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岛上的小国,竟然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甚至非洲,真是令人深思。《菊与刀》从对战争的看法讲起,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日本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全貌,并推导出关于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
由鲁思·本尼迪克特著的《菊与刀(精)》是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作品。”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既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时至今日,《菊与刀》这本书被认为史上描写日本文化的**书。
《菊与刀》:如果只是直接从研究对象(普通老百姓)本身搜集资料并寻求解释,人类学家所做的工作也无非是重复那些在日本生活过的任何一名西方观察家们所做过的事情。如果一个人类学家的工作仅仅如此的话,那他是不可能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有所突破的。正是由于文化人类学家受过专门的训练、正是由于他们的某些特质,他们才有可能在进行一段认真的研究后,在这个人才辈出的人文领域崭露头角。人类学家已对亚洲和大洋洲的其他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日本文化中的一些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与太平洋岛屿上的原始部落的传统是极其相似的,比如有的是和马来西亚的相似,有的是和新几内亚的相似,也有的是和波利尼西亚的相似。根据这些相似来推测古代的移民和相互接触情况是一项很有趣的工作,但我并认为文化研究的真正意义是要了解这种文化间的历史关联,我觉得更为重要的是要用这类相似和差异来理解日本的生活方式。我对亚洲大陆的暹罗(Siam)、缅甸和中国文化也多少有些了解,正是这些民族创造了亚洲博大精深的文化,因而在研究过程中我也常常把日本文化和这些民族的文化进行比较。在有关原始民族的研究中,人类学家也反复强调这种文化比较是何等的有价值。一个部落可能有百分之九十的正式习俗与邻近部落相同,但却有可能有一小部分与周围任何民族都不相同,正是这一小部分差异体现着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正是这一小部分差异*终决定着该民族的未来发展方向,尽管他们在整体中所占的比率非常小。对于一个人类学家来说,*重要的就是研究这种在整体上具有共性的民族间的差异。同时,人类学家还必须使自己*大限度地适应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差异。要解决这一难题,人类学家必须改进研究技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遇到某种状况时,他们对这种情况寓意的理解是不同的。我自己就亲身体验过这种巨大差别。在一些北极乡村或热带沙漠地区,我们会发现一些以血缘关系或金钱交换为基础的部落习俗,而这几乎是连*具想象力的人类学家也无法设想的。面对这种情况,人类学家必须进行详尽的研究和调查,不仅要调查亲属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细节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耍弄清这种习俗对在构建种族行为说的影响,以及这种习俗是如何世代相传下去的。在研究日本的过程中也应该关注这种不同文化间差异、影响及其后果。人们都意识到了美日文化间根深蒂固的差异,甚至现在我们还出现了一种误导:认为凡是我们干的,日本就一定反其道而行之。一个研究者如果也相信这种说法,将这种差异简单地夸大,认为不同文化的民族根本不可能相互了解,那将是非常危险的。人类学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已充分证明,即使*离奇的差异也不会妨碍研究者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比起其他社会科学家来,人类学家应更好地把差异作为一种“正值”即有用的资料来利用,而不是当作“负值”来看待。制度和民族之间的差异表现越是离奇,人类学者就应越加关注。在研究过程中,人类学者不应只注意少数几个特别挑选出来的例子,而应该将面铺广,对他研究的部落的生活方式中的任何细节都不能视为理所当然。一个未受过比较文化学训练的人在研究西方各民族的文化时,往往会忽视许多日常生活的细节甚至人们对琐事的固有看法,这主要是因为他把太多事情都视为理所当然。他不明白正是这些习惯和普遍接受的说法深层次地渗透了这个民族的民族性格,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未来。它们的作用已远远超过了外交官所签订的各种条约。……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 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1887年生于纽约,1948年病逝。曾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弗朗茨·博厄斯,专攻文化人类学。二战期间,对日本、荷兰、德国等国民族性进行研究。著有《文化模式》《种族:科学与政治》《菊与刀》等,其中尤以《菊与刀》影响巨大。
民间游戏与竞技-民俗文化 本书特色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
古文字研究·第27辑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收集了97篇研究古文字学的文章,大致按甲骨文、金文、楚简三部分内容编排。体现了当前*新的古文字研究成果。古文字研究·第2...
语言与文化-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阅读大家经典,感受大家风范,普及大家知识,传承大家文化。语言与文化-大家小书 内容简介 《语言与文化》是一位...
中国古代寺庙 本书特色 寺庙和道观是世俗的宫殿。深山大川,超凡脱俗,是寺庙和道观选址的首要原则。虽然超俗,却又入世,它们凝聚着中国古典建筑风水的精华。寺庙宫观和...
钟书国学精粹 千字文 本书特色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浩瀚博大,它是中国人文精神的精髓,是我们民族的 智慧家园。让我们沿着《周易》、《诗经》、《论语》、《老子...
中国人的注册商标 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特质在外形方面,严格来说中国人应属“蒙古种人”(Mongoloid),它是世界三个主要人种之一,其他两人种分别是“尼格罗种人...
阐释学与跨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张隆溪编著的《阐释学与跨文化研究(精)/复旦大学光华人文杰出学者讲座丛书》由该讲座的讲演稿为基础整理加工而成,主要内容是以德国哲学...
李鸿章传 本书特色 他(李鸿章)的势气的阔大,规模的弘博,却竞有点像李世民与忽必烈,虽未及建国立业,其气势与规模已足以骇人了。——作家、学者 郑振铎在影响伟大这...
彝族卷-黑色山鹰的斑斓羽衣 本书特色 一个民族的身份识别除相貌和语言外,*直观的特征莫过于服饰了。我们选择一个新颖的角度,从一个民族的服饰中所蕴含的历史和文...
《师集贤传》内容简介:本书为雨花台烈士传丛书第5辑之一,记叙了烈士师集贤革命奋斗的一生。师集贤是陕西合阳人,1899年出生,192
上海文化观察 内容简介 《周易》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类社会的重大变动,往往孕育着重大的文化演变;重大的文化演变,也往往预示着人类社会的重要变化。百多...
云南甲马 本书特色 河南淮阳泥泥狗、福建泉州傀儡木偶戏、贵州黔东南苗族服饰刺绣、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安徽贵池傩、山西侯马皮影、陕北剪纸……连成这云南的甲马,是我...
那样说这样说-古今口语大对照 本书特色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回到古代,你该如何说话?一本穿越古今的**口语词典。那样说这样说-古今口语大对照 内容简介 同样的话,古...
无聊的哲学 本书特色 拉斯·史文德森关于无聊、时尚和恐惧的三本书立意入微,巧思新奇,它与此前我读过的以乳房、阴茎、眼泪乃至茅厕为主题的泛人文专著近似,都是在文化...
国学会心录 本书特色杨义先生对国学的研究,对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当代意义的阐释,曾在国内外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本书是作者近二十年来关于国学和文化的短文、答问和讲...
长三角都市文化演进与体验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市文化要素、形态、系统等历史演进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的认识与梳理,再现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宝库,...
《小小艺术大师·华夏版:与沈周一起去池塘边》内容简介:沈周(1427—1509),生活在明朝美丽的苏州城,喜欢出门游览,回家便画出
2018-咬文嚼字合订本 本书特色 这是《咬文嚼字》杂志2018年度合订本(平装)。《咬文嚼字》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其合订本经过长期积淀,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在...
刘慈欣,祖籍河南,长于山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自1999年处女作《鲸歌》问世以来,发表短篇科幻小说三十余篇,出版长篇科幻小说...
《跨文化交际文化过程论初探(英文版)》内容简介:In the field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C),the 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