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朱光潜作品精选集》收入了朱光潜先生关于读书治学的随笔,收录的篇章有“人文方面几类应读的书”“如何把‘死’知识变‘活’”等二十余篇。其中既有高屋建瓴的方法心得,亦有平易近人的亲身体悟。作者以行云流水、深入浅出的文字,传授读书方法,分享治学体悟,为青年提高阅读素养以及自身修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书中插入了朱光潜先生的照片和书法作品,使得《谈读书/朱光潜作品精选集》图文并茂,更显厚重,更具收藏价值。
朱光潜经典作品,珍贵老照片、书法作品精彩呈现。学问不只是读书,而读书究竟是学问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学问不仅是个人的事而是全人类的事,每科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途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还没有淹没,就全靠有书籍记载流传下来。——朱光潜
《谈读书/朱光潜作品精选集》:这是一个大题目,不易谈,因为许多人对它有很大的误解,却又不能不谈。*大的误解在把学问和读书看成一件事。子弟进学校不说是“求学”而说是“读书”,学子向来叫做“读书人”,粗通外国文者在应该用“学习”(learn)或“治学”(study)等字时常用“阅读”(read)来代替。这种传统观念的错误影响到我国整个教育的倾向。各级学校大半把教育缩为知识传授,而知识传授的途径就只有读书,教员只是“教书人”。这种错误的观念如果不改正,教育和学问恐怕就没有走上正轨的希望。如果我们稍加思索,它也应该不难改正。学是学习,问是追问。世间可学习可追问的事理甚多,知识技能须学问,品格修养也还须学问;读书人须学问,农工商兵也还须学问,各行有各行的“行径”。学问是任何人对于任何事理,由不知求知,由不能求能的一套工夫。它的范围无限,人生一切活动,宇宙一切现象和真理,莫不包含在内。学问的方法甚多,人从堕地出世,没有一天不在学问。有些学问是由仿效得来的,也有些学问是由尝试、思索、体验和涵养得来的。读书不过是学问的方法之一种,它当然很重要,却并非唯一的。朱子教门徒,一再申说“读书乃学者第二事”。有许多读书人实在并非在做学问,也有许多实在做学问的人并不专靠读书,制造文字——书的要素——是一种绝大学问,而首先制造文字的人就根本无书可读,许多其他学问都可由此类推。子路的“何必读书然后为学”一句话本身并不错,孑L子骂他,只是讨厌他说这话的动机在辩护让一个青年学子去做官,也并没有说它本身错。一般人常埋怨现在青年对于学问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个人任教的经验说,我也有这样的观感。平心而论,这大半要归咎我们“教书人”。把学问看成“教书”“读书”一个错误的观念如果不全是我们养成的,至少我们未曾设法纠正。而且我们自己又没有好生学问,给青年学子树一个好榜样,可以激励他们的志气,提起他们的兴趣。此外,社会上一般人对于学问的性质和功用所存的误解也不无关系。近代西方学者常把纯理的学问和应用的学问分开,以为治应用的学问是有所为而为,治纯理的学问是无所为而为。他们怕学问全落到应用一条窄路上,尝设法替无所为而为的学问辩护,说它虽“无用”,却可满足人类的求知欲。这种用心很可佩服,而措辞却不甚正确。学问起于生活的需要,世间绝没有一种学问无用,不过“用”的意义有广狭之别。学得一种学问,就可以有一种技能,拿它来应用于实际事业,如学得数学几何i角就可以去算帐、测量、建筑、制造机械,这是*正常的“用”字的狭义。学得一点知识技能,就混得一种资格,可以谋一个职业,解决饭碗问题,这是功利主义的“用”字的狭义。但是学问的功用并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学问的*大功用并不在此。心理学者研究智力,有普通智力与特殊智力的分别;古人和今人品题人物,都有通才与专才的分别。学问的功用也可以说有“通”有“专”。治数学即应用于计算数量,这是学问的专用;治数学而变成一个思想缜密、性格和谐、善于立身处世的人,这是学问的通用。学问在实际上确有这种通用。就智慧说,学问是训练思想的工具。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必定知识丰富,思想锐敏,洞达事理,处任何环境,知道把握纲要,分析条理,解决困难。就性格说,学问是道德修养的途径。苏格拉底说得好,“知识即德行。”世间许多罪恶都起于愚昧,如果真正彻底明了一件事是好的,另一件事是坏的,一个人决不会睁着眼睛向坏的方面走。中国儒家讲学问,素来全重立身行己的工夫,一个学者应该是一个圣贤,不仅如现在所谓“知识分子”。……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珍档里的上海-雅俗上海的格调与情怀 本书特色大光明、国际饭店、大世界、十六铺、国泰电影院、音乐厅、红房子、中山公园、四马路、金都戏院、医学院路……一长串有独特内...
