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他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作出评论,在这当时有开山意义。王国维在书中提出了“境界”说,这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
中国近代*负盛名的美学力作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是*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学者 翻译家 傅雷
南方史学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学能疑古而学问太简陋……能够融南北之长而去其短者,首推王国维与陈垣。——学者 思想家 胡适
《人间词话》一书便恰好是可以导引现代的读者通向古代的文学、结合西方之观念与中国传统之心智的一座重要桥梁。——古典诗词专家 叶嘉莹
民国时期的中国,东西文化碰撞,新学旧学融汇,涌现出不少大师级的学者。这些学者以簇新的理论工具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传统文化加以梳理,对中国历史重新阐释,为现代学术奠定了基础,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他们的著作是后人传承治学传统、接近文史经典的桥梁,至今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在物质生活日益充裕的今天,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用精致的文化艺术丰富自己的内心,希望对中华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即使是年轻一代,对文史知识方面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鉴于此,我们特意从众多民国学术著作中遴选出一些篇幅较小、雅俗共赏的作品,编成民国大师经典作品集。这些作品大都是学问家写给普通读者的,运笔举重若轻,文字明白晓畅,历经岁月的磨洗和时代的考验,已成经典,值得阅读和收藏。这套丛书为精装本,首批推出十册,希望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认可。
卷 上
一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三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①,“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②,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③,“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④,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注释:①“泪眼”两句:出自南唐词人冯延巳(903—960)《鹊踏枝》:“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②“可堪”两句:出自北宋词人秦观(1049—1100)《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度,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③“采菊”两句: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365或376—427)《饮酒诗》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④“寒波”两句:出自金代文学家元好问(1190—1257)《颍亭留别》:“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澹如画。”
四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五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六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七“红杏枝头春意闹”①,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②,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注释:①“红杏”句:出自北宋词人宋祁(998—1061)《玉楼春》(春景):“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②“云破”句:出自北宋词人张先(990—1078)《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八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①,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②;“宝帘闲挂小银钩”③,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注释:①“细雨”两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712—770)《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② “落日”两句:出自杜甫《后出塞五首》之二:“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③“宝帘”句:出自北宋词人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澹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九严沧浪①《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拍。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注释:① 严沧浪:即严羽(1192?—1241?),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南宋诗论家、诗人,著有《沧浪诗话》。十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①,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②、夏英公之《喜迁莺》③,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注释:① “西风”两句:出自唐代李白(701—762)《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② 范文正之《渔家傲》:范文正即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③ 夏英公之《喜迁莺》:夏英公即夏竦(985—1051),字子乔,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北宋古文字学家。《喜迁莺令》:“霞散绮,月垂钩,帘卷未央楼。夜凉银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瑶台树,金茎露。凤髓香盘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现代著名学者。他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著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等。同时也是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
临床病证用药新模式 本书特色 新医学模式应遵循为了一切病人及一切为了病人的宗旨:了解什么样的人患怎么样的病,远比了解一个人得什么病更重要。这就得吐故纳新,方能做...
易人北 醜皇番外《咱家不是權閹》忘不了張公公與皇甫桀這一對陰險的主僕嗎?另一半是皇帝他就可以成為天下最囂張的宦官?不不,
文艺美学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美学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审美本质论、审美活动论、审美范畴论、中、西美学精神论、艺术论、审美教育论。文艺美学 目录 **章 学科的...
乐府文学史 本书特色 乐府起源甚早——先秦已有之,得名而晚——至武帝时期,之后历经千年的演进变化,止于中唐。其后词兴、曲起,虽出于乐府,然格调声色已各有大别。本...
水浒十讲 本书特色 本书从十个角度解析《水浒传》,认为《水浒传》既非“讲史”,究其根本亦非“写实”,而是藉由江湖叙事演绎儒家政治伦理之弊;在纲纪崩坏的背景中,赋...
C程序设计教程 内容简介 C程序设计教程 目录 第1章 C程序设计基础知识1.1 计算机语言及其发展1.1.1 机器语言1.1.2 汇编语言1.1.3 高级语言...
陈墨评金庸(人性金庸) 内容简介 金庸之所以被推举为“武林至尊”,正因为他是出乎其类而拔乎其萃。也就是说,金庸的小说也讲武、讲侠、讲情、讲奇,但在这一切的背后,...
中国传统手炉 目录 一、源远流长话手炉二、传统暖具铜作工三、千姿百态赏铜炉四、錾镂揲刻饰美炉五、名家手炉雅品丰六、手炉藏家故事多七、手炉把玩有讲究八、小小手炉市...
自从认识某人以后,我就多了很多害怕的事……包括死亡。交往了七年的两人,甜蜜而激情的日子中,总有些琐碎的无谓争吵。历经了相
Inspection of Face and Body for Diagnosis of Diseases=察颜观色测百 目录 Chapter 1DIAGNOS...
诗经讲义稿 本书特色 这本《傅斯年诗经讲义稿》是傅斯年先生在1927年担任中山大学教授时,为学生讲授《诗经》所写的讲义。讲义涵盖了诗经研究史、诗经研究方法、诗经...
《MMA综合格斗入门教程(全彩图解视频学习版)》内容简介:MMA综合格斗入门教程由职业综合格斗选手刘文擘教练总结多年参赛和执教经
周密笔记词彙研究 本书特色 杨观所著的《周密笔记词汇研究》一书,涉及面很广,历史的跨度很大。对周密笔记中的名物词、俗语词分门别类细致考察,描写了周氏笔记中百科词...
外国文学名著批评教程 本书特色 《外国文学名著批评教程》是21世纪外国文学系列教材之一。外国文学名著批评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力求改变“通史”式叙述方式的通病,突...
红楼梦我 本书特色 读一切伟大的书,莫不能够在其中发现自我。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红楼梦”。《红楼梦我》是作者朱健以一生智慧,经红楼之眼,洞察世事人心的至情...
传播语言学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现代语言学和当代传播学对人类语言符号的认知,以开放的视野和现代学术的眼光,重新梳理了关于传播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学术成果,探讨了许...
义和团的起源及其运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近八年来有关义和团研究的成果集成。作者自1986年年末开始连续五年多与日中两国的学者(由佐佐木卫、路遥两位先生任团长)...
神奇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作者简介 杨逸畴,男,68岁,江苏人,水资源专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地理地貌学家,科学探险家,1957年毕业于...
浙江人文大讲堂(第四辑) 内容简介 《浙江人文大讲堂(第四辑)》“浙江人文大讲堂”以人文精神的培育为核心,以提升国民人文社科素质为己任。举办者、讲者,本着这一宗...
2008年任汝芬教授考研政治序列之一要点精编 本书特色 本书的内容是以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查知识范围为依据,阐明与论述各课程的理论与知识,包括复习提示、知识阐述、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