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朱光潜作品精选集》收入了朱光潜先生关于读书治学的随笔,收录的篇章有“人文方面几类应读的书”“如何把‘死’知识变‘活’”等二十余篇。其中既有高屋建瓴的方法心得,亦有平易近人的亲身体悟。作者以行云流水、深入浅出的文字,传授读书方法,分享治学体悟,为青年提高阅读素养以及自身修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书中插入了朱光潜先生的照片和书法作品,使得《谈读书/朱光潜作品精选集》图文并茂,更显厚重,更具收藏价值。
朱光潜经典作品,珍贵老照片、书法作品精彩呈现。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每科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淹没,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朱光潜
《谈读书/朱光潜作品精选集》:这是一个大题目,不易谈,因为许多人对它有很大的误解,却又不能不谈。*大的误解在把学问和读书看成一件事。子弟进学校不说是“求学”而说是“读书”,学子向来叫做“读书人”,粗通外国文者在应该用“学习”(learn)或“治学”(study)等字时常用“阅读”(read)来代替。这种传统观念的错误影响到我国整个教育的倾向。各级学校大半把教育缩为知识传授,而知识传授的途径就只有读书,教员只是“教书人”。这种错误的观念如果不改正,教育和学问恐怕就没有走上正轨的希望。如果我们稍加思索,它也应该不难改正。学是学习,问是追问。世间可学习可追问的事理甚多,知识技能须学问,品格修养也还须学问;读书人须学问,农工商兵也还须学问,各行有各行的“行径”。学问是任何人对于任何事理,由不知求知,由不能求能的一套工夫。它的范围无限,人生一切活动,宇宙一切现象和真理,莫不包含在内。学问的方法甚多,人从堕地出世,没有一天不在学问。有些学问是由仿效得来的,也有些学问是由尝试、思索、体验和涵养得来的。读书不过是学问的方法之一种,它当然很重要,却并非唯一的。朱子教门徒,一再申说“读书乃学者第二事”。有许多读书人实在并非在做学问,也有许多实在做学问的人并不专靠读书,制造文字——书的要素——是一种绝大学问,而首先制造文字的人就根本无书可读,许多其他学问都可由此类推。子路的“何必读书然后为学”一句话本身并不错,孑L子骂他,只是讨厌他说这话的动机在辩护让一个青年学子去做官,也并没有说它本身错。一般人常埋怨现在青年对于学问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个人任教的经验说,我也有这样的观感。平心而论,这大半要归咎我们“教书人”。把学问看成“教书”“读书”一个错误的观念如果不全是我们养成的,至少我们未曾设法纠正。而且我们自己又没有好生学问,给青年学子树一个好榜样,可以激励他们的志气,提起他们的兴趣。此外,社会上一般人对于学问的性质和功用所存的误解也不无关系。近代西方学者常把纯理的学问和应用的学问分开,以为治应用的学问是有所为而为,治纯理的学问是无所为而为。他们怕学问全落到应用一条窄路上,尝设法替无所为而为的学问辩护,说它虽“无用”,却可满足人类的求知欲。这种用心很可佩服,而措辞却不甚正确。学问起于生活的需要,世间绝没有一种学问无用,不过“用”的意义有广狭之别。学得一种学问,就可以有一种技能,拿它来应用于实际事业,如学得数学几何i角就可以去算帐、测量、建筑、制造机械,这是*正常的“用”字的狭义。学得一点知识技能,就混得一种资格,可以谋一个职业,解决饭碗问题,这是功利主义的“用”字的狭义。但是学问的功用并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学问的*大功用并不在此。心理学者研究智力,有普通智力与特殊智力的分别;古人和今人品题人物,都有通才与专才的分别。学问的功用也可以说有“通”有“专”。治数学即应用于计算数量,这是学问的专用;治数学而变成一个思想缜密、性格和谐、善于立身处世的人,这是学问的通用。学问在实际上确有这种通用。就智慧说,学问是训练思想的工具。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必定知识丰富,思想锐敏,洞达事理,处任何环境,知道把握纲要,分析条理,解决困难。就性格说,学问是道德修养的途径。苏格拉底说得好,“知识即德行。”世间许多罪恶都起于愚昧,如果真正彻底明了一件事是好的,另一件事是坏的,一个人决不会睁着眼睛向坏的方面走。中国儒家讲学问,素来全重立身行己的工夫,一个学者应该是一个圣贤,不仅如现在所谓“知识分子”。……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后殖民知识界的起义 本书特色 《后殖民知识界的起义:庶民学派研究》是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后殖民知识界的起义 目录 绪论庶民与庶民学派**节 概述第二节 ...
