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印时期的花边艺术》着眼于再现中国铅印技术运用初期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铅印出版物的花边艺术,客观反映铅印技术对中国传统出版形式及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铅印时期的花边艺术》**部分列举了从清代至民国,传教士及中国本土印刷企业制作的部分典型的印刷物。其中有花边图案繁复华丽的如传教士编撰印制的《地球说略》,也有简单恰当使用花边图案的新式教材、大众读物和印刷样本。值得一提的是1 856年由宁波华花**书房印行的《地球说略》(参见6~9页),采用双封面,既有外国传教士们常采用的中国传统雕版书简洁明快形式的封面,也有西式风格的封面。在西式封面上,繁复的花边围栏中设计了两个图版,上方是由望远镜、地球仪、墨水盒、图书组合的图版,下方是堆满货物的码头、停泊着三桅帆船的港口。与中式图书封面不同,西式封面准确清晰地传达了《地球说略》的内容和主旨,即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积累的背景下,天下是互惠互利、文化多元的世界。借助马礼逊等一些熟知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对书籍审美习惯和审美要求的外国传教士,在使用西式铅活字印制书籍的初始阶段就做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和谐,使西方技术与中国工艺、中国文化完美融合。
★16开精装,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本书从晚清、民国时期外国传教士及中国印刷企业出版发行的印刷物中的选取典型图案纹样,以专题形式汇编成书
★书中用现代技术真实呈现印刷物的样貌,以方便相关读者使用
《铅印时期的花边艺术》着眼于再现中国铅印技术运用初期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铅印出版物的花边艺术,客观反映铅印技术对中国传统出版形式及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
《铅印时期的花边艺术》**部分列举了从清代至民国,传教士及中国本土印刷企业制作的部分典型的印刷物。其中有花边图案繁复华丽的如传教士编撰印制的《地球说略》,也有简单恰当使用花边图案的新式教材、大众读物和印刷样本。值得一提的是1856年由宁波华花**书房印行的《地球说略》(参见6~9页),采用双封面,既有外国传教士们常采用的中国传统雕版书简洁明快形式的封面,也有西式风格的封面。在西式封面上,繁复的花边围栏中设计了两个图版,上方是由望远镜、地球仪、墨水盒、图书组合的图版,下方是堆满货物的码头、停泊着三桅帆船的港口。与中式图书封面不同,西式封面准确清晰地传达了《地球说略》的内容和主旨,即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积累的背景下,天下是互惠互利、文化多元的世界。借助马礼逊等一些熟知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对书籍审美习惯和审美要求的外国传教士,在使用西式铅活字印制书籍的初始阶段就做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和谐,使西方技术与中国工艺、中国文化完美融合。
在中国,铅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肇始于1 9世纪初基督教教士来华从事的印刷出版活动,其后中国知识分子渴望及时获得新知推动了西学东渐的浪潮,现代报刊的诞生和快速生产的需要以及文化教育的普及,使19世纪末、20世纪初铅印技术成为重要的印刷方式。直至20世纪末, “光与电”代替“铅与火”,铅印技术成为历史。作为印刷复制技术之一的铅印技术对文化启蒙、教育推广,对出版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在近代史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本书着眼于再现中国铅印技术运用初期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铅印出版物的花边艺术,客观反映铅印技术对中国传统出版形式及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
从隋唐至清代,雕版印刷都是主要的书籍印刷方式。1815年东印度公司雇佣专业印刷技师汤姆斯(P.P.Thomas)及中国工匠,在铅胚上雕刻汉字,于是有了马礼逊编撰的Dialogues and Detached Sentence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中文会话及例句》),以及包括《字典》《五车韵府》等在内的英华字典,成为*早的中文和拉丁文铅字混排书籍,开启了西方铅印技术中国化的进程。1 9世纪中晚期,中国的门户逐渐开放,西方的机械印刷术输入中国,墨海书馆、美华书馆等机构以新法铸字制版,促进了近代中国印刷术的变革。1873年,黄胜、王韬等中国人组建中华印务总局,收购英华书院,成为西方铅印技术本土化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铅印技术的运用使中国的书籍从传统的木刻线装本变成西式的铅字平装本,书籍等各类印刷物的版面设计也随之发生变化。1886年美国的设计师发明本顿字模雕刻机,随后,批量出现用铸字方法浇铸出和铅字字号配套的单粒花式图案铅字,结合电镀铜版、照相铜锌版,再用排字的方法排成变化丰富、组成各异的各种花边、底纹、装饰图案,成为包括图书、报纸、期刊等印刷物上增添装饰和美化版面的*为经济、便利的方法。
本书**部分列举了从清代至民国,传教士及中国本土印刷企业制作的部分典型的印刷物。其中有花边图案繁复华丽的如传教士编撰印制的《地球说略》,也有简单恰当使用花边图案的新式教材、大众读物和印刷样本。值得一提的是1 856年由宁波华花圣经书房印行的《地球说略》(参见6~9页),采用双封面,既有外国传教士们常采用的中国传统雕版书简洁明快形式的封面,也有西式风格的封面。在西式封面上,繁复的花边围栏中设计了两个图版,上方是由望远镜、地球仪、墨水盒、图书组合的图版,下方是堆满货物的码头、停泊着三桅帆船的港口。与中式图书封面不同,西式封面准确清晰地传达了《地球说略》的内容和主旨,即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积累的背景下,天下是互惠互利、文化多元的世界。借助马礼逊等一些熟知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对书籍审美习惯和审美要求的外国传教士,在使用西式铅活字印制书籍的初始阶段就做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和谐,使西方技术与中国工艺、中国文化完美融合。
《铅印时期的花边艺术》一书的作者共三位:朱宇老师为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专业的教授,邢宇晨和殷欣为朱宇老师的研究生学生,毕业后都在新闻出版行业内工作
博斯:人类之恶(艺术大师博斯收藏级精品画册 超大开本震撼呈现博斯宇宙) 本书特色 ★4开精装,铜版纸全彩,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博斯被誉为超...
