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有志青年突围无力、有志难成的坎坷故事,表现了时代动荡之下,一班富贵阶级的崩溃和怀才者生不逢时的悲哀。
顾明道著的《奈何天》是民国通俗小说典藏文库·顾明道卷之其一。作为中国近代通俗小说文坛上的一个奇才,顾明道的创作领域,涉及了言情与武侠两大类,而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顾明道被时人评价其言情小说可与张恨水、周瘦鹃匹敌。文学观念的进步,必然促动人们的在看雅俗问题时,取一种更宽容、更辩证、更有前边于良性文化生态形成的观点。无论是从满足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叙事审美心理的角度看,还是从适应正在到来的都市时代市民文化的多重需求角度看,现代通俗小说的发展,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积极的启示。
《奈何天》:**回 明月清风何来妙侣阳春白雪竟遇知音天空中有一丝雨丝轻漾着的白云,淡妆素雅的月姊,泻下她皎洁的月光,照在这个幽静多美的湖上,变成一片银色。微风吹动了水面,又似一绉一绉的银鳞,此时西子正蒙着轻纱白衣,在这轻灵的夜色中,现出她美丽的面目来。露挹清辉,四野轻风,树分凉影波光泛滟,四面众山静绕,又如千百美人临镜梳头,别成奇观。平湖秋月前的两株老柳被烟月笼着,微黄的柳条,飘拂在水边,虽已不是张绪当年,风姿濯濯,而半老徐娘立在秋风里,尚有一些媚态。树下站着一个少年,他头上尚覆着一顶草帽,月光下只露出了他脸的下半部,身上披着一件半新旧的白罗长衫,足下踏着一双白帆布的鞋子,反负着双手,仰首看着天上的素月,低头瞧着湖上的波光,远远睹着环绕湖上的青山,静静地隐着它们的影儿,好似都睡着了,又好似被拥抱在月姊的一双白臂膀中间了。耳边又听得背后草地里秋虫唧唧的声音,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在那里奏着失恋的挽歌,或是唱着悲秋的曲调,一阵微微的秋风吹到他身上。此时的他,正是静静地立着,被这月色波光沉浸着,醉了醉了。当着这个微妙清艳的夜景,他的一颗心也已如醉如痴地融化在西湖姊姊的怀中了,又好似他已跳出了本来的环境。在这个一刹那的环境中,享受着一种大自然的安慰,醉了醉了。可是这一阵微风吹来,虽然是微微的,而在夜间的湖上,正当新秋,已含着大大的凉意,所以他陡然觉得身上一凉,从沉醉中醒过来,看看自己身上满披着月光,一个瘦长的影儿倒映在右面地上,他口里不觉微吟道:“百顷西湖一明月,此身已在广寒宫。”又自言自语地说道:“今夜的月色好极了,我哪里能够长对着明月,长伴着这美丽的西子湖过此一生呢?恐怕这一刹那的享受也不能说是现实的。听到这凄凉的虫声,又将勾起我的万斛牢愁,自伤身世了。唉!天边的明月,湖上的清风,青的山,绿的水,你们是虽历数千百年而不知忧愁为何物的,你们都是金刚不坏之身,逍遥自由地度你们悠久的岁月。无奈人们血肉之躯,有灵感的机体,欧阳子所谓‘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像我这样空度着逝水华年的宝贵光阴,一无所成,坐待老大,怎不能自叹自恨?”他说到这里,草间的秋虫益发叫得响了,好似听了那少年的说话,深表同情,助他的叹息,因为它们的生命在秋风中也不过一刹那的时间就要过去的,哪得不竭力地鸣着呢?在这个时候,烟月朦胧的湖上,远远地听得打桨的声音,有一只划子船很快地向这里摇来,一会儿已在岸边靠住。那少年见了,且立在树的阴面向船上看来,先听得有温柔的笑语声,接着便有两个女子从舟中走向这平台,革履叽咯的声音,两人已走到月光里。那少年瞧得亲切,见她们都不过在十七八岁年华,头上都是烫着头发。一个身穿一件青地银点的软绸旗袍,身上满是一点一点的小银圆,被月光映着,一亮一闪的,好似有千百个小圆圈在她的身上。袖子只有几寸长,露出了一双雪藕也似的粉臂,和她的同伴紧握着手。那一个身上穿的一件红色的绸旗袍,触目生缬。月光照在她们的脸庞上,都是纤细的蛾眉,流利的美目,红红的颊,薄薄的唇,更见得一样妍丽。不知谁家娇娃,月夜游湖到此,倒也是雅人清兴呢!少年一声不响地在树下静窥着,她们起初好像并不觉得别有人在此赏月,所以嘻嘻哈哈地跳踉着,又好似童心未除的女孩子一般。一个红衣的仰头指着天空的明月道:“前几天只是下雨,我们只好在校中闷读书,今晚秋月这样皎洁,还是**次呢!若不是我约你出来游湖,哪得赏此美景?方才我们在三潭印月也遇见许多游人,可见得人家都有兴致呢!”那青衣的说道:“谢谢你。”遂曼声唱起几句《月明之夜》的歌词来,声音清脆得很,如出谷雏莺一般,非常好听。那红衣的女子笑道:“此间无人,我们舞一会儿吧!”两人遂翩翩跹跹地舞起来。渐渐舞到柳树近处,那青衣的偶然回过头来,瞧见了那少年,好似石像一般地立在树后,不觉吃了一惊,连忙放下手来,忍不住对那红衣的笑道:“你说这里无人,那边不是一个好好的人吗?”红衣的跟手向树边瞧了一瞧,微微一笑,遂挽着青衣的手臂走到前面去了,走的时候低低地耳语着,不知说什么话。此时少年也只得将身子走动着,又立在一处望着湖,一会儿革履声响,那两人又走回来。红衣的且行且说道:“我们摇进西泠桥去,到孤山去一游吧!这里太静寂了。”红衣的答应一个好字,于是二人走下小艇,面对面地坐着,舟子将桨划开银色的水,水声汩汩地向西泠桥划去。“V”样的纹痕,像一把银色的剪斜曳着,剪碎了一片银光的水面。终于人舟俱杳,秋虫唧唧地兀自悲鸣着。……
