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家姓》以来, 中国的姓氏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切近的组成部分, 从取名字的避讳、姓名与五行的相生相克到怎样的姓名主贵, 在一个尘封的传统里有中国人的“日常的小秘密”, 百姓日用而不觉。本书从姓氏起源的角度梳理姓氏文化的传统, 对姓氏的民族认同心理、姓名的中
自《百家姓》以来,中国的姓氏文化一直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切近的组成部分,从取名字的避讳、姓名与五行的相生相克,到怎样的姓名主贵,一个尘封的传统里面有着中国人的“日常的小秘密”,百姓日用而不觉。本书从姓氏的起源角度梳理姓氏文化的传统,对姓氏的民族认同心理、姓名的中国学都做了详实的介绍,写的生动好读。在赵钱孙李的后面,是中国人取名的一部秘史。
名字与八卦
八卦由来已久,相传是伏羲氏发明的,它是作为《周易》书中的基本结构保存在我们文化传统中。八卦有一种神秘气息,不但能占筮,预测未来,又包含高深的哲理,还和道教、武术、军事等都发生了关系,影响至深且巨,我们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清楚它。这里,我们只就其在《周易》书里的作为理论模式的一个侧面略作说明。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儒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周易》一书,按照比较通行的说法则是儒家经典之首。之所以摆到这样的位置,是因为该书保存了*古老、*深奥的思想。《周易》是一部包罗万象的著作,其在古代人的心目中,占据着学术殿堂的*高位置。今天人们努力发掘的是《周易》的哲学思想,又盛赞它与电子计算机基本原理的数学二进制有相类似的数理形式,民间却还有人用它来占卜吉凶。
我们研究人名,也随处能见到用《周易》的内容命名的实例。如明代有一位在乡村教私塾的冬烘先生,因编了一部《五伦诗》(吟咏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道德规范的诗集),留下了他的名字,这名字径直用《周易》的书名,叫沈易(姓沈氏),字翼之,取意是孔子作《十翼》阐发《周易》。三国时蜀汉名将赵云,字子龙,是用“云从龙,风从虎”(《周易·乾卦·文言》)之说。唐代有一位精通品茗之道,后被尊为“茶神”的陆羽,字鸿渐,摘取《周易·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的文句。辛亥革命时期,陕西有“西北革命擎天柱”之称的一代英烈井勿幕,名字几乎是直接从《周易·井卦》中抄出来的一句爻辞。
使用《周易》中文句命名的现象在古代屡见不鲜,不胜枚举。而《周易》中的八卦被结构为一种理论模式,也能在名字中觅到其踪迹。八卦的理论模式主要容纳了宇宙生成图式和世间万物,如太极、两仪、四象、五行、方位、动物、人体、家庭成员等。八卦的理论模式不如阴阳五行整齐,其系统内的反馈机制不如后者简便易循,又没有对社会历史的具体规范,因而影响也不如后者大。但八卦*基本的功能是占筮,人们出于趋吉避凶的迷信心理,又乐于从此中找到安慰,所以还是有人在八卦的理论模式中撷取嘉名。
八卦*基本的空间结构比阴阳五行学说更为精密,标志着八个方位,人们取名往往与此有关。八卦与八方的相配是:震为东方,巽为东南,离为南方,坤为西南,兑为西方,乾为西北,坎为北方,艮为东北。南宋末年有一位很渊博的学者叫黄震,字东发,八卦与方位的配合在名字中对应起来。发的意义和震卦为雷相照应,《礼记·月令》记仲春之月“雷乃发声”;又与模式中“万物出乎震”有关,因其中包含“发生”的意思。所以取名为震的人多用“发”为字,如南宋初年称为汉上先生的学者朱震,字子发。清代大学者、乾嘉朴学的皖派宗师戴震,字东原,名即八卦之一,表字中有东,为震的方位,还取意于震卦“其于稼也,为反生”(《易经·说卦》),孔疏云,“取其始生,戴甲而出也”,所以表字中有“原”,隐含着原野中禾苗初生的意思。再则八卦模式还有关于家庭的对应结构,乾为父,坤为母,震为长男……。男子命名为震,是否与他为家中长子有关呢?这方面的材料很少,难以说明。即如上举三例,我们只知道朱震有弟弟名朱巽(巽亦是八卦之一),人称“二朱”。戴震有其弟子段玉裁所撰《年谱》,可是这位段先生把笔墨都花在了他老师的学术活动上,只记下了戴东原的祖父、父母,余则阙如,似乎戴先生是个独子。对黄震这方面的情况,我们更是一无所知。
名字用卦名,这样的例证比较明显。有的名字却是暗合八卦模式,那就难以一目了然了。此类例子在史传中偶或见之,终是不多。《新唐书·崔信明传》记载的一个故事,和此人的名字有关系。崔信明的传中不载其字,有名无字,令人遗憾。他这个名字是强调“明”,信在古汉语中作副词是“确实”的意思。书中的故事是说他生在五月五日中午,当时正有许多色彩绚丽的小鸟在庭院里的树上鸣啭,当时有个人说:“五月为火,火主离(即离卦),离为文;日中,文之盛也。雀五色而鸣,此儿将以文显。”名字中的“明”字正是离卦主火主日的取义。宋代有撰写《游宦纪闻》一书的作者,名叫张世南(或作士南),字光叔。按照命名的习惯,名与字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而从字面上看,此人却是例外。但用八卦的模式正可以解释,南方之卦是离卦,离为火,为日,为电,这就是“南”和“光”之间的联系。明朝有个曾任重庆府知府的人,名叫黄乾行,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易经·乾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为他的表字一定与此句有关,然而非也,此人字玉岩。我们从乾卦所包罗的事物去看,有了着落,“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按孔颖达的说法,乾为玉是“取其刚之清明也”,那么,“乾行”和“玉岩”仍与乾卦被规定的刚健的性质统一在一起。
