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英国南安普顿的家乡出发,像迁徙的鲸鱼一般逐渐扩大自己的漫游范围,先后探索了伦敦、怀特岛、亚速尔群岛、斯里兰卡,塔斯马尼亚和新西兰。在这历经一年四季的旅行中,他重新认识了海洋和岛屿、禽鸟与野兽,并以生动的文笔鲜活地描绘出难忘的人物,讲述了海豚、鲸鱼、水上和水下动物们的故事,甚至还包括我们以为早已灭绝的一种动物。这些人物和故事如同变幻莫测的海洋一般,带给我们无尽的乐趣与启示。
本书作者从故乡英国南部海岸开始,畅游大西洋亚速尔群岛、印度洋斯里兰卡群岛、太平洋新西兰群岛等广阔海域,与海豚和鲸鱼同游共嬉、与科学家、哲学家、画家、诗人高谈阔论,遇见刺青部落战士一窥古老文明......
作者记述了他漫游于不同海域的经历。他体验了海洋文化的万千奥妙,记录了千奇百怪的地貌及海景,描绘了海域岛屿居民的生活情态,刻画了各海域周边的鸟类、鱼类及各种生物并存的色彩斑澜的自然图景。
海洋,承载着人类*古老而奇幻的记忆,可我们对海洋的了解却微乎其微。作者以伟大的洞察力、敏锐的感触、渊博的知识和深沉的爱,带我们步入这一场妙趣横生、扣人心弦的探险之路、发现之旅。
尽管如此,
我的心超越疆界,
我的思绪跨越海洋,
漫游于鲸鱼之乡,
向远处行至地球的边境……
——《航海者》,盎格鲁-撒克逊古诗
我回到岸上后,一位研究灰海豚的荷兰科学家卡琳·哈特曼(Karin Hartman)又告诉了我一些关于它们的事情。她说,雄灰海豚要比雌的更白,部分原因在于雄海豚打斗更多,捕捉的乌贼也更多,它们遍布伤痕的皮肤就成了白色的。它们身体的颜色越苍白,对异性的吸引力就越强,在异性眼中,这是捕食能力优秀、顽强和性活跃的象征。卡琳说:“白色代表着性感。”由于灰海豚的皮肤会随着年龄增长变薄,*白的灰海豚也是年龄*大的。
与其他鲸鱼一样,灰海豚以体色的深浅比例宣扬其独特性。另外,与抹香鲸和喙鲸一样,灰海豚的牙齿不是用于捕食的;它们吸食乌贼,那是它们很喜欢的食物。海洋里有足够的乌贼给它们吃吗?哈尔·怀特海德告诉我,抹香鲸一年要吃一亿吨乌贼和鱼,这比人类从海洋中捕获的还要多。
我回到水中,周围满是灰海豚。我们赶上了三头抹香鲸,感觉要被它们压扁了。它们巨大的方形头颅从我的头顶、眼前和身侧经过,我们和鲸鱼混成一团,直到鲸鱼下潜之前,我们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把自己人从它们中区分开来,随后,我和潜水同伴德鲁奋力挣扎着回到船上。
我们坐在吱嘎作响的橡胶船舷上,等候指示。又一波涌浪靠近了船头。若昂在那头动物边上操纵着船,慢慢地拉近我们与它的距离。他让我们尽量保持安静。这已经不是我们**次感到奇怪了:一头体型比我们的船大十倍的动物竟会因为我们的靠近而如此害羞。就像麦穗鸫会被云彩吓到一样,黑色橡胶在它头顶投下的阴影对鲸鱼也是一种威胁。
我在水里的自然反应就是伸手够到什么东西,然后拽着挪过去,对一头野生动物这么做就不合适了——倒不如让我向一头河马挥胳膊。德鲁向我演示了在水中时如何用小船借力慢慢回去,把自己的动作对水面的干扰降至*小;如何将脚蹼保持在水面以下,以免弄出一连串气泡——这对鲸鱼来说是一种挑衅行为。
一切都在于我们的身体状态要尽可能保持随和。我只有5.8英尺高、8.5英石重,怎么可能对一头体型超过我这么多倍的动物构成威胁?然而,我还没有下水,就对我要保护的动物造成了压力。我们的行动有亚速尔群岛的政府特殊许可,但没有人征求过鲸鱼的意见。
