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套丛书所展示的,是近三十余年来易学家从现代文化的视角出发,对《周易》经传中的人生智慧与思维方式的贯通、探讨。相信再过三十年,随着我们生活内容的日益丰富与文化境界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岁月的流逝中将通过各种外显的八卦符号与内应的五行生克机理,寻求认识世界与把握世界的新方式。因此,《周易》将成为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丰富自身文化发展永恒的研究母题。
本书分析了《周易》阴阳、气论、感通等思想对中国养生学的重要影响,并以气功等实际功法为例,具体展现了两者之间的深刻联系。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于*后一章论《周易》与哲理养生,根据《周易》中的快乐主义、诗意生活、道德修养等,提出了由生命境界的提升与养神来养生的观点。哲理养生是中国养生学的根本特色所在,是*重要的养生方法,极有现实意义。
《内经》所讲的顺应四时变化而养生的原则,在后世被系统化为所谓“四时养生”,就是指按照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进行调养,从而达到养生健体和延年益寿的目的。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受四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于是形成了春夏秋冬、生长收藏的自然规律。四时气候变化当然也会时刻影响人体生命活动。人体脏腑、四肢、九窍、筋骨、血脉、皮肤等组织的生命活动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根据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加以调摄,就能预防疾病的发生,延长寿命的时限。人体生命活动的四时变化与四时之间自然万物生长的规律一致,也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仅如此,昼夜之间的节奏变化也与四时相对应,其变化的道理与四季交替一样。晨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半夜就是冬。与此相对应的是,人体阴阳气机的变化在一日中也表现为生、长、收、藏四个基本样态。古人把一年分为四季,每季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又分三候,组成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一年之中季节、温度、降水量及物候都密切联系,通过二十四节气表现出来。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时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表示季节变更的转折点到来;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则说明气候变化的冷热程度;白露、寒露、霜降,则表示温度下降后低层大气中水汽的凝结现象;雨水、谷雨、小雪、大雪,表明降水量的多少;而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则反映了物候的特征,用以说明自然界的一切生物与季节变化都息息相关。春夏时节,自然界阳气生发,万物生机勃勃。这时候如何顺时而养?就该涵养和保护体内阳气,让它更加充实饱满。因此,春夏时节不应过于损伤和阻碍阳气,这叫作“春夏养阳”。而秋冬时节,自然界阴气鼎盛,万物敛藏,这时养生就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抗病延年,这就是所谓“秋冬养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说夏天不宜图一时爽快而贪冷饮凉,冬天也不必畏寒怕冷而一味保暖,就是因为夏天贪凉会损伤精气,冬天过暖也会损伤精气。俗语说,夏有真寒,冬有真火,就是说的这个道理。简单而言,就是该热的时候就让它热,该冷的时候就让它冷,一切顺其自然,顺应天时,过犹不及,才是养生正道。春应于肝,肝藏血,主疏导和发泄,在志为怒。肝气不足,无法疏导和发泄,就会表现为暴躁、敏感和易怒,我们常称这种人为肝火太盛。肝喜欢的是条达舒畅的心情,不喜欢抑郁恼怒的情绪,抑郁伤肝。养生家们主张,春色怡人的时节,正适合踏青览胜,游山玩水,登高抒怀,让所有情绪的阴霾在山水花草游目骋怀中一扫而光。春天,在日常起居中,应晚睡早起,散披长发,舒展形体,在庭院中信步漫行,使血液畅通,气血调和,精神焕发。在春季乍暖还寒时,要注意御寒防风,养阳敛阴。衣着不妨宽松舒适,但同时需要保暖,衣物不可顿减。如果过早地脱掉棉衣,极易受寒,寒则伤肺,导致呼吸系统的疾病。因此,要按“春捂秋冻”的原则随气温变化而及时加减衣服。在饮食上,根据春季阳气升发、人体代谢开始旺盛的特点,宜选符合肝木之性的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宜清淡平和,忌食生冷油腻。因为冬天人们的室外活动较少,因而身体活力和脏器功能都会减弱,所以进入春季以后,就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爱好和习惯,来选择室外活动和锻炼项目。春季多进行室外活动,保持锻炼的习惯,就会活力充沛,抗病力强。夏季是一年阳气*盛的季节,人体阳气此时*易发泄。夏季三个月,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上下交合,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了,因而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夏季气候炎热,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火热主夏,内应于心。心主血,藏神,主神志,为君主之官。七情过激皆可伤心,致使心神不安。……
刘云超(1976—),男,山东平原人。2008 年在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获中国哲学博士学位。2008 年至今,先后在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文化研究所从事儒学研究。研究方向为易学哲学、儒家哲学和生态哲学。在《孔子研究》《东岳论丛》《理论学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并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于中国台湾《鹅湖月刊》、韩国《中国学论丛》《东洋哲学》《退溪学》《人文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从道教生态伦理的哲学和宗教信仰基础、道教生态伦理的规范和准則、道教生态伦理在实践中的表现样态三方面展开研究,力图开创...
