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套丛书所展示的,是近三十余年来易学家从现代文化的视角出发,对《周易》经传中的人生智慧与思维方式的贯通、探讨。相信再过三十年,随着我们生活内容的日益丰富与文化境界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岁月的流逝中将通过各种外显的八卦符号与内应的五行生克机理,寻求认识世界与把握世界的新方式。因此,《周易》将成为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丰富自身文化发展永恒的研究母题。
本书分析了《周易》阴阳、气论、感通等思想对中国养生学的重要影响,并以气功等实际功法为例,具体展现了两者之间的深刻联系。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于*后一章论《周易》与哲理养生,根据《周易》中的快乐主义、诗意生活、道德修养等,提出了由生命境界的提升与养神来养生的观点。哲理养生是中国养生学的根本特色所在,是*重要的养生方法,极有现实意义。
《内经》所讲的顺应四时变化而养生的原则,在后世被系统化为所谓“四时养生”,就是指按照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进行调养,从而达到养生健体和延年益寿的目的。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受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于是形成了春夏秋冬、生长收藏的自然规律。四时气候变化当然也会时刻影响人体生命活动。人体脏腑、四肢、九窍、筋骨、血脉、皮肤等组织的生命活动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根据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加以调摄,就能预防疾病的发生,延长寿命的时限。人体生命活动的四时变化与四时之间自然万物生长的规律一致,也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仅如此,昼夜之间的节奏变化也与四时相对应,其变化的道理与四季交替一样。晨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半夜就是冬。与此相对应的是,人体阴阳气机的变化在一日中也表现为生、长、收、藏四个基本样态。古人把一年分为四季,每季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又分三候,组成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一年之中季节、温度、降水量及物候都密切联系,通过二十四节气表现出来。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时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表示季节变更的转折点到来;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则说明气候变化的冷热程度;白露、寒露、霜降,则表示温度下降后低层大气中水汽的凝结现象;雨水、谷雨、小雪、大雪,表明降水量的多少;而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则反映了物候的特征,用以说明自然界的一切生物与季节变化都息息相关。春夏时节,自然界阳气生发,万物生机勃勃。这时候如何顺时而养?就该涵养和保护体内阳气,让它更加充实饱满。因此,春夏时节不应过于损伤和阻碍阳气,这叫作“春夏养阳”。而秋冬时节,自然界阴气鼎盛,万物敛藏,这时养生就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抗病延年,这就是所谓“秋冬养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说夏天不宜图一时爽快而贪冷饮凉,冬天也不必畏寒怕冷而一味保暖,就是因为夏天贪凉会损伤精气,冬天过暖也会损伤精气。俗语说,夏有真寒,冬有真火,就是说的这个道理。简单而言,就是该热的时候就让它热,该冷的时候就让它冷,一切顺其自然,顺应天时,过犹不及,才是养生正道。春应于肝,肝藏血,主疏导和发泄,在志为怒。肝气不足,无法疏导和发泄,就会表现为暴躁、敏感和易怒,我们常称这种人为肝火太盛。肝喜欢的是条达舒畅的心情,不喜欢抑郁恼怒的情绪,抑郁伤肝。养生家们主张,春色怡人的时节,正适合踏青览胜,游山玩水,登高抒怀,让所有情绪的阴霾在山水花草游目骋怀中一扫而光。春天,在日常起居中,应晚睡早起,散披长发,舒展形体,在庭院中信步漫行,使血液畅通,气血调和,精神焕发。在春季乍暖还寒时,要注意御寒防风,养阳敛阴。衣着不妨宽松舒适,但同时需要保暖,衣物不可顿减。如果过早地脱掉棉衣,极易受寒,寒则伤肺,导致呼吸系统的疾病。因此,要按“春捂秋冻”的原则随气温变化而及时加减衣服。在饮食上,根据春季阳气升发、人体代谢开始旺盛的特点,宜选符合肝木之性的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宜清淡平和,忌食生冷油腻。因为冬天人们的室外活动较少,因而身体活力和脏器功能都会减弱,所以进入春季以后,就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爱好和习惯,来选择室外活动和锻炼项目。春季多进行室外活动,保持锻炼的习惯,就会活力充沛,抗病力强。夏季是一年阳气*盛的季节,人体阳气此时*易发泄。夏季三个月,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了,因而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夏季气候炎热,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火热主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主神志,为君主之官。七情过激皆可伤心,致使心神不安。……
刘云超(1976—),男,山东平原人。2008 年在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获中国哲学博士学位。2008 年至今,先后在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文化研究所从事儒学研究。研究方向为易学哲学、儒家哲学和生态哲学。在《孔子研究》《东岳论丛》《理论学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并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于中国台湾《鹅湖月刊》、韩国《中国学论丛》《东洋哲学》《退溪学》《人文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蜜蜂的寓言-(全两卷) 本书特色 本书开创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先河,是斯密《国富论》的理论先导,对于整个西方伦理学及人性论假设也有极大冲击。蜜蜂的寓言-(全两卷) ...
