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统开新篇:傅谨戏剧评论集》是当代著名戏剧理论家傅谨先生的戏曲评论集,共收录其戏曲评论40余篇,主要内容是作者近20年来对当下戏曲创作的批评研究。这些评论文章主要集中于传统戏曲的当代生存和危机问题,大多是从具体剧目的创作或某个剧种的现代转型出发来分析探讨,既有具体个案的研究,又有对戏曲艺术发展的整体把握。
著名戏剧理论家傅谨先生近年戏曲评论合集。
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戏曲评论高级研修班”教材
一
弘扬传统戏剧正面价值
文艺评论与戏曲艺术的健康发展
如何让戏剧批评更有效
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与戏曲的传承
弯道超车:福建戏曲的示范意义
身体对文学的反抗
——解读李玉声的16条短信
戏曲舞台重现传统光芒
发现自己:21世纪初戏曲传统的复归
——以历史题材剧目为主轴的考察
戏剧:现实如何重归当代
三思京剧现代戏
戏曲流派是什么和怎么是
京剧出现新流派的可能与现实
二
不循常理方有大成
——漫谈张火丁的时代意义
超然世外的张火丁
历史与人性的烛照
——评话剧《知己》与它的两个京剧改编本
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之道
非常小百花非常茅威涛
全本《长生殿》与上昆的意义
回到初心的晋剧《于成龙》
京剧《香莲案》:戏曲经典改编的范例
《凤氏彝兰》的魅力
三
从弱者角度反思历史
《孔乙己》和越剧的现代转型
重排《陆游》再塑辉煌
藏书承志永继斯文
——越剧《藏书之家》的文化价值
有关茅威涛的一些想法
晋剧《傅山进京》与文人戏的新高度
《廉吏于成龙》的启示
梨园戏《董生与李氏》的启示
川剧表演与徐棻对经典的改编
《大树西迁》与西部的文化阐释
……
四
后记
《为传统开新篇:傅谨戏剧评论集》:重建戏曲价值观,要有对市场的尊重重建戏曲价值观,*后还有一点是要有对市场的尊重。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戏曲剧团成员基本上都在体制内,体制给我们很多好处,让我们有很多优势,但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其实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文化部就意识到这个问题,当时有很多人反对剧团变国有体制。上海、天津把几十个剧团一天之内全部改成国有剧团,到文化部报喜,文化部紧急下发文件说不能模仿。上海和天津只能将新改的这些叫新国营,老的叫老国营。但事实上这些新国营仍是企业。“文革”的时候,剧团做的报表正是企业表格,只有“文革”以后才改成事业单位。所以,现在的国营剧团体制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有的,而是在20世纪80年代市场被破坏以后才出现的。这才导致剧团越来越依赖国家,因此就越来越疏离市场。几十年来我们没有认识到,文化市场对艺术发展有多么重要,长期以来将市场妖魔化了。妖魔化的原因很复杂。首先,在传统社会里,社会保障体系不发达,艺人生存没有保障,生老病死无法保障,老了以后连一个棺材都没有。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因为大部分戏曲演员从事的是收入不高、门槛不高的行业,因此他们拿的收入只是跟一般手艺人差不多,高收入的只是很少一部分。而且戏曲表演艺术家是边缘人,走江湖的。走江湖人的心态是没有明天的,今天有钱就今天消费,明天的明天再赚,不像社会主流阶层有稳定资产,所以很多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在晚年都没有好结果。新中国成立后,想解决这个问题,但当时也并没有解决好,剧团的医药费由剧团开支,意味着一个人生重病全团都白干,这并不是社会保障。而到了现在,整个社会“五险一金”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已经成形,关于生老病死已经不是一个问题,旧社会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所以,用旧社会的情况来反证市场体系的缺点,已经没有说服力了。其次,人们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就不会出精品。如果剧团都走市场,大家都想着挣钱,谁来创作精品?这种说法似乎很有力量,但他们忘记了历史。试问,人类历史上那些优秀的艺术精品是在什么环境下创造出来的?中国戏曲历史上数以万计的经典是怎样的环境里出现的?梅兰芳的伟大艺术,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出现的;“越剧十姐妹”也是在上海高度商业化的市场环境里涌现出来的。中国戏曲史上,包括京剧和地方戏在内,绝大多数经典剧目都是艺人在市场环境下创造的。反观当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没有多少好作品值得留下去。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戏曲创造,每年出两千多个新戏,加起来有六万多个,观众却不能记住几个,没有几个戏曲新作有价值。这就说明,艺术的发展、艺术水平的提高需要有动力和压力,它们对出好作品必不可少。市场的作用就是给大家提供压力和动力,并不是说市场有多好,而是说市场的压力和动力就逼着你出作品,逼着你出好作品,出了好作品你就能得到回报。诚然,在非市场经济环境下,或许也能出好作品,然而把市场与精品对立起来,认为市场经济就不能出好作品,这个观点是经不起历史和现实的检验和推敲的。我们都赞同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在哪里?人民就在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人民。如果我们否定了市场,戏曲就会变成业内人士的卡拉OK,变成歌功颂德的政治作品,对戏曲来说那只是一条死路。另一方面,近年来对市场的批评有了新方向,很多人学了一点法兰克福学派的东西,对市场和文化的问题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市场的魅力,告诉我们资本和剩余价值的规律。因为有马克思主义,因为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所以一个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很大。法兰克福学派进一步揭示了新时代资本运作的规律,告诉大家资本主义时代对文化的扼杀。……
傅谨,文学博士,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现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戏剧与影视学)成员,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艺术》杂志主编。著有《中国戏剧史》《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中国戏剧艺术论》等,主编《梅兰芳全集》《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等。
《世界当代艺术史》以比较通俗的方式介绍了世界当代艺术1960年代发展至今的轨迹,希望比较专业地阐述一些艺术运动,包括新波普主
《剑桥西方音乐理论发展史》(TheCambridgeHistoryofWesternMusicTheory,2002年首版)是世界上第一部用英文撰写的、系统梳理...
