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 人自己无法分清什么是好, 什么是坏, 问题全在于环境, 是环境摆布人。可我认为问题全在于机遇。好哇, 就拿我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来说吧……”
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大都反映了十九世纪俄罗斯社会的真实生活,描写了俄罗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典型。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们仿佛置身于当时的俄国环境,真可说是身历其境;接触各种身份和个性的人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同时随同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自然而然地对他们的遭遇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本《哈吉穆拉特》也是他众多小说作品中的一部。
《哈吉穆拉特》:“你们说,人自己无法分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问题全在于环境,是环境摆布人。可我认为问题全在于机遇。好哇,就拿我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来说吧 我们谈到,一个人要做到完美无缺,先得改变生活的环境。这时,受大家尊敬的伊凡·华西里耶维奇就说了上面这段话。其实谁也没有说过人自己无法分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但伊凡·华西里耶维奇有个习惯,总喜欢解释自己在谈话中产生的想法,顺便讲讲他生活里的一些事。他讲得一来劲,往往忘记为什么要讲这些事,而且总是讲得很诚恳,很真实。这次也是如此。“就拿我自己的事来说吧。我这辈子这样过而不是那样过,并非由于环境,完全是由于别的原因。” “由于什么原因?”我们问。“这事说来话长。要让你们明白,不是三言两语讲得清的。” “噢,那您就给我们讲一讲吧。” 伊凡·华西里耶维奇想了想,摇摇头说:“是啊,一个晚上,或者说一个早晨,就使我这辈子的生活变了样。” “到底出了什么事?” “是这么一回事:我那时正热恋着一位姑娘。我恋爱过好多次,但要数这次爱得*热烈。事情早就过去了,如今她的几个女儿也都已出嫁了。她叫华莲卡伊凡·华西里耶维奇说出她的名字。“直到五十岁还是个极其出色的美人。不过,在她年轻的时候,在她十八岁的时候,就更迷人了:修长、苗条、秀丽、端庄——实在是端庄。她总是微微昂起头,身子挺得笔直,仿佛只能保持这样的姿态。这种姿态配上美丽的脸蛋和苗条的身材——她并不丰满,甚至可以说有点瘦削——就使她显得仪态万方。要不是从她的嘴唇,从她那双亮晶晶的迷人的眼睛,从她那青春洋溢的可爱的全身,都流露出亲切而永远快乐的微笑,恐怕没有人敢接近她。” “伊凡·华西里耶维奇讲起来真是绘声绘色,生动极了。” “再绘声绘色也无法使你们想象她是个怎样的美人。但问题不在这里。我要讲的是四十年代的事。当时我在一所外省大学念书。那所大学里没有任何小组,也不谈任何理论——我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都很年轻,过着青年人特有的生活:念书,作乐。我当时是个快乐活泼的小伙子,家里又有钱。我有一匹烈性的遛蹄马,常常陪小姐们上山滑雪(当时溜冰还没流行),跟同学一起饮酒作乐(当时我们只喝香槟,没有钱就什么也不喝,可不像现在这样喝伏特加)。不过,我的主要兴趣是参加晚会和舞会。我舞跳得很好,人也长得不难看。” “得了,您也别太谦虚了,”在座的一位女士插嘴说,“我们早就从银版照相上看到过您了。您不但不难看,而且还是个美男子呢。” “美男子就美男子吧,问题不在这里。问题是,正当我跟她热恋的时候,在谢肉节*后一天,我参加了本城首席贵族家的一次舞会。他是位和蔼可亲的老头儿,十分有钱,又很好客,还是宫廷侍从官。他的夫人同样心地善良,待人亲切。她穿着深咖啡色丝绒连衣裙,戴着钻石头饰,袒露着她那衰老虚胖的白肩膀和胸脯,就像画像上的伊丽莎白女皇那样。这次舞会非常精彩:富丽堂皇的舞厅,有音乐池座,一个酷爱音乐的地主的农奴乐队演奏着音乐,还有丰盛的菜肴和满溢的香槟。虽然我也喜欢香槟,但那天没有喝,因为我就是不喝酒也在爱情里沉醉了。不过,舞我跳得很多,跳得都快累倒了:一会儿卡德里尔舞,一会儿华尔兹,一会儿波尔卡,自然总是尽可能跟华莲卡一起跳。她穿着雪白的连衣裙,束着玫瑰红腰带,手戴长达瘦小臂肘的白羊皮手套,脚穿白缎便鞋。跳玛祖卡舞的时候,有人抢在我前头。那个可恶之至的工程师阿尼西莫夫一见她进来,就请她跳舞。我至今还不能原谅他。我那天上理发店买手套来晚了一步。结果玛祖卡舞我没有跟华莲卡跳,而跟一位德国小姐跳——我以前也向她献过殷勤。不过那天晚上我担心对华莲卡很不礼貌:我没有跟她说过一句话,没有瞧过她一眼,我只看见那穿白衣裳、束红腰带的苗条身影,只看见那有两个小酒窝的绯红脸蛋和那双妩媚可爱的眼睛。其实不光是我,不论男的还是女的,人人都在欣赏她,尽管她使所有在场的女人都黯然失色。谁也忍不住不欣赏她啊。……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托尔斯泰出身于名门贵族,享受着优越的家庭条件。他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抚养长大。