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的二十世纪,中国科学界经历了哪些风雨苍黄与五味杂陈?
十六位科技知识分子于耄耋之年对中国当代历史集体发声
不同身份、地位的历史见证者从各自角度回顾他们的“私历史”,思想的碰撞,观点的冲突,让历史鲜活而有温度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终于圆了中国人的诺奖梦。为何建国66年才摘下科学桂冠?66年里,中国科学怎么了?中国科学家做了什么?
《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内容涉及广泛,中国科学界的大事小情均有涉及,尤其当事人说当时事,让读者从科技知识分子的角度认识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历史,切身感受中国科学所遭遇的是是非非,理解当下中国科学遭遇困境的原因。
相比人文知识分子,科技知识分子人数更多,是现代知识分子的主体。他们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二十世纪,也有很多五味杂陈的往事,还是许多国家重大事件尤其是重大生产建设活动的关键当事人。但很少有科技知识分子来书写自己的故事。对科技知识分子进行访谈,系统记录他们的话语,是保存他们的经历、见闻和见识的最佳途径。
《对于历史,科学家有话说》精选对邹承鲁、郑哲敏、施履吉等科学家以及对薛攀皋、罗登、李毓昌等科技管理者所做的比较适合大众阅读的近二十篇访谈,让科学家自己说话,重点介绍20世纪50—70年代的中国科学界,是一本既具较高史料价值,又有很强可读性的口述史作品。
一部有趣味的现代科学史 ,一本讲真话的时代备忘录
以赛先生的目光打量人性,以德先生的标尺审视过
樊洪业姚蜀平王作跃丁东饶毅刘兵吴国盛傅国涌倾情推荐
只习惯于通过堆砌文献来研究当代科学史的人们,不妨像本书作者那样直接面对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在访谈互动中深入挖掘保存在他们头脑中的记忆。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在考察历史事件中追寻人的真实观念和具体活动,是读懂历史的有效途径。往事因亲历而鲜活,历史因细节而生动。我相信,中国当代史的研究者和爱好者,能够从本书中获得阅读快感。(樊洪业,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由于战乱及政治运动等原因,20世纪的历史书写相当偏颇。口述历史以抢救记忆、探求历史真相为目标,正是对其最好的弥补。这类工作既要求客观、严谨,又需高超的采访艺术——真诚、理解和敏锐的鉴别力,这些在熊卫民教授的书中都一一体现。阅读此书,不仅可以获得大量可贵信息,还是学做口述历史的极佳机会。(姚蜀平,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协作研究员)
熊卫民教授的这本科学家口述访谈集,不仅为学者提供了丰富、多方位、珍贵的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料,而且为公众展示了当代中国科学家求学成才、参与社会的坎坷经历,读来既趣味横生又令人深思,是一本兼具历史性和故事性的难得佳作。(王作跃,美国加州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教授)
这是一本因讲真话而难能可贵的书。书中所记载的一些历史错误、教训或灾难从反面表明,让有专长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参与公共决策是多么的重要!法治健全的社会才能容许、保障、鼓励知识分子独立,讲良心,并提出专业意见。(饶毅,北京大学教授、《知识分子》主编)
熊卫民教授通过人物访谈记录下来的是一部活的中国现代科技史。那些激动人心的岁月,那些惨痛的教训,都有无穷的教益值得后人记取。“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吴国盛,清华大学教授)
熊卫民长期进行当代科学家的口述采访,他善于挖掘通向体制机理的重要细节,展示了一幅令人深思的中国科学史画卷。(丁东,文史学者)
科学家的声音淡出公众视线已久矣,这本访谈录是当代中国科学家对往事的回顾,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而且可以看到他们与时代的互动,以及他们在20世纪后半叶承担的命运。(傅国涌,文史学者)
熊卫民,1974年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特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科技史、教育史研究,代表作品有《合成一个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全合成》、《邹承鲁传》、《从合成蛋白质到合成核酸》、《金霉素、牛棚、生物固氮——沈善炯传》等。
熊卫民教授堪称我国科学口述史第一人。十多年来,他以记者机敏锐利的触觉和学者寻根究底的执着,孜孜不倦地追寻和打捞历史,总是能找到合适的访谈对象,让他们说出积淀在心中的故事,总是能挖掘出闻所未闻的史实,为读者揭开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王扬宗,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这里面出现了很多可笑的东西。比如,潘菽说过,有一些非常初级的心理活动,跟阶级意识没什么关系,很难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比如射击瞄准,是眼、手动作的协调,哪个阶级的战士都要经过这样的心理过程。资产阶级的部队,有射击准确的,无产阶级的部队,也有射击准确的。而那些批判文章的结论是,心理学是党性、阶级性很强的学科,是社会科学,所以它的研究只能用阶级分析的办法。我们无产阶级的战士,是为了保卫祖国,天天训练,所以射击就非常准确。批判文章还说,我们的劳动人民,冬天照样做工、种地,他们不感觉冷。但有些富翁,他们冬天穿着皮袄,还感觉冷,所以冷不冷是有阶级性的。还有人说,对于大粪,资产阶级闻着臭,农民闻着香。真是闹了很多笑话。
——引自章节:康生等“批判心理学资产阶级方向”
何:……拿科学院党组来说,少数几个党员的学术地位均不高。汪志华只是教员,吴征镒也才是讲师,稍微高一点的是关肇直,也只是副研究员。
——引自第147页
远藤达哉,集英社漫画作者,1980年出生于日本茨城县,2000年以《西部游戏》获得第5回STORY KING漫画部门准KING赏,在《赤丸JUMP》2000年S...
