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是危險的一餐。」
「中午之前不要攝取任何熱量,才是健康祕訣。」
與其盲目相信政治正確的「早餐一定要吃」
不如看清「早餐真相」,注意身體發出的訊號
★歐美世界第一本探討「吃早餐≠健康」的大眾健康讀物!牛津權威學者以科學實證與社會歷史背景,從「早餐」開始,為你剖析「飲食習慣與健康之間,真正的關係」
★《泰晤士報》、《英國赫芬頓郵報》、《電訊報》、《愛爾蘭獨立報》、《太陽報》、《旁觀者雜誌》、《新科學家》、《美麗佳人》……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作者是醫師,也是臨床生化學家,既有實事求是的科學家精神,也有文人的生花妙筆。原本高冷艱澀的科學實驗與數據,搭配作者所舉的經典名著、名人軼事、通俗喜劇等例子,清楚易懂也令人會心一笑
邱吉爾有句名言:「婚姻幸福的祕訣之一是……中午之前不要見到另一半。」作者將這句話改寫成:
健康的祕訣之一是,中午之前不要攝取任何熱量。
本書作者58歲確診糖尿病,醫生囑咐需要少量多餐,且早餐一定要吃,但作者測量血糖卻發現了一個驚人事實──起床後是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分泌的高峰期,讓人對胰島素產生抗性。這時「吃早餐」,胰島素會升高(比午晚餐高),導致血糖異常升高、胰島素抗性更嚴重──而「胰島素抗性」足以致死與致癌!尤其,體重過重、三高危險族群更應特別注意。
作者將拆解早餐的常識與迷思,提供另一種科學思考,幫你判斷「我有沒有必要吃早餐?」也要告訴你:
◆ 「早上吃得好」,其實沒有科學根據。
◆ 「早餐是最重要的一餐」,是刻意製造出來的形象。
◆ 從減重到降低血壓,「過午才食,一天兩餐」共有哪些好處?
◆ 為什麼吃早餐是致命因子「胰島素過多」的元兇?
◆ 哪些人適合採取「早餐斷食法」?
同時小心求證,大膽揭露四大關鍵重點:
◆聲稱「吃早餐有益健康」的研究,背後出資者都是大企業
早餐代表龐大商機,「吃早餐對健康有益」等選擇性發表的科學研究,背後金主都是大企業(家樂氏、雀巢等)。至今,數百位科學家累積起來的早餐研究數據,雖無造假問題,卻帶有偏見或錯誤詮釋。
◆早餐的3大迷思
迷思1∣早餐麥片很健康
迷思2∣早餐對大腦有益
迷思3∣早餐有助於減肥
◆早餐對健康的4種危害
危害1∣吃早餐會「增加」每日攝取的總熱量
危害2∣吃早餐會引發強烈飢餓感,結果吃得更多
危害3∣早上進食會引發並加劇現代人的頭號殺手「代謝症候群」
危害4∣早餐通常富含碳水化合物,會讓「代謝症候群」更加嚴重
◆早上是斷食時間,不進食才健康
每天早上(中午十二點前)是人體的「斷食」時間,作者認為不吃早餐的「8小時減肥法」,優於隔日斷食或五比二輕斷食,對健康有益,胰島素、血糖、三酸甘油酯、膽固醇的濃度都會直線下降。最大的好處是「減重」。
若是吃了早餐(breakfast),就是「停止」(break)「斷食」(fast),會增加罹患疾病的風險,如第二型糖尿病、肥胖症、心臟病、中風、高血壓、阿茲海默症(俗稱失智),以及肝癌、乳癌、胰臟癌、子宮癌等疾病。
Amazon讀者實證推薦
Bob,4顆星,2017/6/4
「我工作很忙,自從不吃早餐後,身體並無任何異狀……事實上,如同書上所說,我不但成功減重,而且減掉的幾乎都是脂肪,完全符合科學。」
S N Cowan,5顆星,2017/4/25
「我一邊讀這本書,一邊開始力行不吃早餐,讀完後就瘦了快2公斤!推薦本書給每一個想要過得更健康的人。」
neil,2017/3/8,5顆星,2017/3/8
「我今年50歲,10年前透過節食運動減掉了18公斤,原本一直維持體重……但這兩年卻開始復眫……從我的減肥史可知我對減重小有心得,但本書的方法更是好極了!……早上斷食比想像中簡單,我午餐吃得比較養生,晚上九點過後不吃東西,每天攝取的熱量確實減少了……最棒的是,我晚上都不會感到飢餓,覺得自己越來越瘦,越來越健康,充滿活力,目前已經瘦了9公斤。」
名人推薦
中華民國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理事長 郭育祥 醫師───審訂?1?76?1?74導讀
京華中醫診所主治醫師鄒瑋倫───專業推薦
各界讚譽
長久以來,人們都認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這本嚴謹的研究著作提出了一系列令人信服的論據予以推翻,讓你從此對早餐吃的麥片「另眼看待」!──《週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
本書巧妙拆解並打破大眾習以為常的慣性思考――早上是最重要的進食時間……作者擅長在說法雜沓的研究之中脫穎而出……這是一本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的科學著作。乍看以為刻意引起論戰,細讀就會發現論述縝密、有理有據。──《泰晤士報》(The Times)
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斷食可以降低胰島素、血壓、三酸甘油酯與膽固醇,對健康有益。基利這本書有效顛覆了一個普遍觀念――我們應該少量多餐――可望成為此領域的一大貢獻。──《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作者簡介
泰倫斯.基利(Terence Kealey)
曾就讀倫敦大學聖巴特醫學院(Barts Hospital Medical School, University of London,1970~1976年),其後於牛津大學取得臨床生化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任教於新堡大學,後來以惠康資深臨床研究員(Wellcome Senior Clinical Research Fellowship)的身分於劍橋大學教授臨床生化學(1986~2001年)。2001~2014年擔任白金漢大學校長。目前在華盛頓特區的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科學研究中心擔任訪問學者,專門研究食物政策。
譯者簡介
駱香潔
清大外語系,輔大翻譯研究所,專事翻譯。譯作包括:《樹,記得自己的童年》、《用科學打開腦中的頓悟密碼》(商業周刊出版)、《死過一次才學會愛》、《超腦零極限...
