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搜集是情报流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情报分析的前提与基础。它分为人力搜集、技术搜集和开源情报搜集三类。《情报搜集技术》一书集中讨论了各种技术搜集手段,包括声学情报、红外情报、激光情报、核情报、雷达情报、物料利用等。美国情报界将这些情报搜集技术命名为“测量与特征情报”(masint),它是一种新型的情报搜集手段,既不属于图像情报,也不属于信号情报。测量与特征情报在国家安全领域主要有三大用途:**,重要的战略情报手段。可用于识别与跟踪核武器、生化武器和先进的常规武器系统,以实现导弹监视、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军备控制等目的。第二,战场监控的重要手段。可提供实时战场态势感知和目标设定,帮助指挥员了解“山那边的情况”,从而消除战争迷雾,减少战争的不确定性。第三,遏制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手段。可用于识别生物恐怖威胁,追寻威胁源头;在环境监测、预报重大自然灾难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作者还阐述了情报搜集中特征(signatures)的基本概念,为实现情报目的而进行特征搜集的传感器和搜集平台(飞机、卫星、舰船和地面站),以及情报搜集策略与管理问题。读者从中可以一窥美国情报界强大的情报搜集能力、发展动向及维护国家安全的**思维。书中的彩色插页为实践操作提供了宝贵的示范,参考书目利于深入研究特定情报主题。《情报搜集技术》一书是首部系统论述情报搜集技术的专著,堪称该领域标杆性读物,为中情局“情报官书架”推荐图书,被众多学校和机构选为情报学教材。
《情报搜集技术》特色一:图片丰富,类型多样。有情报搜集平台的图片,如丹麦“眼镜蛇”雷达;有利用搜集平台拍摄的图片,如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拍摄的五角大楼全景;还有搜集平台作业的演示图片,如利用移动接收机演示到达频率差法定位的过程;等等。《情报搜集技术》特色二:事例典型,生动鲜明。如美国通过监测放射性尘埃,发现苏联爆炸了**颗原子弹;利用指纹、手形、眼睛构造和声音模式等生物测定学技术,情报和执法机构可跟踪跨国流窜的恐怖分子和罪犯;等等。《情报搜集技术》特色三:文字精准,专业性强。作者拥有军事情报学和电子工程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将两门学科完美结合起来,对本书内容的讲解,深入浅出,妙笔生花。书末配有专门的术语表和专业的解释,读者易于理解、方便查阅。
序 言
**章特 征
一、特征的应用
二、特征库
三、电磁波谱特征
四、非电磁特征
五、小结
第二章电磁传感器
一、搜集型传感器类别一览
二、传感器性能
三、传感器设计和使用之间的折中
四、传感器组
五、小结
第三章搜集平台
一、卫星
二、飞机和无人机
三、浮空器
四、舰船与潜艇
五、地面站
六、小结
第四章光学成像及辐射测量
一、光学系统的基本知识
二、成像几何基础
三、像素和分辨单元
四、光电成像仪的类型
五、图像加工/处理
六、图像利用
七、立体图像
八、视频跟踪和监视
九、辐射计
十、测偏振术
十一、商业图像
十二、小结
第五章光谱感应及成像
一、光谱
二、光谱成像
三、光谱特征
四、光谱特征的加工、利用和分析
五、特征库
六、小结
第六章主动传感:雷达
一、雷达的工作原理
二、雷达频段
三、激光雷达
四、振动测量
五、小结
第七章成像雷达
一、合成孔径雷达简介
二、合成孔径雷达的工作原理
三、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四、机载合成孔径雷达与空载合成孔径雷达
五、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处理和利用
六、卢皮合成孔径雷达
七、测偏振合成孔径雷达
八、变化探测
九、叶簇穿透合成孔径雷达
十、合成孔径雷达水上成像
十一、移动目标显示
十二、激光雷达成像
十三、小结
第八章利用无源射频进行情报搜集
一、电子情报搜集和分析
二、遥测情报搜集和分析
三、通信情报特征
四、其他射频发射
五、无源射频传感器
六、定位
七、小结
第九章导弹情报和太空情报
一、雷达
二、陆基光学传感
三、天基光学传感
四、信号情报
五、小结
第十章非电磁特征
一、磁场和电场
二、核辐射
三、声波和次声波
四、小结
第十一章物料和材料的搜集和利用
一、材料取样
二、物料获取和利用
三、生物测定学
四、行为特征
五、小结
第十二章管理技术搜集工作
一、技术搜集管理的理想状态
二、管理前端
三、管理后端
四、评估情报搜集
五、跨界管理
六、管理用户预期
七、联机在线带来新的情报搜集能力
八、结论
九、小结
致 谢
参考书目和报告单
术语表
缩略语表
译后记
图表目录
图 1–1 古巴的 sa–2 导弹基地,摄于 1962 年
图 1–2 电磁能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图 1–3 电磁能的天然和人工发射
图 1–4 射频波谱
图 1–5 光谱
图 1–6 偏振的类型
