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实在、真实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一个传统,从柏拉图一直到现在,皆如此。但把这个问题能说清楚的学者极少。以前的著作多带有形而上学的色彩。梅耶以问题学哲学为根基,从思想史演变的梳理,到畅谈自己的分析见解,一直到当代社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把握真实(现实、实在),分析很精彩,行文很简洁。
透过作者敏锐的哲思,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实在问题。作者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深刻阐释了一个哲学的基础性问题,一定会对读者带来全新的启示。
《哲学的叩问译丛:如何思考实在?》:**节 三个时代,三种原则本是、上帝和主体代表着自古希腊以来思想演进过程中的三大区分点。这可能显得有些令人惊奇,无论如何,还是有些武断。其实,它们与此毫无关系。本是,即所有存在的东西,这是古代思想关注的核心。它符合弄清宇宙是怎么回事的愿望,神话宣称要解释宇宙,然后自己又揭示为某种虚构,某种程度上是一些悦耳动听的故事,荷马堪为这些漂亮故事的颂扬者。客观世界之外,还有标准的他者,即上帝。我们从古代过渡到长约一千多年的中世纪。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处于主体性的支配之下,亦即处于自我的支配之下。这样加起来,客观世界、他者和自我就构成了人类自古以来向自己提出的三大问题。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或者我应该做什么?为什么世界是现在这个样子?然而当我们更深刻地分析这三大问题时,将要出现的问题,就是弄清楚何以它们如此重要,还有为什么它们是三个而不是四个或者两个。事实上,人的理性思维,如果我们偏爱希腊语的话即逻各斯,如果不建立在三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就无法运行;这三大原则是:同一性原则、理性原则和不矛盾原则。同一性说明是什么,它确定物和人。理性以演进中的事物的过渡、运动、秩序为对象,努力透过至少表面上的不稳定性揭示某种稳定性,并且为之找到某种原因。不矛盾性主导A与非A之间的变异性,永远为了找到某种和谐,而差异和对立似乎排除和谐。有了这三大基本要求,我们就可以重新找到自我、世界和他者。这些原则永远不解释它们从何处而来,但是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它们所意指的东西。思想的统一性能够穿越时间而绵延就扎根于每个原则对其他两个原则的反馈。三个原则中的每一个都需要另两个才是有效的和站得住脚的。而每个时代只是侧重于其中之一并因此而得以重新找到另两个原则。理性原则肯定需要一个原则,事物才能呈现它们的真实风貌,没有理性原则,同一性原则就没有意义。而没有不矛盾原则,事物也可能不是它们的真实风貌。总之,同一性原则设定其他两个原则,这一学理适用于它们中的每一个。所有这些原则因而构成了一种循环,并反馈到其他原则,才能使自己浮现出来,它们相互“奠定”但又没有真正地确立为基石。然而谁又能指斥它们的有效性呢?这里,我们需要有勇气找到这些原则的某种基石,该基石比它们更为根本。如果我们更仔细地观照,它们保证了逻各斯的和谐,逻各斯是回答的秩序,正是以这种身份,这些原则才呈现出某种论证风貌。人们向自己提出的**个问题永远是:问题是什么呢?同一性原则要求的正是这种提问。那么对于理性原则呢?一回答的理由是什么呢?这必然是一个问题。这个原则不再任由人们以通常的方式构成“一切都有一种理由”,因为如果一切都有一种理由,那么没有任何东西没有理由,因为需要不断地从一个理由上溯到另一个理由。直到什么地方呢?当然需要停下来。幸运的是,人类发明了上帝。支配问题的原则之后,主导从问题向回答过渡的原则之后,我们还有应该理解为使回答形式化的原则,这是*后一个原则,即不矛盾原则。这个原则表述什么内容呢?它表述的是:人们不能同时拥有A和非A,因为A和非A不能在同一关系下都是真实的。……
梅歇尔·梅耶(Michel Meyer),比利时哲学家米歇尔梅耶是西方新哲学的代表人物,被誉为西方当代最优秀的哲学家之一 。他创建了问题学理论。问题学被认为是150年以来西方的第三次哲学潮流,问题学一词也成了学术界的时髦语词,后来竟至成了西方学术界近三十年来使用最多的学术语词之一。
默照 本书特色 圣严法师教禅、讲禅、写禅,二十多年来足迹已广遍东西方世界各地,出版了二十种以上与禅相关的中英文著作,并陆续被翻译成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
这本书以作者在《百家讲坛》的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庄子何其人: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称为“神人”,二人分别是
唐代净土祖师全集 本书特色 《唐代净土祖师全集(精)》由善导、法照、少康所著,本书为唐代净土宗代表性大师的理论作品合集,包括了善导的《观经四帖疏》、《观念法门》...
