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化基金会丛书:鲁迅零距离》主要内容包括:访鲁迅先生——断片的回忆、初次见鲁迅先生、鲁迅先生访问记、鲁迅访问记、鲁迅访问记(续)、鲁迅先生、记鲁迅、我对周豫才(即鲁迅)君之追忆与略评、我所知道的鲁迅先生、一个深晚、永在的温情、悼鲁迅先生、忆鲁迅先生、一面、*初和*后的一面——悼念鲁迅先生、片段的记录、悲痛的告别、十月十五日、忆鲁迅并及爱罗先珂等。
南腔北调,民国人士零距离评说真鲁迅;花边文学,亲友论敌原生态描绘大先生!
周令飞,鲁迅长孙。1953年生于北京。现任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同济大学鲁迅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鲁迅传播与普及的文化公益工作,曾撰写发表《鲁迅是谁》、《鲁迅姓什么》、《让鲁迅回家》、《鲁迅与现代中国文化》等长篇理论文章;于2002年创建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2009年创建同济大学鲁迅研究中心,2012年创建鲁迅文化基金会(中国)。目前每年举办“中国鲁迅论坛”、“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全国鲁迅学校际交流会”、“鲁迅文化讲座”和“鲁迅是谁巡展”等活动。每年策划主编鲁迅相关书籍。
葛涛,现为国际鲁迅研究会中国秘书长,北京鲁迅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著有《网络时代的鲁迅》、《鲁迅文化史》《“网络鲁迅”研究》、《被遮蔽的鲁迅》、《图本鲁迅传》(合著)等著作,主编《网络鲁迅》、《聚焦鲁迅事件》、《鲁迅的五大未解之谜》、“中国鲁迅研究名家精选集”(十卷)等二十多部著作,在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2008年度一般项目“网络鲁迅研究”、第四十五批中国博士后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鲁迅在中文网络中传播与接受状况研究”。
《怪奇事物所2》内容简介:你知道吗?你家的猫根本不知道你长什么样,狗狗天生就会无条件相信你,有些人就是爱拖延改不了,发呆其实
《谍海搏杀•舒伦堡回忆录》作者华特·舒伦堡1910年生于萨尔的一个商人家庭。1929年舒伦堡进入波恩大学,1933年毕业,恰好是希特勒
最后的声音:民国名人的遗嘱 本书特色 许多政治名人和文化名人都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遗嘱,透过这些遗嘱,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起落沉浮的人生际遇、波澜壮阔的人生图景以及鲜为...
历史上的父子宰相:张英 张廷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张家原籍之谜、张家的先世之谜、明清之际的张家之谜、方家之谜、张秉文、张秉彝兄弟之谜、张英崛起之谜、明朝灭...
本书汇集了对这位曾被弗朗索瓦·特吕弗赞誉为当世最重要的电影导演所展开的一系列访谈。我们自以为对赫尔佐格所拥有的认识,其实
杨树达(1885-1956)汉语语言文字学家。湖南长沙人。字遇夫,号积微,晚更号耐林翁。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1900年入求实书院。
这是一本关于奥黛丽赫本的超级畅销书。2008年2月由美国企鹅出版集团推出后,受到女性读者的热烈追捧,并很快登上《纽约时报》和亚
我所知道的陈鹤琴 本书特色 《我所知道的陈鹤琴》中陈鹤琴同志由于他的一颗赤子之心,是能紧跟着时代前进的。旧中国不免郁郁于心,到了新中国则光辉焕发了。他的理想也逐...
中国人能做到 本书特色 《中国人能做到》:民国实业家卢作孚他是贫民出身的民族精英他是两袖清风的大实业家他是仅有小学文凭的思想家他是“中国现代化”改革的先驱他有以...
通往柏林之路 本书特色 约翰·埃里克森掌握了大量资料,采访了诸多亲历者,完成了这部关于苏德战争的杰出的著作。——A. J. P. 泰勒,《观察家报》一部不朽之作...
毛泽东的诗人风采 本书特色 毛泽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运筹帷幄的军事家,是吐故纳新的哲学家,是深谋远虑的战略家;是经济天下的政治家,是别具一格的书法家,是...
郭沫若的最后29年 本书特色 这是本书主人公在激荡的政治运动中一次沉郁的表白,郭沫若以其中国革命文化界领袖的形象,在社会与自我的双重塑造中,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
张爱玲情传 本书特色 张爱玲生命中的男人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在她一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虽然张爱玲遭父亲毒打后逃离了家庭,从此与父亲如同陌生人,但是张爱玲却摆脱不...
《图灵传:智能时代的拓荒者》内容简介:用三个词来形容图灵,那就是天才、爱国、特立独行。他开创了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基本理
中国名臣全传(上中下)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朝历代众多的朝臣中选取了240多位声名显赫、影响重大的“名臣”,对其一生的功过荣辱、生平事迹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和客观的评...
陀思妥耶夫斯基传 内容简介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文学创作思想极为复杂的作家。擅长心理描写,细腻而深刻地揭示...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 2016》内容简介:本书结合SQL Server 2016技术及应用,介绍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全书共11
战场上的粟裕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通俗性军史战史读物,从粟裕征战的角度,以粟裕亲历的主要战役战斗为主要内容,对重点战例进行相应的展开分析,生动地反映了粟裕高超的...
《在场:流动电影与当代中国社会建构》内容简介:本书以滇川藏交界的“大三角”地区作为研究区域,以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为主要方法,
《上海沦陷时期文学研究(1942—1945)》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上海沦陷时期(1942—1945)相关文学期刊和报纸副刊以及一些特殊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