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印时期的花边艺术》着眼于再现中国铅印技术运用初期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铅印出版物的花边艺术,客观反映铅印技术对中国传统出版形式及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铅印时期的花边艺术》**部分列举了从清代至民国,传教士及中国本土印刷企业制作的部分典型的印刷物。其中有花边图案繁复华丽的如传教士编撰印制的《地球说略》,也有简单恰当使用花边图案的新式教材、大众读物和印刷样本。值得一提的是1 856年由宁波华花**书房印行的《地球说略》(参见6~9页),采用双封面,既有外国传教士们常采用的中国传统雕版书简洁明快形式的封面,也有西式风格的封面。在西式封面上,繁复的花边围栏中设计了两个图版,上方是由望远镜、地球仪、墨水盒、图书组合的图版,下方是堆满货物的码头、停泊着三桅帆船的港口。与中式图书封面不同,西式封面准确清晰地传达了《地球说略》的内容和主旨,即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积累的背景下,天下是互惠互利、文化多元的世界。借助马礼逊等一些熟知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对书籍审美习惯和审美要求的外国传教士,在使用西式铅活字印制书籍的初始阶段就做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和谐,使西方技术与中国工艺、中国文化完美融合。
★16开精装,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本书从晚清、民国时期外国传教士及中国印刷企业出版发行的印刷物中的选取典型图案纹样,以专题形式汇编成书
★书中用现代技术真实呈现印刷物的样貌,以方便相关读者使用
《铅印时期的花边艺术》着眼于再现中国铅印技术运用初期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铅印出版物的花边艺术,客观反映铅印技术对中国传统出版形式及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
《铅印时期的花边艺术》**部分列举了从清代至民国,传教士及中国本土印刷企业制作的部分典型的印刷物。其中有花边图案繁复华丽的如传教士编撰印制的《地球说略》,也有简单恰当使用花边图案的新式教材、大众读物和印刷样本。值得一提的是1856年由宁波华花**书房印行的《地球说略》(参见6~9页),采用双封面,既有外国传教士们常采用的中国传统雕版书简洁明快形式的封面,也有西式风格的封面。在西式封面上,繁复的花边围栏中设计了两个图版,上方是由望远镜、地球仪、墨水盒、图书组合的图版,下方是堆满货物的码头、停泊着三桅帆船的港口。与中式图书封面不同,西式封面准确清晰地传达了《地球说略》的内容和主旨,即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积累的背景下,天下是互惠互利、文化多元的世界。借助马礼逊等一些熟知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对书籍审美习惯和审美要求的外国传教士,在使用西式铅活字印制书籍的初始阶段就做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和谐,使西方技术与中国工艺、中国文化完美融合。
在中国,铅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肇始于1 9世纪初基督教教士来华从事的印刷出版活动,其后中国知识分子渴望及时获得新知推动了西学东渐的浪潮,现代报刊的诞生和快速生产的需要以及文化教育的普及,使19世纪末、20世纪初铅印技术成为重要的印刷方式。直至20世纪末, “光与电”代替“铅与火”,铅印技术成为历史。作为印刷复制技术之一的铅印技术对文化启蒙、教育推广,对出版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在近代史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本书着眼于再现中国铅印技术运用初期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铅印出版物的花边艺术,客观反映铅印技术对中国传统出版形式及传统审美观念的影响。
从隋唐至清代,雕版印刷都是主要的书籍印刷方式。1815年东印度公司雇佣专业印刷技师汤姆斯(P.P.Thomas)及中国工匠,在铅胚上雕刻汉字,于是有了马礼逊编撰的Dialogues and Detached Sentence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中文会话及例句》),以及包括《字典》《五车韵府》等在内的英华字典,成为*早的中文和拉丁文铅字混排书籍,开启了西方铅印技术中国化的进程。1 9世纪中晚期,中国的门户逐渐开放,西方的机械印刷术输入中国,墨海书馆、美华书馆等机构以新法铸字制版,促进了近代中国印刷术的变革。1873年,黄胜、王韬等中国人组建中华印务总局,收购英华书院,成为西方铅印技术本土化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铅印技术的运用使中国的书籍从传统的木刻线装本变成西式的铅字平装本,书籍等各类印刷物的版面设计也随之发生变化。1886年美国的设计师发明本顿字模雕刻机,随后,批量出现用铸字方法浇铸出和铅字字号配套的单粒花式图案铅字,结合电镀铜版、照相铜锌版,再用排字的方法排成变化丰富、组成各异的各种花边、底纹、装饰图案,成为包括图书、报纸、期刊等印刷物上增添装饰和美化版面的*为经济、便利的方法。
