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收录了杨世骥20世纪30至40年代发表的文学作品、文艺批评、文史研究文章和部分未刊稿,主要有1945年结集的《文苑谈往》**集和见诸《新中华》《说文月刊》等期刊的学术文章及部分手稿,散见于《现代》《文艺月刊》《抗战周刊》《东方杂志》等报刊的诗文和小说,20世纪60年代初的油印文稿《一个血的教训》《泛论同盟会和黄兴的革命活动》,以及杨世骥自订年谱及其子女的回忆文章等,为重新认识和全面研究近世文化名人杨世骥提供了基本的文献史料。
杨世骥是一位有艺术天分的文艺创作家,曾经是“左翼”阵营的文艺青年;是一位出色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史家,尤其是在中国近代文学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开拓性贡献;是一位不应被遗忘的有着非凡历史眼光和学术功力的史学家;还是一位民主人士和社会活动家,为湖南的和平解放与经济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
在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目前,杨世骥是屈指可数的几位对近代文学情有独钟、立志探研且学风异常严谨的学者。他在30年代一直想写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但由于主观上过于严谨的治学态度及其后抗战的全面爆发等客观原因的制约,这部论著未能问世。他所留下来的,仅有《新中华》“文苑谈往”栏目和《说文月刊》杂志刊载的近50篇探讨近代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作家作品的论文;其中的40篇于1945年被中华书局编入《新中华丛书》,名之曰《文苑谈往》**集。
杨世骥对中国近代文学史建构有着很强的使命感,欲以实际行动矫正彼时学界普遍存在的轻视近代文学之风。杨世骥治近代文学目标高远、态度严谨、学术史意识强、问题意识鲜明,且有着自己独立的价值标准和历史评判,既不迷信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新学界,又不盲从旧学界。
在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目前,抗战时期的杨世骥是一个不应被忽视的重要专家学者。然而历史留给后人的却是双重的遗憾。其一,不知什么原因,杨世骥在抗战胜利后突然从文坛和文学研究界销声匿迹,此后再也没有见过其近代文学研究著述问世。这样一位举世罕见的近代文学“发烧友”和史料收藏大家,这样一位治学严谨、勤而有恒的文学批评家,这样一位眼界宏阔、心志高远的近代文学史家,怎么会如此决绝地丢下他如此热爱的近代文学研究事业?怎么忍心?又如何舍得?这其中必有常人难言之隐。其二,杨世骥在近代文学史建构方面的突出贡献,长期以来隐而不彰,未获学界重视。《文苑谈往》于1945年初版、1946年再版后,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未在大陆再版过。
我们至今仍对这位20世纪近代文学研究学术目前的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知之甚少。本书收录了杨世骥20世纪30至40年代发表的文学作品、文艺批评、文史研究文章和部分未刊稿。相信通过此书,会对中国近代文学学术目前的杨世骥及其贡献有具体了解。
杨世骥在中国近代文学史建构方面的突出贡献尚未为学界所认知,以《文苑谈往》为代表的一批研究成果的学术史价值尚处于被遮蔽状态。鉴于《文苑谈往》一书1945年初版、1946年再版后国内一直没有再版,常人不易看到,还有大量散见于报刊而不易搜求的诗文、小说和述学文章,鉴于此,编者整理出版《杨世骥文存》,收录杨世骥20世纪30至40年代发表的文学作品、文艺批评、文史研究文章和部分未刊稿,胡全章编写的《杨世骥文存》是中国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的精品著作。
杨世骥(1913—1968),湖南长沙人,1937年上海国立暨南大学银行会计系毕业,此后主要在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系统工作,新*国成立后曾任职于*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1955年参与筹备*国科学院湖南历史考古研究所,任近代组组长,高级研究员。杨世骥藉以留名的,主要不是其在银行财会专业领域的造诣与功劳,而在于其民国时期作为“业余”爱好的文学创作、文艺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成就,以及新*国成立后在*国近代史和湖南地方史研究领域的开拓性贡献。
杨世骥是一位有艺术天分的文艺创作家,曾经是“左翼”阵营的文艺青年。20世纪20年代后期,就读于长沙明德中学的少年杨世骥,就依托《明德旬刊》成为小有名气的诗人。30年代,杨世骥成为现代派诗人群体中的重要成员,以至于有研究者推其《汉口》一诗为“《现代》杂志中,乃至整个30年代,*成功的都市诗”(葛飞《*国新感觉派小说与现代派诗歌的互动与“共生”》,陈平原、(日)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第416—417页,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与此同时,他还是长沙支撑文艺新潮的“现代文学社”的“散文能手”(纯记《如是如是之长沙文坛》,《汗血周刊》,1935年第18期)。30年代中期,杨世骥在暨南大学就读期间,时任该校文学院院长的郑振铎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是在这一时期,他由吴越刚介绍加入了“左联”。30—40年代,杨世骥有不少新诗行世,发表在《现代》(1933)、《矛盾》(1933)、《文艺月刊》(1934)、《诗之叶》(1936)、《文学杂志》(1937)、《文学创作》(1943)等刊物。抗战初期,他在汉口参与创办了《抗战周刊》,同时自己发行《民众五日刊》,发表了一系列振聋发聩、声情并茂、立意高远、识见超凡的战斗的文章,为全民族抗战鼓与呼。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他的兴趣转向了文史研究,其重要文学批评与研究文章主要发表在《说文月刊》和《新中华》复刊上,其中尤以1943—1945年在《新中华》复刊上开辟的“文苑谈往”栏目影响为著。
