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不论是古今中外,当闲人都不易。雍正皇帝在雍邸里做亲王的时候,刻过一枚“富贵闲人”的闲章,用来自我标榜。但他当时正在处心积虑地拉山头搞阴谋,要夺取皇帝的宝座,富贵是真的,闲却是从来也没有过的,所谓“闲人”云云不过是一种韬晦的策略罢了。政治圈子以外的富人也未必能闲,又要运思经营以生息,又要小心筹划以防忌,累死了,哪有什么闲?倒是既不富又不贵的李笠翁写出过一部堪称闲情经典的著作,就是著名的《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的内容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个部分,讲的全都是吃喝玩乐的事情。但这些吃喝玩乐常常被李渔描绘得极有诗意。他说到菜花的盛开,“一气初盈,万花齐发,青畴白壤,悉变黄金,不诚洋洋乎大观也哉!当是时也,呼朋拉友,散步芳塍,香风导酒客寻帘,锦蝶与游人争路,郊畦之乐,什佰园亭,惟菜花之开,是其候也。”遍地金黄的油菜花本来是江南极平常的景象,他却能从中找到这样一种感受,确实是闲情。李渔的这一点闲情得来的也不容易。他生活在明清之际,正值社会的大动乱、大改组,一个让人很难闲下来的时代,他本人也实在很少有闲下来的时候。为了生计,他要写字卖文,刊板售书,还常常携了家人漂游天下,找有钱人打抽丰。只是他的打抽丰同当时一般的方式有些不一样,并不是空口白乞,而是带了家庭小戏班给大户人家搬演些时新戏曲(其中多是他自己创作的),以艺换取酬劳。人们通常议起《闲情偶寄》,大都盛赞其中的词曲、演习两部分,以为是戏剧理论史上的杰作。而这杰作正是他多少年一身兼班主、编剧、导演、教习数任,惨淡经营得来的体会。那是衣食之所依托,闲的成分大概极少。
旧时候的读书人,参加科举走仕途是正经事业,归隐山林也算得上高雅,但如果为了生计而刻意经营,特别是经营的还是粉墨氍毹的“卖笑”行当,就会为社会、为士林所不齿。李渔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大坏事,却受过不少诽谤,当时说他“生性龌龊”“儇薄无耻”的大有人在。为了抗议或是自嘲,他曾经在自己的宅门上题了“贱者居”的字样,但也有人就针锋相对地在对面门户题上“良者居”,暗指他和他的家人都是倡优之辈。可见那个时代对他是很不宽容的。直到现代,还是有人对他横加指责,或说他在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烈的时代却斤斤于闲情是文人无行,或说他四处奔走为达官贵人服务是帮闲有术,虽然换上了比较新潮的词语,骨子里对他的看不起却是一样。
其实,用自己的心血换饭吃,即使服务的对象是达官贵人,也不能算可耻,何况他的《笠翁十种曲》《闲情偶寄》,自有其价值,并不全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至于国破家亡的惨痛之类,原本是应该由那些经管此事的皇帝、大臣、将军们来负责任的。对于时代的忧患,笠翁似乎也并不是全然无动于心,甚至在讲“闲情”的时候也会有所流露。“声容部”讲肌肤之选,结语处忽云:“若是,则白者、嫩者、宽者为人争取,其黑而粗、紧而实者遂成弃物乎?曰:不然。薄命尽出红颜,厚福偏归陋质,此等非也,皆素封伉俪之材,诰命夫人之料也。”语极调侃,但那近于悲愤的弦外之音也是不难听出的。只是李渔更着意于诗意的人生和人生的诗意。这在那个理学昌盛的时代很难行得通,他只好辩解说:“据我看来,名教之中,不无乐地;闲情之内,也尽有天机。毕竟要使道学风流合而为一,方才算得个学士文人。”当时自然不会有人响应,于是他只能我行我素,背负着沉重的骂名,或许还有更沉重的心理压力,去寻找生活中的闲情,生活中的诗意。不过比起同时代的许多人,他总算活得潇洒。他的朋友诗人吴梅村,是前明的榜眼,入清后为声名所累,到京城做过一年闲官,以后就直到死都不能驱除压在心头的“贰臣”的阴影,在苦雨凄风中度尽残年。到底哪一种活法更值,大概只能由当事者自己去判断了。
(原载1993年7月13日《吉林日报》,老陶)
罗振宇所推崇《崇祯帝》作者“致青春”闲情文集。记录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勾动一代人的情感共鸣。布面精装,情怀典藏!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著名电视策划人、明史研究专家苗棣先生年轻时代文字首次结集出版!寓史于俗,观沧桑之变,发兴亡之叹,嬉笑怒骂中暗藏犀利。
◎中篇故事巧妙借用“和氏璧”传说,匠心独运的营造,具有别样的气度和韵味,摇曳多姿,触动人心。充分显示作者年轻时代文字上的才情!
