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介绍日本著名人文景点“高野山町石道”的文化随笔, 由世田义美写于2001年。日本的高野山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全球必去旅游地, 被誉为“心灵启迪之净土”“中国之拉萨”, 更是于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内容包括: 春 ; 夏 ; 秋 ; 冬。
高野山町石道是我珍藏的散步小道。漫步町石道已经成为我的修行日课,在这里,收集四季的点滴,记录零星的思绪,沾染着山上的灵气,品味行走的喜悦。每每看到阳光下神威凛凛的町石,一种虔诚之情便涌上心头。这一百八十座町石,仿佛让人穿越了高野山一千两百年的历史与文化。
【日】世田义美 著1947年生,日本和歌山县人。和歌山大学教育系毕业后任伊都高中教师,桥本高中教师、校长,后历任和歌山县教育研修中心副所长、伊都地方教育事务所所长。出版随笔集《用心》《纪之川散步道》《四季的高野山町石道》(本书)等著作。辛暨梅 译1985年生,文艺学博士,专供中日比较文学方向。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获邀任日本花园大学国际禅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讲师。出版译作《赢在人脉》,曾在中新网及《日本新华侨报》发表时政评论文章。赵三妹 译1992年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读硕士。2016年参加中日韩三国政府主导的亚洲校园计划,赴韩交流。
小城三月 本书特色 本辑选取了萧红*具代表性短篇小说二十一篇,从多角度多侧面反应出萧红观察世界的视角和态度。作者从开始发表作品到离开人世只有短短的九年时间,然而...
狗与狼 本书特色 希纳一家出生并居住的乌克兰城市,在城里的犹太居民看来,是由三个不同的层面组成的,就像古老的画卷上所表现的那样:被上帝排斥的人处在下层,为地狱的...
苏洵散文选 本书特色 “方籍之渡河,沛公始整兵向关,籍于此时,若急引军趋秦,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据咸阳,制天下。不知出此,而区区与秦将争一旦之命。……楚虽百战百胜...
《四季自然游戏》内容简介:大自然是孩子天然的游乐场。大自然既为孩子游戏提供了开阔的场地,自然界中的花、果实、枝叶等,还可以
北京.最后的纪念-我和711号园 本书特色 阎连科倾尽毕生积蓄购买了711号园,在这里度过三年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他说:“这是我一生*奢靡的诗栖生活”,他打算在这...
《毒草芬芳》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用散文语言,发现有毒药草魅力的书。本书以生动、有趣的散文配手绘水彩植物的形式,展现有毒药草的
当我途经你的盛放-唐宋红颜 本书特色 爱情不一定是所有人生命的主旋律,却一定是女人生命的主旋律。李师师、武媚娘、上官婉儿、李清照、霍小玉、花蕊夫人……她们的爱情...
最美是杭州 本书特色 麦家所*的《*美是杭州》着重从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两个角度探讨杭州的美。本书的每一卷,都将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一是一位与杭州有千丝万缕联系并...
悲哀也该成人了 本书特色 《悲哀也该成人了》收录了严力从1970年代到2015年的诗歌70首。每一首都是严力各个时期的代表作。悲哀也该成人了 内容简介 ...
惜别 本书特色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念念追忆,惜别在远道止庵直书生死之作身历至亲的离去,沉淀三年后,首次以散文的形式,将对生死的感悟与思考诚恳地诉诸笔下。不再...
团购:唐君毅作品系列6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当代新儒家巨匠唐君毅著作系列★ 题材广泛,内容浅显,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可读性★...
毕淑敏作品-精华本 本书特色 毕淑敏是当代*有代表性的心灵散文作家,本书精选了她几十年来创作的*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如《提醒幸福》、《我在寻找那片野花》、《感动...
阎真文集1-5(套装共5册) 本书特色 阎真是一个认真做事的人,他的每部作品都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他的笔始终指向社会和人生的痛处,不遗余力地描写、解剖、分...
《每天半小时读懂《道德经》》内容简介: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详细注解并翻译原文,参透了老子思想体系中丰富、精妙的智慧,以
《蒙田随笔全集(全三卷)》内容简介: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
《协同共生》内容简介:数字经济浪潮下,数字化转型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特征,也成为企业打造数字经济时代新型能力的根本
本书汇集了反映清代女性诗歌创作风貌的诗话著作正编十四种、附录六种,涉及清初至民国初期的闺秀诗人数以千计,保存了大量反映清代
才子佳人多不贱-那些鲜为人知的民国往事 本书特色 《才子佳人多不贱(那些鲜为人知的民国往事下午茶)》分为三章。**章,以周作人、胡适、刘半农等人的交往...
《柔与忍的做人策略》内容简介:本书做人处世有暗藏的玄机,也有秘诀和窍门,但是并非是秘而不宣、不可窥知的法门,只要留心多观察
甲行日注 本书特色 《甲行日注》为《叶天寥四种》之一,是明亡后叶绍袁所写的一部日记,起乙酉秋,止戊子九月。这部日记逐日记述了明亡后作者隐迹于苏南、浙西山中三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