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为我们的欲求而生,政府则因我们的恶念而诞;社会让我们同心同情,从正面增进幸福;政府则抑制恶行,从另一面提升我们的幸福感;社会倡导交流,政府则创设罅隙;社会庇护长者,政府则惩戒厉者。
政府是道德无法治理天下时的必然产物。
长久以来未曾遭受质疑的事物会戴上正义的面具;揭开面具时必将掀起一波保卫传统的可怕呼声,但这种喧嚣很快就会平息。时间比理论更能让人转变观念。
“政治行为的要义在于挖掘幸福与自由之本源;一个国家应以尽可能少的代价换取民众尽可能多的福祉,但凡能构建起这种政府的人士值得国民永世爱戴。”
君主制的构成中存在着极度荒谬之处。在这种体制中,一个无法获取信息的人却有权定夺对判断力要求最高的事务。国王的地位注定其远离尘嚣,而其职责却要求其洞悉世事。因此,君主制中这几个不合常理地相互对立与抵消的组成部分证明了君主的存在完全是荒唐无用的。
尽管专制政府乃人性之耻,但其也具备优势: 简单。
若是割离,我们何以为依;若是相依,我们何以为望。
如今最细微的裂痕犹如用针尖在小橡树的嫩枝上刻下的模糊字迹;伤痕会伴着树木长大,而我们的子孙将会看到醒目的大字。
在专制政府中,国王即是法律;在自由的国度中,法律应加冕为王,概无例外。
时间比理论更能让人转变观念。
任何形态的社会均是幸福之源,而政府即使处于最佳的状态亦只是必要之恶,最差的政府则是无法忍受之恶
英国的国王之所以不像土耳其国王那样暴虐,完全是因为人民之品性而非政府之构成。
一个政府的宪章应被视作全体民众同誓共盟的神圣契诺,并应借以维系所有宗教信仰、所有个人自由及所有财产物资的一切权利。坚不可摧的共识与公允清晰的认知方可确保友谊长存。
最初让住民齐心协力的是他们共同面对的困难,而随着这些困难逐渐减少,邪恶一步步入侵;他们开始不再对自己的职责尽心尽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日渐松散。这种种懈怠都让政府的设立成为必要,人们希望以某种形式的政府来弥补道德方面的缺陷。
越简单的事物越不容易紊乱,就算存在些许紊乱也较容易矫正。
虽然我们明智地锁住了君主专制之门,却愚蠢地将钥匙交给了君主。
先入为主地认定一种腐朽的政府体制会让我们没有能力发掘优质的政体。
一个政府的体制越共和,需要君主处理的事务便越少。
新大陆在宗教改革前夕被发现,就像是上帝为几年后会遭受迫害且无法在故土享有友谊和安全的人仁慈地提供了避难所。
将商业与国防力量相结合真乃良策: 当军事实力与繁荣昌盛相辅相成时,我们无需惧怕任何外敌。
睿智杰出之人无需凭借一册书而成名,浅薄敌对之人终会自善其身,除非转变会给他们带来无法承受的磨难。
这种种懈怠都让政府的设立成为必要,人们希望以某种形式的政府来弥补道德方面的缺陷。
英国人偏爱其由国王、贵族和下议院构成的政府,这种感情在更大程度上是基于民族自豪感,而非理性。
压迫通常是富裕之后的产物,而甚少或从不会是致富之道;贪婪能让人摆脱贫困潦倒之境,但这类人往往因患得患失而发不了大财。
如果一项权力长期被过度滥用,人们便会开始质疑其正义性
只要社会成员始终彼此公正相待,社会所带来的互利性便可取代法律与政府的制约性;在这种完美的状态下,法律与政府毫无存在的必要。
最初让住民齐心协力的是他们共同面对的困难,而随着这些困难逐渐减少,邪恶一步步入侵
简言之,君主制和世袭制并不是仅让个别国度陷入战争,而是让整个世界充斥着血腥和硝烟。这是上帝明言反对的政府形式,是无法摆脱血腥的制度。
也有人说,至少英国守卫过我们。我们不能否认英国曾全身心地关注我们的切身利益,亦不能否认英国不仅动用了我们的资金甚至还动用了其自己的资金来保卫我们。但是,它也会出于同样的动机保卫土耳其: 这种动机便是贸易与统治。
尽管我尽量避免冒犯他人,但我依然要直言,和解观点的拥趸不外乎下面四类人: 不值得我们信赖的那些能从中获益的人、无法看清真相的那些判断力低下的人、不愿承认真相的那些偏执的人以及那些将欧洲世界想象得过分美好的温和派人士;最后那一类人受错误的判断所羁绊,相比前三类人,他们给这片大陆带来的灾难最为严重。
拥有自己的政府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认真反思人事之险恶便能让我们确信: 相比坐等政权诞生的天命巧合,凭借自己的实力、以冷静审慎的方式建立起属于我们自己的政权绝对是更为明智安全之策
常识会告诉我们: 曾试图征服我们的政权是最没有可能保护我们的政权。征服可以假借友谊之名,而我们在历经长久且英勇的抵抗之后,却最终被蒙蔽并沦为奴隶。
好习惯需在年轻时期培养,在这一点上国家与个人别无二致。
