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家姓》以来, 中国的姓氏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切近的组成部分, 从取名字的避讳、姓名与五行的相生相克到怎样的姓名主贵, 在一个尘封的传统里有中国人的“日常的小秘密”, 百姓日用而不觉。本书从姓氏起源的角度梳理姓氏文化的传统, 对姓氏的民族认同心理、姓名的中
自《百家姓》以来,中国的姓氏文化一直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切近的组成部分,从取名字的避讳、姓名与五行的相生相克,到怎样的姓名主贵,一个尘封的传统里面有着中国人的“日常的小秘密”,百姓日用而不觉。本书从姓氏的起源角度梳理姓氏文化的传统,对姓氏的民族认同心理、姓名的中国学都做了详实的介绍,写的生动好读。在赵钱孙李的后面,是中国人取名的一部秘史。
名字与八卦
八卦由来已久,相传是伏羲氏发明的,它是作为《周易》书中的基本结构保存在我们文化传统中。八卦有一种神秘气息,不但能占筮,预测未来,又包含高深的哲理,还和道教、武术、军事等都发生了关系,影响至深且巨,我们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清楚它。这里,我们只就其在《周易》书里的作为理论模式的一个侧面略作说明。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儒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周易》一书,按照比较通行的说法则是儒家经典之首。之所以摆到这样的位置,是因为该书保存了*古老、*深奥的思想。《周易》是一部包罗万象的著作,其在古代人的心目中,占据着学术殿堂的*高位置。今天人们努力发掘的是《周易》的哲学思想,又盛赞它与电子计算机基本原理的数学二进制有相类似的数理形式,民间却还有人用它来占卜吉凶。
我们研究人名,也随处能见到用《周易》的内容命名的实例。如明代有一位在乡村教私塾的冬烘先生,因编了一部《五伦诗》(吟咏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道德规范的诗集),留下了他的名字,这名字径直用《周易》的书名,叫沈易(姓沈氏),字翼之,取意是孔子作《十翼》阐发《周易》。三国时蜀汉名将赵云,字子龙,是用“云从龙,风从虎”(《周易·乾卦·文言》)之说。唐代有一位精通品茗之道,后被尊为“茶神”的陆羽,字鸿渐,摘取《周易·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的文句。辛亥革命时期,陕西有“西北革命擎天柱”之称的一代英烈井勿幕,名字几乎是直接从《周易·井卦》中抄出来的一句爻辞。
使用《周易》中文句命名的现象在古代屡见不鲜,不胜枚举。而《周易》中的八卦被结构为一种理论模式,也能在名字中觅到其踪迹。八卦的理论模式主要容纳了宇宙生成图式和世间万物,如太极、两仪、四象、五行、方位、动物、人体、家庭成员等。八卦的理论模式不如阴阳五行整齐,其系统内的反馈机制不如后者简便易循,又没有对社会历史的具体规范,因而影响也不如后者大。但八卦*基本的功能是占筮,人们出于趋吉避凶的迷信心理,又乐于从此中找到安慰,所以还是有人在八卦的理论模式中撷取嘉名。
八卦*基本的空间结构比阴阳五行学说更为精密,标志着八个方位,人们取名往往与此有关。八卦与八方的相配是:震为东方,巽为东南,离为南方,坤为西南,兑为西方,乾为西北,坎为北方,艮为东北。南宋末年有一位很渊博的学者叫黄震,字东发,八卦与方位的配合在名字中对应起来。发的意义和震卦为雷相照应,《礼记·月令》记仲春之月“雷乃发声”;又与模式中“万物出乎震”有关,因其中包含“发生”的意思。所以取名为震的人多用“发”为字,如南宋初年称为汉上先生的学者朱震,字子发。清代大学者、乾嘉朴学的皖派宗师戴震,字东原,名即八卦之一,表字中有东,为震的方位,还取意于震卦“其于稼也,为反生”(《易经·说卦》),孔疏云,“取其始生,戴甲而出也”,所以表字中有“原”,隐含着原野中禾苗初生的意思。再则八卦模式还有关于家庭的对应结构,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男……。男子命名为震,是否与他为家中长子有关呢?这方面的材料很少,难以说明。即如上举三例,我们只知道朱震有弟弟名朱巽(巽亦是八卦之一),人称“二朱”。戴震有其弟子段玉裁所撰《年谱》,可是这位段先生把笔墨都花在了他老师的学术活动上,只记下了戴东原的祖父、父母,余则阙如,似乎戴先生是个独子。对黄震这方面的情况,我们更是一无所知。
名字用卦名,这样的例证比较明显。有的名字却是暗合八卦模式,那就难以一目了然了。此类例子在史传中偶或见之,终是不多。《新唐书·崔信明传》记载的一个故事,和此人的名字有关系。崔信明的传中不载其字,有名无字,令人遗憾。他这个名字是强调“明”,信在古汉语中作副词是“确实”的意思。书中的故事是说他生在五月五日中午,当时正有许多色彩绚丽的小鸟在庭院里的树上鸣啭,当时有个人说:“五月为火,火主离(即离卦),离为文;日中,文之盛也。雀五色而鸣,此儿将以文显。”名字中的“明”字正是离卦主火主日的取义。宋代有撰写《游宦纪闻》一书的作者,名叫张世南(或作士南),字光叔。按照命名的习惯,名与字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而从字面上看,此人却是例外。但用八卦的模式正可以解释,南方之卦是离卦,离为火,为日,为电,这就是“南”和“光”之间的联系。明朝有个曾任重庆府知府的人,名叫黄乾行,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易经·乾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为他的表字一定与此句有关,然而非也,此人字玉岩。我们从乾卦所包罗的事物去看,有了着落,“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按孔颖达的说法,乾为玉是“取其刚之清明也”,那么,“乾行”和“玉岩”仍与乾卦被规定的刚健的性质统一在一起。
我们相信,与八卦模式有关的名字还很多,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在史籍中有所发现。这一类理论模式在中国文化中的渗透,恐怕比我们认识到的要深要广。
……
赵瑞民,早年就读于山西大学、西北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从事历史文化研究,著有《姓名与中国文化》,与周苏平合著《中国地域文化三晋文化卷》,参加编著《中华文化通志晋文化志》等。后转入考古学研究,与韩炳华合著《晋系青铜器研究:类型学与文化因素分析》,合作编撰《黄河漕运遗迹(山西段)》等。
现代汉语(00535)(2013版) 本书特色 本教材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现代汉语课程指定教材,属该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教材旨在使学习者掌握...
