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鲁迅作品》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朝花夕拾/鲁迅作品》还收集两部鲁迅经典作品:《三闲集》、《汉文学史纲要》。
本书收录鲁迅先生的三部文学作品:《朝花夕拾》、《三闲集》和《汉文学史纲要》。其中,《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家喻户晓的回忆性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在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同时,将这些回忆融入理性的思考中,读来温馨而又受益匪浅。《三闲集》收集鲁迅1927年至1929年所作杂文三十四篇。《汉文学史纲要》系鲁迅先生1926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分篇陆续刻印,书名刻于每页中缝,前三篇为“中国文学史略”(或简称“文学史”),第四至第十篇均为“汉文学史纲要”。
《朝花夕拾/鲁迅作品》:
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得到一种*黑,*黑,*黑的咒文,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即使人死了真有灵魂,因这*恶的心,应该堕入地狱,也将决不改悔,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
自从所谓“文学革命”以来,供给孩子的书籍,和欧,美,日本的一比较,虽然很可怜,但总算有图有说,只要能读下去,就可以懂得的了。可是一班别有心肠的人们,便竭力来阻遏它,要使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乐趣。北京现在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上所载的,给隋炀帝开河,蒸死小儿的麻叔谋;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那么,这麻叔谋乃是胡人了。但无论他是甚么人,他的吃小孩究竟也还有限,不过尽他的一生。妨害白话者的流毒却甚于洪水猛兽,非常广大,也非常长久,能使全中国化成一个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这些话,绅士们自然难免要掩住耳朵的,因为就是所谓“跳到半天空,骂得体无完肤,还不肯罢休。”而且文士们一定也要骂,以为大悖于“文格”,亦即大损于“人格”。岂不是“言者心声也”么?“文”和“人”当然是相关的,虽然人间世本来千奇百怪,教授们中也有“不尊敬”作者的人格而不能“不说他的小说好”的特别种族。但这些我都不管,因为我幸而还没有爬上“象牙之塔”去。正无须怎样小心。倘若无意中竟已撞上了,那就即刻跌下来罢。然而在跌下来的中途,当还未到地之前,还要说一遍:
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在书塾以外,禁令可比较的宽了,但这是说自己的事,各人大概不一样。我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阅看的,是《文昌帝君阴骘文图说》和《玉历钞传》,都画着冥冥之中赏善罚恶的故事,雷公电母站在云中,牛头马面布满地下,不但“跳到半天空”是触犯天条的,即使半语不合,一念偶差,也都得受相当的报应。这所报的也并非“睚眦之怨”,因为那地方是鬼神为君,“公理”作宰,请酒下跪,全都无功,简直是无法可想。在中国的天地间,不但做人,便是做鬼,也艰难极了。然而究竟很有比阳间更好的处所:无所谓“绅士”,也没有“流言”。
阴间,倘要稳妥,是颂扬不得的。尤其是常常好弄笔墨的人,在现在的中国,流言的治下,而又大谈“言行一致”的时候。前车可鉴,听说阿尔志跋绥夫曾答一个少女的质问说,“惟有在人生的事实这本身中寻出欢喜者,可以活下去。倘若在那里什么也不见,他们其实倒不如死。”于是乎有一个叫作密哈罗夫的,寄信嘲骂他道,“……所以我完全诚实地劝你自杀来祸福你自己的生命,因为这**是合于逻辑,第二是你的言语和行为不至于背驰。”
……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等领域,鲁迅都有着自己的独特贡献。鲁迅及其创作,已成为一面时代的镜子。鲁迅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我心中的石头镇 内容简介 她七岁,她站在台风过后的海滩上,她看着渔镇的生死,她目睹祖父的自杀与祖母的沉默,她企图逃离不可承受的童年的疼痛。她二十八岁,她住在北京...
洪荒演义 本书特色 上古神话《洪荒演义》为章回话本。所述神话故事,始于盘古而迄于夏耕。取材富赡,稽考有据。作者汲古为用,以深厚的古学根底,写出了内涵丰富、充满神...
性情张抗抗 本书特色 我们用汉语表达。我们搜索并记录一切成熟的汉语文学。或有韧颈的张力,或有绵密的质地,或有韵追传统之空灵,或坐实音形义之厚重,或者要看得见当代...
云南游记-从东京湾到印度 本书特色 《云南游记——从东京湾到印度》对云南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别是各地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经济活动、建...
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 内容简介 作者八十高龄后对双亲及师友等的回忆文字,情致款款,令人慨叹。读者不仅由此得见钱穆一生的求学、著述与为人,亦能略窥现代教育和现代学...
前往阿姆河之乡 本书特色 罗伯特·拜伦是英国旅行家、作家、艺术史家,就读于伊顿公学及牛津梅顿学院。在牛津求学期间,他是率先搜集维多利亚文物的收藏家之一,这项不经...
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 本书特色 乔云华同志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费了不少心血,采房了不少当事人,查了不少资料,看了不少书,讲的都是事实。这本书内容翔实,...
像世界一样大(英文) 本书特色 中国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她的发展足以令许多国家羡慕。她取得了对贫困、文盲、疾病、儿童高死亡率现象斗争的胜利。如今...
历代小品幽默 本书特色 这本历代幽默小品选集,系从《启颜录》、《拊掌录》、《唐国史补》、《笑赞》、《古今谭概》、《笑得好》、《笑笑灵》和《南亭笔记》等数十种历代...
《Apache SkyWalking实战》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从功能使用、项目设计、核心模块、工作原理、扩展实践5个维度全面讲解SkyWalking的著
世间美好,相信的人能得到 本书特色 愿力产生奇迹。这个世界的确浮华、虚假,冷漠、无情。然而,这个世界美好还是多过阴暗,欢乐多过苦难,只要你相信,只要你一如既往地...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名著名译插图本.精华版) 本书特色 一场由美女海伦引起的十年鏖战--特洛伊战争!一本有关特洛伊战争的长篇光辉史诗,一部欧洲古典文学的不朽名...
残雪自选集 本书特色 残雪是具有鲜明个性化创造风格的作家,她着眼于深层的精神世界,不断开拓和挖掘,在中国文学界是一个极为独特的存在。近年来残雪写了不少关于西方经...
楚辞作与汉代考-文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本书为读者集中展现了《离骚》这一楚辞名作是否为屈原所写这一核心问题,可看做是上世...
《老清华(民国趣读)》内容简介:冯友兰、潘光旦、陈岱孙、孙锡三、马约翰、费孝通等民国大家讲述百年清华民国年间的课堂趣闻、名
《罗马史纲》内容简介:本书以“史纲”的写作方式,围绕“超大规模共同体”这个核心概念勾勒罗马历史的发展进程,并由此模型透视西
臧克家诗选-中国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收录了臧克家的诗歌作品集,基本上以诗人作品的写作时间为序;所选入的绝大部分作品,善于以现实主义笔调切人生活,不晦不隐,表...
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除了唐诗、宋词中一些广为流传的篇章外,在当代读者中影响最大的,恐怕还得数小说。小说中除了《三国演义》、
1865-1866-清末驻京英使信札 本书特色 《清末驻京英使信札(1865-1866)》是亲历中国丛书之一。1865-1866-清末驻京英使信札 内容简介 一...
对面的撒旦 本书特色 “我想,写这个故事只能是一桩罪恶,或是一种祈祷。”——埃马纽艾尔·卡雷尔。 一九九三年一月,自称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员的法国男子让-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