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当代用药的实际出发, 以临床常用中草药为基础, 以地区优势特色药物为延伸, 精选出常用常见的二百余味药物。全书按笔画分类进行编排, 主要内容由文字说明和中药手绘彩图组成。
《本草纲目》为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之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多方考证,历时数十年编写而成,素来享有“东方药学巨典”的美誉。其名为药学著作,内容其实涉及医学、药学、化学、生物、地质、地理、历史学等多个领域,可以说是一部有着全球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至今仍然是研究中国医学与文化的一个取之不尽的源泉。
山药《本草纲目》记载
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痰涎,润皮毛。
释名
薯蓣在齐鲁地区叫山芋,在郑越地区叫土,在秦楚地区叫玉延。其实都是一种东西,但名字都不一样,或许是因为发音有轻有重,或许是因为讹传的原因才会这样吧。不过也有人说,薯蓣因唐代宗名字叫豫,所以避讳改名字叫薯药,后因为宋英宗避讳曙,便改名叫山药,这已经和当初的本名完全不同了。
山药入药,野生的效果*好,如果食用则家种的较好。山药四月生苗延蔓,紫茎绿叶,叶子有三个尖,像牵牛叶但更厚更光润,五六月开穗状淡红色的花,结荚成簇,豆荚有三个棱,坚硬但无仁。子长在豆荚的旁边,有些像雷丸,大小不一,外皮黄色但内瓤是白色的,煮后食用味道甘甜爽滑。
根
气味:甘,温、平,无毒。
主治:可以滋补身体,益气力,长肌肉。经常食用可以耳聪目明,补五劳七伤,去冷风,益肾气,健脾胃,还能止泻粒
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淀粉酶、膳食纤维、磷、钾、镁等。
山药的有效成分有降血糖、调节血脂、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适宜老年人及身体虚弱者食用。
生姜《本草纲目》记载
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或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甚妙。
释名
许慎认为姜是抵御湿寒的菜。王安石认为姜能疆御一切邪秽的东西,因此叫作姜。刚长出来的嫩姜因为尖部有微微的紫色,所以叫作紫姜,有的也叫作子姜,相对应的它的根,就叫作母姜。
姜适宜生长在低湿的沙土地,四月份取母姜种下,五月就会长出像嫩芦苇的苗来,但叶子有辛辣味,是成对长的,很像竹叶,但比竹叶稍宽。秋分前后就会长出像排列的手指那样的新芽来,这就是*宜食用的子姜。
生姜
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长时间食用有去除体味的功效,可以治疗由风寒引起的头痛、鼻塞;有止呕吐、理气的功效;还可以滋补脾胃,调和人体五脏等功效。
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钙、铁、磷等。
姜有杀菌的作用,并且其有效成分可以抗衰老,长期食用有美容的效果。姜还能抑制癌细胞活性,可起到防癌的功效。
葱《本草纲目》记载
除风湿,身痛麻痹,虫积心痛,止大人阳脱,阴毒腹痛,小儿盘肠内钓,妇人妊娠溺血,通乳汁,散乳痈,利耳鸣,涂制犬伤,制蚯蚓毒。
释名
葱的名字来自“”这个字。因为“”有中空的意思,而葱这种植物,正好是外面直而中间空的,所以人们就把这种植物叫作葱。人们习惯把刚长出来的作叫作葱针,把葱叶叫作葱青,把葱的外皮叫作葱袍,把葱的茎叫作葱白,把葱叶中的黏液叫作葱苒。因为葱不仅可以和任何菜一起吃,而且还能起到增香的作用,因此就叫作菜伯、和事草。
我们食用的葱有两种:一种是冻葱(即冬葱),有的人也叫它太官葱。因为这种冬天适宜储藏的葱茎既柔软又细嫩,而且有一种香味,特别适合太官上供,因此叫作太官葱。另一种是汉葱,汉葱的茎特别坚硬,像木头一样,所以又叫作木葱。
葱白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用葱做汤,可以治疗感冒引起的鼻塞、头痛,有去除风湿引起的关节和肌肉疼痛以及安胎的功效。还可以使眼睛变得明亮,祛除肝脏中的邪气。
叶
主治:一般可用于治疗下肢水肿,对五脏有滋养之效,可明目。如果将其研碎,敷于化脓部位、毒虫咬伤处,有祛毒的作用。
葱实
气味:辛,大温,无毒。
主治:有温中益精的作用,对肺部以及头发有一定的护养之用。还有补益中气的功效,食之可使眼睛明亮。
葱汁
气味:辛,温、滑,无毒。
主治:散瘀血,止鼻衄;治头痛、耳聋、痔疮;解药毒。
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叶酸、胡萝卜素、磷、铁、镁、硒等。
葱的特殊气味,可以去除鱼肉类食品的膻气,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还可以促进消化,增进食欲。葱含有维生素及丰富的矿物质,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和预防癌症的作用。
