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历史悠久 一脉相承 ; 载体众多 贡献杰出 ; 装帧考究 形成制度 ; 类型丰富 源流不断 ; 辨章学术 部次条别 ; 屡遭厄运 有聚有散 ; 发明印刷 偏重雕版 ; 三大系统 流通出版 ; 版本辨伪 辑佚校勘等十隆?
肖东发著的《中国图书》主要内容包括总序,绪论,历史悠久一脉相承,载体众多贡献杰出,装帧考究形成制度,类型丰富源流不断,辨章学术部次条别,屡遭厄运有聚有散,发明印刷偏重雕版,三大系统流通出版,版本辨伪辑佚校勘,官修私撰巨帙宏篇,结语*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图书,出版后记。
《中国文化经纬:中国图书》:套版印刷术是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也是我国人民在世界印刷史上的一项重大贡献。(一)套版印刷的原理及渊源普通雕版印刷一次只能印出一种颜色,或黑,或朱,或蓝,故称之为“单印”。套版印刷则是在一张纸上印出几种不同的颜色。起初,人们是在同一块版上的不同部位,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一次印成。如明万历年间徽州滋兰堂刻印的《程氏墨苑》,有些插图就是用的这种方法印成。严格地讲,这不能算套版,只能称之为“涂色”。到后来,人们才将需要印上不同颜色的部分,分别刻成同样大小规格的版,逐次印在同一张纸上。这种技术才叫作套版印刷术。用这种方法印出的书本称为“套版本”。套版发明初期,多用朱、黑两种颜色印刷,这样印出来的书称为“朱墨本”或叫“双印”。后来才发展到四色、五色套印。根据用色的多少,套印的书被称为“四色本”“五色本”等。木刻套版本渊源于朱墨两色写本。写《中国文化经纬:中国图书》时代,人们曾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书中作用不同的文字,特别是在区分一书的正文和注文时,常用朱墨两色抄写。显然,写《中国文化经纬:中国图书》这样做是比较容易的,而雕版印刷要做到这一点就困难了。在套版印刷术产生以前,一般印《中国文化经纬:中国图书》在只能有一种颜色的情况下,只好采用阴文、墨围、另行和小字双行等办法来区别经、注,以方便人们阅读,但毕竟不如直接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效果好。这样,便促成了套版印刷术的产生。(二)套版印刷术的发明与盛行套版印刷术产生于何时?前人都以为始于明朝。这仅是根据文献记载而言。近人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也说:“颜色套印书始于明季。”其实,明代已经是套印书盛行的时代。一九四一年发现了一部元末顺帝至元六年(一三四O)中兴路(今湖北江陵)资福寺所刻《无闻和尚金刚经注解》就是用两色印出的。其经文为红色,注解为墨色,卷首灵芝图也是两色相间的。这《中国文化经纬:中国图书》原收藏在南京图书馆,今在台湾,曾一度被认为是*早的套印本。于是人们又以此把我国套版印刷的起源断定在元代。一九七四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内发现了三幅彩印的《南无释迦牟尼佛》。据同时发现的其他文物相印证,其印刷时间当在辽统和年间(九八三——一〇一二),与元代《金刚经》相比早了三百多年。有人称它为*早的套印品。……
肖东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人。1974年10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留校任教至今,1983年获硕士学位,1989年评为副教授,1990年被聘为中国年鉴研究会特约研究员,1991年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1992年被评为教授,1994年评为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1995年被新闻出版总署聘为出版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编译出版委员会委员、年鉴编辑研究委员会主任。1995年被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收入《国际名人辞典》。
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讲唐君毅先生通过引申中国哲学的智能,来论述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书中一方面纵论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一方面又横论了中国文化中...
中国民俗概论 本书特色 《中国民俗概论》的主旨是以比较详实的资料系统地分析“中国民俗”这个概念的基本构成因素及其大概的发展来历,采用了“志”和“史”相结合的写作...