国学十五讲(精装版) 本书特色 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四运动”以后颇不易谈。有人褒扬之,说它怎么好,亦有人厌弃之,说它怎么怎么坏,而且遗毒...
从人字说起 内容简介 《从人字说起》是作者应用汉字通易经学说的原理,展现汉字在人本文明方面的具体內容。所谓的人本文明,是汉字关于从塑造文明人人手,来塑造一个文明...
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维吾尔族 内容简介 在我国西北边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周边的一片片绿洲上,生活着热情奔放、勤劳勇敢的维吾尔族人民。维吾尔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其来...
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收藏系列 本书特色 由于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古代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渊源,因此青铜器...
闲雅小品丛书:清白旧家风-家训小品赏读 本书特色 古人笔下,诸多清趣:可以品春韭秋菘、观世间芳菲,亦可享琴瑟之乐、赏四时风物。撷为小品,则烟霞满纸,充满人间情味...
上海年轮:朱争平人文历史随感集 本书特色 为上海幽昧流动的旧时光定位、为正在经历的当下造影上海年轮:朱争平人文历史随感集 内容简介 本书为历史文化随笔集。从20...
先知的神庙-五大洲史前星际航行惊天发现 本书特色 埃里希?冯?丹尼肯,当今世界超级畅销书作家、有32部作品问世,被翻译成35种语言,累计在全球售出6300000...
最有人情味、也最逗趣的江戶怪奇物語《一日江戶人》作者杉浦日向子生涯代表作《陰陽師》夢枕獏 茂呂美耶 推薦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即使名聲響亮,卻仍住在髒亂破舊的房子...
《宋词三百首》内容简介:《唐宋名家诗词:宋词三百首》讲述词是中国文学的重要形式、宋代是我国词创作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前人说
中国古代音乐 本书特色 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多年来在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过程中所进行的一个初步探索,其中既有理论方面的,也有实践方面的;既有导师的研...
世界历史上的星占学-江晓原作品集.乙编 本书特色 星占学被一些现代学者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早出现的精密科学”,主要是因为星占学这种活动需要使用天文学作为工具,因...
《写意水彩完全入门教程(全彩)》内容简介:书为写意水彩人气画手呼啊呦的全新力作,全书入门技法讲解丰富细致,涵盖了风景、建筑
新华智力字典 内容简介 1.本书以全新的视觉,广博的知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效率。2.筛选约3200个常用汉字,加拼音,对应约2800...
读库-1706 本书特色 本期《读库》一共包含了八篇文章。《我家的奴隶》、《百鸟朝凤》、《软工矿》、《原田泰治和他的素朴画》、《知与名的奔突》、《雨中的泪水》、...
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 内容简介 话语分析是研究语言——口头语和书面语——如何促成社会文化观点和身份的方法,在本书中,詹姆斯·保罗·吉(james pauog...
神秘瑰丽(中国古代青铜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揭示了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书中设有“铸鼎荆山”、“禹迹茫茫”、“殷商气象”、“周道华章”、“乐以《韶》舞”等主题。神...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 本书特色 本书对1900-1942年的华北乡村作了详细的个案研究。作者力图打通历史学与社会学的间隔,从大众文化...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 本书特色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西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视野》编著者davidblock。这套开放式的二语习得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