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收录了王小波40余篇经典杂文,王小波把深刻的思想性和广泛的社会性融入幽默讥诮的笔锋之上,意在唤起人们对社会与伦理、个人与人类、逻辑与悖论,等等的多重思考。王小波说:自从我辈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都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的杂文就像一道光,拨开喧嚣、刺破蒙昧、穿过时光,永恒而长久地散发着睿智的锋芒。这本杂文集,代表了王小波,也代表了更多沉默的大多数。
再读经典,再读文学界不可逾越的王小波 皮面精装典藏版(附赠精美藏书票) 权威版本,摘录王小波经典杂文代表作 天马行空,于举重若轻、特立独行中品读真正的自由!王小波经典代表作,写给那些睡着的,醒着的,沉默着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
一
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间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作怯懦,但这是不对的。沉默是一种生活方式,不但是中国人,外国人中也有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
我就知道这样一个例子:他是前苏联的大作曲家萧斯塔科维奇。有好长一段时间他写自己的音乐,一声也不吭。后来忽然口授了一厚本回忆录,并在每一页上都签了名,然后他就死掉了。据我所知,回忆录的主要内容,就是谈自己在沉默中的感受。阅读那本书时,我得到了很大的乐趣——当然,当时我在沉默中。把这本书借给一个话语圈子里的朋友去看,他却得不到任何的乐趣,还说这本书格调低下,气氛阴暗。那本书里有一段讲到了前苏联三十年代,有好多人忽然就不见了,所以大家都很害怕,人们之间都不说话;邻里之间起了纷争都不敢吵架,所以有了另一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是往别人烧水的壶里吐痰。顺便说一句,前苏联人盖过一些宿舍式的房子,有公用的卫生间、盥洗室和厨房,这就给吐痰提供了方便。我觉得有趣,是因为像萧斯塔科维奇那样的大音乐家,戴着夹鼻眼镜,留着山羊胡子,吐起痰来一定多有不便。可以想见,他必定要一手抓住眼镜,另一手护住胡子,探着头去吐。假如就这样被人逮到揍上一顿,那就更有趣了。其实萧斯塔科维奇长得什么样,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想象他是这个样子,然后就哈哈大笑。我的朋友看了这一段就不笑,他以为这样吐痰动作不美,境界不高,思想也不好。这使我不敢与他争辩——再争辩就要涉入某些话语的范畴,而这些话语,就是阴阳两界的分界线。
看过《铁皮鼓》的人都知道,小奥斯卡后来改变了他的决心,也长大了。我现在已决定了要说话,这样我就不是小奥斯卡,而是大奥斯卡。我现在当然能同意往别人的水壶里吐痰是思想不好,境界不高。不过有些事继续发生在我身边,举个住楼的人都知道的例子:假设有人常把一辆自行车放在你门口的楼道上,挡了你的路,你可以开口去说——打电话给居委会;或者直接找到车主,说道:同志,“五讲四美”,请你注意。此后他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回答你,我就不敢保证。我估计他*起码要说你“事儿”,假如你是女的,他还会说你“事儿妈”,不管你有多大岁数,够不够做他妈。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沉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种行为的厌恶之情:把他车胎里的气放掉。干这件事时,当然要注意别被车主看见。还有一种更损的方式,不值得推荐,那就是在车胎上按上个图钉。有人按了图钉再拔下来,这样车主找不到窟窿在哪儿,补胎时更困难。假如车子可以搬动,把它挪到难找的地方去,让车主找不着它,也是一种选择。这方面就说这么多,因为我不想教坏。这些事使我想到了福柯先生的话:话语即权力。这话应该倒过来说:权力即话语。就以上面的例子来说,你要给人讲“五讲四美”,*好是戴上个红箍。根据我对事实的了解,红箍还不大够用,*好穿上一身警服。“五讲四美”虽然是些好话,讲的时候*好有实力或者说是身份作为保证。话说到这个地步,可以说说当年和朋友讨论萧斯塔科维奇,他一说到思想、境界等等,我为什么就一声不吭——朋友倒是个很好的朋友,但我怕他挑我的毛病。
一般人从七岁开始走进教室,开始接受话语的熏陶。我觉得自己还要早些,因为从我记事时开始,外面总是装着高音喇叭,没黑没夜地乱嚷嚷。从这些话里我知道了土平炉可以炼钢,这种东西和做饭的灶相仿,装了一台小鼓风机,嗡嗡地响着,好像一窝飞行的屎克螂。炼出的东西是一团团火红的粘在一起的锅片子,看起来是牛屎的样子。有一位手持钢钎的叔叔说,这就是钢。那一年我只有六岁,以后有好长一段时间,一听到钢铁这个词,我就会想到牛屎。从那些话里我还知道了一亩地可以产三十万斤粮,然后我们就饿得要死。总而言之,从小我对讲出来的话就不大相信,越是声色俱厉,嗓门高亢,我越是不信,这种怀疑态度起源于我饥饿的肚肠。和任何话语相比,饥饿都是更大的真理。除了怀疑话语,我还有一个恶习,就是吃铅笔。上小学时,在课桌后面一坐定就开始吃。那种铅笔一毛三一支,后面有橡皮头。我从后面吃起,先吃掉柔软可口的橡皮,再吃掉柔韧爽口的铁皮,吃到木头笔杆以后,软糟糟的没什么味道,但有一点香料味,诱使我接着吃。终于把整支铅笔吃得只剩了一支铅芯,用橡皮膏缠上接着使。除了铅笔之外,课本、练习本,甚至课桌都可以吃。我说到的这些东西,有些被吃掉了,有些被啃得十分狼藉。这也是一个真理,但没有用话语来表达过:饥饿可以把小孩子变成白蚁。
P1-4
王小波(1952~1997年)当代著名学者、作家,汉族。1952年5月13日生于北京,1968年去云南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学习商品学专业。1984年至1988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后回国,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后辞职专事写作。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他的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的...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 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夏纳国际电影节。
绿色遥思 本书特色 张炜的作品里表现出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其人道主义精神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初,是对人道主义精神的歌颂(如《声音》);第二阶段,是对恶人恶势力非...