(展开全部)
实用老年医学-医师文库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全面的老年医学著作,由上海市10家大型医院的50余位专家共同编写,分为总论、老年各系统常见疾病、老年特殊问题三个篇章...
本书属于《设计师联名书系·K经典》全6册的其中一本。《乡村医生》(Ein Landarzt)是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集,1920年春天由德国科尔特·沃尔夫出版社(Ku...
曾子航七零后,祖籍海南,现居北京。中山大学毕业,后一直出没于各大媒体, 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均有涉猎,记者、编辑、主持人、制片人的工作样样不缺。近年,转...
楚国农业及社会研究 本书特色 春秋战国时期领异标新、惊采绝艳的楚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完美地奉献出了自己的珍藏。楚学的使命就是对这一稀世珍藏进行广泛而深入...
徐林正,浙江人,自由撰稿人,《大众电影》专栏作者。主要作品有:《文化突围》《文化嘴脸》《文坛剽客》《先锋余华》《老李飞刀》《客厅·网络·咖啡屋》《明星VS名人》...
◆著名作家阿特伍德暂搁文学之笔,将目光投向现实经济多层次描绘古老债务问题的现代想象【现代人小丛书】全球思想领袖的极简公民课 引导批判性思考,探索现代人的善好生活...
吴晗浙江义乌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先后担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曾任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
丁香妈妈,公众号2018年起连续300天母婴榜排行第一,丁香医生丁香妈妈新媒体矩阵汇聚 3000W粉丝,背靠丁香园论坛,汇聚中国医生。聚焦“学习型妈妈”。丁香园...
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英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和社会学家,是当代欧洲社会思想界中少有的大师级学者。他生于1938年,曾在赫尔大学、伦敦经济学院...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二版) 本书特色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二版) 内容简介 《电力系统继...
艾莉森王,是一位身兼多职的数字游民,也是一个在世界各地游走的旅居者。开始旅居生活之后进行自媒体创作,发表多篇阅读量10万+的原创文章,并拥有自己的瑜伽品牌:醒A...
张生甫医书合集 内容简介 《张生甫医书合集》由张生甫所著。张生甫,字国华,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学家,著有《虚劳要旨》、《张氏医案》、《经验药方》、《医学达变》等书,...
《帝国骑士:二战时期德国最高战功勋章获得者全传(第1卷)》内容简介:1941年7月创设的“钻石双剑橡叶骑士铁十字勋章”,曾被纳粹德国视为表彰非比寻常的战场勇敢行...
香港万里路出版社社长。1991年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先后任《上海证券报》编委和专题部主任、华夏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上海有线电视台财经频道副总监、《财经时报》副总编...
《黑暗精灵》是R•A•萨尔瓦多的作品,包括3个故事:《故土》、《流亡》、《旅居》。以黑暗精灵崔斯特•杜垩登为主角,描写了他厌倦了故乡的争斗,离开地底并在地面开始...
《便当灵感集》是食帖品牌第15本书,也是开启每日便当生活的必备全书。20位便当生活家经验分享、100条制作贴士、40道便当料理灵感、九大类便当盒挑选指南、便当历...
陈晓卿赵子琪绿茶杨葵洁尘许知远程璧杨菲朵 推荐。1一本给普通人的穿衣经:服装品牌创始人、设计师、服装模特,最专业的眼光,最实用的建议。衣柜里的普通款,如何搭配出...
一位妇女丢掉了手机,但征召了一群志愿者将其从盗窃者手中夺回。一个旅客在乘坐飞机时领受恶劣服务,她通过自己的博客发动了一场全民运动。在伦敦地铁爆炸案和印度洋海啸中...
《布莱尔演说集:英汉对照》内容简介: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被称为“目前世界上出场费最高的演说者”。《布莱尔演说集》是布莱尔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减糖生活的行列。然而,不少人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在平日的饮食生活中正确减糖。我们的饮食习惯一般都以米饭、面食为主,辅以肉类、蔬菜和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