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霭理士和周作人两个人传记和思想的相互发明与相互映照,它试图融合特别的美与特别的思考,是一部华丽而晦暗的美学文本,填补了周作人研究中的空白。
在周作人的思想参照系中,霭理士是明亮的一颗星辰。西方评论界认为,霭理士在“性的现代化”上做出的贡献,可以等同于马克斯?韦伯之于现代社会学,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于现代物理学。同时,这位性心理学的伟大先驱,还被评价为“很明的英国人”“伍尔夫之后伟大的英语作家”。
周作人终身宣称霭理士是对他影响大的思想家之一,他说:“我读了眼上的鳞片倏忽落下,对于人生与社会成立了一个见解。”在霭理士的映照下,周作人的内心世界得以浮出水面,他究竟是离经叛道者,还是书斋活古人?究竟是人类文明的革命者,还是与世隔绝的归隐僧?
在错综复杂的面向里,霭理士作为一个永远在场的参照,可以驱散萦绕着周作人的种种误解和偏见。周作人令学界和世人争论不休的玄奥暧昧,终于得到一次澄清。
作者在差异性语境里凝视历史,述而成诗,咏以见道,意夺神骇。于忧思中打开一扇陌生的精神之门。——孙郁《未完成的悲剧:周作人与霭理士》不仅深入探讨了周作人与霭理士的思想关系,而且对于霭理士思想不与周作人重合的部分——也许这更为重要——做了必要的介绍,值得一读。——止庵潍娜是新一代人中罕见的声音,她将词语之锐利、思想之敏锐与知识之拓展,融为一体。——许知远
爱默生发问:“如果繁星隔千年才出现一晚,人类将如何信仰与崇拜,并世代保留上帝之城的回忆?”自私又自负的人类,在接下来抵抗遗忘的千年里孜孜不倦地建造宫殿、律令、道德以及审美。那座世人心境中反射的“上帝之城”,于是多半建立在世代巩固的偏见和长夜难明的谬误之上。若有勇士妄图力挽狂澜于既倒,刮垢磨光恢复上帝之城的本来面目,则难逃被扔到巨大赌场的轮盘转前的宿命——艺术家、巫师、先知、救世主、圣人、殉道者、改革家、解放者……天界的赌场绝不比人间的更公道,命运的轮盘针多数停留在了异议分子、离经叛道者、精神病患、乱臣贼子这类宫格。一面要与千百代的故鬼幽灵纠缠,一面还要与时代肉搏,若输得漂亮,可以成为祭品被奉上时代的供案;倘若输得狼狈,则沦为时代的垫脚石,遭遇同时代人以及他们没完没了的子孙后辈的踩踏。鲁迅早说了,国亡的时候文人和美女往往做了替罪羊。回望20世纪的中国文人图景,如一部节奏倏忽变换、不时被打断的诗剧,其间穿梭着各式耀眼的、晦暗的、热闹沸腾又悲欣交加的背影,他们在一个社会政治急剧转换的变调和切分中,传承并塑造着这个国度的价值观念、情感方式以及社会风尚;在剧情的动荡推进中,他们*终抵达了那一代知识分子集体性的悲剧。这群活命于语言中的人类主体掀起的风暴至今未平,他们中一些人在死后仍在啜饮自己的悲剧。其中,“以文字而获荣辱,反差之大者,无过周作人”。舒芜研究周作人的整个人生,称其为“未完成的悲剧”。这个终身钻在线装书里的“活古人”,于1967年走完了他的人生,但他的悲剧远未随其去世而落幕。这个比东条英机年小18天,且长相有几分相近的文弱书生,有着一张颇具东洋味道的脸孔,细加察看,那表情是江户的,是歌麿的,是明末大城的,是左祖右社的旧北平的……他喜欢的都是诸如民俗学、性心理学、女性学、儿童学、希腊旧剧、日本俳句这类轻而淡的“软学问”,闲适清淡里还透着浪漫的、乌托邦式的理想。且其深谙平民趣味,保持着对咸鱼、软膏、香椿、野荠等一律“吃食”的喜迷,上知天文地理,下晓花鸟虫鱼。然而,自1939年3月26日受任日本侵略军麾下的“北京大学文学院筹备员”伪职起,这张原本韵味淳然的脸孔逐渐被折磨得羞辱不堪,日渐模糊。