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专家陈振先生的重要学术成果。对宋朝这个中国历史积弱王朝的政治、军事等制度,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科举教育和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社会生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作了详尽而的论述,经增订后充分反映了当代宋史研究的新成果。
本书**版出版至今已逾十年,其间,作者又出版了论文集《宋代社会政治论稿》,并发表了一些宋代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文章,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可补本书**版之缺憾,故作者概括精要,吸纳了部分研究成果,对本书作了较大的修订。
第二节 宋初的地方行政制度
一、路的设置与路级机构
宋初承五代旧制,以各节度使辖区为“道”,也用以称地区,如湖南道。至宋太宗时期,地区才统称“路”。“路”*初只是其字面的本义,如乾德二年(964年)冬征讨后蜀时,称西征军的主力北路军统帅为凤州(今陕西凤县东)路都部署;称沿长江西上西征的偏师东路军统帅为归州(今湖北秭归西北)路副都部署,其意即是由凤州南下与由归州西上。而“乾德三年平两川,并为西川路,开宝六年(973年)分峡路”,这里的“路”则已是地区名。
宋初路的转运使是作为出征军队的后勤供应官,及至征服一地,即转为运送物资回京,进而成为该地区的财政长官。当后周原统治区内节度使掌管的财政权被剥夺以后,也在一个相当大的地区设路,设转运使以掌握该区划内的财权,而节度使只是州的行政长官。被征服地区如西川、广南(岭南)、江南等路,原后周地区如京西、河北、京东、陕西等路,初期同一区域或称路,或称道,并无确定的名称,直至太宗中期才统称大区为路(旧节镇辖区仍常称“道”)。而且区划也不定,史称:“国初罢节镇统支郡,以转运使领诸路事,其分合未有定制。”在太宗末年以前的分合情况是:“京西分为两路;河北既分南路,又分东、西路;陕西分为河北、河南(原作西南)两路,又为陕府西北路;淮南分为两(原作西)路;江南分为东、西路;荆湖两路,或通置一使;两浙或为东北路,其西南路实兼福建;剑南初日西川,后分峡路,西川又分东、西,寻并之。”
至道三年(997年),才确定划分为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北,两浙,福建,西川,峡路,广南东、西十五路。其中荆湖南、北路的实际划分,是在咸平二年(999年)。咸平四年,又将西川路和峡路,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江南路到天禧二年(1018年,一作四年)又分为东、西两路。各路的辖区到太宗末年时已基本稳定,以后只是在原区域的基础上或分或合,并无实质性的变化。
以上的路,称为转运使路,由于转运使司习称漕司,因而也称漕司路,是宋代路制的基础。以后还有提点刑狱司(宪司)路,北宋中叶又设提举常平司(仓司)路、安抚使司(帅司)路。
路级主要机构为转运司,长官为转运使、副使。直至淳化二年(991年)五月以前,路只是财政区划的地区名,转运使主要是“经度一路财赋”,基本上无其他职责。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曾赋予转运司按察辖区内地方长官的职权,“诏诸道知州、通判及临事务官吏,宜令诸路转运司廉访其能否,第为三等,岁终以闻”。此事可能因太祖十月间突然去世而作罢。
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正月,又“令诸道转运使察访部内官吏”,但仍未形成制度。淳化二年(991年)五月,转运使开始增加司法权。同年九月前,御史中丞王化基又提出:“望令诸路转运使、副,兼采访之名,令觉察部内州、府、军、监长吏。”实是请求赋予转运使正式“监司”的职权。史称:“上(太宗)嘉纳其言”。这在次年正月涉及转运使职权的诏书中得到证实,诏称:转运使“外分主计之司,虽日转输,得兼按察,总览郡国,职任尤重,物情舒惨,靡不由之”。诏书还对转运使的其他职权作了叙述,“凡转运使厘革庶务,平反狱讼,漕运金谷”。转运使的职权已超出原先只是“经度一路财赋”,而是具有掌握一路财政、司法和监察大权的重要地方官。“路”已初具后代“省”(行省)的雏形,所缺少的只是行政权。
但是,转运使虽无一路的行政权,而宋太宗实际上已把转运使视作一路长官,当淳化四年三月,田重进任京兆(今陕西西安)尹、永兴军(京兆)节度使时,宋太宗即对陕西转运使郑文宝说:“重进先朝宿将,宣力于国,卿宜善待之。”这是把转运使视作州、府长官的上级。如至道元年(995年)八月,荆湖转运使何士宗上奏称:“望自今执政大臣出领外郡,应合申转运使公事,只署通判以下姓名。”宋太宗即对宰相说:“大臣品位虽崇,若出临外藩,即转运使所部,要系州府,不系品位,此朝廷典宪,不可轻改也,宜仍旧贯。”即是不论州、府长官品位多高,转运使的品位比他们低多少,州、府的长官都是转运使的部下。景德三年(1006年),转运使又兼劝农使。
