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第4版)》论述1919年至1949年的历 史而称作“中国现代史”,是沿袭近几年习用的名称,也是高等学校课程表上一直还在使用的名称。实事求是,是历史研究和编写的一条基本原则。这也是我国史学的一个优良传统。我国古代有见识的史学家,虽然有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但还是大多崇尚“直书”,反对“曲笔”,即主张写信史。有人甚至为此牺牲了生命。他们对写信史的意义也是相当了解的。任何一个阶级的政治家、思想家,都要总结历史经验,用以指导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行动。但也只有从真实的历史资料中,才能总结出较正确的历史经验,从而吸取有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者是有远见和大公无私的,没有剥削阶级的偏见。历史工作者只有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才能真正把实事求是的原则贯彻到底。本书是力求贯彻这一原则的。当然做到实事求是是需要有各种充分的条件。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写信史,这是本书的一个优点。科学的生命在创新。如果科学工作者总是穿新鞋走老路,科学的生命也就停止了。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如此。但历史科学有它的特点和难处。史学工作者面对的是过去的资料,整天跟故纸堆打交道,怎能创新呢?这就需要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见识和功夫。所谓“化腐朽为神奇”,并不是神秘的魔法,也不是主观主义的“自由创造”,只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充分占有材料,并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就可以逐步做到。人们的认识是无止境的,社会现实要求史学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参考资料和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历史研究的创新是无穷无尽的。当然,对历史资料,史学工作者只能给以新的解释,而不能加以抹杀或歪曲。并且这种解释只能是历史资料中所含有的,而不是史学工作者硬加的。史学研究上的创新只能如哥伦布的发现新大陆,不能如瓦特的发明蒸汽机。本书的作者注意到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创新,在全书的体系上,在具体史实的分析和结论上,都有不少新的处理和看法。
《中国现代史(第4版)》:张、梁的言论,立即遭到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拥护者的反驳。他们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和《新青年》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批驳张、梁的文章,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李达的《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社会革命的商榷》,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批评》,李大钊的《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蔡和森的《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何孟雄的《发展中国的实业究竟要采取什么方法》等。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拥护者针对张东荪、梁启超的言论指出,社会主义者并不反对经济落后的中国增加富力,开发实业,问题在于“用什么方法去增加富力开发实业”。他们从理论上和事实上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腐朽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强调在中国“在今日而言开发实业,*好莫如采用社会主义”。中国只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开发实业,彻底解决“穷”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拥护者还驳斥了张、梁所宣扬的中国没有大工业制度,没有真正劳动阶级,“不能发生社会主义运动”的观点,指出,中国虽然同欧美产业发达的程度不同,但“社会主义运动的根本原则却无有不同”,“中国无产阶级所受的悲惨,比欧美、日本的无产阶级所受的更甚”。因此,“中国不但有讲社会主义的可能,而且有急于讲社会主义的必要”。他们还指出,张、梁“主张借资产阶级的国家立法,施几项温情政策,略略缓和社会问题,并不是想根本的解决社会问题”。要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必须“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为扩大这场论战的影响,1920年1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第8卷第4号上,专门开辟了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专栏。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是关系到中国要不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不要组织无产阶级政党,要不要用革命手段来改造中国社会的大争论。张、梁的理论虽然也包含某些合理成分,如肯定资本主义发展在当时中国的社会意义,不同意“现在中国就实行社会主义”等,但他们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反对成立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者对张、梁的批判,肯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是社会主义,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论,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起了促进作用。在这场争论中,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他们完全否定资本主义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与进步意义,主张在现实的中国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目标是不符合国情的。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之间的第三场争论,是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同无政府主义的对立日益尖锐起来。从1919年到1921年,以黄凌霜、区声白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发表了《马克思学说的批评》《我们反对“布尔什维克”》等文章,攻击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了《谈政治》-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学说,对无政府主义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批判。1920年年底陈独秀到广州后,继续对无政府主义进行批判。区声白写信给陈独秀表示异议,双方来往辩论的信件有6次之多。这样,马克思主义者同无政府主义者便展开了公开的争论。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发表了大量批判无政府主义的文章,影响较大的有蔡和森的《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李达的《社会革命的商榷》《无政府主义解剖》,施存统的《我们要怎么样干社会革命》,李大钊的《自由与秩序》,以及陈独秀编辑的《讨论无政府主义》等。无政府主义者反对一切强权、一切国家,尤其集中地攻击无产阶级专政。他们从极端个人主义出发,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一切组织纪律和政治权力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者在争论中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者反对一切强权、一切国家的言论,强调了用革命手段夺取政权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指出:我们的*终目的,也是没有国家的,不过“在阶级没有消灭以前,却极力主张要国家,而且是主张要强有力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者鼓吹的“个人绝对自由”,阐明了组织纪律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性。指出,在人类社会中,自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个人绝对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马克思主义者还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者关于生产和分配的观点,指出,社会主义不是把生产资料全部分散给个体小生产者,而是实行集中的有计划有领导的现代化大生产,这样才能高速度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分配原则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在生产力未发达的时期,若用“各取所需”的分配原则,“社会的经济的秩序就要弄糟了”,势必破坏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无政府主义的争论,持续了一年多。这场论战的实质是要不要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通过这次争论,使大批激进的青年划清了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界限,不少信仰过无政府主义的人转向马克思主义。……
服务营销管理(第三版)(21世纪市场营销系列教材;“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结合服务营销管理的*新动态修订而成的。本书主编为中国...
