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霭理士和周作人两个人传记和思想的相互发明与相互映照,它试图融合特别的美与特别的思考,是一部华丽而晦暗的美学文本,填补了周作人研究中的空白。
在周作人的思想参照系中,霭理士是明亮的一颗星辰。西方评论界认为,霭理士在“性的现代化”上做出的贡献,可以等同于马克斯?韦伯之于现代社会学,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于现代物理学。同时,这位性心理学的伟大先驱,还被评价为“很明的英国人”“伍尔夫之后伟大的英语作家”。
周作人终身宣称霭理士是对他影响大的思想家之一,他说:“我读了眼上的鳞片倏忽落下,对于人生与社会成立了一个见解。”在霭理士的映照下,周作人的内心世界得以浮出水面,他究竟是离经叛道者,还是书斋活古人?究竟是人类文明的革命者,还是与世隔绝的归隐僧?
在错综复杂的面向里,霭理士作为一个永远在场的参照,可以驱散萦绕着周作人的种种误解和偏见。周作人令学界和世人争论不休的玄奥暧昧,终于得到一次澄清。
作者在差异性语境里凝视历史,述而成诗,咏以见道,意夺神骇。于忧思中打开一扇陌生的精神之门。——孙郁《未完成的悲剧:周作人与霭理士》不仅深入探讨了周作人与霭理士的思想关系,而且对于霭理士思想不与周作人重合的部分——也许这更为重要——做了必要的介绍,值得一读。——止庵潍娜是新一代人中罕见的声音,她将词语之锐利、思想之敏锐与知识之拓展,融为一体。——许知远
爱默生发问:“如果繁星隔千年才出现一晚,人类将如何信仰与崇拜,并世代保留上帝之城的回忆?”自私又自负的人类,在接下来抵抗遗忘的千年里孜孜不倦地建造宫殿、律令、道德以及审美。那座世人心境中反射的“上帝之城”,于是多半建立在世代巩固的偏见和长夜难明的谬误之上。若有勇士妄图力挽狂澜于既倒,刮垢磨光恢复上帝之城的本来面目,则难逃被扔到巨大赌场的轮盘转前的宿命——艺术家、巫师、先知、救世主、圣人、殉道者、改革家、解放者……天界的赌场绝不比人间的更公道,命运的轮盘针多数停留在了异议分子、离经叛道者、精神病患、乱臣贼子这类宫格。一面要与千百代的故鬼幽灵纠缠,一面还要与时代肉搏,若输得漂亮,可以成为祭品被奉上时代的供案;倘若输得狼狈,则沦为时代的垫脚石,遭遇同时代人以及他们没完没了的子孙后辈的踩踏。鲁迅早说了,国亡的时候文人和美女往往做了替罪羊。回望20世纪的中国文人图景,如一部节奏倏忽变换、不时被打断的诗剧,其间穿梭着各式耀眼的、晦暗的、热闹沸腾又悲欣交加的背影,他们在一个社会政治急剧转换的变调和切分中,传承并塑造着这个国度的价值观念、情感方式以及社会风尚;在剧情的动荡推进中,他们*终抵达了那一代知识分子集体性的悲剧。这群活命于语言中的人类主体掀起的风暴至今未平,他们中一些人在死后仍在啜饮自己的悲剧。其中,“以文字而获荣辱,反差之大者,无过周作人”。舒芜研究周作人的整个人生,称其为“未完成的悲剧”。这个终身钻在线装书里的“活古人”,于1967年走完了他的人生,但他的悲剧远未随其去世而落幕。这个比东条英机年小18天,且长相有几分相近的文弱书生,有着一张颇具东洋味道的脸孔,细加察看,那表情是江户的,是歌麿的,是明末大城的,是左祖右社的旧北平的……他喜欢的都是诸如民俗学、性心理学、女性学、儿童学、希腊旧剧、日本俳句这类轻而淡的“软学问”,闲适清淡里还透着浪漫的、乌托邦式的理想。且其深谙平民趣味,保持着对咸鱼、软膏、香椿、野荠等一律“吃食”的喜迷,上知天文地理,下晓花鸟虫鱼。然而,自1939年3月26日受任日本侵略军麾下的“北京大学文学院筹备员”伪职起,这张原本韵味淳然的脸孔逐渐被折磨得羞辱不堪,日渐模糊。