中世纪并不黑暗,这片沃土孕育了现代欧洲人物,细节有血有肉,纵论历史大势,高屋建瓴◎ 编辑推荐☆欧洲“中世纪”是什么样的时代?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说中世纪看似...
《未来的组织》内容简介:互联网浪潮的汹涌与宏观经济的衰退,不会影响睿智者的判断,相反却会成为改革家的机遇。凭借深刻的洞见、
皇帝的风花雪月 本书特色 后宫佳丽三千,难以慰藉一颗寂莫的心,青楼女子成为红颜而已,至高无上的皇帝苦苦追寻世间真爱,色与欲的迷惑还是旷世经典爱情,说不尽帝王的风...
蒙求-中华蒙学经典 本书特色 《蒙求》是一部专讲历史典故的蒙学教材,成书于唐代,是现存同类蒙学书籍中*早的一部。本书收录了唐以前六百多条名人轶事,并将其总结成押...
国学基础文库-国学词典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中国文化“关键词”(宗教学、伦理学、礼俗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史学、哲学)的阐释,为非文史专业的普通读者提供一部...
寻隐日本 本书特色 《寻隐日本》是日本美学大家白洲正子的代表作。她漫步于近江、京都、大和、越前的隐匿秘境,深受古典之美和居于其中的人们悠然脱俗之魂触动,写下了这...
易纬文化揭秘 内容简介 中国《易》学有经、传、纬三大系统,经、传导纬,纬补经、传,共同构成中国《易》学的整体。本书从哲学文化学的视角,以《易纬》文化为专门研究对...
老照片:第四十七辑 本书特色 在回荡着回忆的背景音乐声中,你可以慢慢咀嚼每一个故事、每一张照片、每一个细节,细细体味我们经历过的或未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或未听说过...
有味是清欢:美食小品赏读 本书特色人间有味是清欢。宋嫂鱼羹、东坡肘子,莫不大快朵颐;三月鲥鱼、四月芋芳,恰值时令节序;绿葵紫蓼、春韭秋菘,食之不厌精细。 且不说...
本書榮獲德國藝術基金會(The German Arts Foundation)評選為2009年度「最美麗的書」(The Most Beautiful Book ...
中国文法学初探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3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对中国语法学界自《马氏文通》以来因袭英语语法研究的状况...
张严平,女,1982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新华社高级记者,曾荣获中国新闻界“长江韬奋奖”、“新华社卓越贡献奖”、“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其长篇通讯《索玛花儿...
农耕习俗-画说中国传统民俗 本书特色 农耕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顾问阳正太先生在《关于文化与农耕文化的思考》中也把它分为三个层次:**层次是...
软文化·真实力(为什么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内容简介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根据中央关于“宣传贯彻十七大精神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善于用事实...
中国古代服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民俗系列 本书特色 为什么我们人类祖先的服装和佩饰会如此简单粗糙,而我们今天却那样丰富多彩?我国的服饰又是怎样由原始葫芽状态逐渐...
(平)中国文库第二辑·综合普及类:阅读城市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作者自己访问过并深有感触的十几个城市加以描述,穿插进国际建筑大师的故事和20世纪世界建筑的发展史。...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本书特色 梁漱溟作品集全新整理 权威文本 梁漱溟先生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 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
文化产业应用理论 本书特色 向勇、刘静主编的《文化产业应用理论》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研究部2010年的重点项目,既是首次对国内外文化产业应用理论的一次初...
楹联文化小识-(修订本) 本书特色 对联,雅称为楹联,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艺术,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独特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谐的对仗格律,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