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帝国的崛起/房龙真知灼见系列》主要讲述了荷兰是如何在17世纪时成为海上殖民强国,随后分崩离析,不断遭受海外强国的奴役和欺凌,*终,它摆脱了殖民帝国的统治,又屹立于海上,重新成为海上强国的历史。是一个国家的复兴史。
由美国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所著、鞠长猛和黄敏学所共同翻译的《海上帝国的崛起/房龙真知灼见系列》一书是一本写给青少年的通俗历史课外阅读图书。主要讲述了荷兰是如何在17世纪时成为海上殖民强国,随后分崩离析,*终,它摆脱了殖民帝国的统治,又屹立于海上,重新成为海上强国,这是一个国家的复兴史。
《海上帝国的崛起/房龙真知灼见系列》:01 共和国的余晖(1795年12月) 这是光辉的1795年。荷兰在历经了近百年的民族冲突之后,一代新人成长起来,伴随他们成长的是无休止的政治斗争。当然,所谓的政治斗争不过是些政治丑闻罢了。还好,这种吵闹的日子已经结束了。早在40多年前,也就是1745年前后,富于启蒙精神的中产阶级就开始为参政而斗争,荷兰也在这一时期从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分裂成许多独立的经济小邦。奥伦治家族的统治地位始终牢不可撼,纵使中产阶级的斗争在表面上符合道义,终归是束手无策。唉,这些奥伦治家族的亲王,他们曾经领导人民缔造了这个国家,威名响彻这片土地。现在却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全然不顾自己应尽的责任,丧失了立国的基础。自封为改革家的爱国者党①(①“爱国者党”是作者房龙概括而成的“党”,实际的名称是“爱国主义者运动”。18世纪中期,在法国启蒙思想影响下,荷兰出现了激进的“爱国主义者运动”,他们要求扩大人民的权利,缩小荷兰共和国总督的权力,但于1787年受挫。“爱国主义者运动”先后举行三次起义,连海牙、阿姆斯特丹等城市人民也起来暴动,政府被迫修改宪法,大大限制了君主的权力,政权落入大资产阶级手中,基本上建立了荷兰现今的政治体制。),四处吹嘘自己是实干派,如今也是腐败不堪。他们聘了些头脑发热、不通世故、满脑子都是友邦教条的年轻人担任顾问,还把他们的意见奉为金科玉律。殊不知,伟大的友邦任用了一批政治掮客,正盘算着利用这些人的狂热来谋取个人利益呢。爱国者党又一次赢得邦联议会选举的胜利,不是因为他们力量强大,仅仅是因为他们比政治对手强大一些。此时,共和国政府的行政机构运转不灵,就如同一座被遗忘在古代森林边的风车—样,再也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爱国者党不费吹灰之力就赢得了大选的胜利,于是,他们沾沾自喜地认为,动动嘴皮子就能万事大吉。后来,他们居然冒犯起世袭执政来。更有甚者,他们对执政的夫人,也就是普鲁士国王的妹妹,极为大不敬。就在十年前,他们也盲目自大,硬是把这个国家仅存的一点海军投入到对英国的战争中。战争双方力量对比悬殊,荷兰人可谓是孤注一掷,*后惨遭败绩。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是1787年,他们又天真地认为自己拥有西方列强中*强大的军事力量,结果普鲁士人没用一周的工夫,就直捣他们的老巢,让他们苦心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立刻丢盔弃甲,逃之天天。威廉执政,曾经在他祖传的森林宫殿中对这个国家发号施令,现在,他又蠢蠢欲动,试图用笨拙的手指去解开这个腐朽政权中的团团乱麻,结果可想而知,迎接他的只有失败。实际上,旧政权早已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只有破旧立新才能把这个国家从混乱无序的状态中解救出来。然而到哪里去找寻破旧立新的人呢?他既要有足够的勇气,又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才能担负起这项历史重任。威廉执政显然已经力不从心,对他来说,与其去过问复杂的立法制度改革,还不如去欣赏欣赏士兵们军帽上的新帽徽。此时的大议长凡·德·卡佩伦已经年近七旬,现在同样也是冰山难靠,他热衷于营建自己的泽兰议会,而不是试图把这个濒临灭亡的国家挽救回来。当然,威廉执政的夫人,也就是普鲁士王国的公主,或许凭借着娘家的势力可以收拾残局。不过,她现在被视为叛徒头领、国家的荡妇,不仅毫无作为,就连她昔日异常热闹的会客大厅如今也是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不久之后,来了一个年轻人,他曾经在国外留学,是个善于审时度势、精于算计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怀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为执政夫人出谋划策,但他*终也发现执政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直到20年后,当他为了粉碎法国人的奴役枷锁,而用自己的毕生所学起草荷兰王国**部宪法草案时,他的名字——吉斯波特·卡雷尔·冯·霍亨多普,才逐渐为世人所知晓。在鹿特丹,有个人叫皮特·保罗斯。他现在是个即将入土的海军上将,过着波澜不惊的市民生活。他曾夸下海口,一定会在海军上将的职位上做出政绩来。可惜,受到条件的限制,他也没有拿出富有建设性意义的成果。于是他便终日埋首在各种账目与票证之中,努力寻找着从空虚的国库中支付海军军饷的良方。一个有着150万人口的国度,一个独领欧洲风骚100多年的国度,难道没有人站出来,领导这个国家度过困境吗?……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荷裔美国人,学者,作家,历史地理学家,1882年出生在荷兰鹿特丹。他是出色的通俗作家,在历史、文化、文明、科学等方面都有著作,而且读者众多,是伟大的文化普及者,大师级的人物。房龙多才多艺,精通10种文字,钟情于写作,始终不曾倦怠,其所有著作的插图全部是自己的手笔。
文史之辩-历史教学中的文史结合研究 本书特色 历史教学如何走文史结合之路,既需要我们借鉴传统史学的经验,又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总结历史教学实践的经验。因为历...