大西洋的海浪涌向我,将我吞没。碧浪滔天,我好像顿时失去了重量,身体变得轻盈而自由。我急忙弯下腰,避让身高六英尺的德鲁,他还扛着水下摄像机这个大家伙。我试图辨认方向,若昂让我不时抬头看看暗礁上的陆标,但这并不容易。我们的队长不苟言笑,我觉得他像是足球场上的教练。我偏离鲸鱼的大致方向时,他会大声训斥我。
透过潜水面罩前的水波,我能断断续续地看见这头鲸的头部和从它的一个鼻孔里面喷出的爆裂气流。当它摇摆起伏时,阳光把它的身体映成银灰色。也许它也和我一样非常紧张吧!承受着海浪的拍击时,很难让身体保持平衡,自己好像是鱼缸里的一条金鱼,而鱼缸正捧在一双不稳当的手里。
以上还属于比较正常的,下面这些就不同了。在与鲸相处的这些天里,它们隐身的本事真让我连连称奇;鸟儿能倏忽间就在半空中消失,鲸似乎也能在海里凭空消失。这简直匪夷所思,就像是变戏法一样。我可以在海上看见鲸鱼,距离很近,相当清晰;但在水下,什么也看不见了。突然,一头巨大而迷人的动物被浪花裹挟着出现了,它静止不动,而我在巨浪中颠簸。
我发现自己悬在鲸尾上方,仿佛慢动作定格,这真是如梦似幻,与陆地上发生的一切都那么不同。鲸鱼和海浪像一堵墙一样把我围了起来,与此同时,它们向我完全敞开了。其他一切都无关紧要了。和鲸鱼待在一起,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安逸。仿佛鲸鱼灰白色的巨大身躯可以抵御一切邪恶。我能感觉到这一点,是因为我意识到了鲸鱼身体和心灵的强大力量。
在这样一个光明的地方,恐惧是愚蠢的行为。即使人类世界阴云密布,它们的世界也是明净如白昼的。当阴影顺着火山坡滑入大海,这种情形就如阴沉的天空一样呆板无趣,水色灰暗,水深三英里。而第三天,当我再次潜入水中的时候,水底似乎点亮了簇簇灯光。水面上光线阴暗,水下却大放光明。海面如同一面透镜,过滤并聚集着太阳光。而海面之下,当光线逐渐微弱,直至一片漆黑时,鲸鱼的蔚蓝世界中仍然有阳光之外的明亮——它们生命中的大多数时光都处于深海中。
这就像我们永远被夜色笼罩——情况确实如此,因为头顶上黑暗的苍穹亘古不变。黑与蓝,暗与明,只是强调一种范围。鲸鱼的生存环境对我来说无异于死亡。但这样的环境,在很大范围内也象征着生命,恐惧在这里不复存在。 我可能是被这些神奇的动物催眠了,它们劝我多留一会儿,向我展示这一方奇幻的世界。就像站在悬崖边会有一种跳下去的冲动一样,鲸鱼和它们所处的深海令我又惊骇又向往。它们对我就是有这种影响。
在他引人入胜的游记中……霍尔以泽巴尔德的手法,将文本、照片和插图完美结合。从英国到新西兰,他漫游了不同的海洋,探索各地独特的传说、历史、生态,表现了生物的复杂性和大自然难以捉摸的美。
——《纽约时报书评》
霍尔以杰出的洞察力,在平凡中发现了奇迹……海洋之歌蕴含着大自然的危险和神秘,咏唱起对超自然的敬畏。
——《华尔街日报》
如同雨后的清新空气一般,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他的激情定会感染你。
——《泰晤士报》
菲利普•霍尔
生于1958年,现居伦敦霍斯顿、南安普顿,作为海岸研究中心的成员,每年夏天去科德角观察鲸鱼。
出版六部非虚构作品,其中《利维坦》获得英国广播公司2009年度塞缪尔•约翰逊非虚构作品奖。
《莱拉》是基列三部曲的第三部,小说透过埃姆斯牧师的妻子莱拉的流浪生涯和婚姻生活,审视了苦难和救赎的关系。莱拉自小生病、被穷苦的家人漠视,直到她被黑人妇女多尔窃走...
