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学术思想来到中国,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长期束缚国人的思想禁锢得到解放;至二十世纪初,随着清帝逊位,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彻底宣告结束,中国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社会历史的新时代,也是思想学术的新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随着海外留学的大力拓进、新学堂的纷纷建立、西学学理的广泛传播,国内各学术领域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师。这些学术大师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后世学人表率”之旨,撰著了一批对当时及后世的中国学术发展与演进均产生巨大影响的经典学术著作。这些著作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的学术研究成果,全面展示了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建立及发展过程。这些大师级学人的经典著述,虽经岁月的磨洗,至今仍然璀璨生辉,在诸多学术领域发挥着广泛影响。民国初叶处于历史激变时期的大师级学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受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洗礼,国学功底深厚;同时又接受过西方先进学术思想的熏陶,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西方先进的学术理念和科学方法,研究国是,探求真知;更重要的一点,他们有着严谨治学的态度,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他们令人叹为观止的学术成,正是建基于这种种主客观因素之上的。还须指出的是,那一时期独立之精神、自由的思想与学术氛围亦十分重要,与孕育培养出学术大师、撰著出版学术经典密不可分。在今天的清华园中,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纪念碑撰写的碑文,至今可谓金声玉振、振聋发聩:“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载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精神独立、思想自由,是王国维的学术品格,也是民国初叶众多学术大师所共有的学术风范。二十世纪已经渐渐远去。那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也是个激变的时代,更是一个留下了自己深深印痕的时代。那个时代所产生的众多人文学术大师及其学术成果,当时是、现在是、也将永远是我们国家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值得后人珍惜、继承和研究。
蔡元培著的《中国伦理学史(精)》被后人视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的一部书,是中国学者首次以西方观点综合研究中国之伦理学与伦理思想史,首次以西方框架初步清理传统伦理思想之历史遗产,使其系统化、体系化。该书以思路清晰、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中国整个从先秦到清末的伦理学发展史,选取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极具代表性的思想来铺陈,对于中国伦理学的认识、以及把握和了解,提供了丰富的给养。
《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想学术文丛:中国伦理学史》:小传孔子名丘,字仲尼,以周灵王二十一年生于鲁昌平乡陬邑。孔氏系出于殷,而鲁为周公之后,礼文*富。故孔子具殷人质实豪健之性质,而又集历代礼乐文章之大成。孔子尝以其道遍干列国诸侯而不见用。晚年,乃删《诗》、《书》,定礼乐,赞《易·象》,修《春秋》,以授弟子。弟子凡三千人,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人。孔子年七十三而卒,为儒家之祖。孔子之道德孔子禀上智之资,而又好学不厌。无常师,集唐虞三代积渐进化之思想,而陶铸之,以为新理想。尧舜者,孔子所假以代表其理想而为模范之人物者也。其实行道德之勇,亦非常人之所及。一言一动,无不准于礼法。乐天知命,虽屡际困厄,不怨天,不尤人。其教育弟子也,循循然善诱人。曾点言志曰:与冠者、童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则喟然与之。盖标举中庸之主义,约以身作则者也。其学说虽未成立统系之组织,而散见于言论者得寻绎而条举之。性孔子劝学而不尊性。故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又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言普通之人,皆可以学而知之也。其于性之为善为恶,未及质言。而尝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又读《诗》至“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则叹为知道。是已有偏于性善说之倾向矣。仁孔子理想中之完人,谓之圣人。圣人之道德,自其德之方面言之日仁,自其行之方面言之日孝,自其方法之方面言之曰忠恕。孔子尝曰:“仁者爱人,知者知人。”又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此分心意为知识、感情、意志三方面,而以知、仁、勇名其德者。而平日所言之仁,则即以为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故其为诸弟子言者,因人而异。又或对同一之人,而因时而异,或言修己,或言治人,或纠其所短,要不外乎引之于全德而已。孔子尝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又称颜回“三月不违仁,其余日月至焉”‘。则固以仁为*高之人格,而又人人时时有可以到达之机缘矣。孝人之令德为仁,仁之基本为爱。爱之源泉,在亲子之间,而尤以爱亲之情之发于孩提者为*早。故孔子以孝统摄诸行。言其常,日养、日敬、日谕父母于道;于其没也,日善继志述事。言其变,日几谏;于其没也,日干蛊。夫至以继志述事为孝,则一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皆得统摄于其中矣。故日,孝者,“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是亦由家长制度而演成伦理学说之一证也。忠恕孔子谓曾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曾子释之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此非曾子一人之私言也。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礼记·中庸》篇引孔子之言曰:“忠恕违道不远。”皆其证也。孔子之言忠恕,有消极、积极两方面,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消极之忠恕,揭以严格之命令者也。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积极之忠恕,行以自由之理想者也。……
蔡元培(1868~1940)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自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1902年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并担任会长。同年创办爱国学社和爱国女学;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提出以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学教育五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大实行全面改革,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科学民主。
日常生活中的佛心 本书特色 这本《日常生活中的佛心》,可以说是日常中修行的指南,生活中悟道的捷径。书中以生动活泼的案例、深入浅出的语言,指引你如何培植和滋育上述...
