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事实不讲道理”是《读库》的编辑方针。其收入的作品从篇幅而言属于五千至五万字之间的中篇读本;内容而言,《读库》强调非学术,非虚构,追求趣味和品味的结合,探究人与事、细节与谈资,不探讨学术问题,不发表文学作品,所选书评影评等文体则强调趣味性,通过真实的表象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 《读库1701》点击进入《读库1702》点击进入《读库1703》点击进入《读库1704》点击进入《读库1705》点击进入《更优秀作品请进入新星出版社旗舰店》点击进入
本期《读库》一共包含了六篇文章。《未来的人会是怎样》、《“美漂”一家》、《布达拉宫的流动画卷》、《〈十二怒汉〉与陪审团》、《当地球已成远古传说》和《在抗战中度过的童年》。
《未来的人会是怎样》是蒂姆·厄班(Tim Urban)的*作品,由谢熊猫君翻译,首发于《读库》。这篇新作探讨在一个由人工智能和“其他所有生物”组成的未来,人类的出路在哪里。文章从作者与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聊后者成立新公司Neuralink的使命开始,回顾了人类大脑的演化历史,解释什么是脑机接口,人类是怎么思考和交流的,进而探讨未来的样子。未来可能比我们预期的还要不可思议。
《“美漂”一家》讲述的是作者朋友一家为了家庭新到来的小生命,辗转赴美生子的经历。其间有与入境官员的多次交涉,与二房东与租客的相处,以及新认识朋友的援手相助,伴随大力的讲述,读者似能与主人公的心绪一同起伏变化。本期《读库》一共包含了六篇文章。《未来的人会是怎样》、《“美漂”一家》、《布达拉宫的流动画卷》、《〈十二怒汉〉与陪审团》、《当地球已成远古传说》和《在抗战中度过的童年》。《未来的人会是怎样》是蒂姆·厄班(Tim Urban)的*作品,由谢熊猫君翻译,首发于《读库》。这篇新作探讨在一个由人工智能和“其他所有生物”组成的未来,人类的出路在哪里。文章从作者与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聊后者成立新公司Neuralink的使命开始,回顾了人类大脑的演化历史,解释什么是脑机接口,人类是怎么思考和交流的,进而探讨未来的样子。未来可能比我们预期的还要不可思议。《“美漂”一家》讲述的是作者朋友一家为了家庭新到来的小生命,辗转赴美生子的经历。其间有与入境官员的多次交涉,与二房东与租客的相处,以及新认识朋友的援手相助,伴随大力的讲述,读者似能与主人公的心绪一同起伏变化。2009年在准备中国美术馆蓝志贵个展时(可参看《读库1604》),黄建鹏选择了蓝志贵拍摄的十多幅以布达拉宫为背景的系列作品,放在展厅显著位置,观众反响强烈。之后,他便时时关注和收集关于布达拉宫的原版影像。二十多年来,他收藏了千余幅关于西藏的影像原作和摄影作品。《布达拉宫的流动画卷》展示的就是这批二十世纪初至1980年代的西藏影像,宁静、平和,经过时间的沉淀,凝聚出一种喜马拉雅崇高的气质。在中国,许多民众对陪审团的认知几乎都来自《十二怒汉》。今年距离首版《十二怒汉》上映,正好一个甲子。当下社会,价值多元,众声喧哗,与六十年前相比,更需要常识与理性、宽容和共识。《〈十二怒汉〉与陪审团》是何帆翻译《十二怒汉》剧本后写的译者序,希望透过一场法庭纷争,重温一次法治课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代表作是厚厚的《基地》系列,这些小说的创作时间前后跨越将近四十年,由七本小说组成,如今已成为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汪洁在《当地球已成远古传说》里从小说的写作脉络开始介绍,厘清了《基地》的版本结构。《在抗战中度过的童年》这组文章是作者吕霞在成都金陵大学附中的作文,1945年曾发表在叶圣陶主办的《开明少年》上。1937年抗战开始那年,吕霞九岁。当年11月,吕霞一家从京沪线上的家乡开始往内地搬,一路走走停停,坐了黄包车再上船,下了船坐火车,离开长沙继续坐船走,暂时安顿在湘潭,待了一段时间,从长沙辗转去到云南。十四岁的小作者将路途上的点滴都记录下来,让今天的读者通过她的眼睛看到了那个时代。
张立宪江湖人称“老六”。新闻出版从业者,居北京。现主编《读库》丛书。并策划出版《青衣张火丁》、《共和国教科书》等。多年来,跨工种作业,独立完成一本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各环节,涉及编辑、美术、财务、公关、销售诸领域。以一人之力,创出中国出版界持续出版一种读书品牌《读库》的奇迹。2008年4月当选“思想推动中国——联想ThinkPad中国思想力人物评选”的十位中国思想力人物之一。自2002年起,以“见招拆招”为网名,发表“记忆碎片”系列文章,在网络世界流传至今。
柳庄神相 本书特色 相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发轫于春秋战国,至清末民国,各种相术流派层出不穷,不断发展完善。《柳庄神相》...