杨世骥是一位出色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史家,尤其是在*国近代文学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开拓性贡献。别的不说,单是1945年结集的《文苑谈往》**集,已经赢得眼界甚高的曹聚仁的青睐,言“现代*国文人之中,*有识力的批评家,勤于搜集史料,加以审慎考订,而编次成书的,首推杨世骥,他的《文苑谈往》(中华书局本),便是采铜于山,自己提炼出来的”,“虽是单篇的文人小记,一鳞一爪,已见精审的功夫”;誉其为一部“重要的开山之作”,迥异于那种以主义为指针的宏大叙事式的“人云亦云的文学史”。(《文坛五十年》第381—382页,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该著首次对以《新民丛报》“诗界潮音集”专栏为代表的晚清新诗运动的创作实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估,提出对“诗界革命”历史地位的重估问题;*早指出湖南新政实行期间樊锥的文章与梁启超政论文的渊源关系,以及英美传教士李提摩太、林乐之、李佳白在*国的办报与宣传活动开近代“时务的文章”之先河的问题;较早关注近代戏曲创作所走过的三四十年历程中的发展演变脉络与特征,首次对晚清以降从传统的杂剧、传奇到话剧演进的“戏曲的更新”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梳理与总结;率先指出了以周桂笙、徐念慈为代表的近代翻译文学先驱的突出贡献及其文学史意义;明确提出了以王闿运诗文弟子为代表的近代旧派诗文的评价标准及对其文学史价值重新定位的问题;指出对晚清小说创作领域不为世人所重视的在题材、主题、类型、体式等方面确有可圈可点之处的诸多作品的重新认识问题;等等。可谓眼光独到,发前人所未发。仅从这本文集来看,其学术视野已经覆盖近代诗词、戏曲、小说、翻译文学、政论文等领域,隐隐体现出著者关于*国近代文学史的总体构想。
杨世骥还是一位不应被遗忘的有着非凡历史眼光和学术功力的史学家。就其问世的论著来看,他在辛亥革命史、湖南地方史、湘绣史等方面做出过他人不可替代的开拓性贡献。20世纪50—60年代,他校注了宋教仁遗作《我之历史》,油印过《一个血的教训——论国民党与宋案》、《泛论同盟会和黄兴的革命活动——兼论孙黄关系》两篇长文,出版了专著《辛亥革命前后湖南史事》和《湘绣史稿》;如果那部花费了他二三十年心血的《楚史稿》能够问世的话,那将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楚国史巨著。
杨世骥是一位进步的民主人士和社会活动家,为湖南的和平解放与经济建设做出过突出贡献。1948年,他以国民政府中央银行长沙分行襄理的身份,召集亲友、同学、同事成立了湖南地下民联,开展湖南和平解放及保行斗争,新*国成立后任民革湘分部专任委员、长沙市财经委员会委员等职。
本著收录了杨世骥的《文苑谈往》**集和民国时期见诸报刊的诗、文、小说,以及新*国成立后所写的7篇未刊文稿。附录一所收两篇研究近代史的文章,是20世纪50—60年代探讨国民党与宋教仁遇刺案、同盟会和黄兴的革命活动的很有分量的学术论文,其思想见解和学术价值跨越时空,至今仍熠熠生辉。杨世骥所著《湘绣史稿》、《辛亥革命前后湖南史事》,因单行本不难找到,故而未予收录。
胡全章
2015年1月
杨世骥(1913-1968),湖南长沙人,现代作家、文史专家和社会活动家。1937年上海国立暨南大学银行会计系毕业,民国时期主要在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系统工作,新*国成立后主要在湖南历史考古研究所任研究员。20世纪30年代是“左翼”阵营的文艺青年,现代派诗人,参与创办过《抗战周刊》,发表了大量文艺作品。40年代主要从事文艺批评和文学史研究,著有《文苑谈往》等。50年代以后主要从事楚国史和近代史研究,校注了宋教仁遗作《我之历史》,著有《辛亥革命前后湖南史事》、《湘绣史稿》等,遗著有《楚史稿》(已散佚)等。
胡全章,1969年10月生,河南鹿邑人,文学博士。现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近代文学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史料学分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国近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目录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沙漏街的卜语凡墙都是门沉默的左乳潜性逸事饥饿的口袋小镇的一段传说塔巴老人作者简介
英语的衔接 内容简介 Since its first publication in 1976,Cohesion in English has establish...