德行是无法遗传的。
独立是一项唯一且简单的方针,我们自行把握便可;和解则千头万绪极其复杂,其中还牵涉到一个狡诈多变的宫廷,答案不言自明。
德行是不可遗传的,同样也是无法恒久的。
本书是首部全面、清晰且令人易于理解地阐述复杂适应社会系统的著作,由该领域两位权威学者联袂完成。复杂适应社会系统——不论是
罗杰彭罗斯,著名广义相对论学家、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的合作人。1931年罗杰·彭罗斯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州的一个医生家庭。他的爸爸
不少现代知识人,论及当代农民生活,常指责其物欲横流、政治保守、自我中心、信仰坍塌、只在乎当下……这固有其深刻之处,但只讲
《简单的逻辑学》内容简介:这是一本足以彻底改变你思维世界的小书。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哲学教授D.Q.麦克伦尼,将一门宽广、深奥的
[内容简介]这是稻盛和夫以78岁高龄出任日航CEO之后推出的第一本书,也是稻盛和夫首次与读者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做法和心得。该书在
本书里着重强调了中世纪哲学在形而上学、自然哲学、知识论、伦理学和社会政治学说等方面的特殊贡献。比如,中世纪对亚里士多德“存在”概念意义的辨析演化为关于实体、本质...
1997年,潘绥铭教授深入珠江三角州的B镇、中南腹地某工业城市旁边的开发区和湘黔交界处的某个私人云集开采的小金矿,对这三地的地
Whilevariousdemocratictheoristshavelookedatparticularinstancesofrecentsocialmove...
《网络主权论:法理、政策与实践》内容简介:网络主权是中国关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和网络空间国际规则的核心主张之一。有鉴于此,加
《品鉴家装细部设计(第2季):电视墙》内容简介:居室细部的装修设计是室内设计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精彩、创意独特的细节往
《十年磨一“建”:社会建设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研究》内容简介:本书既是个人研究文集,又是浓缩的社会建设史。全书按照时间顺序、
吉尔•德勒兹(1925—1995),法国当代哲学家,后结构主义思想家。生于法国巴黎,就读于索邦大学哲学系,师从伊波利特、康吉莱姆等人。1956年后在索邦、里昂等...
倘若货币经济带来的不安全感和不忠感——与具体财产的情况针锋相对——不得不造成十足的现代情绪的恶果:即人们满心期望占有某件
《熊顿恋爱事件簿》内容简介:《熊顿恋爱事件簿》记录了主人公熊顿对爱情的认识、追求与经历,真实还原了小女生到小女人在爱情中的
本书内容分:悲观论集;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论充足根据律的四重根;叔本华生平及大事年表四部分。内容提要:本书内容分:悲观论
《《史记》人生艺术十讲》内容简介:书以人生为主线,注意把握人生的不同层面,对历史人物的人生分十讲进行了多维度的透视。本书在
《穿透中国债务》内容简介:我们总说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我国的公共债务和财政金融是一条很深的河,经过这么多年的循环往复,我们并
让-保罗·马丁(Jean-Paul Martinon),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College)“视觉文化和哲学”(Visual Cultu...
《物的追问》内容简介:《物的追问》的作者是德国当代知名哲学家、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马丁·海德格尔,在现当
《中国创投100人》内容简介:近年来,国内创投行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期,PE、VC机构数量迅速增加,基金规模持续增长,资本与创业者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