史称:“然又疑其权太重,复置朝臣于诸路为承受公事,是机察漕司也。”这是至道二年设置的,担任其职的除朝官外还有武官三班使臣,日常事务与转运使、副使联署奏报,“大事即许非时乘驿入奏”。转运使承受公事(简称承受)不仅是监察转运使,也是分转运使的权。可能转运使承受公事的设置影响了转运使职权的正常运行,设立了一年左右,便于至道三年真宗即位后不久的五月间废罢。由于其设置的时间很短,有些转运使承受公事所做的事情,在另外的记载中即归为转运使的事,如至道三年二月,两浙路转运使承受公事刘文质,奏举辖区内高辅之、戚纶等八人有治绩,“并降玺书褒谕”。《宋史·戚纶传》即称戚纶在太宗末任永嘉(今浙江温州)知县时,“转运使又上其政绩,连诏褒之”。这也可能因为是转运使与承受公事联署,而由承受公事上奏,两种记载都正确。
路级机构除转运司(漕司)外,不久又设提点刑狱司,主管一路的司法,实际是分转运司的职权。长官为提点刑狱,副长官为同提点刑狱。
淳化二年(991年)五月,“诏应诸路转运使各命常参官一人,专知纠察州、军刑狱公事”;派董循等十一人分别担任“诸路转运司提点刑狱”。当时或许只有十一路,视上述诏文及同年派官的情况,只是在转运使司内增设提点刑狱官,增加转运使司在司法方面的职权。淳化三年五月,令“转运使案部,所至州县,先录问刑禁”。同时,可能在是年即开始设专门机构“提点刑狱司”,因为到淳化四年十月,已“罢诸路提点刑狱司”,因其办事不力,复命“归其事于转运司”……
P136-139
增订后记
本书出版至今已逾十年,其间,笔者出版了论文选集《宋代社会政治论稿》,并发表了一些宋代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文章,其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可补本书之缺憾,故概括精要,吸纳了部分研究成果,对本书作了较大的修订:
一、增补了有关宋代“镇”的兴起与发展的论述。在第七章第三节增加了第三目“乡村经济中心‘镇’的兴起”;在第十四章第三节增加了第二目“从澉浦镇的发展管窥南宋乡村经济发展之一斑”。
二、增补了有关宋代租佃与雇佣关系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论述。宋代的租佃与雇佣关系在大区域,如西川与中原、华北与边境及南方等的不平衡性,学界多有论述,但一州、一府内的不平衡性却不为注意。笔者在为《南京经济史》撰写“宋代江宁(建康)的社会经济”时,论及南宋建康府租佃关系(城镇为雇佣关系)的不平衡性,今改写为“建康府所属各县租佃、雇佣关系发展的不平衡性”,补人第十四章第一节,作为第三目。
三、增补了教育科举的内容。在第十八章第一节“教育”,增补了“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在第二节“科举”增加了“武举、童子举”作第四目。
四、增补了第十九章“宋代官员任用的回避制度、创建执政官‘官邸’”。该章分为宋代官员任用的回避制度和创建执政官“官邸”两个部分。
五、增加了有关轿子产生发展的内容。原第十九章改为第二十章,标题也相应改为“宋代的交通、邮传与轿子的产生”,其中新增了“轿子的产生”一节。
六、对个别的节、目作了调整。将第十六章第二节第三目中的“雕塑”内容调整到第九章第二节第五目。将十六章第三节“宗教”调入新二十一章,作为第三节。第二十一章标题为“宋代社会生活与宗教”,第十六章标题改为“南宋的学术与文化”。
以上可说是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此外,还有许多小的修订,如第十六章第二节第一目“文学”末,增加“话本(市民文学)”一段等,在此不一一说明。
感谢张美娣编审付出的辛勤劳动。
陈振2015年于南京
陈振(曾用名沈继宏、陈高生)1931年生,江苏海门人。1959年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宋史专业)毕业,师从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专事宋史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历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南京师大文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著作有《简明宋史》(两主编之一)等,参与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辽宋西夏金史”副主编之一)、《中国通史》第七卷(主编)。主要论文有《有关于北宋前期的中书》、《略论南宋时期“宋学”的新学、理学、蜀学派》、《关于唐宋庄园的几个问题》、《论保马法》、《关于北宋前期的宰相制度》、《论宋代的县尉》等。
1571-1689-世界大历史 本书特色 丛书简介要想理解当今世界,我们需要了解历史,包括古代史与近现代史。但我们所“了解”的,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呢?地理大发现时...
