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体化给中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后世著作也对此多有研究论述。然而,中国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却对此鲜有发声。本书开创性地从性别研究和集体记忆的角度切入了中国当代史研究。作者用历时15年收集的口述史资料,向我们描述了陕西省某农村的72位老年妇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生变迁。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被访者的人生故事,作者从女性视角出发,记载了农村社会变迁对于妇女生活产生的影响。作者让我们看到,在集体化的过程中,中国农村女性突破了小家庭的范畴,*次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不少女性通过扫盲,获得初步知识文化,甚至获得成为农村助产士的工作机会。也有不少农村女性在集体化过程中,突破家务劳动的小圈子,进入集体劳动过程,甚至成为劳动模范,在其中获得自尊与自信的提升。集体化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社会逐渐走向男女平等,提升妇女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过程。作者通过性别差异这个权力轴线,切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集体化,探讨了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性别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著作通过女性视角,丰富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客观地认识那一段历史。
贺萧(Gail Hershatter),曾求学于美国汉普郡学院、中国南开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获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主席,现为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历史系自身讲座教授。著有《天津工人,1900-1949》,《个人的声音: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妇女》,《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和现代性》,《中国妇女在漫长的20世纪》,《记忆的性别:农村妇女和中国集体化历史》等。
记忆不是“真相”的储藏室;正如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所说,记忆不只需要建立印迹,还需要对这些印迹进行重读。随着叙述者活跃地创造新的意义,记忆似乎也在任何需要的时候被重新创造。必须不断地重新排列人们对所记得的事情的理解,记忆的色彩才有可能会改变。每一种叙述都会带来遗失,因为当记忆被再次开启和重新放置时,它已经远离了感官经验和讲述者先前对一个事件的理解。然而与此同时,每一种记忆都是一种创造——未必是全新的发明(尽管也有),确是过去的事件与现时的特定情况汇集的产物。亚历桑德罗·波特利写道,对历史学者而言,口述资料的价值“不在于它们保存过去的能力,而在于记忆所能引起的变化。这些变化揭示出叙述者如何企图理解过去并为他们的生活赋予一种形式。”人们所记忆的事情是历经持续修改、重述、发明,有时是小心防守的沉默后的产物。
——引自第28页
关于曹竹香等劳动模范的官方记载对植棉、与自然作斗争、政治敌人背信弃义等题材进行了生动流畅的记录,但令人费解的是,对有关孩子方面却缄口不提。尽管50年代发行的刊物谈论了如何在农忙季节组织托儿设施,却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女劳模需要这种托儿帮助,以便发挥她的历史作用。我们如果不赞同那种认为母亲与孩子有着神圣纽带联系的本质主义论,也不想当然地认为关心育儿是一种“超历史”的定式,那么我们依旧会忍不住将这种缄默看作是国家带来的失败,甚至看作是一种图利忘义的尝试:把妇女宣扬为模范,却从不认可她们为模范角色所付出的物质和情感。总之,这种缄默可以被解读成是进一步追随了长征的错误理念:国家干脆假装妇女的情况跟男子的一样,将女子吹捧成为跟男子平等、一样能够从事艰苦卓绝的劳动。然而,这样的谴责不管多么让人得到短暂的满足感,从政治上来说是愚蠢的,在历史上也是站不住脚的。这种谴责忽视了女劳模们曾经是如何满怀热情地(现在回忆起来依然不带明显的矛盾态度)承担起模范的职责,也忽视了劳模地位给她们带来的荣誉以及这一地位势必带来的日常工作。
——引自章节:干部、忠诚、轻描淡写
乔治·达格尼诺(George Dagnino)乔治·达格尼诺博士,美国金融周期领域著名的实战派专家,精研周期理论30多年。曾任世界上最大的轮胎企业——固特异轮胎...
2014-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及动力专业-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考试公共基础课精讲精练-最新版-2014电力版 本书特色 注册公用设备(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及动力专业)工...
《宽容》一书出版于1925年,当时作为通俗历史学家的房龙在美国已是家喻户晓。他用手中那只有魔力的笔,生动地描绘了在西方文化最显著的脉络——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中,人...
《矩阵分析与应用(第2版)》系统、全面地介绍矩阵分析的主要理论、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及一些典型应用。全书共10章,内容包括矩阵代数基础、特殊矩阵、矩阵微分、梯度分析...
鄭政恆第一屆年輕作家得獎者之一,現任職於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2013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2015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
米兰•昆德拉,1929年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1975年起定居法国。著有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慢》《身份》、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
蒋勋,一九四七年生,福建长乐人,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一九七二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
贾平凹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他是一位极具叛逆性的作家,但又不失淳朴的本色。他是中国少有的高产作家,更为可贵的是他每一部作品都堪称精品。毫无疑问...
"CrowdsandPower"isarevolutionaryworkinwhichEliasCanettifindsanewwayoflookingathu...
西方对灵知派的研究著作汗牛充栋,但中国读者对灵知派的了解仍教模糊。本书可说是一本我国读者真正能读得进去的概论性的著作。在本书中,作者对作为观念体的西方二元论诸思...
总主编:乔治·杜比(George Duby)法国史坛无可争议的巨擘,伟大的中世纪史学家,年鉴学派第三代的杰出代表,在世界范围内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其主编的皇皇巨著...
作品目录卷一 贵池傩记贵池傩卷二 昆曲探幽两头脱空的尴尬不可思议的社会性痴迷上层文化的高浓度介入充分的理性自觉美学格局的
验方新编精要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以医方为主、医方与医论合参的医著。它辑-录了民间习用的单方与验方,选录了历代许多医家的医论与治验,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各...
Edited by John Makeham, Chair and Director of the China Studies Research Centre,...
远藤达哉,集英社漫画作者,1980年出生于日本茨城县,2000年以《西部游戏》获得第5回STORY KING漫画部门准KING赏,在《赤丸JUMP》2000年S...
"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GlobalizationandSocialJustice"introducesstudentstoth...
Thepoemsinthisdebutvolumehavebeenwrittenovermanyyearsandintroduceabold,newvoicet...
电影学者史蒂文.杰伊.施奈德担纲主编,精选1001部经典电影;全球20多家专业媒体的50多位优秀影评人,撰写1001篇精彩影评;配以800多张珍贵海报,丰富翔实...
张羽,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出版超级畅销书《只有医生知道!》系列,开创西医写作新风格,寓知识于故事,获得极大...
胡辛束92年出生于北京的巨蟹女孩。曾从事过自由插画师、广告文案等职业,目前是一名自媒体人。不精通于任何一个领域,只是热爱所有的可能性,并期待它们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