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岛上的小国,竟然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甚至非洲,真是令人深思。《菊与刀》从对战争的看法讲起,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日本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全貌,并推导出关于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
由鲁思·本尼迪克特著的《菊与刀(精)》是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作品。”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既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又将它置于东方文化与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时至今日,《菊与刀》这本书被认为史上描写日本文化的**书。
《菊与刀》:如果只是直接从研究对象(普通老百姓)本身搜集资料并寻求解释,人类学家所做的工作也无非是重复那些在日本生活过的任何一名西方观察家们所做过的事情。如果一个人类学家的工作仅仅如此的话,那他是不可能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上有所突破的。正是由于文化人类学家受过专门的训练、正是由于他们的某些特质,他们才有可能在进行一段认真的研究后,在这个人才辈出的人文领域崭露头角。人类学家已对亚洲和大洋洲的其他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而日本文化中的一些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与太平洋岛屿上的原始部落的传统是极其相似的,比如有的是和马来西亚的相似,有的是和新几内亚的相似,也有的是和波利尼西亚的相似。根据这些相似来推测古代的移民和相互接触情况是一项很有趣的工作,但我并认为文化研究的真正意义是要了解这种文化间的历史关联,我觉得更为重要的是要用这类相似和差异来理解日本的生活方式。我对亚洲大陆的暹罗(Siam)、缅甸和中国文化也多少有些了解,正是这些民族创造了亚洲博大精深的文化,因而在研究过程中我也常常把日本文化和这些民族的文化进行比较。在有关原始民族的研究中,人类学家也反复强调这种文化比较是何等的有价值。一个部落可能有百分之九十的正式习俗与邻近部落相同,但却有可能有一小部分与周围任何民族都不相同,正是这一小部分差异体现着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正是这一小部分差异*终决定着该民族的未来发展方向,尽管他们在整体中所占的比率非常小。对于一个人类学家来说,*重要的就是研究这种在整体上具有共性的民族间的差异。同时,人类学家还必须使自己*大限度地适应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差异。要解决这一难题,人类学家必须改进研究技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遇到某种状况时,他们对这种情况寓意的理解是不同的。我自己就亲身体验过这种巨大差别。在一些北极乡村或热带沙漠地区,我们会发现一些以血缘关系或金钱交换为基础的部落习俗,而这几乎是连*具想象力的人类学家也无法设想的。面对这种情况,人类学家必须进行详尽的研究和调查,不仅要调查亲属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细节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耍弄清这种习俗对在构建种族行为说的影响,以及这种习俗是如何世代相传下去的。在研究日本的过程中也应该关注这种不同文化间差异、影响及其后果。人们都意识到了美日文化间根深蒂固的差异,甚至现在我们还出现了一种误导:认为凡是我们干的,日本就一定反其道而行之。一个研究者如果也相信这种说法,将这种差异简单地夸大,认为不同文化的民族根本不可能相互了解,那将是非常危险的。人类学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已充分证明,即使*离奇的差异也不会妨碍研究者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比起其他社会科学家来,人类学家应更好地把差异作为一种“正值”即有用的资料来利用,而不是当作“负值”来看待。制度和民族之间的差异表现越是离奇,人类学者就应越加关注。在研究过程中,人类学者不应只注意少数几个特别挑选出来的例子,而应该将面铺广,对他研究的部落的生活方式中的任何细节都不能视为理所当然。一个未受过比较文化学训练的人在研究西方各民族的文化时,往往会忽视许多日常生活的细节甚至人们对琐事的固有看法,这主要是因为他把太多事情都视为理所当然。他不明白正是这些习惯和普遍接受的说法深层次地渗透了这个民族的民族性格,影响着这个民族的未来。它们的作用已远远超过了外交官所签订的各种条约。……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 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1887年生于纽约,1948年病逝。曾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弗朗茨·博厄斯,专攻文化人类学。二战期间,对日本、荷兰、德国等国民族性进行研究。著有《文化模式》《种族:科学与政治》《菊与刀》等,其中尤以《菊与刀》影响巨大。
桐城地域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吴功华编著的《桐城地域文化研究》是目前我国**本从地域文化学角度系统研究桐城文化的专著。由于桐城文派的巨大光环,遂使桐城文化研究出现...