及至1947年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公民权10年的前夕,黄裳在老虎桥模范监狱见到周作人已是“东坡风貌不寻常”——“他穿了府绸短衫裤,浅蓝袜子,青布鞋。光头,瘦削,右面庞上有老年人常有的瘢痕,寸许的短髭灰白间杂,金丝眼镜……与想象中不同的是没有了那一脸岸然的道貌,却添上了满面的小心,颇有《审头刺汤》中汤裱褙的那种胁肩谄笑的样儿。”“以文化替代政治”的50年代,寿多则辱的周作人亟愿死而速朽,人死销声灭迹;至60年代,贫病交加的他变卖日记,并公然宣称如果卖不出去,他就要“托钵于市矣”,其后期的散文也“一变而为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了”。生前就开始变卖日记,可对自己的附逆一事却始终讳莫如深——“凡大哀极乐,难写其百一,古人尚尔,况在鄙人。深恐此事一说便俗,非唯不能,抑亦以为不可者也。”面对窘辱,绝口不言,这“一说便俗”背后似有甘饮毒鸩的难言之隐和不希冀旁人理解的默然倨傲。一层玄妙高深的迷雾笼罩上了这张炼狱之火烘焙过后的东方面庞,它变得难理解、晦涩、前后不一,在驳杂哀凉之外又拥有了一种“思想深处不可理喻的复杂性”。以至于盖棺50年后,时代依旧追不上他的道德和审美逻辑,世人依旧难于辨清这个复杂幻象背后支撑的秩序、根由、意义和价值。有如一场自设的骗局,要解开其中层层相扣的暗纽,获得对周作人欲求和行为的理解,以及一张艺术化的人格剖析图,首先需要厘清他与周边世界的关系。诚如超现实主义绘画中所表现的那样,人物*重要的关系是他在世俗现实之外的真实关系。溪流旁的奈喀索斯看见了自己水中的映像,活命于语言中的人类主体无不在虚空中寻找承载自己的那条溪流,并疯狂抓取镜中的影像,以构筑一个有关自我的参照体系。黑格尔说“人是一个自然意义上的黑夜”,在周作人的参照星系中,霭理士可谓*重要的一颗星辰。1918年10月15日周作人在《爱的成年》一文里**次译引霭理士的观点,此后他在文章中66次提及、翻译或引用霭理士,并终身宣称霭理士是对他影响*大的思想家之一。霭理士的《性心理学》被周作人称作“启蒙之书”——“我读了之后眼上的鳞片倏忽落下,对于人生与社会成立了一个见解。”某种意义上,周作人通过霭理士获得了那个被称作自我的幻想。仅仅一个幻象,一个遥相呼应的知觉,造就了一个有稳定意义的自我,及他者与自我的关系。以现代心理学的眼光来看,对周作人的重观不仅是对其外部图像的认同或否定,更要深入到其分离的身体及内部的感觉,从而获得拉康理论关于“支离破碎的身体转向它的整体性的矫形术图像”。霭理士作为一根拐杖、一个校正性工具、一个辅助图像的存在,满足了后世对周作人思想行动格律化的审美冲动,同时亦帮助世人驱散了那些萦绕在这个支离破碎形象上的种种舛误的知觉与偏见。……
戴潍娜,诗人、青年学者。毕业于牛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杜克大学访问学者。荣获2014中国?星星诗歌奖年度大学生诗人;2014现代青年年度十大诗人;2017太平洋国际诗歌奖年度诗人。出版诗集《我的降落伞坏了》《灵魂体操》《面盾》等。翻译有《天鹅绒监狱》等。自编自导戏剧《侵犯》。主编诗歌Mook《光年》。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
红尘曼妙-张曼玉 内容简介 生于香港,长于英伦,又曾经远嫁巴黎。多种文化的撞击与融合,赋予了她东方女人的知性温婉与西方女人的浪漫开朗。于是有了《青蛇》里娇蛮可爱...