维摩诘经译注 本书特色 徐文明译注的《维摩诘经译注》全称《维摩诘所说经》,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说无垢称经》等,是印度大乘佛教初期的重要经典之一,一般认为大...
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 内容简介 本书一不是研究先秦时代的音乐本身,二不是研究先秦时代有关音乐的历史资料,三不是研究先秦时代音乐家们所创造的音乐形象。这些是音乐史...
《40堂哲学公开课》是一部生动的西方哲学小史。作者选取了50多位重要的思想家,从“提问的人”苏格拉底到“现代牛虻”彼得•辛格,
本书是对柏拉图哲学进行整体论述的一个尝试。确切地说,就是从“图宾根学派”(TübingerSchule)的基本立场(强调柏拉图的口传的
道教全真派宫观.造像与祖师 本书特色 景安宁所著的《道教全真派宫观、造像与祖师》试图将现存的宫观和文献记录的宫观结合起来研究,把它们放到特定历史、宗派的环境中观...
百喻经注释 内容简介 乃集录有关善恶报应之譬喻故事丽成,以寓言形式,用一百个事例(今存九十八个)来说明佛教之基本教义。大部分故事系以一般民众为对象,亦有对外教徒...
尼采读本 内容简介 尼采具有强烈的反省精神,他的理论似乎是对他的气质的一种抗衡。他自己浪漫而悲观,却偏要批判浪漫悲观主义,他自己体弱多病,却偏要鼓吹强健的生命本...
佛教知识读本 本书特色 在改革开放以来,宗教研究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取得了空前的丰硕成果,专著、译著、论文和辞书等可以说是汗牛充栋,确实令人鼓舞,但是...
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量大论争研究 本书特色 1990年代后期,国内知识界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思想论争影响深远,它构成了今天知识界思考公共...
细读淮南子 本书特色 “细读国学经典丛书”精选国学文化中*代表性的著作,邀请业内权威专家结合时代需求进行精细、精确解读,力求以权威实用的...
本书为作者研究德国哲学最具心得的代表性论著,研究对象包括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狄尔泰、胡塞尔、海德格尔、卡尔·施密特、伽
道德真经注 本书特色 《道德真经注(繁体竖排版)》:历代文史要籍注释选刊·老子道德真经注 内容简介 本书是宋代大文豪苏辙所作老子注释。又名:《老子新解》、《道德...
实在主义的形而上学 内容简介 《实在主义的形而上学》以西方思想史的核心内容并以形而上学为中心线索对整个哲学史进程做了通盘分析,力图恢复传统意义上的形而上学理论之...
《人物志》一般中国人谈人力资源,都是奉西方管理学为至臬。殊不知,中国传统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与悠久的
伪善入门-浮世善恶指南书 本书特色 日本畅销书作家、文艺青年僧侣、偶像级禅师小池龙之介著作。旅日华人作家毛丹青倾情推荐伪善入门-浮世善恶指南书 内容简介 “好人...
圣经蠡测 本书特色 《圣经》首先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学术文化巨著,为西方文化中宗教、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宝库。本书是作者在北...
《佛教汉语研究》内容为:佛教混合汉语(BuddhistHybridChinese),简称佛教汉语(BHC),指的是以翻译佛典的语言为代表的汉文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