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简史》是一部通俗哲学著作,是在其鸿篇巨制《西方哲学史》的基础上勾勒新意,编撰而成的又一部全新的哲学史入门书。罗素在书中不仅阐述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前因后果,还涉及了历史、科学、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内容。现代人要了解我们的时代,就必须对西方文化加深理解,而本书一改之前哲学书的艰深晦涩,通俗易懂,可谓是了解西方文化的入门书。
★1.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特兰·罗素写给大众的哲学入门读物。★2.20世纪伟大的思想家罗素带领你走进哲学的殿堂。梳理哲学发展的脉络,解读近百位哲学大师的智慧。★3.爱因斯坦曾说:“阅读罗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快乐的时光之一。”★4.《哲学简史》通俗易懂,是了解西方文化的入门书。★5.《哲学简史》一书里面有很多深受读者喜欢的句子——康德说过,他不担心被证明有错误,却担心被误解。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当一切似乎濒临灭亡之际,总会有一些具有远见与魄力的人站出来正本清源。当心灵回到起点时,它已经在过程中有了新的觉悟。……
**章开篇哲学家们究竟做了些什么?这确实是个奇怪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我们有必要先揭示他们没有做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对身边的许多事物都已经十分了解了。比如蒸汽机的运转方式,这属于力学和热力学知识。我们对人体结构及其功能也相当熟悉,这些是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再比如星球的运行,我们也了解了不少,这就属于天文学范畴。所有诸如此类有着明确定义的知识都属于某种具体的学科。但是,所有这些知识又全都被未知的领域包围着。如果你越过边界,走入这个未知的领域,你就从科学转向了沉思,这种沉思活动是一种探索,其中就包含了“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正如我们在后面将读到的那样,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的各个领域无不发端于哲学探索。一旦某种科学有了牢固的基础,除了一些边缘问题和方法问题,它会在发展中从不同程度上变得独立。但是换个角度看,探索的过程不会这样进行下去,它只是在不断地前进,从而找到新的研究内容。我们必须把哲学和其他的沉思活动区别开来,哲学本身既不打算为我们解除烦恼,也不是为了拯救我们的灵魂。正如希腊人所说的那样,所谓哲学,也就是一种出于自身原因而进行的探险旅行。因此,原则上并不存在什么教条、礼仪或神圣的问题,尽管个别哲学家可能会拘泥于教条,变得越来越固执。对于未知的事物,实际上有两种态度:一是接受人们基于书本、神话或神灵启示所做的声明;二是自己亲自走出去看一看,而这种方法正是哲学和科学的方法。*后,我们可能还注意到了哲学的一个特性。如果有人问我们什么是数学,我们可以告诉他一个辞典上的定义,出于辩论的需要,我们可以说数学就是关于数的科学,这样说不仅可以避免非议,而且提问者也很容易理解,尽管他可能对数学一窍不通。用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就任何一个具体的学科给出定义;但是,我们却不能这样定义哲学。对哲学所下的任何一个定义都会引起争议,因为它仅仅是某一种哲学态度的体现。要弄清哲学究竟是什么,唯一的途径就是去研究哲学。而本书的主要目的也就是揭示以前的人们是怎样研究哲学的。人们常常会在心中产生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无法从科学领域找到答案;另外,那些有主见、善于独立思考的人也不甘心轻易相信预言家提供的现成答案。哲学要做的事情正是探索这些问题,有时甚至是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试着问自己几个这样的问题:比如,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如果真有的话;世界的存在是否有一个目的;历史究竟要往哪里发展;或者,以上问题是否毫无意义?另外,还有这样几个问题:如自然界是否真的被规律支配着?还是因为我们愿意看到万物有一定的秩序,而认为本应如此?此外,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疑问,那就是世界是否被分割成精神和物质这两个不同的部分?如果是,它们又是怎样发生联系的?关于人类,我们又该做何评价呢?是否就像天文学家所说的,人只是在一个渺小的星球上无助地爬行的一些尘埃?或者像化学家所说的那样,人只是以某种奇妙的方式组合而成的一堆化合物?或者像哈姆雷特所认为的那样,人都有着高贵的理性和无限的潜能?又也许,人同时具备了上述所有的特点?同时,还存在着关于善与恶的伦理问题。是否可以说某种生活方式是善的,而另一种是恶的,或者无论采取哪种生活方式都无所谓?如果真的存在着一种善的生活方式,那么它是什么?我们是否可以从中有所收益?是否存在着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智慧”的东西?或者是否所谓的智慧只是虚妄和疯狂而已?所有这些问题都让人感到迷惘。我们当然不能通过实验室的实验来解决这些问题,而有独立见解的人又不愿意苟同那些兜售灵丹妙药者的观点。对于这些问题,哲学史提供了尽可能详尽的答案。要想研究这个艰深的课题,我们就有必要了解过去时代的人们是怎么思考这些问题的。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地理解他们,因为处理哲学的方式成了他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将*终引导我们学会怎样生活,尽管我们从中学到的东西可能并不多。……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年)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也是19世纪西方知名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罗素一生著书多达七八十种,论文几千篇,涉及哲学、数学、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教育、历史、宗教等多方面,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作家”,堪称人类精神史上的典范。
卢梭民主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卢梭,感悟他对人生、自然的态度;领略他对社会、财富、科学与艺术的理解;体味他那淳朴、澄明、追求完美的天性,不能不算是一种真正的享受...
