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经典的东西,越需要我们耐心地品读;越是深奥的东西,越需要我们精心地挖掘。经典需要解读,需要总结,需要归纳,而这也正是编写《沉思录》的目的。通过《沉思录》,你可以阅读到马可·奥勒留的这部经典之作的基本风貌,从这部经典之作中学习到那些千古流传的永恒箴言,也可学到怎样对待自己对待他人。《沉思录》是一本朴素无华而又真诚无比的书。它没有冗长的说教,晦涩的思辨,有的只是发自灵魂深处的思索。它是一本启迪智慧、安顿灵魂的书,一部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学,细细地品读,终会有所收获。
在当今时代,成功的字眼无时无刻不在敲击着人们敏感的神经。成功,是每个人都孜孜追求的目标。总结一些成功人士、成功企业的思想与智慧,学习他们的经验,会使你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份享受生活的能力。通过《沉思录》,读者可以阅读到这部经典之作的基本风貌,从这部经典之作中学习到那些千古流传的永恒箴言,也可学到怎样对待自己、对待他人。本书由赵一鸣主编。
《沉思录》:1.从我的祖父维勒斯那里,我学习了和善的待人之道与控制自己的性情。2.从我父亲的名声和我对他的回忆中,我理解了什么是谦逊和男子气概。3.从我的母亲那里,我学习了敬畏上帝和慷慨仁爱,明白了不但要戒除恶行,甚至为恶的念头也不要有;她简朴的生活方式还教会我怎样过简朴的生活,要摒弃一切富家奢侈的习惯。4.我的曾祖父从不逼迫我去公立学校读书,而更看重聘请优秀的家庭教师,这让我逐渐懂得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去求知。5.我的老师教导我,在竞技场中既不要拥护蓝队也不要拥护绿队,也不要在角斗场上参与轻盾的或重盾的一派;要学会清心寡欲、吃苦耐劳;凡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少管他人的闲事,不要轻易相信流言。6.从戴奥吉纳图斯那里,我学会了不忙于琐碎的事情,不迷信巫师以及魔术贩子所说的驱鬼符之类的话;不要饲养鹌鹑,不对这类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会倾听别人的谏言,不要轻易动怒;要刻苦研习哲学,先是巴克切斯,后来又是坦达西斯和马歇伊努斯;我在年轻时就开始练习,并且对小木床、羊皮之类的与希腊哲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兴趣。7.从拉斯蒂克斯那里,我认识到我的品格有需要改进和磨炼的地方;不要误人诡辩的邪途,不要写故作玄虚的文字,不要讲陈词滥调,不要把自己伪装成苦修者,或者摆出一副仁慈的样子来显示自己;要学会避免修辞、抑扬的音律和绮丽的文辞,不以辞害意;不要穿着长袍在屋里踱来踱去,以及此类迂腐的举止;写信时行文要朴实,就像他自己从锡纽萨给我母亲写的信一样;对于那些爱发脾气的冒犯者,不必耿耿于怀,若对方有意悔过知返,就与他冰释前嫌;读书要细心,不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对于高谈阔论的人,不要随便附和或相信他们;我还要感谢他,因为是他从藏书中借给我埃庇克太德的《对话录》,才使我了解到这位哲学家的思想。8.从阿珀洛尼厄斯那里,我懂得了什么叫自由的精神和永不放弃的决心;懂得了凡事除了依赖理性,没有其他可以仰仗的东西;学会了即使遭遇丧子之痛或疾病缠身也要保持常态;他也为我树立了榜样,一个人可以威猛坚毅,也可以柔和可亲;我学会了在教导别人时循循善诱;我还看出,他讲授各种哲学原理时流畅自然,从容不迫,但却从不为此骄傲,也不认为这是他的特长;我还学会了如果从朋友那里得到帮助后,既不可因此而丧失自尊,也不漠然以待,把它视作理所应当。9.从塞克斯特斯那里,我体会到一种和善的品质,他是一个以慈爱方式管理家庭的榜样,合于自然之道的人生观,庄重而不矫情;对于朋友的利益考虑得细心周到;对无知的人和不讲道理的人也能耐心对待。在与人相处方面他堪称典范,和他在一起比听任何阿谀奉承的话都愉快,同时与他交往的人也很敬重他;他头脑明晰,对于人生的基本原则如何发掘、如何安排,都会胸有成竹;他从不流露愠怒和其他任何过分的情绪,似乎完全超出了情绪的影响之外,对身边的人永远和蔼可亲;他不惜赞美别人,但从不过分赞誉,他知识渊博,但从不故弄玄虚。10.从文法家亚历山大那里,我学会了不过分挑剔别人的过错;不去苛责那些在表达时用了粗鄙的字眼,或不合文法,或发音错误,而是灵活地通过回答时强化正确的来暗示他们;或者通过表示同意他的意见,和他一起纠正该词的用法;或者和他一起探讨某一件事而不是推敲某个词语,或者采取其他的委婉而巧妙的方法加以引导。11.从弗朗特那里,我学会观察什么是暴君专制的凶残无道,以及虚伪狡诈;总之,那些所谓的贵族阶层通常都是不近人情的。12.从柏拉图派的学者亚历山大那里,我懂得了,在不必要时不应该对任何人说“我很忙”以此为托词,也不可以此为借口来推卸我们在社会关系中对他人的责任。13.从卡图勒斯身上,我学习到了,不要对朋友的怨言置若罔闻,即使发现他在无理取闹也不可忽视,要安抚他,使他能够回归平日的友谊;对师长要心怀敬意,由衷地赞美,正如多米蒂厄斯提起雅特洛多图斯时那样;要真正的爱自己的孩子。14.从我的兄长西维勒斯那里,我学会了爱家庭,爱真理,爱正义;通过他,我知道了特拉西亚、赫尔维蒂厄斯、加图、戴昂、布鲁图斯,我学习到一视同仁,懂得了权利平等和言论自由是统治的根基,懂得了君主的*高理想是尊重人民的自由;我还学会了始终坚定不移地尊重哲学;乐于助人,热心施舍;心存善念,相信朋友;我还观察到,对于那些跟他意见相左的人,他能够坦率地直言相告,朋友们也无需揣测他期待什么还是不期待什么,因为他向来心胸坦荡。15.从马克西默斯那里,我学会了自制和意志坚定;无论是疾病还是其他的困境中都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要有一个既和蔼可亲又严肃庄重的性格,以成为好的表率;做事要勤恳且毫无怨言。他做事始终表里如一,从不口是心非,不抱有任何恶意;他从不表现出大惊小怪的样子,遇事不慌,从容不迫;他做事不匆忙,也不拖延,没有手足无措或意志消沉的时候;从不强装笑颜,也不会乱发脾气或者猜疑。他心地仁厚,宽宏大量,为人正直;我还观察到,没有人会使马克西默斯走上歧路,也不会有人强迫他走上更好的路;任何人都不会觉得马克西默斯轻视了自己,或者敢夸自己比他更好。在适当的场合中,他也很幽默。……