内容提要本文目的,在观察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内部情势演变之过程,明其所以为近代史上一转捩点之故,以求与远东国际局势之演变相
巢县志巢湖志 内容简介 《巢县志·巢湖志》是在清人于觉世、陆龙腾等纂订的《康熙·巢县志》和李恩绶的未刊抄本《光绪·巢湖志》版本基础上,今译且考讹正误而成。尤其是...
《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本书专注讨论深度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模型——卷积神经网络,该模型特别适用于
走西口-历史上的大移民 本书特色 一首传唱百余年的经典民谣。一幅沧桑万状的历史画卷。一部百年晋商的传奇创业史。走西口-历史上的大移民 内容简介 明末清初之际,晋...
《在工作中,看到中国》内容简介:本书书稿精选自网易非虚构公众号“人间thelivings”,其“寻业中国”栏目中发表的系列征文稿件,
苏我氏的兴亡 本书特色 大化改新前夕,飞扬跋扈的苏我入鹿在“三韩之调”中被杀,次日其父虾夷自尽,苏我氏本宗宣告灭亡。以引入佛教、深受推古天皇信赖的大臣苏我马子为...
《成就孩子一生的名人故事(中国卷)》内容简介:本书稿收录了80多位中国名人成长中的小故事,包括孔子、李白、岳飞、鲁迅、钱学森
《爱与尊严的时刻》内容简介:青年评论家、《文艺报》资深记者行超10年间对王蒙、莫言、王安忆、阿来、贾平凹、梁鸿、徐则臣、鲁敏
沙河 本书特色 这些古镇地理位置多在大山之口或古河道边,在特定历史阶段,或处于交通要部,或成为军事重镇、京师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一定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其兴衰...
一个时代的侧影:中国1931-1945 本书特色 这是抗战中的社会,民间,生活……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经历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大时代。战火煎逼,梦想涅槃...
《心智突围》内容简介:人全身的细胞每七年更换一次,成为一个全新的人;人的心智模式也需要不断迭代,重塑全新的自我。本书围绕定
女人的历史 内容简介 迈尔斯将女性史置于巨幅时间╱空间脉络下,从宏观角度切入,其目的在于肯定女人对人类演化所做贡献的重要性,以及女人在所有层面与各种...
本书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历史,用幽默的网络语言重新讲述了春秋五霸的伟业。目录 齐晋“鞍之战”,爆发了・最华丽的车子・晋
《深不可测:刘伯温》内容简介: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论成就,刘伯温远在诸葛亮之上;论军事才能,刘伯温远超萧何,助
老照片:第一○七辑 本书特色 《老照片》被普遍认为是摄影版的《读书》。它图文结合,围绕照片撰写文章。十年来,它以朴素而温情的独特方式记忆和见证历史,使我们得以重...
《知识变现》内容简介:本书由职业培训师、咨询顾问、声音教练和垂直自媒体“配音那点事”的创始人韩朝宾老师,根据自己丰富的跨界
唐史史料学 内容简介 本书对唐史研究的基本文献进行了介绍。作者将唐史史料分为纪传、编年、典章制度、职官、仪注、法令、诏令、地理、谱牒、杂史杂说小说、诗文、类书、...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全集 本书特色 《中华上下五千年故事全集(图文·珍藏)》是一部中国历史的通俗性普及读本,采用编年体例,按历史顺序编写,以历史故事为叙述单位,从...
新书--黑太子——中世纪欧洲骑士精神之花的传奇(精装) 本书特色 ★在这部精彩的传记作品中,迈克尔·琼斯令业已作古的战士重获新生,为这位被让·傅华萨赞为“骑士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