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并不黑暗,这片沃土孕育了现代欧洲
人物,细节有血有肉,纵论历史大势,高屋建瓴
◎ 编辑推荐
☆欧洲“中世纪”是什么样的时代?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说中世纪看似黑暗愚昧,那如何能孕育出近代欧洲的理性、人文、商业和开辟新世界的闯劲?
☆德国学者约翰内斯·弗里德着眼于历史结构,将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形象与时代大势结合起来。为我们呈现中世纪欧洲的政治和教会格局、宗教生活、艺术以及古典文化和理性精神的复兴历程。
◎ 内容简介
从法兰克人的崛起开始,弗里德用不同个人的经历来展开关键性的主题,这些人物包括教宗、国王、学者、传教士或商人。借此,弗里德叙述了公元500年到公元1500年这一千年的政治、社会、宗教、经济和科学发展。如查理大帝统治下的欧洲政治、文化和宗教革新;查理四世统治下的神圣罗马帝国,及布拉格宫廷的文化事业;还有英法百年战争和圣女贞德的故事。作者也考察了更宽广的政治和知识潮流,从教宗权、教会大分裂的冲击,到君主制的新理论、法学,再到学术和科学的兴起。
在中世纪,欧洲一直存在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尝试,逐渐形成了精神文化的整体,打下了现代各国家的基础;君权与教权相分离,创造了市民的自由;人们探索着新的领域,从科学研究到发现遥远的国度。中世纪将欧洲引向了通往现代世界的道路。
◎ 名人推荐
这个所谓黑暗的时代从未如此光明和多彩。
——德国《时代周报》
该领域的专家写出的一部综合著作,一部读来非常愉悦的全方位的作品。
——《文学》杂志
弗里德的知识广度惊人,他对这个历史时期的热情令人钦佩……那些对中世纪抱有真正热情的人会因这部雄心勃勃的辩护之作激动不已。
——丹·琼斯,《星期日泰晤士报》
◎著者简介
约翰内斯·弗里德(Johannes Fried)是德国历史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世纪史。弗里德曾就读于海德堡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后于科隆大学、法兰克福大学任教。
◎译者简介
李文丹,北京大学德语文学学士、历史学硕士,柏林自由大学博士,现为德国乌普塔尔大学中世纪史专业、保罗·玛利亚·鲍姆加腾教宗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讲师。
谢娟,北京大学硕士,柏林自由大学博士,现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研究重点为中古德语长篇叙事诗。
在文学高度发达的古典世界之上,他们带来一个无文字书写的、全然依靠口传的蛮族文化。对此,古典世界不仅无力反抗,反而是逐渐依赖它。这些蛮族为世界带来了什么?尽管蛮族尚无书写文化,然而20世纪对他们的研究给出了新的解答。关键的结论是,他们注入了新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单纯地服从于既往:他们倾向于综合地而不是分析地解决问题。本质上他们选择因时因地制宜,而不愿把所生活的世界抽象。换言之,他们无法把外在环境系统化,并对其分门别类,而是热爱熟悉和传统的事物。
——引自章节:第一章波埃修斯与欧洲的崛起
使用方言的民间文学与诗歌也在此时起步。8世纪时基本上只有零星词汇与若干边角评注流传于世,在此之后,不仅是翻译、简短的祈祷文以及咒语,更有结构工整、采用古典韵律的《圣经》故事诗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在诸如法兰克、巴伐利亚、阿勒曼尼甚至是萨克森这样的“德语”民族中传播开来。这些作品包括仅剩残篇的古萨克森语《创世记》古萨克森语的新约叙事诗《救世主》、古高地德语的“塔提安”(Tatian)《四福音合参》、法兰克人魏森堡的奥特弗里德(OtfridvonWeibenburg)的《四福音合参》、描写世界末日的巴伐利亚方言作品《穆斯皮利》(Muspilli)、蒙德湖(Mondsee)-维也纳残卷《人民的蒙召》、穆尔巴赫(Murbach)赞美诗等,更不用说圣经中的《诗篇》与各种版本的《主祷文》。如今德国人仍将《主祷文》念成“父亲我们的”(Vaterunser),而非正确语序的“我们的父亲”,正是源于8、9世纪的直译。这些诗人和学者满怀自豪与信心,将古老的文献转译为自己的民间语言,由此他们的语言也不再是野蛮的语言了。奥特弗里德写道:“为何法兰克人不曾想到用自己的语言歌唱天主的赞歌?”人们从字里行间可以推想,这位魏森堡的歌者如何心潮澎湃地在国王、大主教和主教面前吟咏他的诗作。
——引自章节:第四章王国的巩固与罗马帝国的第二次复兴
千夜之夜 本书特色 故事始于山鲁佐德通过精彩的故事拯救了自己之后,仍然怀疑丈夫嗜血成性。宫外的世界也并不平静,到处都是忧伤的灵魂……千夜之夜 内容简介 《天方夜...