《小仓百人一首》内容简介:藤原定家从《古今和歌集》《新古今和歌集》等《敕撰和歌集》中,依年代先后挑选出100位介于天智天皇到顺
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七卷 内容简介 雷纳·韦勒克的《近代文学批评史》是迄今为止这一学术领域规模*大、*具权威的著作。它以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和英加登的美学为理论框架...
创意摄影手法 内容简介 片断:共置性拟人化着力于借助拟人体的形体特征和“行为”特征与人相象或与人构成某种关系,巧妙地让拟人体与人一起呈现于画面,从而进入到拟人的...
一本荡气回肠的中原兴亡史,一曲跨越十年的乱世战歌!烽火天下,残破山河,王道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家国,大义,情之深处,所向披
失踪的圣约柜-希伯来人永恒的守护神 内容简介 希伯来人永恒的守护神:失踪的圣约柜。全球热播栏目,传奇经典系列。圣约柜是《圣经》中提到的*神圣的器物,它是古希伯来...
“知青下乡”时期,姚亮、陆高、长脖、二狗、江梅、肖丽、小秀等年轻人置身于完全陌生的农村,忍受着青春冲动与饥饿的双重折磨,
人人对优雅的解读不同,它可以是一种养尊处优,也可以是一种身段、内涵或风采。以我的体会,那应该是一种把自己缩小,天地反而会
全国美术高考备考全攻略:素描静物 内容简介 “全国美术高考备考全攻略”这套丛书,本着理清历年来专业考试的发展脉络和动向,根据教学规律,从*基础的知识学习到美术高...
我的情人杜拉斯 杜拉斯的情人,ISBN:9787806540541,作者:(法)雅恩·安德烈亚(YannAndrea)著;彭伟川译(法)玛格丽特·杜
水巫与黑袍怪 内容简介 怪人国本来就很古怪了,再加上水巫和黑袍怪的破坏,怪人国更是乱得一塌糊涂。不但如此,坏蛋们还紧逼森林里正在紧张进行的动物比赛!百变精灵、胶...
在还没有遇到你之前,我曾经无数次在脑海中勾勒你的样子,想象你的声音,猜测我们到底是怎么相见的,未来又是怎么展开的,happye
铁道游击队传奇 内容简介 本书以鲜活的**手资料批露鲜为人知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台前幕后,介绍历史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和趣闻轶事,融历史与人物于一炉。铁道游击队传奇 ...
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 本书特色 2005年3月20-21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5年会”在北京举行。论坛就“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这...
这是一段尘封四十年的历史,当年的幸存者散落在各个角落,没有人问过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当年的死难者早已化为白骨,连他们的后
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第3、4卷,1981-1990.唐代文学研究论文摘要(共二册) 内容简介 本书是唐代文学研究的“论文摘要”大陆部分(1981~1990),...
博尔赫斯谈话录 本书特色 本书是博尔赫斯*具代表性的思想谈话集,开启博尔赫斯哲思迷宫之门的秘诀。《博尔赫斯谈话录》内容涉及到博尔赫斯的出身与家庭背景,文学修养与...
易化牵伸术:简便易学的PNF牵伸及力量训练 本书特色 《易化牵伸术:简便易学的PNF牵伸及力量训练(第3版)》:易化牵伸术是一种简单易学的并可保持或改善柔韧性和...
张籍研究 本书特色 有唐一代的诗坛,张籍算得上一个较为复杂的诗人。他“虽出韩之门墙,实近白之坛坫”,虽为韩门弟子,却因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乐府诗而被自居易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