图 2–1 遥感器的类别和类型
图 3–1 主要的卫星轨道类型
图 3–2 轨道类型的侧面图
图 3–3 极轨道的几何视图
图 3–4 全球覆盖的地面路径
图 3–5 太阳同步轨道的地球覆盖
图 3–6 不同卫星群的赤道覆盖
图 3–7 范艾伦辐射带
图 3–8 “全球鹰”无人机
图 3–9 美国海军观察岛号
图 3–10 德国信号情报搜集船
图 3–11 毛伊岛空间监视系统
图 3–12 丹麦“眼镜蛇”雷达
图 3–13 长颈鹿战场监视雷达
图 4–1 光学传感器元件
图 4–2 焦距对视场的影响
图 4–3 遥感器的视场和能视域
图 4–4 成像系统的类别
图 4–5 假色图像
表 4–1 国家图像判读度分级标准
图 4–6 可视图像和辐射测量图像的比较
图 4–7 空中持久红外技术手段搜集的德尔塔 4 号火箭发射情况
图 4–8 国防支援计划卫星
图 4–9 人工特点与自然特点的偏振效应比较
图 5–1 电磁波在大气传输中的衰减情况
图 5–2 光谱成像分辨率和所得信息的级别
图 5–3 北科罗拉多州陆地卫星 7 号的两个像素
图 5–4 全色图像中两个像素的比较
图 5–5 多光谱图像中两个像素的比较
图 5–6 一张多光谱图像中两个像素的光谱特征
图 5–7 高光谱图像中像素的光谱特征
图 5–8 hyperion 传感器搜集的高光谱图像
图 5–9 两个像素的多光谱和高光谱特征的比较
图 5–10 高光谱数据立方体
表 6–1 雷达频段
图 6–1 oth-b雷达覆盖
图 6–2 fps–85 雷达
图 6–3 海上 x频段雷达
图 6–4 激光振动测量
图 7–1 五角大楼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图 7–2 相干脉冲序列
图 7–3 啁啾脉冲的频率变化
图 7–4 合成孔径几何模拟成像图
图 7–5 机载与空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幅宽和入射角
图 7–6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的掩叠与投影
图 7–7 合成孔径雷达的多反弹现象
图 7–8 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中的目标移动假象
图 7–9 德国卢皮合成孔径雷达飞船的效果图
图 7–10 反复通过成像几何图
图 7–11北大西洋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
图 7–12 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的移动目标显示图像
图 7–13 坦克的可视图像及激光雷达图像
图 8–1 作战电子情报和技术电子情报
图 8–2 “银河辐射及背景”电子情报侦察卫星
图 8–3 信号情报天线类型
表 8–1 微波射频接收器一览
图 8–4 对测角交叉定位信息的综合
图 8–5 位于德国奥格斯堡附近的 an/flr–9 环形配置天线阵
图 8–6 信号到达时间差定位
图 8–7 运用到达时间差定位的“维拉”无源监视系统
图 8–8 利用多径接收确定目标高度
图 8–9 利用三个移动的接收机演示到达频率差法定位
图 9–1 再入飞行器雷达图像
图 9–2 航天飞机的雷达图像
图 9–3 贝克 – 努恩相机
图 9–4 航天飞机的红外图像
图 9–5 导弹加速度典型历史记录
图 10–1 携带地磁异常探测器尾桁的 p–3“猎户”飞机
图 10–2 声波和次声波监视区域
图 10–3 卡车的声学功率谱图
图 10–4 飞机和直升机的声学特征比较
图 10–5 水面行驶船只的频谱图
图 10–6 拖曳水听器基阵
图 10–7 地震检波器设计构造
图 10–8 地震波传感路径
图 10–9 印度核试验和地震图比较
本书首开先河,向不谙技术的读者条分缕析地阐述各种搜集技术的实用手段,为分析人员提升分析技能提供了必要工具。无论是对精益求精的情报分析人员,还是情报机构的管理者,抑或是致力于推动情报分析行业发展的培训师,本书都堪称经典,不容错过。
——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高级分析师 詹姆斯·布鲁斯(james bruce)
作者对情报搜集技术的讲解,深入浅出,妙笔生花……他首启这扇大门,弥补了前人空白。本书精准的专业知识、灵活鲜明的实例一览无余,必使之成为情报领域的必读经典及专业研修教程。
——美国国防情报局前副局长 麦克·穆森(mike munson)
罗伯特·克拉克(Robert M. Clark),电子工程学博士,法学博士,马里兰大学情报研究教授,美国资深情报分析人员,从事情报工作40余载。先后担任美国空军电子战军官和情报官,中情局分析师和情报分析支持小组负责人;曾在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参与“情报官课程”的开发和教学,担任“情报界入门课程”的主管。他是一位独立咨询师,为美国情报界提供太空威胁分析,并在美国“情报与安全学院”担任教职。本书姊妹篇《情报分析:以目标为中心的方法》(已由我社翻译出版),是其重要的代表作。
顶天立地谈信仰-原来党课可以这么上 本书特色 专家名人推荐该书是徐川等青年教师将党课进行通俗化、大众化的尝试,旨在以喜闻乐见的语言,使广大青年对共产主义、共产党...