《如何读,为什么读》内容简介:《如何读,为什么读》是美国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年近古稀时出版的一本个人化的导读著作,这位
吕氏春秋 本书特色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吕不韦任秦王赢政相国时,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一部杂家代表著作,成书于秦统一中国之前(约公元前239年)。《...
寡头:新俄罗斯的财富与权力 本书特色 《交锋》《变化》作者凌志军先生特别推荐:戴维·霍夫曼用无数精彩的细节,构成一幅大历史的画卷。它不仅仅是六个人的故事,也是那...
你是这世界的慈悲-丰子恺说刹那与永恒 本书特色 我们还要浮躁多久,才肯沉淀下来为情怀和理想做点事?民国社会,贫穷、战乱、社会运动…在残酷的现实面前...
洪秀全 洪仁玕-近代名人文库精粹 本书特色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瀚深广、源远流长,其中近代名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它涵储着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之魂。“近...
ThiscentennialeditionofE.E.CummingsCompletePoems,publishedincelebrationofhisbirt...
《深度学习》内容简介:本书反思美国公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灌输知识,而没有注重提升能力,缺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缺乏协作能力
《像唐诗一样生活》内容简介:诗歌作为中国人一种神奇的精神载体,在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中,一直为智者所喜爱,除了其“言志”、
中外名家散文-精华本 本书特色 中外名家散文集。精选中外散文名家,诸如蒙田、梭罗、鲁迅、沈从文、毕淑敏、周国平、林清玄、张晓风等人的优秀篇目,集结成书,展示了中...
从璀璨文学人物群像,洞见百年女性成长史献给所有需要和一位密友长谈的你我她文学经典中的女性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不曾看见的自己✨编辑推荐:◎跨越时空的交友指南,来自虚...
《智能革命》内容简介:人类历史上的历次技术革命,都带来了人类感知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使人类知道更多,做到更多,体验更
镜子外的福尔摩斯-最伟大的福尔摩斯扮演者杰里米.布莱特 本书特色 原书多次绝版,炒至天价,是每一个热爱福尔摩斯的人心向往之的珍品。七十张珍贵照片,稀有的幕后资料...
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获奖作品 内容简介 《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获奖作品》为中国当代散文,随笔作品集,由李岚清编著。庞俭克为《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获奖作品》的责任...
给所有明日的聚会 本书特色 谨以这本书献给曾经有过,或正在拥有一个义无反顾二十余岁的我们。献给纽约,献给摇滚乐,献给无畏滚动的青春,以及所有明日的聚会。二十四岁...
《蒙古帝国》内容简介:13世纪,蒙古帝国有如旋风一般席卷了欧亚大陆,它的崛起和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谜题:蒙古人扩张的内在
爱情的家乡在春天 本书特色 王琪博是写作界的独行侠。一个人在百花齐放的文学界闯荡却丝毫不会被掩盖住光芒,上世纪80年代曾是大学生诗派的代表人物,如今看尽人情练达...
周国平-内在的从容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的第三本随感集,所收文字写于2001至2005年间。前两本为《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皆流传已久,*近又由黄山书社出了...
想法和说法 本书特色 他们走过的时代,是中国发生巨变的半个多世纪。无论是鲜花掌声,还是风雨雷电,他们乐观、自信。艺术没有界限,艺术丰富人生。李光羲、黄宗英、资华...
邓魁英自选集 本书特色 本書是一本《鄧魁英自選集》。所收錄了的論文,均系作者自選的代表性作品,這些寫作不同時期、關注不同論題的學術文字,不僅是對作者學術生涯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