作品目录第廿一折 流霞春戏,祸起青衣第廿二折 小雪初晴,红颜心机第廿三折 恍惚梦觉,昨夕今夕第廿四折 剑出正气,鹭立寒汀第廿
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琴音鼓浪·厦门卷 内容简介 《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琴音鼓浪厦门卷》中林鹤寿故居、林尔嘉故居、林维源故居、李清泉故居、黄奕住故居、陈嘉庚故居、...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论文是作者从事古典文学研究三十几年的结晶,其中大部分文章都曾在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这些文章主要是对六朝文学史的研究以及这一时...
作品目录第五一折 残针刺血,花庭玉树第五二折 谁曰五绝,庄筌暗入第五三折 鹊巢鸠据,虚室开椟第五四折 凝眸往恨,红索娇雏第五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三辑) 内容简介 推崇嚴謹樸实,力点虚诞浮华;向往学思业进,鄙棄事理相绝,主张多方取径,避免固执偏狭,域外汉籍研究是一片刚开始耕耘的广袤土...
汉字形义与器物文化 目录 序绪论汉字形义与器物文化之联系**章 汉字形义与民生用具**节 运斤成风,鬼斧神工——斤斧类汉字的字形字义一、郢匠挥斤——释“斤”二、...
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沈从文谈艺术与文物 本书特色 1949年以前,沈从文是作家,写了四十几本小说和散文;1949年后他转行做了文物研究专家,和坛子、罐子、绸子、...
汉字里的故事-(全8册) 本书特色 这是一套*有中国古典意境的童书、绘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神秘的符号演绎出中国汉字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苏武牧羊、...
抚摸北京-当代作家笔下的北京-闲趣坊-04 本书特色 《九门之缘》、《太平湖寻梦录》、《前门外》、《护城河与二环路》、《一溜河沿》、《蓟门烟树·土城·海...
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修订版)(上下) 本书特色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日益增多,人名翻译的规范化日显重要.自50年代起,我们曾以...
中日夷越文化探究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探讨中日两国古代东夷人和越人及其后裔的民族识别、形成、融合、迁徙,民族族称之更替以及上述各民族的文化之古今面貌、各种变化等情...
东北方言概念词典 内容简介 汉语语义系统研究是传统汉语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方言语义系统研究也是传统方言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的迅速发展,特别...
问吧4-有关四大名著的101个趣味问题 本书特色 《有关四大名著的101个趣味问题:问吧(4)》各篇相对独立,信手翻来就会有所心得,是一本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的休...
丰城赣方言语法研究 本书特色 《丰城赣方言语法研究》以语法描写为中心,兼及语音和词汇,介绍了赣方言中的一个点方言的较为完整的语法面貌;从一种没有书面材料的方言人...
泰山庙会 本书特色 俗文化,古而不老,历久而弥新。它在人们的身边,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趣。总结俗文化,剔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对发扬...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 本书特色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梁启超的史学代表作,原为其任教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时所编撰的讲义,充分阐述了...
礼仪全书(4卷)(插盒) 本书特色 《礼仪全书(图文珍藏版共4册)(精)》由王艳军主编,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个人、家庭、社交、学校、职场、涉外、习俗和宗教等等方面...
茶铎八音-茶文化复兴之声 本书特色 喝茶,是生活中的美好感受,也是一种雅致的生活艺术。华人喜欢喝茶,英国人每天喝好几次茶,日本人更将品茶提升到一种艺术的境界。其...
食之五味:随园食单+食疗本草+食宪鸿秘+山家清供(全4册)(函套平装) 本书特色 1.《食之五味》收录的四种图书皆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经典之作,看《食疗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