香菜《本草纲目》记载
消谷,治五脏,补不足,利大小肠,通小腹气,拔四肢热,止头痛,疗痧疹、豌豆疮不出,作酒喷之,立出,通心窍。
释名
有人称它为,姜属,可以使口气清新。因为它的茎柔弱,叶片很细,根须特别多。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从西域带回来的,因此称为胡荽。后赵开国皇帝石勒是羯族人,忌讳“胡”这个字,因此他把胡荽改为香荽。现在也有人称它为荽。“”是形容其茎叶散布之形状。
香菜到处都有种植。一般选在八月的阴天下种,刚长出来时茎很柔弱,叶片是圆形的,有花歧,根又软又白。一般在冬季或春季采摘,食用时口感香美,十分好吃,也可做腌菜。也许是它的香味太诱人的缘故,道家把香菜列为五荤之一,道士做法事之前绝对不能食用。立夏后香菜会长出一团一团细小的淡紫色的花,有些像芹菜花。等到了五月份,就能收获像大麻子一样的有特殊香味的香菜子了。香菜的叶、子都可食用,生吃也可,熟食也可,对人的身体都有好处。
根、叶
气味:辛,温,微毒。
主治:可治消化不良,促进消化和吸收。还可以滋补五脏,治疗头痛及一些皮肤病。
子
气味:辛、酸,平,无毒。
主治:有消食开胃的作用。
蛋白质、钙、磷、铁、钾、胡萝卜素、维生素C、粗纤维等。
香菜的特殊香气能去除肉类的腥膻味,因此在一些菜肴中加些香菜,能起到去腥膻、增味道的独特功效。经常食用还能促进胃肠蠕动,具有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蒲公英《本草纲目》记载
妇人乳痈水肿,煮汁饮及封之,立消。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丁肿。掺牙,乌须发,壮筋骨。
释名
名字和意义的来历都不详。孙思邈在《千金方》里叫它凫公英,苏颂在《本草图经》里叫它仆公罂,老百姓叫它蒲公丁,也叫黄花地丁。淮河流域的人叫它白鼓钉,四川人叫它耳瘢草,关中人叫它狗乳草。也有人叫它金簪草,是因为它的花形像金簪的头部形状。
蒲公英在长江南北比较多,除了岭南地区,其他地方也有分布。蒲公英四季都有花,花谢后长出飞絮,絮中有子,落地即生根。因此,即使在人们的庭院间也经常可以见到。它的花似大旋,叶似小莴苣,茎长三四寸,折断处有白色的汁液。嫩苗可以食用,味道很好。二月采其花,三月采其根。可制汞,伏三黄。也有一种只长在太行山、王屋山的蒲公英开的花是紫色的,叫作大丁草,陈州地区的人们叫它烧金草,据说这种蒲公英能帮助人们炼朱砂。还有一种与它相似但无花的,叫地胆草,也可伏三黄和砒霜。
苗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可以解食物中毒和散滞气,治疗乳,强壮筋骨。还可以祛除身体中的热毒和消除毒疮。
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菊糖、葡萄糖、维生素、胡萝卜素、铁、硒等。
蒲公英俗称尿床草,对于利尿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另外还有消炎和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关节不适的净血功效,花朵煎成药汁可以去除雀斑,有美容的作用。
……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著有《本草纲目》。高学敏,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临床中药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临床中药学》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疾病研究专家组成员,国家科委国家秘密技术级专家评审组专家,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医临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药监局新药、麻醉药、中药保护品种审评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保健食品审评委员,中华中医学会理事、全国中成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主编,国家药监局刊行的《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常务副主编,《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编委,《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编委,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
百姓旧事:20世纪40-60年代往事记忆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尧山壁写的亲历的真人真事,他借助文字,形象化地再现了那一段生活,以人为本的角度,客观公正地表现了那...