国际汉学.第十七辑 本书特色 《国际汉学(第17辑)》中的马礼逊是一位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开拓者,他所留下来的学术著作在中国近代学术史...
中国旧书局 本书特色 《中国旧书局》以清末之1949年间上海书林的旧书局为关注点,历数上海书林曾辉煌一时的五十多家旧书局的兴衰史,为读者展现了在那个激烈动荡的变...
国学概论讲话 本书特色 《国学概论讲话》一书原版由蔡元培题写书名。这本书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凡国学上之基本知识,均已搜辑无遗。”全书如同...
我的留学记 目录 译者前言 一 我的留学记 留学之前 把中国作为中国来理解 在尊重西欧的风潮中 京都学界与清末古典学者的接触 与从中国来的留学生交往 被中国文学...
常识 本书特色 作为语言学家的周有光,新世纪后的关注点有所变化,他更关注整个社会常识的匮乏现状,因此写了很多有针对性的短文章,广泛涉猎历史、文化理论、思维等等领...
现代学人的信仰 本书特色 《现代学人的信仰》是刘梦溪先生深研国学大师的学问与思想、精析现代学人的信仰与风致之力作.中国现代学术的总成绩,是清中叶乾嘉之后中国学术...
国学知识大全 本书特色 著名国学大师吕思勉带你领略国学智慧!不可不读的传统文化百科全书吕思勉国学典藏精校版,一部民国学术巅峰期写就的大师之作。 让读者能够从一个...
历史碎影:日常视野中的现代知识分子 本书特色 作者从日常生活的视野,对这些生活在20初叶的南方知识分子做了一次发现式的书写,细腻而敏锐地写出了他们所面临的人生,...
密林寻找树叶的探险:阅读的风貌 本书特色 进入苏东坡、梁启超、蒙田、梭罗的读书世界重温几米的图像阅读经验了解重庆书痴的黄金守则密林寻找树叶的探险:阅读的风貌 内...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本书特色 季羡林自言:到了耄耋之年,忽发少年狂,一系列引人关注的怪论、奇思问世。在季先生的这些怪论奇思中,影响*大的莫过于本书阐述的“三...
格言对联大观 本书特色 格言,自古有之。《宋史·吴玠传》:“玠善读史,凡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积久,墙牖皆格言也。”可见,格言是古人留下的“可师”的话,是具有普...
戊子草-钱文忠集 本书特色 钱文忠教授经典文集钱文忠教授对近世学人极其作品的深度解读戊子草-钱文忠集 内容简介 《戊子草》是钱文忠教授在戊子年写下的一部随笔集,...
1930-2120-中华民俗万年历 本书特色 一书在手知古知今知未来,万年日厉选吉选利选人生;国学经典,荟萃华夏文化精髓,万年宝典,开启人。生智慧心扉!1...
迪克·威尔逊(Dick Wilson)国外研究当代中国问题的知名学者。早年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及美国加州大学,获文学、法学硕士,后在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性刊物《中国...
声律启蒙 弟子规 幼学琼林 本书特色 《声律启蒙》引用了大量的典故,涉及历史、神话传说以及许多人们熟知的俗语。 《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谦恭自律,...
麥當諾(Patrick McDonnell)1956年出生於紐澤西,拿獎學金就讀紐約的視覺藝術學院,畢業之後即成為一名自由插畫家,在許多知名雜誌上負責專欄或連載...
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 本书特色 刘坚、蒋绍愚编著的《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无疑是从事宋代语法研究的重要语料,尤其是在反映宋代口语方面具有重要...
北京方言与文化-(含光盘) 本书特色 方言是某一地域中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北京方言。北京是千年古都,融合了多民族的文化、习俗和语言。久...
书谱 本书特色 这本《书谱》由郑晓华编著,《书谱》是中国书法理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全文洋洋洒洒三千七百余言,珠流玉溅,可以说处处灵光闪耀。在中国书法史上,汉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