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著名的烟斗系列,在绘有一只烟斗的画中写着“这不是一只烟斗”的句子,展现了图形和语言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哲学和绘画领域引发了诸多兴趣和讨论。
《这不是一只烟斗/子午线译丛精选》从图形诗的角度入手,对马格利特这组烟斗画进行解读,在显示出他强大的哲学思辨力的同时,也展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以及幽默有趣的一面。
哲学家米歇尔·福柯遭遇画家勒内·马格利特。“子午线译丛精选”阅读+手账系列。1、 福柯为当代哲学大家,其作品具有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力,无论在哲学界还是文化界均有很大的号召力,读者众多。2、 中文首版问世以来多次加印,市场反映良好。3、 此次“子午线译丛精选”整体采用精装小32开的设计,能给读者带来更具现代性的阅读体验。4、 书中融入了当下颇受读者喜爱的手账元素,在阅读思想著作的同时写下笔记,增加了实用功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购买。5、 “子午线译丛精选”一套6册,建议成套推荐;同时,可以结合“子午线译丛”的其他各册共同推荐。6、 本书适合向思想类、文艺类书店推荐,也适合向高校及图书馆推荐。法国当代哲学家中有不少人深谙艺术,关于艺术的研究性文字也极有价值,福何便是其中一位。福柯像其他哲学家一样为马格利特所吸引,这位谜一样的画家笔下那些谜一样的画作为他带来灵感。本书写于1968年,是福柯为纪念马格利特所作,法文版出版于1973年。虽然福柯的解读只是众多阐释中的一种,却是哲学和艺术之间对话的一个范本。马格利特的画作召唤的也许正是福柯这样级别的读者或曰对话者,挑战的也正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哲学思维。这样的交锋在这篇简短却缜密的论文中一一展现,像高手对弈一样引人入胜。除了本书,“子午线译丛精选”还包括意大利当代哲学家乔吉奥·阿甘本的《我,眼睛,声音》《阿比·瓦堡与无名之学》《巴特比,或论偶然》,乔姆斯基与福柯的《乔姆斯基、福柯论辩录》以及美国当代哲学家O.K. 鲍斯玛的《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这位新档案保管员宣布他将只看重那些陈述。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顾及一切老一代档案保管员所关注的命题和语句。——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不屈不挠的现代怀疑论者......*富革命性而且极为认真的战后尼采派——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美国新社会研究学院教授,专栏作家
《这不是一只烟斗/子午线译丛精选》:
首先,是烟斗本身:“你在这里看到的,由我组成的或者组成我的这些线条,所有这一切都不是你毋庸置疑的一只烟斗,而是一幅画,它与你在那里看到的,另外一只我也不知道是否实在是否真实的烟斗,存在着垂直的仿效关系——请看,就在这幅画的上方,而我则只是这幅画当中一个简单孤独的仿效物。”对此,处在上方的烟斗如是应答(总是用同样的措辞):“你看到的,在你眼前飘浮于所有空间与所有固定基底之外的烟雾,既不在画布上,也不在纸上,怎么能真正是一只烟斗。请不要弄错,我只是来自仿效物——即不是与一只烟斗相似的某种东西,而是一种模糊的仿效,它什么也不映射,只是浏览一些像你能读到的那样的文字和像下面那样的图画,把它们联系起来。”但是,已经被不同声音两次说出的这句话.这次谈到了自己:“组成我的这些字母,你在读的时候期望它们能够指称烟斗,但它们与其所指称的东西相去甚远,怎么敢说自己是一只烟斗?这是一种书写物,它只与自己相似,对它所说的东西没有价值。”还不止于此,这些声音成对地混合在一起,以便在谈到第三个成分时说“这不是一只烟斗。”文字和下方的烟斗被把它们圈起来的画框连在一起,成为同谋:词语的指明能力和图画的表现能力揭示了上方的烟斗,并拒绝把自称一只烟斗的权利赋予这个没有参照物的出现,因为它没有关联的存在使它不出声,不可见。两只烟斗被它们相互的仿效连在一起,反对写出来的,由与其所指物没有相似性的符号组成的语句有权自称一只烟斗。文字和上方的烟斗则被如下事实相连:二者均来自别处,一个是可以说出事实的话语,另一个是作为一件物自身的出现,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图中的烟斗不是一只烟斗这个判断。或许应该假设,在上述三个成分之外,这个语句当中还有一个漂泊不定的声音(可能是画板或黑板的声音)在讲话,它可能在同时谈到画中的烟斗和突然出现在上方的烟斗时说:“这里面的任何东西都不是一只烟斗,有的是模拟一段文字的一段文字,是模拟一幅烟斗画的一幅烟斗画,是(按照本身不是一幅画的烟斗的方式画成的)一只烟斗的模仿物的(画成不像一幅画的样子的)一只烟斗”。仅仅一句话里就有七种说法。但是,要想摧毁仿效被相似性的论断所囚禁的堡垒,一个也不能少。
……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20世纪法国思想家,主要著作有《疯癫与文明>《临床医学的诞生》《词与物》《知识考古学》《规训与惩罚》《性史》等。
邢克超,教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从事比较教育研究和法语教学工作,主要译著有《继承人》《再生产》《遥远的目光》等。
自然辩证法概论(修订版) 内容简介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所开创的一个研究领域。19世纪50年代后期,为了粉碎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为了宣扬...