非理性主义-卢卡奇与马克思主义理性观-典藏版 本书特色 马克思主义理性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议题之一,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观中诞生的。本书研究的就是卢卡奇对于...
MichelFoucaultwasoneofthemostinfluentialthinkersinthecontemporaryworld,someonewh...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 本书特色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作者萨特)一书是根据Gallimard书店法文1981年版翻译的。萨特在法国是一位比较特别的哲学家,...
人生之谜 令我入迷 本书特色 《人生之谜令我入迷——周国平哲言录》是作者亲自将已出版和未出版的全部文字整理后,跟读者分享了他对命运、时间、成功、处世、真性情、爱...
理想国 内容简介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
美的历程 本书特色 ★李泽厚毕生扛鼎之作,国人必经的美学巡礼。大笔如椽,宏观鸟瞰华夏上下五千年文化艺术流变;慧眼如炬,提纲挈领带引国人重走华夏美学历程。★自19...
中国古代本体思想史稿 内容简介 本体是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研究不可回避的核心范畴之一。如何深化中国思想史、哲学史的研究,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从社会史、文化...
爱之理由 本书特色 作者哈里·g.法兰克福以擅写清新透彻的小作品著称,《爱之理由/当代外国人文学术译丛》是他在这方面的杰作。作者以优美笔调,运用他的“关怀”(c...
三元总录 本书特色 本书中的“啖蔗”,顾名思义就是吃甘蔗,意思是学习地理堪舆之本就如同吃甘蔗,将甘蔗的渣杆剔除,剩下的都是沁甜的蔗汁。作者将清朝乾隆年以前的堪舆...
主体的退隐 内容简介 关于主体死亡的言说,如果将之视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表征,而不是一路时髦的话,那就会引起不安。毕尔格认为,应对这种不安的一个切实有效的办法就...
仰望老子:5:认识论与教育观 本书特色 它既复兴了古老中华文明的精华,又创造了现代新的哲学理论。它既突破了传统功利的实用主义思维方式,又恢复了自然智慧的形式逻辑...
《哲学与宗教•形而上学(第2版)》阐释了形而上学这一令人好奇的观念.并论述了这一观念的历史意义与当代意义。在这部深思熟虑的经
逻辑 本书特色 逻辑是一门研究推理或论证有效性的工具性思维科学,也是指导金岳霖构筑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方法论.本书是金岳霖哲学三书之一,是《论道》《知识论》的论证基...
庄子选译 本书特色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相信,通过阅读这套版本权威、选目完善、经典实用的丛书,不仅有助于中小学生的课内外学习与考试升学,还能提高学生...
画说道德经 本书特色 《画说道德经》作者张乐群细心研读道德经五千文,用国画的形式精心绘制成80多幅图画,配以原文和相应的解释文字,图文并茂。简洁生动的语言,配以...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 内容简介 本书以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历史、科学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系统论述为基础,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革命及其历史意义,以及马...
人生智慧箴言 本书特色 人人追求幸福生活,然而幸福难以捉摸。叔本华的《人生智慧箴言》深入探讨了幸福生活的艺术,指出人生面对两大敌人,一是窘困制造的痛苦,二是富足...
宇宙之道·《老子》新考 内容简介 何新先生系我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国际知名政论家、战略问题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协会理事;第七届、第...
秘密之书 内容简介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作为世界古国之一,今天的人们除了知道埃及留给世人金字塔这一伟大的世界遗产外,并不知道古老的埃及先民还留给人类一...
易传与道家思想 目录 目录 序 **部分《彖传》的主体思想:道家的宇宙观 《彖传》与老庄 《彖传》的道家思维方式 第二部分《象传》、《文言》解《易》的道家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