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收录了王小波40余篇经典杂文,王小波把深刻的思想性和广泛的社会性融入幽默讥诮的笔锋之上,意在唤起人们对社会与伦理、个人与人类、逻辑与悖论,等等的多重思考。王小波说:自从我辈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都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的杂文就像一道光,拨开喧嚣、刺破蒙昧、穿过时光,永恒而长久地散发着睿智的锋芒。这本杂文集,代表了王小波,也代表了更多沉默的大多数。
再读经典,再读文学界不可逾越的王小波 皮面精装典藏版(附赠精美藏书票) 权威版本,摘录王小波经典杂文代表作 天马行空,于举重若轻、特立独行中品读真正的自由!王小波经典代表作,写给那些睡着的,醒着的,沉默着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
一
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间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作怯懦,但这是不对的。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但是中国人,外国人中也有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
我就知道这样一个例子:他是前苏联的大作曲家萧斯塔科维奇。有好长一段时间他写自己的音乐,一声也不吭。后来忽然口授了一厚本回忆录,并在每一页上都签了名,然后他就死掉了。据我所知,回忆录的主要内容,就是谈自己在沉默中的感受。阅读那本书时,我得到了很大的乐趣——当然,当时我在沉默中。把这本书借给一个话语圈子里的朋友去看,他却得不到任何的乐趣,还说这本书格调低下,气氛阴暗。那本书里有一段讲到了前苏联三十年代,有好多人忽然就不见了,所以大家都很害怕,人们之间都不说话;邻里之间起了纷争都不敢吵架,所以有了另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往别人烧水的壶里吐痰。顺便说一句,前苏联人盖过一些宿舍式的房子,有公用的卫生间、盥洗室和厨房,这就给吐痰提供了方便。我觉得有趣,是因为像萧斯塔科维奇那样的大音乐家,戴着夹鼻眼镜,留着山羊胡子,吐起痰来一定多有不便。可以想见,他必定要一手抓住眼镜,另一手护住胡子,探着头去吐。假如就这样被人逮到揍上一顿,那就更有趣了。其实萧斯塔科维奇长得什么样,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想象他是这个样子,然后就哈哈大笑。我的朋友看了这一段就不笑,他以为这样吐痰动作不美,境界不高,思想也不好。这使我不敢与他争辩——再争辩就要涉入某些话语的范畴,而这些话语,就是阴阳两界的分界线。
看过《铁皮鼓》的人都知道,小奥斯卡后来改变了他的决心,也长大了。我现在已决定了要说话,这样我就不是小奥斯卡,而是大奥斯卡。我现在当然能同意往别人的水壶里吐痰是思想不好,境界不高。不过有些事继续发生在我身边,举个住楼的人都知道的例子:假设有人常把一辆自行车放在你门口的楼道上,挡了你的路,你可以开口去说——打电话给居委会;或者直接找到车主,说道:同志,“五讲四美”,请你注意。此后他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回答你,我就不敢保证。我估计他*起码要说你“事儿”,假如你是女的,他还会说你“事儿妈”,不管你有多大岁数,够不够做他妈。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沉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种行为的厌恶之情:把他车胎里的气放掉。干这件事时,当然要注意别被车主看见。还有一种更损的方式,不值得推荐,那就是在车胎上按上个图钉。有人按了图钉再拔下来,这样车主找不到窟窿在哪儿,补胎时更困难。假如车子可以搬动,把它挪到难找的地方去,让车主找不着它,也是一种选择。这方面就说这么多,因为我不想教坏。这些事使我想到了福柯先生的话:话语即权力。这话应该倒过来说:权力即话语。就以上面的例子来说,你要给人讲“五讲四美”,*好是戴上个红箍。根据我对事实的了解,红箍还不大够用,*好穿上一身警服。“五讲四美”虽然是些好话,讲的时候*好有实力或者说是身份作为保证。话说到这个地步,可以说说当年和朋友讨论萧斯塔科维奇,他一说到思想、境界等等,我为什么就一声不吭——朋友倒是个很好的朋友,但我怕他挑我的毛病。
一般人从七岁开始走进教室,开始接受话语的熏陶。我觉得自己还要早些,因为从我记事时开始,外面总是装着高音喇叭,没黑没夜地乱嚷嚷。从这些话里我知道了土平炉可以炼钢,这种东西和做饭的灶相仿,装了一台小鼓风机,嗡嗡地响着,好像一窝飞行的屎克螂。炼出的东西是一团团火红的粘在一起的锅片子,看起来是牛屎的样子。有一位手持钢钎的叔叔说,这就是钢。那一年我只有六岁,以后有好长一段时间,一听到钢铁这个词,我就会想到牛屎。从那些话里我还知道了一亩地可以产三十万斤粮,然后我们就饿得要死。总而言之,从小我对讲出来的话就不大相信,越是声色俱厉,嗓门高亢,我越是不信,这种怀疑态度起源于我饥饿的肚肠。和任何话语相比,饥饿都是更大的真理。除了怀疑话语,我还有一个恶习,就是吃铅笔。上小学时,在课桌后面一坐定就开始吃。那种铅笔一毛三一支,后面有橡皮头。我从后面吃起,先吃掉柔软可口的橡皮,再吃掉柔韧爽口的铁皮,吃到木头笔杆以后,软糟糟的没什么味道,但有一点香料味,诱使我接着吃。终于把整支铅笔吃得只剩了一支铅芯,用橡皮膏缠上接着使。除了铅笔之外,课本、练习本,甚至课桌都可以吃。我说到的这些东西,有些被吃掉了,有些被啃得十分狼藉。这也是一个真理,但没有用话语来表达过:饥饿可以把小孩子变成白蚁。
P1-4
王小波(1952~1997年)当代著名学者、作家,汉族。1952年5月13日生于北京,1968年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品学专业。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他的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的...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 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夏纳国际电影节。
《黔东南侗族祖先记忆:黄岗兄弟村寨故事传承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研究对象,呈现我国丰富多彩的
现代派诗选(修订版)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创作选》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一套丛书。这套丛书,大都由著名高校的名师担纲编选,基本囊括了自五...