西方美学史 内容简介 本书分“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十七八世纪和启蒙运动”和“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三个部分,对西方国家的美学史进行了探究。西方美学史...
话说清谈-关于清淡的回眸与介述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对清淡风尚的历史成因与文化旨趣进行烛照;对清淡史上的诸多逸闻轶事也多有关注和介述。主要内容包括:清淡及其...
菜园哲人伊壁鸠鲁 本书特色 我们必须考虑到,有些欲望是自然的,另一些则是虚浮的;自然的欲望中有些是必要的,而另一些仅仅是自然的;必要的欲望中有些对我们的幸福必不...
生活在战争不断的以色列国土上的以色列人,他们关心战争和冲突,也关心证券和经济。新一代以色列人可以抛开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大学中庸宋正-注译 本书特色 《大学中庸今注今释》是“大学经典”之《大学中庸》,《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
本书立足于《巴黎手稿》展开研究,提出了一个关于早期马克思的新解释,即马克思是在《巴黎手稿》中完成了从早期马克思向成熟时期
心灵牧歌《四福音书》鉴赏大全-(全3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编译者王汉川,当代翻译名家,译注作品有《天路历程》《创世之光》《...
禅韵心香:智慧《金刚经》 本书特色 妙读金刚经,共享大智慧。道在平淡,不在平庸,无处安心,处处安心,物来则应,物去不留,抛弃非法,扬弃合法。《金刚经》是佛经典中...
论语 本书特色 李明阳译注的《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这部书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
大师们的家风.第三辑 本书特色 他们是这样一些名字:蔡元培、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陈垣、鲁迅、吕思勉、陈寅恪、陶行知、胡适、陈鹤琴、梁漱溟、叶圣陶、钱穆、冯友...
如是观-济群法师微博禅语 本书特色 本书以济群法师语录为主体,宣扬了包容、道德、分享、结缘、解脱、良心、信仰、因果等修身之道。法师本身在佛学领域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任继愈谈老子哲学 本书特色 《任继愈谈老子哲学》是任继愈先生论老子哲学思想的五篇长文合集。取自《中国哲学史》(四卷本)、《中国哲学简史》和《中国哲学发展史》。此...
伊斯兰与国际热点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五编。**编为导言,它概略地讨论伊斯兰教与国际政治的概念、伊斯兰教的发展模式、伊斯兰世界、近现代伊斯兰教的发展与演变、以及...
科学与宗教关系及其历史演变 内容简介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错综复杂,众说纷纭。一方面,科学与宗教有过激烈的冲突,在许多人眼里,宗教是科学的死敌,另一方面,不少伟大的...
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 内容简介 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由近代转向现代,这是一般史家的概念,这个概念当然并不是完全按照外在的计时方法来区分的,近代和现...
不朽圣像100-千手观音 内容简介 千手观音为六观音之一,六观音包括准提菩萨、圣观音、千手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如意轮观音。在佛教中,千手观音的千手表示法...
《佛经汉译之路》为汉语大藏经长阿含第一卷大本经与巴利文文本比对研究,佛经汉译研究中尚属首次。作者从事佛经研究和翻译,以佛
http://www.b-i-a.net/iblphk/books_gb.htm#xinlei电子书祈竹仁宝哲自序在此,我先向我的根本恩师赤江仁宝哲致敬。自一九...
“犬儒”(theCyniC),作为一种愤世嫉俗、行为乖张的人来理解,可以说古今皆有,只是因时因地因人表现方式不同而已。然而,“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