我从战场归来 本书特色《我从战场归来》《我钻进了金字塔》《重返巴格达》是有着“新闻斗士”之称的著名新华社记者唐师曾,亲历海湾战争,于战火间出生入死,前后历时10...
《大数据时代小数据分析》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大数据时代下进行小数据分析的入门级教材,通过数据分析的知识点,将各类分析工具进
《蓝光枕之塔:萨拉蒙诗选》作者托马斯·萨拉蒙是中欧先锋诗人的主要代表,斯洛文尼亚当代最杰出的诗人。萨拉蒙的影响早已跨越大西
爱情书简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1版1印★ 全书154页,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但汇集了世界范围内各界名家的珍贵情书39篇,总计12....
女孩闲念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没来由的书,也是一本有来历的书。它是一本女人的书,也是一本男人的书;它是一本轻飘飘的书,也是一本沉甸甸的书。作者以女子自况,看似通篇...
《唐诗三百首》内容简介:《唐诗三百首》是清代孙洙、徐兰英夫妇编选的唐诗选集,收录七十六位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所选诗作众体兼
银翘集:杨宪益诗集 内容简介 杨宪益常自谦他的诗是“打油诗”,如果以为他的诗止于“打油”,那就看得浅了。我宁愿把他的标榜“打油”看作对言不由衷、言之无物的伪诗的...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搜神记辑校 搜神后记辑校(上下册)/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本书特色 《搜神记辑校 搜神后记辑校》,李剑国辑校。《搜神记》,晋干宝撰,原著录为...
语丝画痕丛书--旧宅玫瑰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作家王蒙著作中机智的文字130余段,并以画家谢春彦画的漫画加以表现。言与画、亦诚与幽默、直观与抽象的结合,表现了王蒙...
民国少女 本书特色 烽火年代的少女们的传奇故事,后世的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一些给人温暖的往事,一个后人倾情的方式。美丽的民国少女,如烟的葱茏往事,不死的青春之歌。...
文化苦旅 本书特色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首部文化散文集,由此开启了风靡一时的文化大散文热,至今畅销不衰。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
王晨,江南人士,现居上海,从事文教类工作。略通文史哲之一隅,喜读孔孟圣贤之书,庄老清玄之谈;常诵唐宋词章,时穷青史疑窦,致力于撰写接近历史事实、雅俗共赏的文史作...
吴门烟花 本书特色 《吴门烟花》: 苏州“ 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之地”, 这场红楼大梦, 就是从苏州做起的。苏州既在“ 红尘”, 就有欢乐哀愁的身世,就有讲不完的...
阿来,藏族,出生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马尔康县。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总编及社长。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
韶华不为少年留:秦观词 本书特色 秦观词婉约细腻,如幽花媚春,自成馨逸,一向被视为“婉约之宗”,历来备受推崇。本书由著名诗词专家编注,收...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信集 内容简介 “人*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
隐约江南-典藏版 内容简介 江南是一方地域,也是一种文化。江南之美,美在氤氲迷蒙的情致,美在江花照水的温柔。如美人卷帘,皎月抱云,隐约如幻。这就是梦里的水乡,诗...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本书特色 如果有人问,这本书对世界有什么意义,我无言以对。在这个喧闹的时代,一个小生命的生和死,一个小家庭的喜和悲,能有什么意义呢?这本书...
盛装旅行 本书特色 美不是目的,也不是终点,美是女孩爱自己的标志,滋养并代表了自信与勇气。一切源于一次“留有遗憾”的西班牙之旅,一向对造型追求完美的淳子面对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