赤城大空 Hirotaka AKAGI二十二歲,認真思考使用哺乳瓶的授乳行為是不是有問題。各位想想看,用奶瓶餵大的男生假如是不受歡迎的類型,他會一輩子都吸不到ㄋ...
《中国新科幻》内容简介:从眼前一亮到目瞪口呆,只需要一本《中国新科幻》! 《时间的弃子》:时间局里的时间特工,只替未来办事。
ByexploringtherelationshipsbetweenAfricannovelsandJosephConradsfiction,thisbooke...
Thiscollectionoforiginalarticlesprovideslanguageteacherswithatheoreticalbackgrou...
曼达美食制作人、原创美食作者从最初将研究心得写成博客与人分享,到自己动手录制视频,每一次都是厨房经验的累积。从2010年至今,全网粉丝超千万。
丹尼尔•A.斯特拉克曼丹尼尔•A.斯特拉克曼(Daniel A. Strachman)在华尔街工作了二十多年,曾在经纪行、共同基金、对冲基金等多种金融机构工作,...
工伤保险法论 内容简介 作者对我国现有工伤保险相关著作和论文进行了阅读和思考,所撰写的研究综述较为详尽,足以显示此书乃耗力之作;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既关注了我国工...
南顾,豪爽的南方姑娘。擅长用文字影像记录生活,热衷旅行和艺术。多年来在国内外四处瞎折腾,在城市中奔波,在颠沛流离中肆意挥洒青春。眼下潜心于影视编剧制作,力求为时...
《幸福旅行箱(佐贺阿嬷)》为《佐贺的超级阿嬷》续集,含《佐贺阿嬷:幸福旅行箱》和《妈妈,我好想你》两部。离开佐贺,昭广高中毕业后,在“超级阿嬷”的支持下,决定去...
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制度、知识、法律人以及研究方法分为四编。集中论述了中国当代基层司法制度、中国基层法官的技术和知识、有关法官以及...
罪刑法定主义 内容简介 罪刑法定主义是我持续关注的一个课题。本书的三部分内容是我在不同阶段对罪刑法定主义思考的成果。**篇是对罪刑法定主义的法理解读,虽然平铺直...
喬靖夫 Jozev1969年香港出生,看日本特攝片與本土武俠劇長大的一代。攻讀大專翻譯系時立志當作家,三年間埋首「練功」,畢業後隨即展開「文字浪人」生涯,先後涉...
罗伯特·佩恩·沃伦(Robort Penn Warren ,1905—)美国作家,文艺批评家。生于肯塔基州的格思里。先后就读于范得比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
天真人类一本根本无法归类的故事集在不期而遇的故事里,找到似曾相识的人爱让我们的反射弧延长,被打了一巴掌,几年后才觉得,真疼。献给所有敏于爱而钝于痛的天真人类。《...
此书源自发表在天涯论坛旅游版的人气热帖《Same,same,Vietnam!从法棍到米粉——两个女生行走越南的15天(光影随行)》,网络点击量突破80万!众多网...
苏东坡旷达,辛弃疾豪放,王安石执拗,李清照侠气,欧阳修真性情,陆游特立独行,他们那样洒脱,让人都忘记了他们也曾遭受过社会的毒打:苏东坡一生三次被贬,黄州、惠州、...
亚洲天团五月天吉他手的图文创作集重温“人生无限公司”全球音乐之旅的温柔文字巡演笔记、创意小说、摄影日记一城一篇的感性足迹,爱和柔情的时光印记这里有共同的回忆,有...
王汎森,1958年生,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2004年当选台湾中研院院士。主要从事明清至中国近代的思想史、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著有《章太炎的思想》《古史辨运动的...
获得多项创意大奖的创意总监为你解惑集15年广告业摸爬滚打经验于一书◎编辑推荐☆作者史蒂夫·哈里森获得多项世界重要创意大奖,30岁才开始广告生涯,从文案起步,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