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夜深沉》描写车夫丁二和与卖唱女王月容的情感纠葛,情节曲折,扣人心弦;挖掘人性,深刻透彻;男女主人公的心理刻划,尤为细腻。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夜深沉”原是戏曲《霸王别姬》中“虞姬舞剑”的一段曲牌名,张恨水匠心独运地将这二胡琴曲贯穿小说始终,成为牵系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纽带与情节发展的线索。不仅小说的多数场景都是发生在深沉的夜晚,而且小说的基调就是黑沉沉的清冷悲凉,“夜深沉”象征着丁二和与王月容命运的悲惨,揭示着社会的冷酷黑暗。
《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夜深沉》为张恨水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是张恨水处于创作鼎盛期的作品,是四十一回的章回体小说。讲述了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感情纠葛。美丽、极富艺术才情的街头歌女,被捧红后情感迷失,难拒纨绔子弟之诱惑而被玩弄。后被赶马车的、皮鞋匠以及说戏的所挽救,而他们受尽了纨绔子弟的气。
《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张恨水卷:夜深沉》:夏天的夜里,是另一种世界,平常休息的人,到了这个时候全在院子里活动起来。这是北京西城一条胡同里一所大杂院,里面四合的房子围了一个大院子,所有七八家人家的男女,都到院子里乘凉来了。满天的星斗发着混沌的光,照着地上许多人影子,有坐的,有躺着的,其间还有几点小小的火星在暗地里亮着,那是有人在抽烟。抬头看看天上,银河是很明显地横拦着天空,偶然一颗流星飞动,拖了一条很长的白尾子射人了暗空,在流星消减了之后,暗空一切归于沉寂,只有微微的南风飞送着凉气到人身上。院子的东角,有人将小木棍子撑了一个小木头架子,架子上爬着倭瓜的粗藤同牵牛花的细藤,风穿了那瓜架子,吹得瓜叶子瑟瑟作响,在乘凉的环境里倒是添了许多情趣。然而在这院子里乘凉的人他们是不了解这些的。他们有的是做鞋匠的,有的是推水车子的,有的是挑零星担子的,而*高职业,便是开马车行的。其实说他是开马车行的,倒不如说他是赶马车的更恰当一些。因为他在这大杂院的小跨院里,单赁了两间小房,做了一所马车出租的厂。他只有一辆旧的轿式马车,放在小跨院里;他也只有一匹马,系在一棵老枣子树下;靠短墙将破旧的木板子支起了一一所马棚子,雨雪的天气,马就引到那木板子下面去。他是老板,可也是伙计,因为车和马全是他的产业,然而也要他自己赶出去做生意。这位主人叫丁二和,是一位三十二岁的壮丁,成天四处做生意。到了晚上,全院子人都来乘凉,他也搬了一把旧的藤椅子,横在人中间躺着。他昂了头可以看见天上的星斗,觉得那道银河很是有点儿神秘。同时,院邻皮鞋匠王傻子大谈着牛郎织女的故事,大家也听得很入神。这时,在巷子转弯的所在有一阵胡琴鼓板声绕了院子处走着,乃是一把二胡一把胡琴,按了调子打着板,在深夜里拉着,那声音更是入耳。正到这门口,那胡琴变了,拉了一段《夜深沉》,那拍板也换了一面小鼓,嘚儿咚咚嘚儿咚咚地打着,大家立时把谈话声停了下去,静静地听着。等那个《夜深沉》的牌子完了,大家就齐齐地叫了一声好,王傻子还昂着头向墙外叫道:“喂,再来一个。”丁二和还是躺在藤椅上,将手上的芭蕉扇拍着椅子道:“喂,喂,王大哥,人家做小生意卖唱的,怪可怜的,可别同人家闹着玩。”这句话是刚说完,就听到有人在门口问道:“这儿要唱曲儿吗?”那声音是非常的苍老。丁二和笑道:“好嘛,把人家可招了来了。”王傻子道:“来就来了。咱们凑钱,唱两支曲儿听听,也花不了什么。喂,怎么个算法?”那人道:“一毛钱一支,小调、京戏,全凭你点。要是唱整套的大鼓,有算双倍的,有算三倍的,不一样。”说着,在星光下可就看到那人之后又有两个黑影子跟随了进来。王大傻子已是迎上前去,丁二和也就坐了起来。看进来的三个人,一个是穿短衣的男子,一个是短衣的妇人,还有个穿长衣的,个儿很苗条,大概是一位小姑娘。王大傻子和那人交涉了一阵,却听到那妇人道:“我们这孩子,大戏唱得很好,你随便挑两出戏听听,准让你过瘾。”二和远远地插嘴道:“她唱什么的?都会唱些什么?”妇人道:“大嗓小嗓全能唱。《骂殿》《别姬》、新学会的《凤还巢》,这是青衣戏,胡子戏《珠帘寨》《探母》《打鼓骂曹》,全成。”大傻子笑道:“怪不得刚才你们拉胡琴拉《夜深沉》了,是《骂曹》的一段。我们这儿全是穷家主儿,可出不了多少钱,你要能凑付,一毛钱来两支成不成?”那人道:“啊,街上唱曲的也多啦,可没这价钱。我们今天也没生意,唱一会子该回去了。诸位要是愿意听的话,两毛钱唱三支,可是不能再加了。”王傻子回转身来,问道:“大家听不听?我出五分。”二和笑道:“我出一毛。”大傻子拍着腿道:“成啦!只差五分钱,院子里这么些个人,凑五分钱还凑不出来吗?”乘凉的人这就同声地答应着:“就是那么办吧。”那一行三个人,慢拖拖地一溜斜地走进了院子里。大傻子立刻忙碌起来,一面搬了三条凳子让他们去坐,一面昂了头大声嚷道:“吓!大家全来听曲儿,这儿就开台了!”唱曲儿的男子道:“劳驾,先给我们一点儿凉水喝。”二和道:“凉茶喝不喝呢?”那人道:“那就更好了。”二和听说,立刻跑回家去,捧了一把壶三个茶杯子出来,自然一直迎到他们面前去。在黑暗中,是那位姑娘说了一声“劳驾”,两手把茶壶接了过去,连连道了两声“劳驾”。在她叫“劳驾”的声中,二和像扎针扎了什么兴奋剂一样,心里倒是一动,等到自己要去仔细看这人时,她已经把壶抱着走了,站在黑暗的院子里,倒不免呆了一呆。他们喝过茶之后,就问道:“各位听什么?我这儿有个折子。”王大傻子道:“二哥在哪儿啦?我们全不认得字,这件事可托着你了。”二和道:“看折子吗?连人都看不清楚,你叫我看折子上的小字,那不是笑话?”说着话,两人走到了一处,王傻子可就塞了一个硬邦邦的折子在他手上。二和道:“不用瞧了,他们刚才报的那几出戏,我都爱听。”王傻子道:“唱曲儿的,听见没有?你就挑拿手的唱吧。”……
