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自传 回忆、梦境和思考》是荣格晚年回顾自己一生的作品,荣格自喻为提着一盏小灯在黑夜的浓雾中行走的人。在书中,详细讲述了他从童年到少年、以及成年之后的思想经历,探索了精神世界的奥秘,分享了他作为医生所治疗过的病例,还详细描述了他与弗洛伊德的关系。因此,这本自传也是他毕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荣格著的《荣格自传(回忆梦境和思考)(精)》是分析心理大师荣格回顾自己一生的作品,虽为自传,实际却是荣格毕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在书中,荣格打开自己的心灵,以平实的语言跟人们一起探讨他丰富的人生和浩瀚的精神世界。阅读本书,不仅能全面地重新认识荣格,还能一窥心理学发展中重要的历史分歧、走向,以及玄学、伦理学和哲学的诸多重大命题。
《荣格自传 回忆、梦境和思考》:一童年时光1875年,我才六个月大,我跟随父母从康斯坦茨湖边的凯斯威尔搬到了位于莱茵瀑布边上的洛芬,住进了当地城堡里的一所牧师宅邸。我从两三岁开始记事,我隐约记得那儿的房子、花园、洗衣房和瀑布,尤其是那个叫沃思的小城堡和教堂司事的农场。但这些记忆犹如一座座漂浮在茫茫大海中的孤岛,无法串联。我脑海中常常浮现一个非常模糊的情景,那可能是我生命里*早的记忆。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我躺在婴儿车里在树荫下乘凉。婴儿车的罩子是打开的,我睡醒时被一片灿烂的景象深深迷住:头顶上是湛蓝的天空,金色的阳光透过绿色的叶子,在树叶和花丛的缝隙里闪烁。这一切都是如此神奇和美妙,让我觉得如此舒适和美好。我还记得另一个场景:我在房子西头的餐厅里,蹲在一把很高的椅子上用勺子舀热牛奶喝。牛奶里还泡着面包屑,味道很棒,气味也很特别。那应该是我**次闻到牛奶的味道,也可以说,是我**次意识到自己拥有了嗅觉。我还记得:有一次夏天的傍晚,姨妈说:“来,带你去看样东西!”说着就带我往达申的大路上走。我看到远方的落日给阿尔卑斯山披上了红色的袈裟,阿尔卑斯山也显得格外清晰。“看那边,”她用瑞士的方言跟我说,“山被染红了。”那是我**次意识到自己看到了阿尔卑斯山。后来我听说村子里上学的孩子第二天要去爬苏黎世附近的干特里峰,我也特别想去。可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消息传来——说像我这么大的小孩不能跟着去,而且没有商量的余地。也就是从那时起,那被皑皑白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旁的干特里峰和苏黎世,成了我在梦里也无法企及的一方土地。又过了一段时间,母亲带我去图尔高的朋友家,我们去了他们在康斯坦茨湖边的城堡。一到那里,我就被那片湖水迷住了。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小船激起了层层波浪,水面下的沙子也被水浪冲出了一道道波纹。那广阔无垠的湖面简直太美妙了,年幼的我根本找不出任何词语来描绘它的瑰丽。就在那时,我的脑海里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我要在湖边生活一辈子。因为我觉得水是生命之源。我还记得在三岁多的时候,经历过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外面有一群陌生人,他们吵吵嚷嚷的,显得很激动。女佣一边跑,一边喊:“渔民们发现了一个死人,是从瀑布上冲下来的,他们要把那个死人抬到洗衣房!”我父亲应道:“好吧,好吧!”我正转身要去看那个死人,母亲把我拽了回来,并严厉地禁止我去花园。但是,等所有人都散了之后,我还是悄悄地溜进花园,来到了洗衣房。那门是锁着的,我绕着洗衣房转了一圈,发现了一个从屋后一直通到坡下的排水沟,排水沟里淌着带血的水。我还记得有一个晚上,我发烧了,一直哭闹着不肯睡觉。父亲抱着我在屋里来来回回地走,哼着他上学时候的老歌。里面有首歌我很喜欢,它总能让我安静下来,它的开头是这样的:“窗外静悄悄啊,人儿都睡觉了……”现在,我仍能记起父亲唱歌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对我唱着。听母亲说,我小时候还得过湿疹。生病的那段时间,我周围的人似乎出现了些状况,我的生活也因此有些许改变。我总觉得父母的婚姻出现了问题,但不太确定。我现在还认为1878年我生的那场病跟他们的不和有关。那段时间,也许是因为婚姻不顺,母亲也病了,她在巴塞尔的医院里住了几个月。她走后,一个姨妈来照顾我。这个姨妈比母亲还大二十来岁,却一直没有结婚。但我还是很伤心,因为没有母亲的陪伴。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不再那么相信人们所说的“爱”了。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觉得“女人”都不可靠,而“父亲”这个词,对我而言,意味着可靠和亲近,却没有权力。这些就是我开始自己的人生之路时所背负的心理创伤。但成长的过程改变了我对男人和女人的看法:男人拥有我的信任,却又让我失望;女人背负着我的怀疑,却不曾令我失望。母亲不在的那段日子,女佣来帮忙照顾我。她经常抱着我,让我把头靠在她肩上。她头发乌黑,皮肤是深深的橄榄色,和母亲的很不一样。现在我似乎还可以记起她的样子。她是那么独特,又那么亲切。我不觉得她是为整个家庭工作,而是觉得她是专门来照顾我的。她总是能让我想到一些神秘的事物。后来,这个类型的女孩成了我潜意识里异性人格化的一部分。在我看来,她所传递的那种疏离而又熟悉的感觉,成了我心中象征女性完美形象的一种特征。那段时间,我的记忆里还有另外一个形象:一个年轻又漂亮的姑娘,她有双蓝色的眼睛,还有美丽的头发。秋天,她常带我去散步,看湛蓝的天空,有时在瀑布下面的沃斯城堡附近游玩,有时沿着莱茵河在金黄色的枫树和栗树下漫步。阳光透过婆娑的枝叶,在地上落下一个个光斑,时而还有随风飘落的金黄色叶子。她很崇拜我父亲,后来这个女人成了我的继母。而我再次见到她时,已经二十一岁了。上面所说的记忆都比较模糊,而下面所说的记忆则对我的影响更加深刻和持久,但我只朦胧地记得其中的一部分。比如,我从楼梯上滚了下来,或是摔倒后磕到了火炉腿的角上。我现在都记得当时有多疼,也记得磕破头后流出来的血,以及医生给我缝伤口的情形。在大学预科的*后一年,我还能看到头上的那条疤。……
