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著名的烟斗系列,在绘有一只烟斗的画中写着“这不是一只烟斗”的句子,展现了图形和语言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哲学和绘画领域引发了诸多兴趣和讨论。
《这不是一只烟斗/子午线译丛精选》从图形诗的角度入手,对马格利特这组烟斗画进行解读,在显示出他强大的哲学思辨力的同时,也展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以及幽默有趣的一面。
哲学家米歇尔·福柯遭遇画家勒内·马格利特。“子午线译丛精选”阅读+手账系列。1、 福柯为当代哲学大家,其作品具有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力,无论在哲学界还是文化界均有很大的号召力,读者众多。2、 中文首版问世以来多次加印,市场反映良好。3、 此次“子午线译丛精选”整体采用精装小32开的设计,能给读者带来更具现代性的阅读体验。4、 书中融入了当下颇受读者喜爱的手账元素,在阅读思想著作的同时写下笔记,增加了实用功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购买。5、 “子午线译丛精选”一套6册,建议成套推荐;同时,可以结合“子午线译丛”的其他各册共同推荐。6、 本书适合向思想类、文艺类书店推荐,也适合向高校及图书馆推荐。法国当代哲学家中有不少人深谙艺术,关于艺术的研究性文字也极有价值,福何便是其中一位。福柯像其他哲学家一样为马格利特所吸引,这位谜一样的画家笔下那些谜一样的画作为他带来灵感。本书写于1968年,是福柯为纪念马格利特所作,法文版出版于1973年。虽然福柯的解读只是众多阐释中的一种,却是哲学和艺术之间对话的一个范本。马格利特的画作召唤的也许正是福柯这样级别的读者或曰对话者,挑战的也正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哲学思维。这样的交锋在这篇简短却缜密的论文中一一展现,像高手对弈一样引人入胜。除了本书,“子午线译丛精选”还包括意大利当代哲学家乔吉奥·阿甘本的《我,眼睛,声音》《阿比·瓦堡与无名之学》《巴特比,或论偶然》,乔姆斯基与福柯的《乔姆斯基、福柯论辩录》以及美国当代哲学家O.K. 鲍斯玛的《维特根斯坦谈话录1949-1951》。这位新档案保管员宣布他将只看重那些陈述。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顾及一切老一代档案保管员所关注的命题和语句。——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不屈不挠的现代怀疑论者......*富革命性而且极为认真的战后尼采派——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美国新社会研究学院教授,专栏作家
《这不是一只烟斗/子午线译丛精选》:
首先,是烟斗本身:“你在这里看到的,由我组成的或者组成我的这些线条,所有这一切都不是你毋庸置疑的一只烟斗,而是一幅画,它与你在那里看到的,另外一只我也不知道是否实在是否真实的烟斗,存在着垂直的仿效关系——请看,就在这幅画的上方,而我则只是这幅画当中一个简单孤独的仿效物。”对此,处在上方的烟斗如是应答(总是用同样的措辞):“你看到的,在你眼前飘浮于所有空间与所有固定基底之外的烟雾,既不在画布上,也不在纸上,怎么能真正是一只烟斗。请不要弄错,我只是来自仿效物——即不是与一只烟斗相似的某种东西,而是一种模糊的仿效,它什么也不映射,只是浏览一些像你能读到的那样的文字和像下面那样的图画,把它们联系起来。”但是,已经被不同声音两次说出的这句话.这次谈到了自己:“组成我的这些字母,你在读的时候期望它们能够指称烟斗,但它们与其所指称的东西相去甚远,怎么敢说自己是一只烟斗?这是一种书写物,它只与自己相似,对它所说的东西没有价值。”还不止于此,这些声音成对地混合在一起,以便在谈到第三个成分时说“这不是一只烟斗。”文字和下方的烟斗被把它们圈起来的画框连在一起,成为同谋:词语的指明能力和图画的表现能力揭示了上方的烟斗,并拒绝把自称一只烟斗的权利赋予这个没有参照物的出现,因为它没有关联的存在使它不出声,不可见。两只烟斗被它们相互的仿效连在一起,反对写出来的,由与其所指物没有相似性的符号组成的语句有权自称一只烟斗。文字和上方的烟斗则被如下事实相连:二者均来自别处,一个是可以说出事实的话语,另一个是作为一件物自身的出现,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图中的烟斗不是一只烟斗这个判断。或许应该假设,在上述三个成分之外,这个语句当中还有一个漂泊不定的声音(可能是画板或黑板的声音)在讲话,它可能在同时谈到画中的烟斗和突然出现在上方的烟斗时说:“这里面的任何东西都不是一只烟斗,有的是模拟一段文字的一段文字,是模拟一幅烟斗画的一幅烟斗画,是(按照本身不是一幅画的烟斗的方式画成的)一只烟斗的模仿物的(画成不像一幅画的样子的)一只烟斗”。仅仅一句话里就有七种说法。但是,要想摧毁仿效被相似性的论断所囚禁的堡垒,一个也不能少。
……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20世纪法国思想家,主要著作有《疯癫与文明>《临床医学的诞生》《词与物》《知识考古学》《规训与惩罚》《性史》等。
邢克超,教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从事比较教育研究和法语教学工作,主要译著有《继承人》《再生产》《遥远的目光》等。
中国教育哲学史 第1卷 目录 前言本卷引言**章 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与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哲学思想**节 孔子一、求安重义的理论价值取向一、 “义”对“仁”和...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五卷) 内容简介 中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共十卷,包括迄今所发现的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48种和一些残篇。它是自西方哲学进入我国百余年来**部西...