张恨水(1895年-1967年),本名张心远,安徽潜山人。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1911年开始发表作品。1924年凭借《春明外史》-举成名。此后,《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相继问世,使其成为民国通俗小说家中享盛名者。其作品对旧章回小说进行了革新,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雅俗共赏,促进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交融。
光明于低头的一瞬 本书特色 《光明于低头的一瞬》是当代著名女作家迟子建以游记为主的散文集。其中收录了49篇作品,主要由作者生活的东北地区与生活回忆有关的散文,游...
W-C3-中国现代文学百家:老向·代表作-庶务日记 本书特色 《老向·代表作:庶务日记》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写。老向(1901-1968),原名王向辰,河北束鹿人...
杨朔散文选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是杨朔的新编散文精选集,收选作者自1926年创作以来代表性散文51篇,按不同时期分为四辑,包括《荔枝蜜》《雪浪花》《香山红叶》等名...
兰皋明词汇选(附兰皋诗余近选) 本书特色 此集编选,旨在保存一代文献,而成一代词选专集。其时当兵革之后,“典籍散亡,百难一二”,而编者博采搜集一代文献,录词60...
老水手行-柯尔律治诗选(汉英对照) 本书特色 《老水手行:柯尔律治诗选》为首部中英对照插图珍藏本,多雷诞辰180周年精心巨献,全的多雷插图版本。柯尔律治——浪漫...
《二十亿光年的孤独》内容简介:谷川俊太郎是日本当代诗坛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他为宫崎骏、手冢治虫的动画作词,给荒木经惟的摄影集
与“鬼”为邻:一个驻日中国工程师眼中的日本和日本人 本书特色 《与鬼为邻》是2006年度新浪*佳写作博客,2008年度新浪十大草根博客,萨苏十年日本故事汇,新浪...
傅惟慈译文自选集 本书特色 在翻译界,傅惟慈的名字与格林和毛姆二人连在一起,犹如朱生豪之于莎士比亚或者傅雷之于巴尔扎克,有一种心灵的共鸣。对这位热衷旅行、足迹遍...
陇上学人文存:支克坚卷 本书特色 我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通常将支先生的三部个案研究专著称为“三论”,从支先生著述的整体看,还应该加上一个“鲁迅论”,虽...
垭口:听徐俐讲梅里转山的故事 本书特色 cctv资深新闻主播徐俐与丈夫的首次合作一对临近知天命之年的夫妻在梅里转山的极限之旅纯净、真实、读之动容的文字,震撼人心...
才女书-百年百位女性散文经典 本书特色 《才女书:百年百人百篇女性散文经典》是创美人文书系。才女书-百年百位女性散文经典 内容简介 《才女书:百年百人百篇女性散...
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 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历经九死一生的传奇人物!这是中国惟一一位从海军陆战队走出来的政法记者、**卧底记者为正义而战的真实记录!这是一部刺痛...
说吧莫言-北京秋天下午的我散文随笔集 内容简介 《说吧莫言:北京秋天下午的我(散文随笔集)》分故乡与往事、人物与游记、随感集、序跋集四大部分上百篇文章组成。说吧...
《让理论成为真理的喉舌:卫兴华传》内容简介:在我国,新中国建设以来及改革开放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离不开经济理论的支撑。卫
赤子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故事.朋友与作品-彩色绘图本 本书特色 我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存那样的苦难...
作品目录萨缪尔·贝克特 《等待戈多》 施咸荣译 《哦,美好的日子!》 金志平 译 尤金·尤涅斯库 《秃头歌女》 高行健译 《椅子
名家名作精选 萧红散文 本书特色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
民国风雅-民国风云往事-(插图本) 本书特色 回望民国,遗珠与烟霞,世道人心,有范有型,那些精彩绝伦人与事,被淳子精心采撷编织,锦心绣口,裹挟起社会、人生、文学...
老人与海 本书特色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于1952年面 世,1953年荣获普利策奖,1954年荣获第54届诺贝尔 文学奖。它以简洁有力的...
戈麦诗选 本书特色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