托尔斯泰自幼就开始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是他并不喜欢上流社会的生活,他将全部精力与情感寄托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多描写俄国革命时期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一个地主的早晨》等。草婴,原名盛峻峰,1923年3月生,浙江镇海人。1941年开始翻译俄苏文学,20世纪50年代翻译尼古拉耶娃小说《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肖洛霍夫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顿河故事》等。60年代后翻译莱蒙托夫小说《当代英雄》、托尔斯泰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全部小说。2003年著有《我与俄罗斯文学》。1987年获苏联“高尔基文学奖”,2006年获俄罗斯“高尔基文学奖章”,2010年获中国翻译协会“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1年获“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
《今天也要开心呀》内容简介:本书的诞生源于一场蜕变。故事的主角正是作者本人。她是一个从孩童时期就一点点陷入抑郁的女孩,一个
一生 皮埃尔与让 本书特色 雅娜生在一个温馨融融、喜气洋洋的贵族之家,家道殷实,父母都温厚诚朴,乐善好施;而雅娜是个独生子,接受了父亲的“顺乎天性”的教育,又温...
《王陽明全集(上下)》,本书以浙江图书馆藏明隆庆6年谢廷杰刻“王文成公全书”38卷为底本标点,现编为41卷。目录 卷一语录一传习
《丧钟为谁而鸣》内容简介:◆1941年,普利策奖委员会一致推荐《丧钟为谁而鸣》荣获当年奖项,只有当时的主席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古
大仲马,(AlexandreDumasl802~1870)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其祖父是候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
井上心叶怨恨所有人,也不喜欢自己。为了迎合这个世界,他必须伪装自己,逼自己展露笑容。他认为自己就像小丑,骨子里满怀悲伤的
《我居于无限可能》内容简介:艾米莉·狄金森——19世纪天才诗人,比肩惠特曼、对美国文学做出重大贡献的现代主义诗歌先驱,博尔赫
《陛下》内容简介:《陛下》是托马斯·曼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自从1909年首版后,虽然在读者中广受欢迎,小说销量很高,1909年一年间
基督山伯爵-(上下)-名家导读版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巴蜀书社出版★ 大仲马的小说笔力遒劲,淋漓酣畅地勾勒了法国的历史长卷,其规模之宏大,卷帙之浩繁,不仅...
中央典藏版 绿野仙踪 本书特色原本生活在堪萨斯州的小姑娘多萝茜和小狗托托,突然被一阵威力无比的龙卷风吹到了异国他乡——奥兹国。她渴望回到家乡,回到疼她爱她的爱姆...
《到灯塔去》内容简介:小说以“到灯塔去”贯穿全书,描写了拉姆塞一家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一段生活经历。伍尔夫在这
人间喜剧(7) 本书特色 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家,我只应该将当他的秘书。编制恶习与美德的清单,搜集激情的主要表现,刻画性格,选取社会上的重要事件,就若干同质的性格...
《计算机网络(第4版)》全书按照网络协议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自下而上系统
【在爱情里,我们都是自己的主角他人的过客】一部浪漫却尖锐的爱情故事,一段夹杂着伤害与救赎的人生旅途;是关于爱情与自我的反
茵梦湖-(全译本) 本书特色 《世界文学名著典藏:茵梦湖(全译本)》是德国著名小说家施托姆*受读者欢迎的一部作品,是描写感伤爱情的经典名篇,展现德语语言魅力的典...
《世界大战(中英文版)》伴随着斯皮尔伯格的巨资大片《世界大战》的全球上映,威尔斯百年经典《世界大战》的中英文版也将与全国广
二十年后 本书特色 大仲马编著的《二十年后》是《三个火枪手》的续集。过了二十年,达达尼昂、波尔多斯、阿多斯和阿拉密斯虽在巴黎发生投石党运动时,前两位为马萨林首相...
忏悔录-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忏悔录》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卢梭于晚年撰写的自传体小说。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独具匠心、...
人间喜剧 第十一卷 内容简介 奥诺雷·巴尔扎克(1799一1850)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小说家,塑造典型的巨匠,举世公认的现实主义大师。他以二十年的辛勤工作,...
黑暗的心-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本书特色本书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作者康拉德用了马洛这样一个叙述者,让他以回忆者的身份出现在故事里,他的叙述穿梭于过去与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