哈佛碎片 内容简介 在哈佛如何学习和思考?哈佛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一个什么样子?住在哈佛校园里能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哈佛的四秀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围绕着哈佛人听说过什...
梅特林克散文选(外国名家散文丛书) 内容简介 梅特林克是二十世纪比利时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因其作品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故深受各国读者的喜...
顾雏军调查 内容简介 顾雏军,他曾是一个资本市场的新贵:入主科龙,收购吉诺尔,收购美菱,收购亚星……一路走来,他出手豪阔。 这样一个人,从20世纪80年代出道时...
余光中卷-余光中随笔精选-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本书特色 当代著名作家余光中代表性随笔精选,包括《猛虎与蔷薇》《阿拉伯的劳伦斯》《死亡,你不要骄傲》等名...
雅舍谈吃 本书特色 推荐语:散文大师梁实秋在*世俗的生活中品味出高雅,唇齿留香解馋瘾,美食经典寄乡愁/图书卖点:·二十世纪华语文坛一代散文大师,在*世俗的生活中...
词语的个人历史 内容简介 女性散文的发展历程,是女性心理的、情感的生命历程,是女性自我追求、自我生存的心灵记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女性主体意识意味深长地走了...
西风多少恨 吹不散眉弯 本书特色 纳兰容若的前世,是一朵在佛前修炼过的青莲,贪恋了人间烟火的颜色和气味,注定今生这场红尘游历。所以他有冰洁的情怀,有如水的禅心,...
作品目录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 · · · ·精彩摘录到了最后关头,面临揭晓了,会不会在此一刻,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化,功亏一
贾平凹语画 本书特色 世上伪造我书法的甚多,只因平日应人所求,内容重复的篇幅也多,使做假有了机会。但绘画于我从来是自悦,数量少而只绘一幅,又几乎没有出售。这几年...
阎真,湖南长沙人。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8年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南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著长篇小说《曾在天涯》(...
有意思的历代笔记小说故事-听老师讲古典文学 本书特色 《听老师讲古典文学》此套书为双色印刷,共七本,包含: 《听老师讲古典文学:有意思的中国文豪故事》、 ...
我与西南联大 本书特色 所有关于西南联大的回忆都是对“西南联大精神”——在中西合璧下,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的人文精神——的寻访...
穆旦诗文集(全二册) 本书特色 穆旦,原名查良铮,既是诗人又是翻译家,也是“九叶”派诗人中*为耀眼的一位,他的诗歌和译文影响颇广,他的诗歌受西方现代派诗人影响较...
秘境-城市微旅行 本书特色★20位资深玩乐家独家特别指导让你重新认识熟悉的城市 ★10个城市,12条微旅行路线,95个绝佳去处,精华介绍 ★108个“城市风物”...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名家名译全本世界经典文学名著 本书特色 ★从世界文学史中浩若繁星的著作中,遴选对人类发展进步尤其是对国人影响深远的数十部作品,本本经典。 ★选...
《张世祥小提琴启蒙教程(中英文双语版)》内容简介:作者是我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原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现居悉尼,先后任教于澳大
陇上学人文存:赵逵夫卷 本书特色 赵逵夫,男,汉族,1942年生,甘肃西和人。研究生学历,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西北师范大学中...
猎人笔记 本书特色 ★文学大师屠格涅夫成名作,影响了一代俄国作家 ★俄国文学史上描写农民的首部作品 ★全译版本,25个短篇全景展现俄国风情,一本俄国农村生活的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