年邓波尔去世。他在担任秘书期间,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名著。斯威夫特跟随邓波尔的这10年,不但让他通晓了人情世故,还磨炼了他的文笔。“他写了烧,烧了写,几乎写遍所有题目,用尽所有风格”。1699年,斯威夫特回到爱尔兰,在都柏林附近的一个教区担任牧师,但因为教会中的事务常去伦敦,后来卷入了伦敦的辉格党与托利党之争。斯威夫特在爱尔兰的生活既没有耗尽他的精力,也未能满足他的雄心。由于他经常跑到伦敦,频繁出入咖啡馆,所以结识了爱迪生、斯蒂尔、蒲柏和康格里夫等著名文人。跟他们一样,他的同情心在辉格党一边,但他同时却也受到托利党首领的器重,担任过该党《考察报》主编。 1714年托利党失势,他回到爱尔兰,任都柏林圣帕特里克教堂的主持牧师,同时着手研究爱尔兰现状。斯威夫特平素不以爱尔兰人自居,总把自己当成一个“被扔到爱尔兰的英格兰人”,但作为一名“人类自由斗士”,他对英格兰人非法统治的后果极为不满,所以他积极支持并投入到争取爱尔兰独立自由的斗争中,但一个个美好的梦想*后都破灭了。晚年的斯威夫特内心十分孤独,只限于和屈指可数的几个朋友交往。他将自己积蓄的三分之一用于各种慈善事业,用另三分之一的收入为弱智者盖了一所圣帕特里克医院。然而,斯威夫特本人也被疾病折磨得不成样子,许多人甚至认为他已完全疯了。他希望死时“尽可能秘密地在午夜12点”将他埋入斯特拉安葬在圣帕特里克教堂的同一副棺材里;他要求其黑色大理石墓碑上的拉丁文碑铭“字体要大,雕刻要深,镀金要浓”,以铭记他已从“凶猛的义愤”中解脱出来,不再让它“撕碎自己的心”。1745年,斯威夫特辞世而去,终年78岁,葬于圣帕特里克大教堂。 《格列佛游记》无疑是斯威夫特的呕心沥血之作。在这本书中,斯威夫特的叙事技巧和讽刺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作品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个英国外科医生,在远洋船上任随船医生,后来担任过船长;他受过良好教育,为祖国而自豪,在职业和政治两方面似乎都颇有见识,格列佛是个典型的18世纪英国人,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他信任理性,相信后天经验是知识的源泉。格列佛只是一个普通人,反映了当时一般的观念,格列佛对这个世界的反应是理性和科学的。诚如《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指出的,我们必须把格列佛与斯威夫特分开看待,“把格列佛与斯威夫特混淆起来将有损于后者作为作家、讽刺文学家和自由战士的形象”。斯威夫特与格列佛正好相反,他认为这种当时典型的价值观对于人类来说是危险的,如果像具有科学头脑的格列佛那样把自己的信念完全寄托于这个崇拜物质的世界,那将是愚蠢的。学者马洛指出,斯威夫特设置这一个角色是为了证明潜藏于“启蒙时代”的价值观中的巨大缺陷。格列佛固然是一个平庸的人,而斯威夫特正是利用了主人公的这种局限达到了*充分的讽刺效果。 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在百万读者中开展评选“人类有史以来的*佳图书”活动,结果《格列佛游记》名列第11名。英国小说家毛姆说:“《格列佛游记》有机智和讽刺,有巧妙的构思,有洒脱的幽默,有泼辣的讥嘲,痛快淋漓。它的文体精彩绝伦。至今没有人用我们这艰难的文字写得比斯威夫特更简洁、更明快、更自然的。”大批评家威尔逊把斯威夫特称为六位*伟大的英国作家之一,排名仅在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之后。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一生中读过《格列佛游记》不下六次,他说:“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 让我们沉浸在斯威夫特天才的讽刺艺术中,尽情地享受这种读书的快乐吧! 白马
百年商务,权威版本:百年商务联合翻译名家,保证了经典名著的权威性、可读性、经典性。专家作序,名家寄语: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作序,十余位教育专家审定,多位文学家以及著名评论家对该丛书给予厚望并为之寄语。价值导向更强,突出价值阅读:价值阅读、素质导向,让名著阅读更贴近人生成长,回归阅读的本意。实用性强,有效引导:设有名家导学3-2-1、无障碍阅读、重点段落、延伸阅读、人物关系表,全方位强化对作品的理解。品质卓越, 典藏价值:无论从内容到装帧设计,从纸张选择到印刷,均严格要求,做到*好。品质高于同类出版物,极具典藏价值。【名家导学3-2-1】3个阅读要点◎作品情节《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奇幻小说,更是讽刺批判文学的杰作。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是个英国外科医生,教育良好、仕途顺利,似乎在职业和政治都颇有见识,可本质上他却是一个平凡庸碌的人。作者正是利用了这种同时出现在主人公身上的强烈对比达到了*充分的讽刺效果。全书由四卷组成,每一卷中格列佛都会面临非同寻常的挑战。 **卷,描写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国(利立普特)的遭遇,那里的居民身高不到六英寸,格列佛与利立普特人的大小比例为十二比一,对于他们来说,格列佛就像一个“巨人”。这个缩微国度里却有着极度深刻的政治斗争:党派之争势不两立,邻邦之间相互希望奴役对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选拔官员,为了获得*终胜利队伍能够得到的奖品——国王赏给的几根彩色丝线,官员们就像小丑一般可笑地表演着。这个国度其实反映了当时英国可笑腐败的朝政风习和典章制度。第二卷,描述格列佛在大人国的遭遇。这一卷里,格列佛出海时遭遇风暴,被刮至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那里的居民身高如铁塔,格列佛一下就从巨人变成了侏儒。