王阳明 本书特色 秦家懿的《王阳明》是一本了解王阳明生平和他的哲学的入门书。作者直溯王阳明本人的对话和著述,由浅入深,探讨他的思想精髓:王阳明创立的体系究竟是“...
印顺大师文汇 本书特色 《百年佛教高僧大德丛书》主要是佛学、哲学、史学内容,具有文献性质、学术性质、统战性质。强调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弘扬祖国优...
关于“熊逸说史”:希望你能够习惯这种诗经说名的方式--虽然貌似“大话”,其实却是“正说”,虽然貌似诙谐的游戏,其实却隐藏
自然辩证法干部读本-修订版 本书特色 《自然辩证法干部读本(修订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自然辩证法干部读本-修订版 目录 序前言**章 绪论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先秦诸子与理学 内容简介 先秦诸子与宋明理学是我国思想史上两个百花齐放、异彩纷陈的繁荣时期的丰硕成果,自来为学者所重视,探研亦复不少。作者自少服膺宋明人学,浸渍...
思想着是美丽的 本书特色 科学文化随笔丛书。 出于自由人和人的意志自由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的一切创造活动及其创造物都是美好的。然而,在人的一切活动及其作品中,思...
简说哲学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哲学入门书,全书将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关注的哲学问题分为七个专题加以叙述。在内容上,作者将哲学史上的相关内容梳理得简洁扼要、清晰流畅...
人间是剧场 本书特色 修行的真正目的,是学会控制自心,使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控。就好比我们看电影,因为知道它是假的,所以即使会动感情,也能随时跳出故事场景,这就是...
柏拉图全集-5-增订版 本书特色 柏拉图的对话无疑是希腊文化留下的瑰宝。它不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在西方哲学*早的,也是两千多年来影响**的理性主义的哲学体系;而且...
天津民间宗教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天津通史专题研究丛书”的一种。本书按照年代分为三章,分别是天津民间宗教的肇始期明末、发展期清代和繁盛期...
作者对近现代中国学术的新门类如宗教、哲学、科学、心理学、史学、考古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艺术、音乐等作了简要
《觉知生命的七封信》是以焦谛卡禅师写给学生与法友的诸多信件编辑而成,讨论议题涵盖禅修指导,个人独处、日常生活的经营、面对
李泽厚对话集·中国哲学登场 本书特色该中国哲学登场世界了!该什么样的中国哲学登场? 李泽厚提出“情本体”思想,作为走进世界的中国哲学形态,能否引领西方哲学“走出...
人生的智慧 本书特色 《人生的智慧》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哲学随笔 之一,也是在国内*负盛名的作品,其读者遍及社会 各个阶层。本书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
道德情操论 本书特色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著作。全书共有七卷,主要阐释了道德情感的本质和道德评价的性质。斯密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
中国古代哲学研究方法新探 本书特色 哲学史以“哲学”为主语,是从属于哲学的二级学科。在哲学成为独立学科之前,可以有学术思想史书写,但没有哲学史书写。在蔡元培、胡...
荀子 本书特色 《荀子》是战国末期荀子所撰,共二十卷,三十二篇。作者荀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继孔孟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精通《诗》、《礼》、《易》、《春秋》。荀子对各...
时间与自由意志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曾对法国哲学及文学产生过广泛影响。他用文学家的笔调写出优美的哲学著作。我们今天处在来自过去而又常常是相互敌意的各种各样倾向的包...
天下赵州生活禅天下赵州生活禅前言 书评一个没有觉悟的人,他生活中的心境常常是烦恼的,生活中的心往往是困惑的,尤其是现代的人享受现代文明之余,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