明代南京官话军屯移民语言接触演变研究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语言学研究者本书曾晓渝主持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代南京官话军屯移民语言在津、滇、黔、琼六百年...
老照片第31辑 内容简介 照片能更多地留住历史的真实,全赖于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不容篡改的独立话语。令人遗憾的是,、在叙述历史的时候,照片的独立话语常常得不到应...
中国古代神话 本书特色 中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撰写的一部全面叙述中国古代神话体系的专著。全书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帝俊、帝喾和舜,羿和嫦娥的故事...
蒙古史诗(从程式到隐喻) 内容简介 《蒙古史诗:从程式到隐喻》,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蒙古史诗的文本构成与隐喻意义。从程式到隐喻,是动态的,是蒙古史诗文本在与文化语...
语言学纲要 内容简介 本书是高等院校中国语言文字学科的基础课教材,也是复旦大学“九五”重点建设课程的教材之一。全书吸收了国内外*新而又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全面论...
给世界的答案-发现现代科学 本书特色 日升月落,电闪雷鸣,四季更迭,生老病死,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谜题,而我们对这个世界和我们自身的看法、感受,正源自我们如...
四书读本 本书特色 《四书读本》原名《语译广解四书读本》,是由蒋伯潜先生注释解读的四书通俗读本。蒋伯潜在朱熹集注的基础上,将各家有争论的注解逐条列出,并从善做出...
中华姓氏通史·罗姓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华姓氏通史丛书”中的罗姓。讲述了罗姓的起源、发展、分布地区、宗族文化、著名代表人物、家谱等。全书寻根问底、认祖为宗,细说...
寻根问祖游中原之古都 内容简介在商朝时代,人们聚居成落的地方叫“邑”,即城邑。都城与一般城邑 不同之处是城邑中有宗庙,宗庙是商王朝*高权利的象征。 ...
吐蕃卜辞新探-敦煌PT 1047+ITJ 763号《羊胛骨卜》研究 本书特色 是敦煌写卷中长的意见藏文占卜文书,也是迄今所知明确涉及吐蕃官与卜辞之敦煌藏文文献。...
本名陳懋平,因為學不會寫「懋」那個字,就自己改名為陳平。她十三歲就蹺家去小琉球玩,初中時逃學去墳墓堆讀閒書。旅行和讀書是她生命中的兩顆一級星,最快樂與最疼痛都夾...
[内容简介]一场改天换地的科研突破,正在悄然来临。数千年来,人类一直在试图破解自己的大脑,却因种种局限而步履维艰。现今,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脑科研先驱者们不仅开...
1793:英国使团画家笔下的乾隆盛世:中国人的服饰和习俗图鉴 内容简介 1973年,大英帝国派往大清帝国的马戛尔使团到达中国,在热河行宫觐见了乾隆皇帝。年轻的英...
妙说男人女人:文化名家笔下的男人女人 本书特色 男子见了美人,不愿看的,必是瞎子;屡屡看的,必是愚人;看了之后,不动妄念的,才是智者。女子嫣然一笑,男子的主意就...
四日後,我們所知的世界將徹底變革。我們如何在資訊爆炸的世代存活?資訊憂鬱症,是日本災難級的心理疾病,許多民眾因此走上自殺一途。科學家道終常一企圖改變這場浩劫,研...
传统文化研究:第十五辑 内容简介 《传统文化研究(第15辑)》自九十年代初创刊至今已出版了15辑,重在通过对吴文化的研究,彰显苏州地域特色的历史轨迹和文化个性,...
中国文化史论纲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史论纲》着重介绍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传统是怎样形成、裂变、重整的,重点不仅在于从整体上说明中国古代文化是什么样的、对文化传...
趣味文化常识一本通 本书特色 《趣味文化常识一本通》(作者文思)对中国文化材料进行了适当的取舍,选取了*具代表性、*实用、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将浩如烟海的文化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