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真实生活大揭秘,完全“无码”的生活轶事
也许我们应当庆幸,艺术大师的生活都不曾平淡无聊
在一次与高更激烈争吵后,文森特?梵高拿起剪刀,割下了自己的耳垂。后来,梵高搬到了巴黎附近的一片麦田边。画下名作《麦田群鸦》一个月后,梵高举枪自杀了。
可如果你认为梵高悲惨至极,那你一定不了解爱德华?蒙克。蒙克童年,家人不是过世就是发疯。可在他的画布上,主人公却从不逃避,直面恐惧,对着血红的暮光发出了一声有力的尖叫。
在那些流芳百世的惊世之作背后,身负盛名的艺术大家到底在过着怎么样的生活?读了这本书,也许下一次你去博物馆参观时,会对墙上的名画多几分更立体的认识。当然,别让这些小小的故事,阻碍你欣赏艺术——虽然它们都是事实。
★ 史上著名画家、作家、音乐家和电影人八卦大起底!
★ 一本连大师自己看了都要惊呼“信息量好大”的书!
★ “要么离经叛道,要么百无聊赖”,大家教你如何“怪”出个性!
★ 网罗大师的生活细节,保证再看他们的作品,你会有绝对不同的视角!
★ 随便一翻,即是一组活色生香的闲聊谈资,谁说八卦不能高大上!
★ 「未读?文艺家」倾力巨献
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的文豪光环背后有什么神秘的往事?文森特?梵高直接吃颜料管里颜料有什么后果;米开朗琪罗的体味太重,连助手都无法接近是怎么回事?音乐大家瓦格纳有异装癖,喜剧大师卓别林不爱洗澡是不是真的?
伟大的作家是否就该一本正经吗?伟大的艺术家难道一定狂放不羁吗?伟大的音乐家是否总是充满了激情?伟大的电影人都一定是怪才吗?
当然不是,“秘密生活系列”分为《无码:艺术大师的秘密生活》《笔误:文学大师的秘密生活》《跑调:音乐大师的秘密生活》《穿帮:电影大师的秘密生活》四本,每本都以独特的角度切入,为读者历数了大师们不为人知又让人大跌眼镜的“黑历史”,娓娓讲述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隐藏着的许多令人咋舌的秘密,以及老师们不敢告诉你的大家逸事。
读完这些或有趣,或惊悚,或古怪,或无语,读完这些绝对真实的一手资料,你会发现这些大人物的生活,可能比他们的作品还精彩。
JAN VAN EYCK
扬·凡·艾克
1385 — 1441.07.09
乍看之下, 《阿诺芬尼夫妇像》似乎并不起眼。画中是一派温馨安逸的家居情景,还有一只长着毛茸茸尾巴的小狗、一双脏鞋子。细看之下,画中的细节才变得生动起来 : 倒影在枝形吊灯上摇曳着,阴影落在一个木雕装饰物上,室外的一棵树上樱花盛开。当你望向房间的后壁,会注意到墙上有一行华丽的拉丁文 : “扬 · 凡 · 艾克曾在此地。 1434 年。 ”
这是画家的署名 — 历史上*早出现的画家署名之一。一个画家这样刻意地想要引人注目,是前所未有的。长期以来,画作的主题都是神灵的荣耀,画师不会在作品上署名,他们也不会关心明暗、透视、景深这些问题。然后,突然就出现了这么一幅纯粹世俗的画作 — 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和他们的小狗。这幅画有阴影、三维再现,还有署名。这幅画不但是全新的,而且具有变革意义。
艺术家的产生
我们对扬 · 凡 · 艾克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只知道他出生在尼德兰(现属荷兰) ,但是给他一个机会吧。 “艺术家”这个概念的产生正是拜他所赐,因此谁都不能草草略过他的传记。艺术史中关于他的记载*早出现在 1422 年。当时他身为荷兰宫廷画师,在海牙绘画。 1425 年,他被任命为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三世的宫廷画师和男侍(男侍是个荣誉职位) 。菲利普很敬重艾克,常常派他出使国外,执行外交使命,还做他孩子的教父,并在他去世后给了他的遗孀一大笔抚恤金。一次,由于手下没有及时支付艾克的薪水,公爵写信痛斥了他的手下,这封信至今还保存着。凡 · 艾克**幅为世人所知的画作也是他*有名的画作之一。 《根特祭坛画》是为根特的圣巴夫大教堂创作的多翼式组画,这幅画的铭文中记载,这幅画由休伯特 · 凡 · 艾克开始创作,由扬 · 凡 · 艾克在 1432 年完成。我们对休伯特知之甚少,尽管铭文中说他的艺术成就“高于任何人” 。史学家认为,他应当是扬的兄长。这幅华丽典雅的祭坛画一反几个世纪以来的绘画传统,体现出了一种以前从未出现过的三维意识,而不是承袭以往平面的、符号式的表现手法。对光和影的表达更突出了这一点。画家还革新了颜色的选用, 使用了油彩颜料,而非蛋彩颜料(用蛋黄或蛋清调和的颜料) 。油彩颜料能一层层叠加,从而创造出一种半透明的颜色 ; 它们也不易干,使画师能进一步润饰画作(这就是米开朗基罗不喜欢油画的原因 — 他认为油画适合胆怯懦弱的人) 。其结果就是画作的景深更深,色彩更鲜明,作画时也更易于掌控。