胡同寻故 本书特色 小胡同,大历史。纵横交错的胡同是古老北京的名片,它们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浓缩了历史的精髓,是老北京人文化合生活方式的缩影。但随着现代文明的飞速...
《天赋如此:女性艺术与我们》内容简介:国内当代先锋诗人翟永明,一份掷地有声的女性宣言! 对千百年来女性艺术被边缘化的境况“S
云南瑶族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提要辑录 本书特色 云南瑶族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据专家学者的长期研究考证,认为瑶族始祖是盘瓠,早期生活于五帝时代的帝喾高辛氏时...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本书特色 没有古代哪有现代,没有父母哪有儿女,没有祖先哪有我们呢,可是我们现在迷了路……我只是一个年纪大、顽固的、喜欢中阜叉化...
现代汉语通论-(上下册)-(第三版) 本书特色 《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007年第二版,2016年第三版)经过十多年教学实践、精心修...
《Unity游戏案例开发大全》内容简介: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一些可玩性强的手机游戏应用也逐渐普及开来。本书结合作者多年从事游戏应
中国武侠小说的梳理及文化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李军辉编著的《中国武侠小说的梳理及文化思想研究》通过对中国武侠小说的梳理和历时性归纳,分析侠在不同时期的存在状态,探...
岐黄杏林-中华中医文化大观 本书特色 中医作为我国有独特内涵的医学文化,历经各代中医学流派的传承和发展,不断地发扬光大。王明贺编著的这本《岐黄杏林--中华中医文...
◆ 百万销量游戏大作《地铁》系列原著,俄罗斯废土科幻小说代表作◆ 俄语版6个月内售出30万册,雄踞俄罗斯畅销小说榜单数月,图书版权远销欧美17国◆ 改编游戏《地...
文言尺牍入门 本书特色 本书为学习文言尺牍而写,取材以实用平浅为主,雅俗共赏。每篇尺牍后均附有注释和译文,可令读者无师自通。本书按性质分为四类:请求类、陈叙类、...
清风阅览故纸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杂文集。与众不同的是,作者是根据其收藏的几十件“前朝字纸”有感而发,创作而成。这些藏品中,有清代的地契、广告、当票、列车时刻...
听水读钞 本书特色 《听水读钞(精)》,读书笔记集,作者陆灏,共 录包括《装模作样》《咀尔不摇牙》等百篇文章,是 作者从近年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这些作品大部分发...
汉字里的故事-(全8册) 本书特色 这是一套*有中国古典意境的童书、绘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神秘的符号演绎出中国汉字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苏武牧羊、...
清代琉球官话课本语法研究 本书特色 《清代琉球官话课本语法研究》以现代汉语多功能词“给”为研究主线,考察琉球官话课本给予、与事、使役、被动等几个重要语义语法范畴...
对偶与对联 本书特色 冯兴炜著的这本《对偶与对联(精)》是关于对偶与对联的专业方面知识。本书系统地论述了对偶的历史、特点、分类、作用、基础、运用和训练,以及对偶...
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季羡林学术著作选集 本书特色本卷精选季羡林先生关于比较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研究文章13篇,理论文章14篇,分为两类编排。他就写出了《〈列子〉与佛...
最佳床頭性愛導師,大膽開發你和另一半的性愛潛力50招熱辣的性愛體位‧一看就懂圖解對照多一點擁抱、呢喃、廝磨……運用沒想過的使壞小動作、新刺激、小道具讓你們一起重...
大蒜之书-探索你熟知却不真正了解的大蒜 本书特色 《大蒜之书:探索你熟知却不真正了解的大蒜》包括两大部分。*部分统称为关于大蒜的传说,第二部分是作者收集整理的世...
说文解字系传 本书特色说文解字系传 内容简介 五代南唐有两位研究《说文解字》的学者,徐铉和徐锴。徐铉传的《说文》即今通行本的《说文解字》,徐锴传的《说文》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