土地 内容简介 本书首次向中国的读者展示中国观众对“土地‘的各种感受和反应,其中包括有留言、图片、文章等形式。“从某种意义来说,《土地》是一项全球性项目,她是由...
夏含夷,(EdwardL.Shaughnessy)美国宾州人,1952年生于赛维克立镇(Sewickley)。1970年进入圣母大学,以宗教学为专业。1974年
中国古代造船技术曾取得过巨大成就,若干方面领先于世界。出土的相关实物以及绘画,古籍中的各类船图,散存于中国大陆及台湾各家
风景园林钢笔画速写技法与实例详解 本书特色 本书针对风景园林钢笔画速写技法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介绍和剖析,从线条类型、观察及思考方法、构图等基础理论入手,循序渐进地...
简洁易懂的描述配上丰富翔实的图例,让您了解家中一切设备是如何运行的为什么我的水龙头漏水、我的洗手间不好用或者我的洗碗机不
董其昌书乐志论 月赋-历代名家小楷丛帖 本书特色 在北京首都博物馆,藏有一件董其昌书《金沙帖》,此作纸本,纵二十三点五厘米,横三百一十厘米,其中有两段董其昌小楷...
中国篆刻史 内容简介 我国古代的玺印,历史悠久;后来由实用的社会功能,发展为欣赏的篆刻艺术,渊源流长。本书以时代为主,以篆刻事件与人物为辅,史论结合,全面系统地...
各种书体源流浅说 本书特色 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编的这本《各种书体源流浅说》的内容,是把历来五种主要书体——篆、隶、楷、行、草的源流演变,做一简要的介绍,使书法爱...
王旭锋,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为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影视制作系副主任,并任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会员、中国电影录音师协
何绍基书法集字章法 内容简介 本丛书选用古代书法大师的代表作品,集成唐诗、宋词、格言和名句等,只要您对某一体(或颜真卿,或柳公权,或赵孟頫,或王羲之)有一定的临...
电影,剧场和运动 本书特色这是一本汇集超过十年的当代影像评论所成的文集,其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的“论丛”,分别是电影笔记与欧陆剧场。在《电影,剧场和运动》一书中,...
日本公共雕塑设计 内容简介 公共雕塑与公共标识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公共雕塑的功能是将景观与美观组织和安排在一起,公共标识具有表示功能、指示功能、向导功能、诱导功...
梨花一枝春带雨-说不尽的旗装戏 本书特色 自从唐玄宗创立梨园以来,戏剧便与政治、经济、民风民俗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大凡政通人和、物阜民丰,鼙鼓欢歌,梨园繁茂,戏剧...
文艺复兴时期de思想与艺术 本书特色 尽管人们常常把“艺术”、“美的艺术”或者“Beaus Arts”只等同于视觉艺术,然而它们通常也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在这种更...
德国自然风格花艺设计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本书是德国自然风格花艺设计入门书籍,内容包括德国自然风花艺的造型理论基础和实操案例,由简入深、循序渐进,非常适合花艺从...
戏曲作曲技法(上、下) 内容简介 本教程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之一,是一部广泛应用于戏曲作曲专业及有志学习戏曲作曲者的实用教程。详细讲述了以京剧、...
书法与篆刻入门教程 本书特色 经过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青岛市综合实践教育中心从*初的4个专业发展到今天的26个专业。学校把专业创新作为发展的永恒主题,形...
《清新之旅》内容简介:生活处处见美好:在友人相聚的惬意春光里见到花瓣纷飞;在宁静的街道散步偶见探出窗口的盆栽花枝……用最清
邓石如-历代名家书心经 本书特色 《心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佛学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