我们相信,与八卦模式有关的名字还很多,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在史籍中有所发现。这一类理论模式在中国文化中的渗透,恐怕比我们认识到的要深要广。
……
赵瑞民,早年就读于山西大学、西北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从事历史文化研究,著有《姓名与中国文化》,与周苏平合著《中国地域文化三晋文化卷》,参加编著《中华文化通志晋文化志》等。后转入考古学研究,与韩炳华合著《晋系青铜器研究:类型学与文化因素分析》,合作编撰《黄河漕运遗迹(山西段)》等。
☆鬼才漫画家马克-安托万·马修的成名之作☆打破漫画的创作规则、颠覆纸书的呈现形式☆欧洲漫画界卡夫卡的先锋艺术实验☆令人无比焦虑的荒诞世界,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
应用语言学(牛津语言学入门丛书) 内容简介 库克所著的《应用语言学》在“前言”之后,由“概述”、“阅读材料”、“参考书目”和“术语表”四个部分构成。**...
明人奇情 内容简介 简介本丛书是一套精心雕琢的名家小书,又是一部匠心独具的文化简史。以“雅风美俗”为血脉,以历代民俗、文风、典制、艺文和经子等为筋骨,形塑了一幕...
隐遁的社会-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斗蟋 本书特色 作者选取在中国存在了千百年但却一直没能进入学术研究视野的斗蟋群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通过七年多的参与式观察和持...
邢福义文集 第一卷 内容简介 《邢福义文集》中的“小句中枢说”“句管控”“名词赋格”等重要理论和“两个三角”“三个充分”的研究思路,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对于汉语...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内容简介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探讨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文官与武官的关系、家族制度与国家治理的关系,皇族血统退化与国力盛衰的关系等问题。中国...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本书特色 本书比较全面地对中国文学形式化的民族文化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可以弥补西方结构主义、符号学之缺撼。同时,开拓了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这...
作者簡介佐藤傳SATOH DEN「一人事業習慣的專家」在都心創立並主持學習研究所已屆30年。以習慣專家身份獲得NHK電視節目《早安日本》與雜誌《日經Busine...
伊索寓言全集(精装版) 本书特色 《伊索寓言》——一个何等响亮的书名!在所有古希腊作家中,*为人知的也许是伊索,其声誉之隆甚至超过了荷马。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伊索...
《菜根谭》译解 本书特色 《菜根谭:译解》糅合儒、道、释三家真理,表现人生、人性、人际的独到见解;论述修身、处世、待人、接物等人生处世哲学;文辞优美、对仗工整、...
吕叔湘文集(第六卷) 内容简介 这次编文集,并没有把所有写过的文字一概收入。有些散篇,有些单刊,出于这样或那样的考虑,没有收进去。文集共有六卷。一卷是《中国文法...
银图腾-解读苗族银饰的神奇密码 本书特色 《银图腾(解读苗族银饰的神奇密码)》编著者戴建伟。银饰作为审美的、身份的和信仰的“符号”,其文化价值是如何铸成的?这就...
季羡林-阅世心语 内容简介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
《十年涨薪30倍:财务职场透视》内容简介:擅业务的财务会办事 懂人情的会计易升职 500强企业真实工作经历 基于作者在外企(500强企
画火御寒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丰饶之笔抒写人情世故,鞭辟入里,摇曳生姿;用自嘲之心省察一生坎坷,亦庄亦谐,兴味盎然。既谈往事旧人,也说今人今事。画火御寒 内容简介 ...
神社众神明 内容简介 神社是日本国惯见的一道风景。有的神社隐身于茂密的森林深处;有的则位于高处,需要攀登数十段梯级才能到达;还有的挺着瘦小的身躯,跻身于都市鳞次...
姬叉福建人。愛閱讀,愛音樂,愛影視,寫過武俠玄幻,寫過都市娛樂。此番將玄幻世界的瑰麗想像與現代都市的娛樂思維相結合,希望和大家一起體驗兩種世界的思維矛盾與逐漸趨...
闻一多说神话 本书特色 闻一多(1899-1946),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文学家、学者。《闻一多说神话》融汇民间报告、文学、历史学及考古学,运用质询的...
且慢,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现象批判 内容简介 有人说:易中天走红是浅思维的成功。易中天现象是浮躁的标志。……梁永安、葛红兵、蒋元明、张颐武、郜元宝、李瑞卿、...
西方负典:人类历史上有争议的80本书 内容简介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禁书在浩如烟海的书籍宝库中,往往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本书选取了一些国家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