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实在、真实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一个传统,从柏拉图一直到现在,皆如此。但把这个问题能说清楚的学者极少。以前的著作多带有形而上学的色彩。梅耶以问题学哲学为根基,从思想史演变的梳理,到畅谈自己的分析见解,一直到当代社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把握真实(现实、实在),分析很精彩,行文很简洁。
透过作者敏锐的哲思,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实在问题。作者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深刻阐释了一个哲学的基础性问题,一定会对读者带来全新的启示。
《哲学的叩问译丛:如何思考实在?》:**节 三个时代,三种原则本是、上帝和主体代表着自古希腊以来思想演进过程中的三大区分点。这可能显得有些令人惊奇,无论如何,还是有些武断。其实,它们与此毫无关系。本是,即所有存在的东西,这是古代思想关注的核心。它符合弄清宇宙是怎么回事的愿望,神话宣称要解释宇宙,然后自己又揭示为某种虚构,某种程度上是一些悦耳动听的故事,荷马堪为这些漂亮故事的颂扬者。客观世界之外,还有标准的他者,即上帝。我们从古代过渡到长约一千多年的中世纪。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处于主体性的支配之下,亦即处于自我的支配之下。这样加起来,客观世界、他者和自我就构成了人类自古以来向自己提出的三大问题。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或者我应该做什么?为什么世界是现在这个样子?然而当我们更深刻地分析这三大问题时,将要出现的问题,就是弄清楚何以它们如此重要,还有为什么它们是三个而不是四个或者两个。事实上,人的理性思维,如果我们偏爱希腊语的话即逻各斯,如果不建立在三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就无法运行;这三大原则是:同一性原则、理性原则和不矛盾原则。同一性说明是什么,它确定物和人。理性以演进中的事物的过渡、运动、秩序为对象,努力透过至少表面上的不稳定性揭示某种稳定性,并且为之找到某种原因。不矛盾性主导A与非A之间的变异性,永远为了找到某种和谐,而差异和对立似乎排除和谐。有了这三大基本要求,我们就可以重新找到自我、世界和他者。这些原则永远不解释它们从何处而来,但是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它们所意指的东西。思想的统一性能够穿越时间而绵延就扎根于每个原则对其他两个原则的反馈。三个原则中的每一个都需要另两个才是有效的和站得住脚的。而每个时代只是侧重于其中之一并因此而得以重新找到另两个原则。理性原则肯定需要一个原则,事物才能呈现它们的真实风貌,没有理性原则,同一性原则就没有意义。而没有不矛盾原则,事物也可能不是它们的真实风貌。总之,同一性原则设定其他两个原则,这一学理适用于它们中的每一个。所有这些原则因而构成了一种循环,并反馈到其他原则,才能使自己浮现出来,它们相互“奠定”但又没有真正地确立为基石。然而谁又能指斥它们的有效性呢?这里,我们需要有勇气找到这些原则的某种基石,该基石比它们更为根本。如果我们更仔细地观照,它们保证了逻各斯的和谐,逻各斯是回答的秩序,正是以这种身份,这些原则才呈现出某种论证风貌。人们向自己提出的**个问题永远是:问题是什么呢?同一性原则要求的正是这种提问。那么对于理性原则呢?一回答的理由是什么呢?这必然是一个问题。这个原则不再任由人们以通常的方式构成“一切都有一种理由”,因为如果一切都有一种理由,那么没有任何东西没有理由,因为需要不断地从一个理由上溯到另一个理由。直到什么地方呢?当然需要停下来。幸运的是,人类发明了上帝。支配问题的原则之后,主导从问题向回答过渡的原则之后,我们还有应该理解为使回答形式化的原则,这是*后一个原则,即不矛盾原则。这个原则表述什么内容呢?它表述的是:人们不能同时拥有A和非A,因为A和非A不能在同一关系下都是真实的。……
梅歇尔·梅耶(Michel Meyer),比利时哲学家米歇尔梅耶是西方新哲学的代表人物,被誉为西方当代最优秀的哲学家之一 。他创建了问题学理论。问题学被认为是150年以来西方的第三次哲学潮流,问题学一词也成了学术界的时髦语词,后来竟至成了西方学术界近三十年来使用最多的学术语词之一。
庄子-Vo1.83 本书特色 庄周编著的《庄子》是传统文化中*伟大不朽的经典之一,在中国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庄子的文章不仅极富思想性,而且...
佛教基本知识-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佛教基本知识》是中国佛学泰斗周叔迦先生撰写的一部关于佛教典制与文化的著作,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深奥的佛教理论,深入浅出地变...
◆学生们长期以来尽情享受本教科书(我使用它已长达10年)……学生们热爱本书(诚实),他们声称自己在(使用本教科书的)一个学期中实
《周易古义•老子古义》内容简介:《周易》、《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两部重要的经典著作,然其文简而意奥,一般读者很难读懂,故历
神秘与反思 内容简介 为使国人更多和更深地了解基督教文化,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在2006年编辑出版的六本书的基础上,2008年又把*新的一些研究成果汇集成四本书...
易传与道家思想 目录 目录 序 **部分《彖传》的主体思想:道家的宇宙观 《彖传》与老庄 《彖传》的道家思维方式 第二部分《象传》、《文言》解《易》的道家倾向 ...
自南朝梁代开始,历代皆编有记载高僧生平事迹的《高僧传》。本书除收入较流行的南朝梁代释慧皎《高僧传》十四卷、唐代释道宣《续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特色 我们选择的哲学问题是人类心灵思考的永恒问题,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哲学家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答案,但一个接着一个被推翻、被修改、被重写。哲学史展...
论语章句 内容简介 《论语》是孔子故去后众弟子对其言论的纪录的选集,其中文字不顺,意义不连贯,产生歧义而令人难以理解孔子真意之处甚多。本书作者毛起所遣《论语章句...
中西哲学的歧异与会通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一种现代解释学的方法,从诸如现象学、舍勒哲学、存在主义哲学、日常语言哲学、施特劳斯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社群主义哲学、阿佩...
《从胡塞尔到德里达》以人物划线,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胡塞尔、舍勒;中篇: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下篇:列维纳斯、德里达
艺境 本书特色 《文艺美学丛书》承继北京大学“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传统,将文艺美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传统美学的另外两个维度——美的哲学和审美心理学亦给予足够...
喜马拉雅的人与神 本书特色 图齐等著的《喜马拉雅的人与神》是一本奇特的书。既有对西藏风俗、民间传说和民间艺术风趣详实的描述,又有一流学者专门的文论,可帮助读者进...
本书论述了从清季保存国粹的朝野努力及由此而起的争论开始,到新文化运动时的整理国故、再到北伐前后两次关于国故和国学的大讨论
这部寓言集选自克尔恺郭尔的诸多著作。这些短小的哲学寓言向读者的悟性发起了挑战。同时也给读者的理性以难得的舞蹈的机会。作者
目录日记(1785-1787)中学时代的作文和图宾根教会学校作文(1785—1788)三巨头对话关于量的观念的一些说明关于希腊人和罗马人
圣经百科辞典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精装,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 主编梁工师承朱维之教授攻读圣经文学,被授予国际华裔圣经研究“前辈”学者称号★ 由...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 本书特色 道殿祖师的《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传续开元善无畏尊者之独部准提法流,圆通融合显教义 理,开宗汉传显密圆通准提法之先河,为令...
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维特根斯坦的后期作品,代表了他的“日常语言分析”,是对早期“科学语言分析”的反思和否定。全书讨论的问题涵盖了语义学、逻辑学、数学哲学、...
孔子与儒家 内容简介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博大精深,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