本书**部分列举了从清代至民国,传教士及中国本土印刷企业制作的部分典型的印刷物。其中有花边图案繁复华丽的如传教士编撰印制的《地球说略》,也有简单恰当使用花边图案的新式教材、大众读物和印刷样本。值得一提的是1 856年由宁波华花圣经书房印行的《地球说略》(参见6~9页),采用双封面,既有外国传教士们常采用的中国传统雕版书简洁明快形式的封面,也有西式风格的封面。在西式封面上,繁复的花边围栏中设计了两个图版,上方是由望远镜、地球仪、墨水盒、图书组合的图版,下方是堆满货物的码头、停泊着三桅帆船的港口。与中式图书封面不同,西式封面准确清晰地传达了《地球说略》的内容和主旨,即在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积累的背景下,天下是互惠互利、文化多元的世界。借助马礼逊等一些熟知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对书籍审美习惯和审美要求的外国传教士,在使用西式铅活字印制书籍的初始阶段就做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和谐,使西方技术与中国工艺、中国文化完美融合。
《铅印时期的花边艺术》一书的作者共三位:朱宇老师为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专业的教授,邢宇晨和殷欣为朱宇老师的研究生学生,毕业后都在新闻出版行业内工作
《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精)》共6章,第一章介绍了厅,堂,杆,馆,阁,榭,亭等单位建筑类型及构造,梁架结构,屋顶瓦作,台基构造
在本书中,作者以尽量简洁而指要的方式,不但把上述理论背景加以清楚的勾勒,而且言简意赅地对各种电影理论和流派主张加以概括和
青岛与电影 本书特色 青岛是闻名中外的海滨旅游城市,蔚蓝的大海,青翠的山峦,温润宜人的海洋性气候使青岛成为中国*具魅力的海滨城市。同时,作为全国历史文化...
上海沪剧志 内容简介 《上海沪剧志》遵循“存真、求实”原则,实事求是地记述沪剧事业的历史和现状,贯通前后,详今略古。《上海沪剧志》立足上海市,记述本市市、区、县...
图说中国艺术史: 商周秦汉书法5 本书特色 艺术是人生的奢侈品。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令人的心灵无时无地可以安然休憩,空虛焦躁的情绪被城市的风尘传染给每个在水泥建筑...
明四家精品集 本书特色 《明四家精品集(精)》由汪为新主编,“明四家”的艺术思想和绘画理念,在中国画坛上的振聋发聩:以他们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几乎影响了明清四百年来...
启功全集-第15卷 本书特色 《启功全集》包括文论与书画两大部分,较全面地收录了启功先生撰写的专著、论文、诗词、题跋、书信、日记、讲学及口述历史,并选辑启功先生...
刘洪川木版年画收藏藏版集 内容简介西湖文化研究会理事、收藏家刘洪川先生的《木版年画收藏藏版集》筹备出版,肖峰会长为之题写了书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
大学书法楷书临摹教程 本书特色 《大学书法教材·大学书法楷书临摹教程》: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奖大学书法楷书临摹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楷书书体论、...
图形创意设计 内容简介 “图形创意设计”课程是广告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本教材通过大量的图形训练以及对相关主题的思考,来有效地解决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诸...
历代碑帖经典 (册页版):唐 张旭 草书古诗四帖 本书特色 此套碑帖经典是针对书法爱好者和研究者而编的,全书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简述和套书概况介...
笔与刀:中国新兴木刻版画 1930-1949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肇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
德莱叶的电影 本书特色 《德莱叶的电影》是一本带有传记色彩的电影专著,带领我们走进德莱叶的人生、职业生涯,乃至他未完成的作品。德莱叶的电影 内容简介 五十多年来...
汉印技法解析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汉印风格的形成和衍变、汉印技法的典范意义、汉印篆法解析、汉印章法解析等。汉印技法解析 目录 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总...
应急设施选址:模型.算法与应用 内容简介 空间规划是城市防灾应急和公共安全规划等的核心,它的基本内容是确定防灾应急设施“点-线-网”的空间布局和功能组织形式,构...
被肯尼思•克拉克描述为“我所读过的最才华横溢的艺术批评著作之一”的《艺术与错觉》,是一部有关制像的经典研究。它试图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何以会有被称作风格的东西?...
征途——走向百年的中国动画(全十册) 本书特色 ★ 大16开软精装,铜版纸全彩图文,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出版★ 首批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之一★ 主编王六一:亚太动...
名碑名帖完全大观曹全碑 内容简介 书法艺术传承到今天,可谓蔚然壮观。改革开放30年来,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潮流的带动下,传统书法艺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书者如千军...
《折纸建筑:世界名建筑》是建筑学专业以及建筑造型设计爱好者和折纸爱好者的指导用书,以现代著名建筑为典型例,抓住建筑设计特点
外国美术简史-(彩图增订版) 本书特色 《外国美术简史》*初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是全国大部分艺术院校选用的美术史权威教材。2007年,为了规范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