及至1947年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公民权10年的前夕,黄裳在老虎桥模范监狱见到周作人已是“东坡风貌不寻常”——“他穿了府绸短衫裤,浅蓝袜子,青布鞋。光头,瘦削,右面庞上有老年人常有的瘢痕,寸许的短髭灰白间杂,金丝眼镜……与想象中不同的是没有了那一脸岸然的道貌,却添上了满面的小心,颇有《审头刺汤》中汤裱褙的那种胁肩谄笑的样儿。”“以文化替代政治”的50年代,寿多则辱的周作人亟愿死而速朽,人死销声灭迹;至60年代,贫病交加的他变卖日记,并公然宣称如果卖不出去,他就要“托钵于市矣”,其后期的散文也“一变而为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了”。生前就开始变卖日记,可对自己的附逆一事却始终讳莫如深——“凡大哀极乐,难写其百一,古人尚尔,况在鄙人。深恐此事一说便俗,非唯不能,抑亦以为不可者也。”面对窘辱,绝口不言,这“一说便俗”背后似有甘饮毒鸩的难言之隐和不希冀旁人理解的默然倨傲。一层玄妙高深的迷雾笼罩上了这张炼狱之火烘焙过后的东方面庞,它变得难理解、晦涩、前后不一,在驳杂哀凉之外又拥有了一种“思想深处不可理喻的复杂性”。以至于盖棺50年后,时代依旧追不上他的道德和审美逻辑,世人依旧难于辨清这个复杂幻象背后支撑的秩序、根由、意义和价值。有如一场自设的骗局,要解开其中层层相扣的暗纽,获得对周作人欲求和行为的理解,以及一张艺术化的人格剖析图,首先需要厘清他与周边世界的关系。诚如超现实主义绘画中所表现的那样,人物*重要的关系是他在世俗现实之外的真实关系。溪流旁的奈喀索斯看见了自己水中的映像,活命于语言中的人类主体无不在虚空中寻找承载自己的那条溪流,并疯狂抓取镜中的影像,以构筑一个有关自我的参照体系。黑格尔说“人是一个自然意义上的黑夜”,在周作人的参照星系中,霭理士可谓*重要的一颗星辰。1918年10月15日周作人在《爱的成年》一文里**次译引霭理士的观点,此后他在文章中66次提及、翻译或引用霭理士,并终身宣称霭理士是对他影响*大的思想家之一。霭理士的《性心理学》被周作人称作“启蒙之书”——“我读了之后眼上的鳞片倏忽落下,对于人生与社会成立了一个见解。”某种意义上,周作人通过霭理士获得了那个被称作自我的幻想。仅仅一个幻象,一个遥相呼应的知觉,造就了一个有稳定意义的自我,及他者与自我的关系。以现代心理学的眼光来看,对周作人的重观不仅是对其外部图像的认同或否定,更要深入到其分离的身体及内部的感觉,从而获得拉康理论关于“支离破碎的身体转向它的整体性的矫形术图像”。霭理士作为一根拐杖、一个校正性工具、一个辅助图像的存在,满足了后世对周作人思想行动格律化的审美冲动,同时亦帮助世人驱散了那些萦绕在这个支离破碎形象上的种种舛误的知觉与偏见。……
戴潍娜,诗人、青年学者。毕业于牛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杜克大学访问学者。荣获2014中国?星星诗歌奖年度大学生诗人;2014现代青年年度十大诗人;2017太平洋国际诗歌奖年度诗人。出版诗集《我的降落伞坏了》《灵魂体操》《面盾》等。翻译有《天鹅绒监狱》等。自编自导戏剧《侵犯》。主编诗歌Mook《光年》。现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
孔子传-新校本 本书特色 孔子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承前启后**人,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大的文化巨人。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条大河...