明朝那些事儿7 内容简介 本书是《明朝那些事儿》第七部,主要讲述了从万历年间中日战争到明熹宗即位前后二十七年的历史。万历年间,内忧外患,外有日、朝进犯,内有四处...
民国盗墓史·内幕卷 本书特色 揭露民国时期,做官的、为民的、当兵的、外国人争相盗墓、挖宝、“探险”、“考古”的幕后真相。挖出正史隐藏的盗墓狂人,寻觅野史背后的摸...
传奇特工-图说天下 本书特色 间谍是从敌对方刺探机密情报或者暗中进行破坏活动。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在暗中窥视上至政要、下至平民的隐私,并进行绑架、暗杀、窃取情报、...
许翰集 内容简介 《许翰集》是對许翰文集《襄陵文集》的點校整理,本書校勘,以對校為主,擇善而從,為保持底本原貌,除明顯誤字如己已巳之類予以逕改,書中出現的俗體字...
西汉经济史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3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分四章,首先介绍了西汉以前中国经济发达不平和、封建制度分...
《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内容简介:本书是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系列“辽、西夏、金、元”一卷。《中国的历史》
《返思录》内容简介:这里的一切都是自性的流露。毫无掩饰地呈现自己真实的经历,反思自己的种种过往。所以你需要做的只是安安静静
唐朝从来不淡定2 本书特色 《唐朝从来不淡定.2——李世民的政治课》 失传千年的皇朝统治术唐朝是日本人至今的精神故乡。唐朝内心的阔大和强盛根本不需要淡定。解史...
绅商也要革命-苏省辛亥年 内容简介 绅商是活跃在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特殊社会阶层,在辛亥革命前后他们用富有血性的行动竭力挽回国家利权,并因应时势理性地选择革命...
中华上下五千年:献给孩子的历史(6册) 本书特色《中华上下五千年》全套共6册,适合6-12岁。 《中华上下五千年》概括了华夏族汉族的故事,带领孩子掌握历史文化,...
税收史话 本书特色 本书以漫笔形式叙述了中国四千多年的税收史实,根据“以时为经,以事为纬;经不断时代脉络,纬不缺税事要项”的原则,对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
名夷待访录-Vo1.87 本书特色 《明夷待访录》诞生于明清之际,是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呼唤民主政体的名着。作者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
文明曙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华历史通览》系列丛书之——上古秦代卷。全书以通俗的语言、轻松的笔触、富有情感的描述,引领读者步入中国上古秦代历史文化的长廓。那一个...
转折年代-中国.1947 本书特色 看到《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这个书名,读者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拿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
内战记 本书特色 《内战记》,出自大名鼎鼎的古罗马帝国奠基人凯撒的亲笔,既是古罗马历史名著、拉丁语黄金时期的散文代表作,也是富有战略战术的兵书,对西方史学界...
满族史论稿 本书特色 满族是一个充满激情与进取精神的少数民族。满族及其历代先民与周边各民族共同缔造了我国的疆域版图,维护了国家的主权,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
汤志钧史学论文集 本书特色 戊戌变法史和中国经学史,是作者主要从事研究的课题,汤志钧所著的《汤志钧史学论文集》也以这方面的札记居多。近年,重新编校《梁启超全集》...
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下卷) 本书特色 作者说:自1966年费正清(1907-1991)和本人开始为《剑桥中国史》拟订计划以来,已经过了30年...
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明清史学术文库·中国融入世界的步履:明与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较研究》对于中国古代与海外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