传统历史文化散论 内容简介 这册《传统历史文化散论》,是2002年出版的拙作《秦汉历史文化论稿》的姊妹篇。传统历史文化散论 目录 封面自序目录**章中国古代管理...
可蕊本名閆冰,女,網名可蕊,一九七五年出生,山東省青州市人。自幼酷愛文學,尤其喜歡幻想類作品,著有詩歌散文集《遠去的歌》(2000年)。 2002年起在網路發表...
实用速记快写法 本书特色 《实用速记快写法》由张海清所著,本书遵循既要快速书写,又要快速认识的原则,同时根据汉字的书写及读认已经大众化的基本规则,推出一套...
中国古今奇联鉴赏 目录 序凡例1言联?/!死/生2言联容易/色难雨果/冰花岳峻/湘清……3言联三百字/二千年马齿菜/鸡冠花艾叶豹/芦花鸡……4言联24/56二人...
中国古代生活丛书 中国古代的武术与气功 内容简介 有的外国学者把中国人称做历史的民族。可是就是这么一门、渊源悠久、根柢深厚的学问,在近若千年竟遭遇到种种的障碍和...
上古汉语语法研究 内容简介 《上古汉语语法研究》是“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丛书”之一,该书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关注的汉语史研究的的一部分,汇集了21篇对上古汉...
《战时梦》内容简介:《战时梦》是恩古吉自传三部曲的第一部,该书描述作者在肯尼亚时期的童年记忆,而这段记忆出自一位七十二岁高
鲁迅时代何以为生-陈明远文集-二 本书特色 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考证20世纪文化人的生活史料翔实,还原文化名人的真实生活鲁迅时代何以为生-陈明远文集-二 内...
老北京那些事儿 本书特色 刘辉编著的《老北京那些事儿2》用妙趣横生的京韵京味语言,讲述老北京独具特色的儿时玩趣、食之旧事、那时风俗、旧京行当、胡同生活;从诗、文...
《王福庵说文部目》内容简介:王福庵(一八八〇—一九六〇),原名寿祺,字维季,后更名褆,号福庵、福厂等,晚年号持墨翁、持墨老
典藏书架019-菊与刀 本书特色 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之书,二战后美国分析日本,改造日本的指导书。典藏书架019-菊与刀 内容简介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
《万木无声待雨来》内容简介:本书是杨刚的一部作品集,选录其报告文学集《东南行》中的《万木无声待雨来》《福州行》与散文集《沸
中国古代戏曲 本书特色 王烨编著的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六章,分别介绍了戏曲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巅嶂时期,明清传奇与...
故事效应-创意与创价 本书特色 杨照之于台湾,就像梁文道之于香港,陈丹青之于大陆。 台湾小说家兼文化评论家杨照, 呛时政、拗历史、拼创意,用故事本能...
原生艺术的故事 内容简介 艺术的另一端——揭开“原生艺术”的神秘面纱法国著名作家、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后人留下了79卷文学作品和4000多幅绘画作品,皮埃尔·若尔...
深度探索系列--消失的建筑 追寻在别处呼吸的凄美诗章 本书特色 有一处咒语铭文写道:“谁要是干扰法老的安宁,死亡就会飞到他的头上。”人们大多相信这咒语是灵验的,...
十九世纪欧洲语言学史 本书特色 《十九世纪欧洲语言学史》是一部由历史比较语言学专家撰写的断代史著作。该书介绍了欧洲古典时代、中世纪以及16,17,18世纪的语言...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增广贤文--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 本书特色《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寻根问祖游中原之古都 内容简介在商朝时代,人们聚居成落的地方叫“邑”,即城邑。都城与一般城邑 不同之处是城邑中有宗庙,宗庙是商王朝*高权利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