罗素-大家精要 内容简介 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人。20世纪*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化巨匠之一。他和弗雷格、怀特海等人创立了现代形式逻辑——数理逻辑...
张国焘这一生 本书特色张国焘是个悲剧。他有资历、有能力、有魅力,但是,他缺少坚定的信仰和坚韧的意志,缺少大局眼光和战略思维,缺少傲然挺立的卓越品质。他曾经是五四...
《三十岁前的孙中山:翠亨、檀岛、香港(1866-1895)》国际知名的孙中山研究学者黄宇和院士,继其《孙逸仙伦敦蒙难真相》英文原著在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我和我的父亲陶铸母亲曾志 本书特色 本书系《我和我的父亲母亲》系列丛书之**本。1978年,陶铸的女儿陶斯亮所写《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以泣血的...
我的肩膀 她们的翅膀 本书特色 “她们在上空舞蹈,命令我歌唱”《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具人气全能暖爸——黄磊图文随笔集!在这里,他不仅是老师、导演、演员、歌手,还...
《唐宋八大家散文品读》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唐宋八大家散文共78篇。每篇文章都有注释、译文,对难懂的字词、句子,都有精准的诠释
《歌犬》内容简介:●爱尔兰作家科伦·麦凯恩代表作 ●主人公沿着父亲的当年的足迹,从爱尔兰到西班牙,再到南美洲墨西哥,只为寻找
师哲1905年6月30日出生在陕西省韩城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19年考入陕西省立第一师范。1925年参加国民二军,同年被派往苏联基辅联合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全新修订版) 本书特色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编辑推荐:我的看法是在读书中发端的,也是在阅读《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的过程中完善的。我...
鲁迅集(皮面烫金典藏珍本)(精装) 本书特色 《鲁迅集(精)》秉承大众阅读的原则,以更清晰的视角,力争多方面展现鲁迅的文字风格和艺术思想。书中精选了鲁迅不同时期...
鲁迅传 本书特色 本书由《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两部著作合辑而成。 “许寿裳也是我国有影响的人物传记专家、作家”...
福柯思想肖像(大师传记馆) 本书特色 法国思想家福柯中文传记现代西方社会与思想孕育出的“恶之花”清华大学教授刘北成多年研究的结晶之作福柯思想肖像(大师传记馆) ...
貝嶺認為:「策蘭是二十世紀最深的詩人,也是二十世紀最傷的詩人。」保羅•策蘭(PaulCelan,1920-70,原名PaulAntschel)是1950-60年
图说历代名将:3 本书特色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数千年来,曾涌现出了一批批叱咤风云、力挽狂澜的英雄豪杰.他们犹如夜空中璀璨夺目的繁星,交相辉映.岁月的流...
我那十年 本书特色 作者作为十年“文革”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近距离的观察者,如实记录了自幼年到老年,历经文革、改革开放、计划生育等种种经历,饱经沧桑的人生历程,如...
岁月的力量(二)-波伏瓦回忆录-第二卷 本书特色 “我不再把自己的生活看做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完整体系;我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和一个面目全非的世界的关系。我所要讲述的就...
《情感与制度:魏晋时代的母子关系》内容简介:本书聚焦魏晋时期的母子关系,从东晋于氏据“礼”抗争、上表争子的例子出发,揭露母
看不见的精彩-一位盲眼型人的嚣张生活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回忆录,书中陈述的人物、地点、事件以及病症都是真实的。赖安·克奈通在18岁的时候发现自己患上了一种罕见的...
福泽谕吉(1834-1901)是日本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他毕生从事著作和教育活动,对西方启蒙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