围棋是胜负的世界,善胜负者日人称之为胜负师。胜负师常有,但没世而名不称者居多。吴先生在五十年代前后,对日本一流高手作个别
尘封的历史瞬间:摄影大师庄学本20世纪30年代的西部人文探访 内容简介 本书采录了大量摄影师庄学本先生所做的考察手记、日记、早年出版的著述及大量摄影图片,记录了...
任弼时-寻找整个民族的出路 本书特色 本丛书的主角均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国的开创者。通过对大量珍贵资料和图片的整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成青少年喜爱的故事,客...
《小鸟》内容简介:这是一个外号“小鸟叔叔”的男人孤独而又充实的漫长一生。小鸟叔叔是个非常普通的老人,要说他与众不同的地方,
斯大林(鲜为人知的剖面) 本书特色 斯大林不仅是一位领袖人物,也是一位专制独裁者.罩在这位残暴的专制独裁者的个人崇拜的外衣下,是一位善于考虑问题并思索对策、具有...
九命七羊-王蒙自传-第三部 本书特色 《王蒙自传第三部:九命七羊》回忆了1989年至今王蒙的一些经历,其中包括推荐诺贝尔文学奖人选和推荐郭敬明加入中国作协等争议...
《一本书读懂创投税》内容简介:在全民创新及创业的热潮中,许多人投身创业和投资领域。精通商业模式创新、投融资并购的创业和投资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叶嘉莹的诗词人 本书特色 本书从叶嘉莹诞生的家庭环境,诗教启蒙之始,到师从顾随的诗词缘分,再到她少年丧母,中年辗转入台却入狱,老...
武曌-中国唯一的女皇帝 本书特色 武曌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女皇帝。她的一生堪称传奇,充满了戏剧性、谋杀、阴谋、谜题、欺骗、情爱以及疯狂,令人不可思议却又引人入胜。美...
亲历画坛八十年-石谷风口述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百岁老人石谷风的回忆录,讲述石谷风从少年进北平艺术职业专科学校就读,跟随黄虹宾、张大千等国画大师学画,后来成为中...
* 聂鲁达家族授权认可* 聂鲁达:情爱诗人,抑或革命志士?诗人及其三任妻子密友、1971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唯一陪伴在侧的拉美记者
尘埃里开出的花-民国乱世中的至情至爱-II 本书特色 张爱玲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乱世中有大风大浪、阴霾密布,亦有风和日丽、云淡风轻。所...
鲁迅自述 本书特色 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但我又知道人们怎样地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
父亲南怀瑾 本书特色 ★ 南怀瑾,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文化传播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一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
华盛顿时代-名人与时代 本书特色 “没有任何别的人把美国国父描绘得如此栩栩如生;……任何人都不能像欧文那样把退休期间的华盛顿描写得那样真实动人,那样活灵活现。”...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内容简介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
《狄更斯讲英国史(第二卷)》内容简介:总的来说,本书第二卷(既第十五至第二十五章)讲叙了安热万王朝的衰败、分裂与没落,这是
有些独裁者自己手不释卷,老从书里取灵感,干下了杀人无算的大业,偏偏又不让老百姓自由自在地读书,还要焚书坑儒,毁千古文明于
林毅夫跌宕人生路 本书特色 《林毅夫跌宕人生路》:他的经历或许是两岸关系中*传奇的旅程。从台湾游向大陆,从北京大学走到世界银行。这位辗转两岸之间,被称为中国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