精神哲学-哲学全书第三部分 内容简介 本书是黑格尔《精神哲学》的中文首译本。精神哲学是黑格尔《哲学全书》(由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组成)的*后,也是*高和*...
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ISBN:9787801094711,作者:(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CharleneSpretnak)著
四书五经-全彩精华版 本书特色 《四书五经》精选“四书五经”中《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左氏传》等名篇,是中国文学、...
文质彬彬(上下卷) 本书特色 它们互相生成又互相互补,构成了中国美学与文学、艺术学理论的大框架。至今对这几个领域内的理论建设还有深刻的影响。文质彬彬(上下卷) ...
西方哲学史 本书特色 《西方哲学史》:名家学者的智慧结晶才智之士的知识背景西方哲学史 内容简介 《中国大百科全书》全面介绍了人类已有知识,被誉为“中国现代*伟大...
旧约学入门 本书特色 迈克尔·库根编著的《旧约学入门》为斑斓阅读·外研社英汉双语百科书系中的一本。从历史、文学和文本学的角度讲述了犹太教圣经和基督教、天主教圣经...
章太炎儒学论集 内容简介 本论集主要分专著与论文(包括书信)两大类,编排顺序是先专著,后论文。另外,编者还系统地梳理了太炎先生的学术活动历程和发表的主要学术论著...
思辨与立场 本书特色 风靡全美的思维方法、国际公认的批判性思维权威大师的抗鼎之作,带给你对人类思维的深刻洞察与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许燕、对外经济贸易大...
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 本书特色 始终要把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明确确区别开来;绝不要在一个孤立的词中,而只有在语句的语境中去寻...
禅说庄子-田子方.徐无鬼 本书特色 以通俗的语言,将庄子篇中的《天地》《马蹄》篇的要旨通过逐句分析的方式进行解析,并结合现实人生,突出这两篇文字的现实警讯与指导...
《世界宗教艺术图典》以浩瀚的篇幅容纳世界种种宗教艺术作品,3000余幅全彩图片精彩呈现了人类的宗教文化及其影响力。以期便于读
生命管理26280天的活法 本书特色 生命是短暂的,平均只有26280天。人生就像一本26280页的书,如果你随意涂鸦,到*后,这本书将变成一堆废纸。把握手中的...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本书特色 日本著名哲学家广松涉的力作《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地平》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从什么...
南怀瑾的16堂智慧课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曾说:“人生有三个基本错误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无论是做人...
美的规律(蒋孔阳自选集) 目录 目录自序美的规律与劳动的关系——学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体会之一美的规律与文艺创作——学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体...
读柏拉图 本书特色 斯勒扎克,德国古典语文学家、哲学家,“图宾根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本书为其关于柏拉图对话录释义的综述之作。全书文字优美流畅,这能使读者毫不...
唐代净土祖师全集 本书特色 《唐代净土祖师全集(精)》由善导、法照、少康所著,本书为唐代净土宗代表性大师的理论作品合集,包括了善导的《观经四帖疏》、《观念法门》...
《宗教的本质》是费尔巴哈的一本重要书籍,作者在《宗教的本质》中进一步论证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
本书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同时深入地研究了《形而上学》等哲学问题,也介绍和评价了陈康、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