格列佛不断向大人国国王介绍英国的历史、制度和现状,不断地为国家和自己辩解,可是对于大人国的听众来说,英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写满了“贪婪、竞争、残暴、伪善、淫欲、阴险和野心”的斗争故事。第三卷,描写格列佛在飞岛国的故事。这一卷里格列佛以勒皮他(飞岛)为中心,游历了飞岛国、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和日本这几个地方。作者通过对拉格多科学院人士所从事的无聊而荒唐的科学研究影射了英国当时的伪科学,同时他还借助对勒皮他岛的描绘批评了英国对爱尔兰的剥削压迫。第四卷,这一卷说的是格列佛在贤马国(“慧骃”国)的经历。在那里,格列佛遭到了智者“慧骃”的放逐,无可奈何地回到了故乡——曾经他无比迷恋,而今却十分厌恶的英国,从此无奈迷惘地与一帮“野胡”一起度过剩下的人生。◎主要人物形象格列佛①18世纪英国的普通人,他热爱劳动,刚毅勇敢,心地善良。他在游历之中,洞察到社会现实的日趋堕落,得出英国社会并不文明的结论。②格列佛总是坦率地叙述自己的弱点和错误,而对自己的优点则只字不提。谦逊好学,努力用新眼光去认识新的现实。③有正义感。格列佛勇于帮助小人国抵抗外族入侵,但断然拒绝为小人国国王的侵略扩张政策效劳。◎主题思想作者通过奇幻小说、儿童文学的形式,意在批判当时英国的议会政治和反动的宗教势力,以及国内腐败、弄权等丑恶现象,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以及英国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同时也借助布罗卜丁奈格国王、“慧骃”等智慧的正面形象,表示了自己对于公正、明智、智慧等美好品质的肯定和向往。2个知识要点◎格列佛通过四段不同的旅程来表现讽刺意义:通过小人国的党派之争暗讽英国政坛,通过大人国的智慧开明点破民众的无知麻痹,通过飞岛的故事讽刺英国的伪科学,借“慧骃”之口来揭示英国资产阶级和贵族文明的丑恶。既可以发挥讽刺手法的作用,又可以更多地呈现不一样的故事情节,让读者有兴趣阅读。◎《格列佛游记》除了“借丑映丑”,还有“借美讽丑”。比如作者借大人国君主的开明和“慧骃”的智慧正义来反衬英国的丑恶和民众的愚昧,这种巧妙的手法也可以在写作中模仿。1个成长要点◎作品运用讽刺、影射等手法,通过格列佛游小人国、大人国等国,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贪婪、伪善、无信、阴险和野心。看完了《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可以审视一下自己,看看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同时我们还可以感悟到作者忧世爱国的情怀。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首先就在于它有重要的思想文化价值,其次,经典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某个民族、某个时代,而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因此,深度阅读经典,可以极大地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文化修养,这正是经典阅读的价值所在。可以说,要营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要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提倡“价值阅读”正当其时。
——中国教育报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经典名著·大家名译系列丛书,昌明教育,开启明智。名著、作家、翻译家联合倡导回归经典,开启价值阅读。
——央视《新闻直播间》
商务印书馆的价值阅读丛书以价值阅读接受伟大人格与崇高品质的濡染,寻觅并创造我们每一个人的精神家园。
——人民网
针对全社会进行经典阅读的科学性倡导,要从价值阅读开始。此时提出“价值阅读”的倡导,是恰逢其时的,通过重读经典,进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即价值阅读,已经成为这个民族、社会、学校、家长、孩子的共同需求。
——搜狐读书
国民素质的核心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价值观的培养应从阅读开始,读什么和怎么读,就是另外两个根本的问题。“重读经典,倡行价值阅读”是推动全民阅读方面的一次有益实践,也是在微观层面对最新举行的党的文艺座谈会精神的响应和落实。
——新浪读书
阅读应该从兴趣开始,从价值阅读开始,从校园抓起,从孩子抓起,继而让阅读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人生才有力量。
——环球网
通过重读经典帮助孩子们树立“根的意识”,“就是正确的价值观。”
——网易新闻
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18世纪英国著名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其小说影响深广,高尔基称其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早期创作讽刺小说《桶的故事》和《书的战争》已不同凡响,1726年出版《格列佛游记》,更是历经两百年,散发永恒光芒。白马,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翻译家。主要译作有《格列佛游记》《林肯传》《达尔文回忆录》《致加西亚的信》《人类的故事》《地球的故事》等。
翻译技能与实践丛书: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修订版) 本书特色 《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修订版)中每个词条之后附有中译文和两种注释:一是【核心词解析】,二是【翻译要...
