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千百年来中国人与美的对话,从古典中国寻找失落的优雅;台湾学者专家多年打磨,用一套书讲透中国文化独特之美,献给每一个想认真了解中国的人。10本书10个主题,锁线裸脊,全彩印刷。
1 系统完整:《优雅》丛书共10种,包含绘画、书法、图书、诗歌、陶瓷、建筑、花艺、茶艺、篆刻、昆曲共10个主题,涵括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中国文化之美有全面介绍。
2 内容经典:《优雅》台湾版各分册出版后成为各自领域经典之作、重要参考书。其中《优雅03:陶瓷之路》获台湾出版奖*高奖“金鼎奖”。《优雅01:如何看中国画》先后有台版、港版、日文版及韩文版等多种版本出版。
3 图文并茂:无论是国画、书法,还是陶瓷、图书,都针对内容配以大量彩色图片。以图解文,以文注图,展示更加直观,读者获得的印象更鲜明具体。
4 作者优秀:《优雅》的主编和作者来自台湾,都是各领域研究专家。其优势尤其在于接受过传统文化熏陶,学养深厚。在传统文化大环境逐渐消失的今天,其独特性愈发凸显。如《当书法成为艺术》的作者周凤五,其父周介夫为张大千关门弟子,家学渊源,自身又进行相关领域研究,在大学开设相关课程。
5 分册内容全面具体:《优雅》每一本书介绍了中国的一种文化,其内容具体而全面。读一本书,可对一种中国文化有具体而全面的了解。如《优雅01:如何看中国画》分专章介绍国画的观点、意境、笔法、色彩、用墨等,并对国画的历史流变进行简要分析,提供欣赏国画的背景知识;《优雅05:诗歌在唱什么》则分章阐述了《诗经》、楚辞、汉赋、六朝诗歌、唐诗、宋词等多种诗歌体裁。
6 写作方式简明易懂:《优雅》以现代人为读者对象,配合现代人的环境与生活,透过浅明易解的方式,正确而完整地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传达给读者。如《优雅02:当书法成为艺术》,抛弃了繁琐的理论阐释与艰深的考证,只以简要的理论概括了书法的理论与流变,而将叙述重点放在具体作品的风格或技巧的分析之上。
7 思路新颖:与传统的国学著作不同,《优雅》从美的欣赏与创造的角度出发,用“美”来贯穿全套丛书,讲的是“中国式的美”。
8 装帧精美:锁线裸脊,全彩印刷,版式精致典雅。
◇从古典中国寻找失落的优雅
当我们用“国学”的视角回看中国文化,其实我们是在竖起一面高墙;当我们用“传统文化”的视角去看中国文化,其实我们是把它定格在遥远的过去。越想接近,越是遥不可及。
但是,几千年的磨砺和积淀,那里一定有什么东西我们还没真正触碰到。
不如忘掉需要仰视的“国学”高墙,扔掉隔离时空的“传统”情怀,放空、平视,也许豁然开朗。
古典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淬炼出了一套关于人的教养,儒雅、温文尔雅,一幅书画,一件瓷器,一方印章,一个诗句……都守护着一段关于物质与精神之美的密码。优雅地活着,也许是过去世界带给今天的我们的*关键的信息。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优雅地活着,“优雅”是当代人的精神深处不变的追求。
无论中国人,还是想看懂中国的西方人,其实都在从古典中国寻找失落的优雅。
◇《优雅》丛书来自台湾
这套书来自台湾,主编何寄澎先生说:中国文化之所以渐趋暗淡,是因为从没有人配合着现代人的环境与生活,透过浅明易解的方式,正确而完整地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传达给大众。
所以,他邀请台湾当时*有文采、学养深厚的作者一起完成了这套书。
他是用“美”来贯穿全套书,讲的是“中国式的美”。
他说:华夏之美,献给每一个中国人。
其实,中国式的美,可以献给全世界每一个喜欢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人。
《优雅》系列离开传统的国学视角,抛弃繁琐的考证或晦涩的理论,力求从美的角度出发,配合现代人的环境与生活,透过浅明易解的方式,把中国文化的精华传达出来。
《优雅》是献给每一个中国人的,也献给每一个想了解中国文化的人。让我们在浮躁喧嚣的时代里,重拾优雅生活。
◇《优雅》丛书共10种:
01《如何看中国画》
王耀庭:台北故宫书画处研究员、台湾艺术大学书画学系教授。
02《当书法成为艺术》
周凤五: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在台湾大学开设书法课。
03《陶瓷之路》
刘良佑:公认的香学研究**人,台湾现代陶瓷艺术学会首任会长。
04《中国图书三千年》
潘美月: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印刷史、古籍版本研究权威。
05《诗歌在唱什么》
曹淑娟: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哈佛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
06《中国花艺》
许淑真:花艺专家,常年在台湾开设花艺课程。
07《篆刻的雕琢》
林素清: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对汉字起源有深入研究。
08《中国式建筑》
李乾郎:台湾古迹研究权威、台湾文化大学建筑系教授。
09《茶的味道》
张宏庸:著名茶史、茶艺专家,对《茶经》有深入研究。
10《昆曲的声与色》
陈
均: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在北京大学开设昆曲课。
《优雅》丛书主编:何寄澎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所博士,曾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主任,现任台湾大学中文系名誉教授、考试院考试委员。并曾任幼狮文化公司总编辑,主持出版《观念史大辞典》、《世界文明史》、《幼狮少年百科全书》等经典作品。研究领域包括唐宋散文、现代散文、中国文学史等,著有《唐宋古文新探》、《北宋的古文运动》、《典范的递承:中国古典诗文论丛》等,并编辑整理了台静农的《中国文学史》。
《当书法成为艺术》作者:周凤五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教授,曾获台湾“国科会”研究计划杰出研究奖、第55届“教育部”学术奖,研究范围涵括书法艺术、文字学、简帛学、敦煌学、楚文化、中国古典文学、先秦两汉经史、明清绘画史等。
周凤五之父周介夫为张大千关门弟子,素有家学渊源,能写善画,曾在台湾大学开设篆隶习作、先秦书法史、书法及习作等课程,有《楚简文字的书法史意义》等相关文章发表。
概念服装设计 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本科),专题阐释了概念服装的设计及其教学。作者分别从概念、分类及用途、设计要素、素材来源等多...