◎封面采用汪曾祺亲绘字画,内外双封,布面精装,超值典藏。
◎作者风华正茂之时的闲情文字,适合这个时代抵抗外界喧嚣、内心安静的人深夜阅读。
苗棣 1951年生,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早年致力于明清史研究,著有《大明亡国史:崇祯皇帝传》《庸人治国:大太监魏忠贤与明帝国的末路》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艺术及电视文化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雪晴集-沈从文别集 本书特色 《雪晴集》为沈从文先生的散文和小说集。字里行间缭绕着湖湘醇厚坚毅的乡风民情,神秘绮丽,纯真质朴又清雅动人。前一组文字,美如雪晴风景...
杜甫与杜诗学研究 本书特色 杜甫有“诗圣”之美誉,杜诗因为杰出的艺术成就被称为“诗史”,被认为有着“集大成”的艺术成就。本书是一部专门研究杜甫诗歌和杜诗学的论文...
王蒙说:智趣从容 本书特色 王蒙写自己的生活感触和人生领悟,自然随和,不事雕琢,在平静中蕴藏着智趣和从容,既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又似乎若即若离,向着远方别处潇洒...
渴念 本书特色 哈兰·科本,是克林顿*喜欢的畅销书作家、《达·芬奇密码》作者的丹·布朗的伯乐。是**位包揽国际*权威的埃德加·爱伦·坡奖、莎姆斯奖和安东尼奖的美...
作品目录余华小说与世纪末意识(代序)短篇小说一、十八岁出门远行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中篇小说一、河边的错误二、现实一种
《金瓶梅》十二讲 本书特色 《金瓶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也曾对它高度评价。本书用文学的语言、美学的角度、社会学的思考,多...
沈从文散文-插图珍藏版 内容简介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
越界跨国 本书特色 《越界跨国》为知名学者王润华的比较文学专著。本书涉及东南亚华人文学、海外五四诗学,为其研究成果精华。本书*辑以东南亚语境和视野重新诠释中国现...
向后转向前走 本书特色 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记忆中就无法抹去熔炉锻铸的印记,骨骼里也就有了如钢似铁的钙质。无论人在军旅还是步入社会,光阴流转不改军人信念,角色...
《一对一沟通术》内容简介:日本知名的人力资源顾问小仓广在本书中不仅介绍了一对一沟通术的具体实施步骤与方法,还结合阿德勒心理
《生活中的逻辑学(修订版)》内容简介:本书共46节,包括七个部分。前六部分,通过大量典型事例,说明逻辑推理在不同领域中的妙用
乡情卷-百年新诗 本书特色 五四新文学革命*重大的成果,是诞生了新的诗歌形态——中国新诗。新诗是用接近于口语的白话写作,语言的转换大大促进并密切了诗歌和社会发展...
47楼万岁 本书特色 我把以前的《47楼207》、《空山疯语》、《井底飞天》、《黑色的孤独》、《口号万岁》、《四十不坏》这几本流传得比较滥俗的“杂文书”精兵简政...
最好的杂文-超值白金版 本书特色 《*好的杂文》的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100余篇经典之作,分为反思历史、针砭时世、文艺之思、托物言志、生活的艺术、男...
08文学记忆 内容简介 《08文学记忆:〈文艺报〉(2008)文选》包括了:抗震救灾·抗击冰雪、挡不住的春天、冰雪之劫:战歌与颂歌、春在路上、中国在风雪中起程、...
行吟的谣曲-洛尔迦诗抄 本书特色洛尔迦的诗集主要有《诗集》(1921)、《深歌集》(1921)、《*初的歌集》(1922)、《歌集》(1921-1924)、《吉...
《诗经讲义稿》内容简介:《诗经》讲义十二篇,大体写于民国十七年是二月,系傅斯年1928年在中山大学任教期间所留下的讲稿,是近代
鲁迅(1881.9.25-1936.10.19)中国现代文学之父。百年来影响深远的头牌作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写作生涯期间自取笔名180多个,鲁迅是其中...
谈艺录/副刊文丛 本书特色 2014年《南方都市报》“大家访谈”新开辟的“谈艺录”系列将视线投向国内的艺术,包括绘画、当代艺术、收藏、艺术史等领域,以深度访谈的...
译者简介叶维廉(1937-)双语诗人、翻译家、诗学美学理论家,对中国诗学、比较诗学研究有突破性的贡献。1937年生于广东中山,先后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台湾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