贝立兹英语动词手册 本书特色 权威之作《贝立兹英语动词手册》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全面地介绍了英语语法和动词的基本要点,为你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指南和指导,是你交流...
斯蒂芬·韦伯(Stephen Webb),布里斯托大学物理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理论物理博士,毕业后在英国各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他长期从事天文年鉴的编纂工作,还编写...
创新启智英语读音规则 本书特色 《创新启智英语读音规则》是一本为广大英语学习者提供英语构词知识的教材,深层次地、全面而系统地破解了英语单词构形和读音的规律,通俗...
帕斯卡尔思想录 本书特色 世界上*伟大的随笔经典,四百年来畅销,被译成几乎所有文字。帕斯卡尔以其特有的揭示矛盾的方法,反复阐述了人在无限大与无限小两个极限之间的...
世界著名少儿历险故事丛书--智生危途 本书特色 《智生危途/世界著名少儿历险故事丛书》编著者高帆。《智生危途/世界著名少儿历险故事丛书》内容提要:把一部十几万乃...
怎样让学生爱学习:激发学习动机的7种策略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的发动机:学习动机;胡萝卜+大棒:奖惩有度;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为成败寻找理由:...
蛇类奇观 本书特色 discovery channel是美国著名的电视系列节目,自从播出后便以其丰富的主题、独特的视角、优美的画面和生动的语言感染了全世界的人们...
小学生现代汉语词典-插图本 本书特色 遵循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紧扣各版本语文教材编纂。收字 13 000 余个,收词 20 000 余条,满足学生查考的需求。...
姚崇新,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为佛教艺术考古。陈怀宇,生于1974年,江西樟树人。现任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助理教授,2011—2012学年普林斯顿...
《科学发现者:化学概念与应用(上中下册)》是一部依据《美国科学教育标准》而编写的优秀教科书。全书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共21章,构建了完整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正文...
初中生课堂大作文。八年级 本书特色 配合课堂教学,展示同步佳作。导读精短时文,拓展训练题型。适合“人教版”、“沪教版”、“苏教版”教材。初中生课堂大作文。八年级...
《超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内容简介:《超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实用主义叙事的当代转换及效应》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即“语言”与
受戒-高中部分 本书特色 《中学生文学阅读**书系·高中部分:受戒》为汪曾祺小说选,从汪老生前钦定的两个小说集“汪短”和《晚饭花》中选取汪曾祺小说代表作十余篇,...
玩转中考数学中档题- 本书特色 汇集近年试题,展示*新题型,提供解题思路,强化能力训练。玩转中考数学中档题- 目录 **章数与式第二章方程与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
《生活数学大爆炸.:幼小衔接数学思维训练(1阶)》内容简介:本书共7章,分别为分类与统计、空间方位认知、几何图形认知、量的比较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供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用 本书特色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供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用第9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作者陈志强、蔡光先)是全国中...
大学的发展总是跌宕起伏。本书运用大量史实和案例,对大学的历程进行了考察和总结,呈现和揭示了大学兴起和衰落的基本特征和历史
人体解剖学 本书特色 张本斯、杨新文、王勇、李光忠主编的《人体解剖学》分为两大部分。**部分“系统解剖学”,按运动系统、内脏学(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
语文必读从书-欧也妮.葛朗台高中部分 内容简介 葛朗台是法国索漠城一个*有钱、*有威望的商人。这座城市盛产葡萄酒,因此,酒桶的市价很不坏。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