魔镜,魔镜,墙上的魔镜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凡 · 艾克*著名的画作 — 创作于 1434 年的《阿诺芬尼夫妇像》 。画中的丈夫穿着带皮衬的斗篷,戴着一顶硕大的黑色帽子(当时的勃艮第时髦绅士符合礼仪的打扮) ; 妻子戴着白色的头巾,穿着绿色的长裙和蓝色的内裙。后面的墙壁上悬挂着一面圆形凸面镜,镜子镶嵌在华丽的框架中。镜子反射出了窗户、新婚夫妇,还有*有意思的 — 两个站在门口的模糊身影,其位置非常精确 : 如果一个人站在门口望向屋内,他的影像就会映射在镜中的那个位置。在镜子上方,是那个奇妙的署名 :“扬 · 凡 · 艾克曾在此地。 ”
这幅画非常重要,为什么呢?首先是画作的题材。它所绘的并非宗教内容,而是普通人物,不是什么圣徒、殉道者或者王室成员。其次,这幅画展现出了非常鲜明的现实主义。光线从窗户中射进来,妻子的脸沐浴在柔和的光辉中,丈夫斗篷的皮衬看上去非常柔软、蓬松,我们甚至还能看到窗台上橘皮中的小坑洼。
至于这幅画中的人物是谁、这幅画意欲表现什么,至今仍然存在争议。早期的文献称这幅画是一个叫赫尔努尔 · 勒 · 芬的男子肖像。 19 世纪的学者把这个名字和阿诺芬尼家族联系了起来。阿诺芬尼家族是在勃艮第经商的意大利纺织商人。*近一个多世纪以来, 人们一直认为, 画中人是乔瓦尼 · 第 · 阿尔戈 · 阿诺芬尼和他的妻子乔瓦纳 · 赛纳米。可是*后才发现,这对夫妇的结婚日期是画作上标明日期的 30 年后。如今,学者们对此依然存在分歧 :一部分学者认为画中人是乔瓦尼和他的前妻,而另一些学者认为画中描绘的是阿诺芬尼家的另一个人。
“诸画家之王”
凡 · 艾克在 1441 年 7 月 9 日与世长辞。去世后,这位“诸画家之王”的名声传遍了欧洲。 17 世纪荷兰画家约翰内斯 · 维米尔是他画风的*佳继承人之一。维米尔笔下那些光线充足的中产阶级家庭室内的景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艾克的遗产。凡 · 艾克也使日后的画家觉察到了自己身份的重要性。在全部作品中,他都署上了自己的大名,在其中几幅画作上,他甚至写着 : “扬 · 凡 · 艾克创造了我。 ”也许我们对他鲜有了解,但他那著名的署名却在告诉人们,他相信自己作为一名艺术家的重要性。
她到底有没有怀孕?这是个问题
很多人看到《阿诺芬尼夫妇像》的**反应是 : “哇,这个女人怀孕了!”接着,他们就会窃笑起来,因为这幅名作描绘的是婚礼 — 或者更糟 — 订婚的情景。难道这是奉子成婚?事实是,画中的女子不过是在按当时的时尚打扮自己。在15 世纪,衣裙的前身有大量多余的布料,因此女人们必须把它们提起来才能走路(如果你认为这很荒唐,我有两个字送给你 : 护腿) 。所以我们可不能因为她看上去像是在 5 分钟内就要分娩,就断定她怀孕了。
消失的羔羊
在 1950 年至 1951 年修复《根特祭坛画》的过程中,美术专家在这幅画中发现了许多后人的补笔和糟糕的修复,所以他们就开始着手试图消除损害。 在研究这幅画作的 X 光片时,他们发现油画的局部 — 《羔羊的崇拜》部分图像被大范围重画,原画中的羔羊被拙劣的模仿遮盖住了。修复者想要让原画中的羔羊浮出水面。他们从羔羊的头部开始修复,但根特城的居民们开始不耐烦起来,他们想要取回画作。修复工作者别无选择,只得归还尚未修复完毕的画作。今天,如果你仔细看画中的羔羊就会发现,它居然长着 4 只耳朵,而不是两只。
行业秘密
至于凡 · 艾克为何突然引入现实主义,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其中*有颠覆性的是英国当代画家大卫 · 霍克尼和物理学家查尔斯 · M. 法尔科提出的理论。他们两人提出,凡 · 艾克使用了诸如曲面镜、小透镜之类的光学仪器,才创造出了那相片般精准的图像。他们这套理论的物证, 在 《阿诺芬尼夫妇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就是夫妇两人身后的凸面镜。如果把镜子转到凹面,就能将影像反射在墙壁上,艾克就能追踪那个影像了。
在 2001 年出版的 《秘密知识: 重新发现早期大师丢失的技艺》一书中,霍克尼指出,在凡 · 艾克的时代,镜子和透镜的作
用已广为人知。鉴于使用透镜会导致视角的细微偏移,霍克尼和法尔科声称,他们已经仔细寻找,并发现了这幅绘画中存在视角偏移的证据。至于为何没有一位当代画家指出凡 · 艾克以及他那个时代的画家在利用镜子作画,霍克尼和法尔科的解释是,这些画家把这个技巧当作行业秘密,不希望外界知道。
艺术史学家大多对霍克尼的说法嗤之以鼻。他们说, 15 世纪的玻璃还非常不完美,根本无法投影出清晰的影像,而且,投影这个点子和文艺复兴思想背道而驰。此外,也没有一篇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论文提到过光学原理的运用。争论如火如荼,至今仍在继续。
……
伊丽莎白•伦迪,著名记者、专栏作家,主修建筑和艺术。除本系列外,她还著有《现代艺术入侵》,并在《心理牙线》杂志开设有“大师作品”专栏,目前生活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沃思堡。
Brigitte Bosenkopf德国柏林大学心理学教授,国际著名的人际沟通专家,德国心理学会副总理事。
历代碑帖法书选:泰山经石峪金刚经 本书特色 《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又名《泰山佛说金刚经》,摩崖刻石,刻于山东泰安泰山石经峪花岗岩溪床。字大径尺,书体奉雄浑,以隶...