1年级-小学数学应用题巧思妙解-升级版 本书特色 应用的是数学提高的是能力1年级-小学数学应用题巧思妙解-升级版 内容简介 一源于课本,普适性好 本书紧扣教...
2005年全国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复习题解及模拟试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配合全国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而编写的一本辅导材料。内容包括房地产估价师考试各门课...
我的心只悲伤七次-纪伯伦经典散文诗选 本书特色 1.著名文学家冰心优美译文,冰心的家人、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教授陈恕亲自校审,再现纪伯伦作品爱与美的主旋律。 2...
4年级-小学生应用题举一反三 本书特色 本书示范典型例题,展示解题思路,点拨解题技巧,并以举一反三、综合检测的方式组织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会解题方法和技巧。...
小学五年级-典范作文(精华本) 本书特色 给你跳跃灵动的写作思路,给你敏锐独到的创作眼光!丰富的素材,新颖的技巧,精辟的点评,《英才作文》由权威的编写机构精心打...
《政务新媒体的模式创新(上海篇)》内容简介:本书分别从访谈、案例分析、大数据报告三个部分对“上海发布”“青春上海”“浦东发
《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是海内外第一部研究梁漱溟的专著,深入考察了梁漱溟的成长背景、思想发展轨迹、重要社会活动,并将之置于世界性反现代化思潮的大...
增订教育行政大纲-上.下册 内容简介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从无到有,从译到著,形成了具有一定风格的体系。中国教育学者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博采中西,融...
马上说日语-日语入门口语-最新双速版-(附赠DVD光盘一张) 本书特色 《日语入门口语马上说日语口语大全:放口袋》一书是为没有日语基础的人、日语基础较差的人,在...
英语六级高频核心词汇速记巧练 本书特色 《英语六级高频核心词汇速记巧练》致力于六级备考,根据2016年六级考试词汇大纲和历20年真题考试编写,甄选2800个核心...
故乡的野菜 本书特色 海豚出版社近年整理出版了许多适合中小学生常读常新经典文学作品,组成这一套丛书——中小学生必读文学名著,这是海豚社为中小学生准备的颇具“小经...
金收获丛书——收获金短篇(蓝卷) 本书特色 文坛泰斗巴金主编的《收获》,是中国当代文学之作的荟集地。本书精选《收获》八十年代至今三十多位著名作家具代表性的短篇精...
英文E-mail写作100主题 本书特色生活英语情景口语100主题(附MP3光盘一张) 商务英语情景口语100主题(附光盘) 商务英语写作100主题 英语畅谈中...
会计原理与实务(11744)(中英合作商务管理与金融管理证书考试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中英合作商务管理与金融管理证书考试系列教材【书名】:会计原理与实务【出版社...
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本书特色 刘军编著的《初中历史教学策略》是“学科教学策略系列”之一,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对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作者简介斯蒂芬·奥内斯(Stephen Ornes)在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生活和工作,获得过 科学和数学奖。除了写作关于数学和艺术的交叉融合的文章之外,他还写了...
1年级-小学奥数必备经典题360例 本书特色 **题型,精讲精练。源于基础,拓展思维。举一反三,掌握方法。1年级-小学奥数必备经典题360例 内容简介 奥林匹克...
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教材解读 本书特色 四位一体,解读教材1.精讲教材显性知识,全面夯实教材基础2.细解教材隐形知识,透彻解读重点难点3.学考对接高效演练...
《非线性优化计算方法》系统和深入介绍非线性优化的主要计算方法和相关理论,主要内容包括:一维优化方法、梯度法和共轭梯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