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1907年开始与弗洛伊德合作,后分道扬镳,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荣格提出“情结”的概念,把人格分为内倾和外倾两种,主张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层。他的理论和思想至今仍对心理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张居正大传-全新修订典藏版 本书特色 张居正出身寒微,12岁考中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16岁中举人。1547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从此踏入仕途。此后...
蒋廷黻,1895年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一个中等农家。幼年读私塾,接受旧式教育。10岁人长沙明德小学,次年改人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
唐宋八大家--苏轼 本书特色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名的文学家。他的文汪洋恣 肆、诗清新豪健、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深远。吴永喆、乔万民选注的《唐宋八大家(苏轼)...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内容简介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所展现的是一幅时代的画卷:“一...
皮娜·鲍什:为对抗恐惧而舞蹈 内容简介 在当代国际舞坛上,皮娜·鲍什的作品独树一帜,享誉世界。她是伟大的艺术创新者和永不停止的革新家。世人对她的作品爱恨交加,难...
《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传》内容简介:这是第一本聚焦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夫的传记。乔纳森在英国学习了传统的工业设计理论,
“遥望大海,我轻声对着风儿做着最后的祈祷:请帮助我吧!让我满足于即使走过最美丽的地方,也不想永久停留或据为己有吧!”天津
乐园-我的诺贝尔奖之路 本书特色 你知道吗,这个伟大的人物从小爱哭鼻子,身体极差,经常生病缺课,即便考上大学以后也妄自菲薄……可就是这么一个看似毫无出息的孩子却...
《欧洲大历史》内容简介:《欧洲大历史》由现代历史学家何炳松所著,作者以美国名史家鲁滨孙(James Harvey Robinson)与比尔德(C
清代大学士部院大臣总督巡抚全录 本书特色 《清代大学士部院大臣总督巡抚全录》是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清代大学士部院大臣总督巡抚全录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清代自...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数学泰斗祖冲之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科技史话”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
陈纳德与陈香梅 本书特色 几十年过去了,陈纳德与陈香梅的跨国婚姻,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他们不仅来自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背景,而且年龄相差33岁……陈纳德与陈...
《航空都市:创新未来城市版图》内容简介:交通方式的变革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机场与航空运输作为“第五个冲击波”,成为城
乾隆帝 本书特色 联缵绍丕基,抚绥函夏,勤求治理,日有孜孜,仰赖上天眷佑,列圣贻谋,寰宇安,烝黎唐阜,声教四讫,中外一家。御极以来,平定伊犁、回部、大小金川,扩...
本书是中世纪法国哲学家阿伯拉尔的回忆录,原文由拉丁文写成,写作时间推定为1132年或更晚,是中世纪最早的一批自传作品之一。为
现代文化名人自传丛书-一个家庭 两个世界 内容简介 《一个家庭两个世界》包括了:童年、求学清华、波士顿、从杭州到北平、服务母校、从卢沟桥到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
科学家和他们的疯狂大实验 内容简介 每个人都知道一些有名的科学家,以及他们令人兴奋的实验和发现…… 没错!完全正确!不过,他们可不是整天都在搞发明...
文学讲堂-哈谢克 本书特色 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斯洛伐克作家。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早年丧父,曾以乞讨为生。当过银行职员、编辑。**次世界...
真书风骨-柳公权传 本书特色 柳公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书法家和诗人,也是唐时的多朝臣子,但史上对他的记载却不多。《真书风骨:柳公权传》正是从不多的史实中,梳理挖掘...
民国工商巨擘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入的十二位人物传记,则从传主本人的经历中反映出上述历史变迁中某个侧面的情形,它有助读者对这段历史加深了解。民国工商巨擘 目录 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