少儿学简笔画 内容简介 世界是精彩的,艺术是真诚的,每个孩子的心里都装着一幅美丽的图画,他们用巧手和画笔抒发情感,用自由和童真宣泄心事、捍卫童年,在这些童心映照...
赵孟頫妙严寺记 本书特色《妙嚴寺記》全稱《湖州妙嚴寺記》,牟巘撰文,趙孟頫書並篆額。原作紙本橫卷,縱三四•二釐米,橫三六四•五釐米,有烏絲欄...
戴维·达斯特:摩根士丹利投资集团创始人,摩根士丹利全球财富管理集团董事总经理兼首席策略分析师,被誉为“华尔街资产配置第一人”、“资产配置领域最热忱的实践者”。...
《楠溪江上游古村落(共2册)》是三联本的续篇,开始关注鲜为人知的上游。和中游的人文鼎盛相比,上游的古村落僻处山间,鲜见富家宅
篆刻学 本书特色 《篆刻学》初稿脱胎于作者三十年代在上海讲授金石篆刻的‘课徒稿’,几经修改补充,遂成此稿,作者在世时本拟再作校订修改,但因病逝,没有来得及完成这...
董其昌草书唐诗四首-法书经典 内容简介对于法书经典的理解,普遍的认知,是经过历史的磨砺、几代人的筛选认可而留存下的,能够在书法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的精品佳作。人...
米芾苕溪诗帖 本书特色 《清水描红古帖经典·米芾苕溪诗帖》是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米芾苕溪诗帖 内容简介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诸体皆胜。自魏晋以来,由隶书蜕...
《1944:罗斯福与改变历史的一年》内容简介:1944见证了罗斯福的连任与他在战时领导力的巅峰,见证了史无前例的诺曼底登陆、巴黎的
作品目录异化现象近观....................................001漫谈异化..............................
《从0到1打造个人品牌》内容简介:本书前两章告诉读者为什么要打造个人品牌,以及变现的方式,因为只有了解了为什么及如何赚钱,才
摇滚青蛙(2级中班适用)/学前儿童分级阅读能力培养用书 内容简介 “青蛙乐手们该怎么打扮?”“会变成什么颜色呢?”“一起来试一试吧。”循循善诱的问题和挑战,是激...
《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内容简介:本书集中展现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美学上的巨大功绩。首先,奠定了唯物主义美学的基础,大胆挑战
中国丝绸艺术史 本书特色 中国丝绸有七千年的历史,被誉称为“丝绸之国”。本书谈论丝绸艺术,包括技术和美术两个方面,将丝绸品种分类横铺介绍,并按时间次序纵述丝绸图...
《亲爱的笨蛋》内容简介:东海边落虾岛上,一老一少两个“笨蛋”展开了他们的传奇人生。受尽白眼,遭尽冷遇,命运的风暴剧烈地击打
本书是徐苹芳先生将中国考古学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四十篇学术论文,囊括徐苹芳先生五十几年来的考古生涯中的主要研究成果,内容涉
欧阳询楷书兰亭序二种 本书特色 《经典法书集成丛帖:欧阳询楷书“兰亭序”二种》主要内容包括:吉田本《欧阳询书兰亭》(无缺残本)、清雅堂本《欧阳询楷书兰亭记》等。...
中国壁画选集(全三册) 本书特色 ★ 8开散页装,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 【敦煌壁画卷】:敦煌壁画多为佛画,时间跨度上从北魏、西魏直至北宋、西夏等贯穿十六个朝代,...
历代碑帖经典 (册页版):唐 褚遂良 阴符经 倪宽赞 本书特色 此套碑帖经典是针对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而编的,全书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简述和套书概...
西冷印社-丝印研究专辑(总第十一辑) 目录 主编导语专辑·丝印研究 丝印诸说与私考 《丝印之“谜”解》翻译弁言 丝印之“谜”解学术研究 “农耕文化”在历史上对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