顾明道(1897-1944),江苏苏州人。原名景程,别署“正谊斋主”“虎头书生”“石破天惊室主”等。十七岁时开始写小说并发表,十八岁被聘为《小说新报》的特约撰稿人。二十五岁时,参加了范烟桥在苏州组织的“星社”。作为中国近代通俗小说文坛上的一个奇才,顾明道的创作领域涉及了言情与武侠两大类,而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时人评价他的言情小说可与张恨水、周瘦鹃匹敌,武侠小说则可与向恺然、赵焕亭并论,并赞其“武侠则有声有色,写社会则入情入理,记事则惟妙惟肖,言情则可歌可泣”。
《乔叟学术史研究》内容简介:作为英语文学之父,乔叟在英语文学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保持着一项纪录,即“在英语文学家
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古城春色(套装全2册) 本书特色 一九四九春天,北京这座庄严雄伟的古城,在党中央和*所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的进攻的形势下,终于获得了...
无自由的幻觉 本书特色 中西方文明在*近这两百年来的交汇、碰撞——李鸿章所谓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mdash...
骆驼祥子 本书特色 “人民艺术家”老舍经典著作,京味小说代表作,一出经典永恒的命运大戏《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塑造了祥...
作品目录第一章 中国文学的传统导论选文中国的抒情传统(陈世骧)古典诗歌描写与结构中的一与多(程千帆)研究与思考第二章 神话
天使只在夜里哭 本书特色 面对这一切我无以为力。爱情,从来就是让人无能为力的一件事情……没有人知道,那是我夜夜对着一片遥远的灌木丛,流下的眼泪。天使只在夜里哭 ...
天下兵们 本书特色 本书书犹如一幅充满谐趣与生活气息全景式的军营浮世绘,兵味纯正,可读性强,令人大开眼界,可以另一种视角感知营区,接近士兵。军营总是令人着迷,有...
我们欢喜异常-奥威尔散文选 本书特色 他贫窘的一生在*后一年得到一劳永逸的改观,他却来不及享受,那享受或许是无法抵抗的沉迷,唯有在痛苦中能保持清醒。他用优雅的句...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阿多尼斯诗选(新版)》内容简介:《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阿多尼斯诗选》的作者阿多尼斯生长于叙利亚、同时
酱缸震荡:再论丑陋的中国人 本书特色 200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典藏柏杨·杂文”系列五种,其中《丑陋的中国人》、《酱缸震荡——再论丑陋的中国人》和《我们要...
小妇人-全译本 本书特色 主人公四姐妹的理想和命运虽不尽相同,但是她们都具有自强自立的共同特点,生活中她们对家庭的眷恋,对爱的忠诚以及对亲情的渴望无不体现得淋漓...
本书将清代以来品评《瀛奎律髓》的论述汇成一书,是研究诗歌史、诗学理论批评史不可或缺的重要书籍。《瀛奎律髓》专选唐宋五言七
鲁迅卷-鲁迅随笔精选-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文坛巨擘鲁迅先生一生创作的散文名篇、文化随笔、社会随笔、生活随笔近百篇,如:《文学和出汗》《略论中国...
秋水的论〈金瓶梅〉,要我们读者看到绣像本的慈悲。与其说这是一咱属于道德教诲的慈悲,毋宁说这是一咱属于文学的慈悲。即使是那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中国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早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后留学英法...
改变思想(精装) 本书特色 为什么卡夫卡总是喜欢在凌晨3点写作?英国杰出女作家乔治艾洛特的人生经历,如何影响她后来的写作风格?其中剖析的角色包含:奥巴马、凯瑟琳...
奥古斯都・斯特林堡是瑞典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瑞典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戏剧家。尽管他生活的时代与今天相差一个多世纪,但是瑞典驻华大使仍然用了“令人惊异地现代和当...
《奥丁的子女——北欧神话故事集》内容简介:本书分四大部分,通过一个个诙谐幽默又相互联系的故事,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读完整个北
《跟着大师学压花》内容简介:本书上篇的着重点是教授压花手工艺术的基本技巧及案例,主要受众为花艺/手工艺术DIY爱好者和对减压养
少功六短篇 本书特色 《少功六短篇》是“短篇经典文库”丛书中的一本,收录了韩少功《鞋癖》《鼻血》《第四十三页》《归去来》《领袖之死》和《怒目金刚》六篇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