李觏集 内容简介 李觏是北宋中叶有进步倾向的思想家。本书收集他的全部现存著作,是研究李觏思想及北宋社会的重要资料。李觏集 目录 直講李先生文集序自序卷** 賦...
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 目录 **章 审美对象的说明文学创作与辩证法的概念文学的要求作为图解的文学创作“唯美主义”面具与方法歧义性古典主义的内容美学形式主义...
思想的寻找:与法国散文大师蒙田对话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思辨性极强,带有独特的研究视角和警世的异向思维的学术随笔集,书中针对法国大思想家蒙田展开对话,有引申,有...
丑的历史 本书特色 ★美学大师真知灼见 ★图文阐释天衣无缝 ★名家译笔忠实典雅 ★豪华印装典藏极品 美学大师艾柯的《丑的历史》是中央编译出版社梦想家分社图文馆丛...
思维科学知识读本 内容简介 《思维科学知识读本》将一个全新的知识世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人倍感新奇,使人耳目一新。阅后深有感触的是:总体上比较全面系统地建立起了...
老子 本书特色 《老子》是道家*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全书共八十一章,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内容包罗了宇宙观、人生论、认识论、方法论及为人...
段氏象学-盲派命理研究 本书特色 自上古先圣羲皇作易以来,华夏文化的各个门类无一不打上了《易》的烙印。她之所以高居《诗》、《书》、《礼》、《乐》、《春伙》之上。...
边读边悟易经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体悟人生奥秘的学问,指点生活迷津的圣典。《易经》是一座智慧的宝库,我们可以悟不透它,但不可以不读它。即使不能完全还原其本义,至少可...
美学史 本书特色 英国新黑格尔派哲学家、美学家鲍桑葵相信,美学史不等于美学家的历史。所以他的《美学史》(此书已成为当代美学研究的经典),没有为任何美学家歌功颂德...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开辟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的历史形态。从十月革
台湾最著名的[心灵法师]在台首开电视佛法讲坛,广受观众欢迎。由法官而成佛子,从当代的苦海中感悟佛法,讲给现代人听。台湾诚
哲学史讲演录(第三卷) 目录 **部希腊哲学第二篇 第二期:独断主义和怀疑主义甲、 斯多葛派哲学 一、物理学 二、逻辑学 三、道德学乙、 伊壁辑学 一、准则学 ...
作者:(德国)彼得•昆兹曼(PeterKunzmann)法兰兹-彼得•布卡特(Franz-PeterBurkard)法兰兹•魏德曼(FranzWiedmann)...
阿含概论 内容简介 《阿含概论》着重于见道有关的内涵,对声闻缘觉所修的解脱道的入道内容加以详尽解说,对四阿含中隐覆难知的声闻菩提真实义理加以如实解说,以期所有正...
爱智慧:哲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内容简介 本“丛书”包括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政治学、自然科学等学科,既涉及人文社会科学诸门类,也涉及自然科...
佛经故事 内容简介 佛经故事是佛陀为宣传佛教的教理而采用的一种形式。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佛经卷帙中精选了81个经典的佛经故事。全书共分四部分:佛传类、佛本生故事类、...
佛学研究十八篇(共二册) 内容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9岁时开始拜康有为为师,治今文经学,并从受佛学,...
团购:胡适随想录10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 胡适是著名学者、诗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 本系列是研究胡适思...
虚空粉碎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圣严法师在美国带领四次话头禅修期间所做的开示结集,内容包括两大部分。**部分是阐释话头禅教法,例如修话头的阶段与身心现象、修行者的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