从附中到美院-----高考素描头像临摹范本 本书特色 本书的作者大多经历了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的过程,通过严格的训练,他们都有着非常扎实与浓厚的基...
《艺术品的衰老》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完美诠释,它站在科学与艺术的交界点,用科学的方式为大家展示艺术品随岁月“衰老”的过程。不同于以往的学术类图书,《艺术品...
《清皇陵地宫亲探记》(图文本)的作者亲手整理过慈禧遗体,找到了香妃头骨,他参与了乾隆裕陵地宫、慈禧定东陵地宫、乾隆香妃地宫
魏晋南北朝卷-中国书法史 本书特色 《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一书,自东汉末至南北朝末历时三百余年,作者刘涛先生,并未一味地罗列书体资料而纠缠于当时书体、书风...
作为影评家的彼得·考伊身处1960年代文化动荡的中心,并亲眼目睹了激进分子们在1968年5月搞挎戛纳电影节的激烈行为,时隔多年之后
《这样减肥不反弹》内容简介:本书继《我的最后一本减肥书》,除了继续为读者解析科学减肥的基本理念外,更多地讨论了科学减肥的具
现代国际标准标志图集 内容简介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迎接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和上海世界博览会等大型国际性会议的举办,全国各地正在热火朝天地大搞城市建...
《古拙》,既是一本梁思成先生所著的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通俗读物,它还兼备日历和笔记本的功能。《古拙》中收录大量古建筑手绘图
《宇宙龙骑士3:激斗!勇闯圣魔殿》内容简介:本书好不容易在韦德星球上拿到了生物能量,巫子涵、伊赛亚、白若曦和穆巴砂正准备返回
米芾尺牍 本书特色 《米芾尺牍》为历代名家尺牍精粹中的一本,收录了米芾部分代表性尺牍作品,附释文及综述文章、历代集评。编者姜宝平精选底本,并充分利用现代高度发展...
常江编著的《影视制作基础》是一部面向国内新闻传播院校学生的教科书。通过系统讲授摄像造型、拍摄、录音、剪辑等影视制作的基本
人人写好字 行楷一本通 本书特色 《行楷一本通》分为《标准教程》、《诗词美文》、《常用字范》、《特制临摹本》、《30天练字计划本》五个分册,另赠磁性书签1枚。《...
伯里曼画手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体解剖、结构为基础,把人的手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即以手掌为中心,由上相连手腕、手臂,下相接和手指的三个部分组成。伯里曼画手 目录 手...
实用电影摄制手册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电影拍摄与制作的实用手册,为学习影视制作的青年学生和爱好者以及民营的影视公司提供了一本实践技术教科书,具有非常扎实的教学经验...
视觉与设计 本书特色 作者罗杰·弗莱是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他随着法国绘画的成长一起成长,定义了法国后期印象派。他是倡导英国现代艺术的**人,被评论为“自拉斯金以...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本书特色 趣昧浓郁的经典故事,全面展现国粹艺术悠久亘一长的发展轨迹。赏心悦目,生动反映光辉灿烂的国粹艺术图片,立体凸显中华五千年民族艺术的非凡...
董其昌翰墨聚珍 内容简介 由刘元飞教授主编的《历代书法大家系列》丛书,包括董其昌、伊秉绶、八大山人、何绍基、赵之谦、金农、吴昌硕、于右任、徐悲鸿、齐白石、王铎诸...
中国绘画流派图鉴 本书特色 王鹏、黎加多编著的《中国绘画流派图鉴》所着重介绍的十四个中国画绘画流派,都在绘画史上有过重大影响,特色鲜明,在众多画派中极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