神药之殇-道教丹术转型的文化阐释 内容简介 道教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诠释意义,在过去是长期被忽略或低估的问题。这可能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面对近代命运中国人所...
道冠儒履释袈裟: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 本书特色本书以浅易的典故或古诗文标目,内容扣住人生几大主题:学习、生活、养心、世事、处世,每一命题皆从儒释道三家的理论体...
约翰·洛克:权利与宽容 本书特色 约翰?洛克(1632-1704)是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以他对于政治思想的贡献而闻名于世。在这本精彩的著作里,艾瑞克?马克阐...
和佛陀一起云游四季 本书特色 第30届金鼎奖入围、中时开卷好书奖得主——释见介、释见澈继《和佛陀赏花去》之后,再度携手创作史上*美的禅意散文!世味无常,尘缘难断...
世界中的日本宗教 内容简介 石川县的能登半岛上有个叫真胁的地方。几年前那个地方发现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遗迹。这个绳文时代的遗迹,也可以称之为“环状列木”(Wodci...
本书是关于中国经学史的论著,首次结集。按照复旦大学出版社的设计,收入本书的论文限于十篇。本书的内容包括小引、简说中世纪中
先秦诸子与理学 内容简介 先秦诸子与宋明理学是我国思想史上两个百花齐放、异彩纷陈的繁荣时期的丰硕成果,自来为学者所重视,探研亦复不少。作者自少服膺宋明人学,浸渍...
南怀瑾选集-庄子諵譁-第三卷-[典藏版] 本书特色 《庄子》一书记载了庄子本人及其门人后学的思想言行,是道家的代表作品。自魏晋以降,其影响力更是跨越道家,与儒、...
《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研究的是中原北方地区北朝晚期的石窟寺,在年代上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和隋朝。这一时期,在南北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二卷 内容简介 本卷收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53年3月12日所写的政治论著和时事评论。1848-1849年革命失败后,欧洲重新进入反动时期,...
美学(回顾版) 本书特色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了“美学热”,不管是学术界,还是文艺界,亦或是百姓间,谈论“美”和“美学”一时成风。本书被视为“美学热”的主要...
中国的礼乐风景 本书特色 《中国的礼乐风景》是胡兰成晚年*重要的一部思想美学专著。胡兰成自信中国文明的新生是二战以后世界的转机,中国文明的复兴可救工业产国主义之...
季羡林学术著作选集-(全十二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本丛书由季羡林的弟子组成编辑团队,对先生的学术著述进行精选和编辑★ 丛书由王树英...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本书特色《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的成名作,在本书中朱光潜针对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比如读书、活动、静处、社会运动、作文、恋...
庄子今注今译-(全三册)-最新修订重排本 本书特色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名著,又是优秀文学作品,几千年来流传甚广,影响极大。由陈鼓应注释的这本《庄子今注今译(...
马丁.路德天职观研究 本书特色 《马丁·路德天职观研究》旨在运用历史学的方法,以路德的著作为主要史料,结合路德时代的社会背景,对他的天职观作系统研究。通过考察路...
尼采思想传记 内容简介 本书是尼采注疏集之一,是一部关于尼采哲学思想的研究性专著,全书分十五章详细对尼采的哲学思想进行了研究,内容涉及唯物主义、历史主义、生命哲...
这里所关涉的不可能是某些可以从定义上一劳永逸地确定下来的术语,而只是一些用来进行描述和对比的手段,它们的意义必须根据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