庄子学派的思想演变与百家争鸣 本书特色 《庄子学派的思想演变与百家争鸣》:《庄子》为中国文化之瑰宝,从吉至今.无教学者赞叹其思想之奇伟,亦有无教学者感叹《庄子》...
和尚(出家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特色 图说修行生活,妙文细说解脱;僧侣世界行走,趣解众生自由。出家人作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的阶层,对我们常人而言一直有其神秘的一面:他...
亚洲崛起的力量-一本书读懂东方思想-修订版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讲解以中国、印度及日本为主的东方思想,精要介绍了东方思想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规律,视野广阔,贯通古...
辜鸿铭讲论语 本书特色 《辜鸿铭讲论语》是辜鸿铭向西方读者翻译、讲解论语的著作,是当今值得一看的《论语》讲解本之一,充分展现中国人处事方式和道德风貌。辜鸿铭讲论...
老子开讲 本书特色时代日新月异,人们仍旧为孤独、烦恼、焦虑、痛苦所困扰;时尚不断更新,人们依旧要去面对虚伪、做作、狡猾、阴险。因此我们把老子请上前台,面对我们这...
奥托·魏宁格,奥地利学界一个早逝的天才。1903年,二十三岁的他出版了《性与性格》,这本书日后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然而,
朝霞 内容简介 尼采的《朝霞》1881年问世,1887年新版并附有一篇前言,它在著作史上位于《人性的,太人性的》第二部分(1880)与《快乐的科学》(1882)...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一卷 内容简介 生命之域如此深广,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该是何等重要之事。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本书犹如一片桃花源,通...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内容简介 大忙人,是那些汲汲于名利,为生存和发展奔波不止的人,其中多有事业成功、前途光明的人。但你在忙忙碌碌中是否曾意识到自己丢失了些什么,远...
「這些年來,言道者多,證道者少,固由於行門不彰,但行門之所以不彰,則往往來自對禪的誤解,而一行禪師的這本書就在讓行者能從
马礼逊与广州十三夷馆 本书特色 《马礼逊与广州十三夷馆》:华人教材史的史迹探索论文集。马礼逊与广州十三夷馆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年海外研究基督教在华传播历史的力作...
这本书的叙述从法国宗教改革的历史开始,直到胡格诺教徒散居各地以及法王路易十四在废除南特敕命的名义下对新教的镇压迫害。《信
第一讲《应对西潮——1893年芝加哥世界宗教大会前后的日本佛教与中国佛教》【提要】1893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
《中国佛教史》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教育家、佛教家蒋维乔居士在日本学者境野哲先生《支那佛教史纲》基础上撰写的著作,对民
鉴正-百喻经的演义与证悟 本书特色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
《佛经汉译之路》为汉语大藏经长阿含第一卷大本经与巴利文文本比对研究,佛经汉译研究中尚属首次。作者从事佛经研究和翻译,以佛
论语精评真解 典藏版 本书特色 后辈学人,句句源来一世功,先师至圣,字字读来皆是道。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今不读论语,人生永遗恨。*无可替代的中华典籍,*不可...
时光圣道 本书特色 纵观时空长河,地球只不过是众生在此宇宙之中的一个临时小舟。我们不希望只困守在这条小船之上,当然*不希望自我毁灭在这条小船之上。作为万物灵长的...
中国哲学史大纲 本书特色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学术思想来到中国,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长期束缚国人的思想禁锢得到解放;至二十世纪初,随着清帝逊位,二千余年的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