论可爱 本书特色 《论可爱》,**本专门论述“可爱”的书!从“可爱”现象入手,分析了“可爱”的语源,对“可爱”要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可爱”的重要属性。论可爱 ...
最高命运-获取最高权力的瞬间 本书特色 每个人只有一个命运,这是《教父》中冷酷无情的考利昂老头子的名言,简洁而又耐人寻味。美国诗人弗洛斯特的名篇《未选择的路》,...
彼美人兮-左岸译丛 本书特色 本书为文学家、翻译家徐仲年先生20世纪30年代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内容写法国少女露绮斯和留学里昂的中国学生宗书城在法国相识并共堕爱河...
★聚焦时代热点的话题之作。探讨全球3亿单身人口的困境。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独居人数增长了近20%。在至少25个发达国家,单人家庭的数量超过了已婚生子家庭的数量。...
秦汉魏晋南北朝黄河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交融-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 本书特色 北方草原民族在多个历史阶段都与黄河流域的社会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交流.黄河文化是在这一特殊历...
现代汉语 内容简介 《现代汉语》由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由作为“现代汉语”重点学科、“现代汉语”教学团队的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部分教师参...
国学简史(经典插图本) 本书特色 国学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厚的学术派别,其主流被后世概括为“九流十家”。他们开创的思想文化,奠定了国学*...
北京名人故居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全书中英文对照,内容详实。著名学者罗哲文教授欣然为该书作序★ 编著者是热爱北京传统文化的一群人,缘...
千家苗寨:西江苗人的日常生活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类学角度,作者参与其中,生动形象地将贵州西江苗族人生活细节一一呈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为当代民族志中不多见的将理...
风起红楼 内容简介 慈禧太后竟然是一位红学爱好者,经常以贾母自比;胡适早年竟然是个红学索隐派,否定曹雪芹的著作权;传世名著《红楼梦考证》竟然是在书商催逼下仓促写...
雕刻时光 内容简介 许多影评人曾试着诠释其浓烈的个人化视野,却始终难以企及。终于,在这本《雕刻时光》里,他记录了自己的思想、回忆,首度披露其重要作品的创作灵感、...
钟敬文民俗学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民俗文化学发凡、关于民俗学结构体系的设想、民俗学及其作用、“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民俗学与古典...
重述神话-白金典藏版 本书特色 “重述神话”是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出版社参与的全球首个跨国出版合作项目。重庆出版社是“重述神话”项目在中国大陆的唯一参与...
周作人讲演集 内容简介 周氏不以口才见长,甚至拙于言词;尽管如此,当时却很受欢迎。用梁实秋的话说就是:“一个人只要有真实学问,不善言词也不妨事,依旧受人敬仰,岂...
陇上学人文存:刘文英卷 本书特色 刘文英先生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精神观和思维特征的研究,在国内外学界享有盛誉。他的突出成就之一就是主要针对弗洛伊德释梦理论提出...
赤坎古镇 本书特色 一个四周潭江环绕、榕树婆娑的岭南古镇,骑楼的多姿开放与碉楼的森严封闭组成它双面的性格,在独特的家族文化和西洋风习的撞击下,演绎了一个个荡气回...
中国民俗地理 内容简介 本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民俗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从地理学、历史学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居住、饮食、服饰、农业生产、交通、婚姻家庭、社会、丧葬、民间体...
《iOS开发快速进阶与实战》内容简介:《iOS开发快速进阶与实战》偏向于iOS应用的实际开发,介绍了iOS开发过程中的技术实现方案和原
千家诗-中华蒙学经典 本书特色 《千家诗》是明清两朝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的蒙学经典格律诗选本。所选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