◎聯合推薦音樂社會學者,輔仁大學心理系助教授/何東洪商周出版選書顧問/何穎怡爵士樂評人、廣播人/沈鴻元爵士樂評人/孫秀蕙
袁莎古筝教程(精学版)(八至九级) 目录 ●作者简介前言第八级练习曲和音练习(鄂伦春舞曲)儿童团歌变奏曲长摇指练习(渔光曲)综合练习(变魔术)乐曲雪山春晓寒鸦戏...
罗密欧与朱丽叶 本书特色 莎士比亚的戏剧是诗剧,大部分由素体诗写成,少量是韵文,散文所占比重更少。曹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中国莎剧翻译史上首先用诗体形式传达原...
京剧曲谱集成。第4集 内容简介 本书选编京剧著名流派的剧目,按剧目分册出版,内容包括剧本、唱腔谱(其中有的附有琴谱)、舞台调度、锣鼓经等,可作为学习、排演京剧的...
林风眠文集收录了林风眠的全部文字文献作品,并按艺术与人生两个主题分卷出版,即《林风眠谈艺录》和《林风眠长短录》。《林风眠
ThistitleisaTaschen25-Specialedition!ThistitledealswithVermeerswomen,theirduties...
本书是法国出版的畅销世界的文化类丛书“发现之旅”中的一本,介绍了世界近代著名音乐家巴赫的一生经历及其音乐成就。作者简介
吉他弹奏入门与提高 本书特色 李海涛编著的《吉他弹奏入门与提高》是一本适合各吉他社团与培训机构使用的教材。同时,因书中所附有详细的练习提示,所以也适合有一定自学...
爱因斯坦的小提琴-一个指挥家看音乐.物理和社会变革 本书特色 作为联合国交响乐团指挥和北京中央爱乐乐团客座指挥,约瑟夫·埃格尔曾经指挥过世界上一些主要的交响乐团...
民谣吉他演奏新秀-叶锐文流行吉他独奏曲25首-(附DVD光盘1张) 本书特色 融古筝、琵琶演奏技巧于民谣指弹独特风格、精致编配、魅力演奏指弹新秀牛人25首网络热...
乐海回响 内容简介 本书是继作者六年前出版的**本音乐文集《乐海管蠡》之后的续作,书中具体收录了:《非人工的纪念碑——电视连续剧《冼星海》印象》、《 “用心灵为...
《李尔王》内容简介:本次译林新版莎士比亚戏剧集精选了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以及在国内知名度极高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暴风雨
《你的音乐潜能:充分释放你的音乐天分的技巧》一书充分体现了巴里·格林和W·提摩西·加尔韦二人之间充满启示和无与伦比的合作,
林耀基小提琴教学法精要 内容简介 林耀基的教学*显著的特点,是生动活泼地运用辩证法的观点和生活里及自然界的实例,去解释和解决在小提琴演奏中的一些常见的问题。笔者...
《作家榜名著:封神演义》内容简介:本书据清初四雪堂刊本精编精校精排。翻开本书,带您直抵三千年前,目睹人、仙、妖之间的旷世战
昆曲西厢记-纳书楹曲谱版 本书特色 《昆曲西厢记(纳书楹曲谱版)》是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周雪华根据乾隆年间叶堂选辑校订的昆曲曲集巨著《纳书楹曲谱》翻译整理而成。周雪...
宝宝开口读儿歌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0-3岁★鼹鼠的故事已在全球25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是畅销全球、脍炙人口的经典★这是鼹鼠品牌里di yi本专门针对0—3岁宝...
世纪文学60家--曹禺精选集(新版) 内容简介 “世纪文学60家”书系的出版,旨在囊括20世纪华文创作的精华,展示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打造一份适于典藏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