赫鲁晓夫与苏联治理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对原苏联共产党中央**书记兼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政府总)理赫鲁晓夫执政问题进行缜密研究的学术著作。既重新探讨了海内外学者关...
中国历史的B面:权力主宰者的活法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基本格局;帝王君主端坐于上,左有后妃,右有宦官,下面对着的是相府的相爷。帝王任性而行,后妃床榻上奏...
中国对外政策分析理论、历史与前景 本书特色 牛军主编的这本《中国对外政策分析:理论、历史与前景》概括介绍了四次研讨会的主要内容。这四次研讨会分别讨论了四个主题:...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本书特色 胡锦涛同志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
《毁灭的种子》内容简介:国民党何以失败?这是1949年国民党政权垮台后,一个在国际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现代中国发展中
政党:组织与权力 本书特色 主导联盟与组织稳定性;权力、激励和参与;克里斯玛型政党;规模与组织复杂性;政治专业化与官僚专业化;环境挑战与精英循环……《政党--组...
Early Writings of Zhou Enlai-周恩来青少年论说文集 本书特色 周恩来总理1913年至1917年在天津南开中学求学,期间曾完成课业作文...
《北江诗话》内容简介:本书是洪亮吉所作诗话,论诗强调“性情”、“气格”,认为诗要“另具手眼,自写性情”,清代以来,影响甚大
《近代学术的清学纠结》内容简介:以西学、东学、中学为支点,打破分科治学的局限,不以变化为进化,不以现在为现代,从多学科的角
阿姆里塔•纳利卡,剑桥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讲师,教授国际关系学。目前主要研究世界经济中的发展中国家问题,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大量文章,已出版著作有《贸易与发展...
《茶之基本:陆羽茶经启示》内容简介:茶,从喝到品,始于陆羽《茶经》。《茶经》是关于历代制茶、饮茶、茶道演变的百科全书,后世
之江新语(英文平装) 内容简介 习近平同志亲著的《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于2007年8月出版,2013年11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特批予以重印。本书收录了习近平...
国民党研究(李敖细说国民党) 本书特色 李敖作品大陆首版:别把国民党的无知当成国民党的宽大。我一生痛恨国民党,虽然这一坚持带给我几十年的不方便,但我不但不后悔,...
辛亥前夜-大清帝国最后十年 本书特色 茅于轼、张鸣、杨栋梁、郑小平慎重推荐!《辛亥前夜:大清帝国*后十年》作者李刚以难得的耐心与公正、独特的视觉与风格讲述大清帝...
中国民族概论 内容简介 该书主编宋蜀华教授是中国民族学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终身教授、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顾问,副主编陈克进教授是本中心兼职教授。主要撰...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 本书特色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
中国古代官员选任与管理制度研究 内容简介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度。所谓九品,就是把士人分成九个等级,以备吏部选拔。由于当时门阀势大,因此,九品的分...
经典第三代战机F-15.F-16.F/A-18 本书特色 “今天的F—15“鹰”战斗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8年2月。当时战术空军司令部司令加布里埃尔·狄索斯威...
普通中等学校军事技能训练读本 内容简介 依据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编写了《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技能训练读本》。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