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陆羽的《茶经》和清代陆廷灿的《续茶经》,是关于茶的历史、源流、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等综合性论著,基本上将唐代之前和清代之前国人对于茶的理解和茶道的演变囊括其中,是值得一读的国学经典。本书将《茶经》《续茶经》合编在一起,加以注释翻译,是读者学习国学经典的很好的途径。本书既图文并茂,又古色古香,实用性和艺术性兼具,是讲解制茶、饮茶、茶道演变的百科全书,让读者轻松读懂“茶道”的妙趣,较具出版价值。
一茶之源【原文】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a。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b,蒂如丁香,根如胡桃。[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栟榈,蒲葵之属,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砾c,苗木上抽。]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d;从木,当作“”,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其名,一曰茶,二曰槚e,三曰f,四曰茗,五曰荈g。[周公云:“槚,苦荼。”杨执戟h云:“蜀西南人谓荼曰。”郭弘农i云:“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一曰荈耳。”]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栎字当从石为砾],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j,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k。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l。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m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n,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o,中者生百济、新罗p,下者生高丽q。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r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s,六疾不瘳t。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注释】a伐而掇之:伐,砍下枝条。掇,采摘。②栟榈:棕榈树。栟,读音bīng。③根皆下孕,兆至瓦砾:下孕,在地下滋生发育。兆,指核桃与茶树生长时根将土地撑裂,方始出土成长。④《开元文字音义》:字书名。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编辑的字书。早佚。⑤槚:读音jiǎ。⑥:读音shè,本为香草名。⑦荈:读音chuǎn。⑧杨执戟:即扬雄,西汉人,著有《方言》等书。⑨郭弘农:即郭璞。晋时人。注释过《方言》《尔雅》等字书。⑩艺而不实:指种植技术。k叶卷上,叶舒次:叶片呈卷状者质量好,舒展平直者质量差。l性凝滞,结瘕疾:凝滞,凝结不散。瘕,腹中痞块。《正字通》:“腹中积块,坚者曰症,有物形曰瘕。”m醍醐、甘露:皆为古人心中*美妙的供品。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味甘美。甘露,即露水,古人说它是“天之津液”。n卉莽:野草。o上党:唐时郡名,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市长子、潞城一带。p百济、新罗:唐时位于朝鲜半岛上的两个小国,百济在半岛西南部,新罗在半岛东南部。q高丽:唐时周边小国之一。r泽州、易州、幽州、檀州:皆为唐时州名。治所分别在今山西晋城、河北易县、蓟县、北京市密云县一带。s荠苨:一种形似人参的野果。苨,读音nǐ。t六疾不瘳:六疾,指人遇阴、阳、风、雨、晦、明六气而生的多种疾病。瘳,痊愈。【译文】茶树是我国南方种植的一种优良植物。树有一尺、两尺甚至几十尺高。在川东、鄂西地区一带,*粗的茶树需两人合抱,只有先砍下枝条后才能采摘茶叶。茶树的形状如同瓜芦木,树叶如同栀子,花如同白蔷薇,种子类似于棕榈树的种子,花蒂像丁香,根类似于胡桃树的根。[瓜芦木,生长在广东,和茶树相似,但味道苦涩。棕榈,属于蒲葵类,它的籽类似于茶籽。核桃和茶树,根都在地下滋长发育,把土壤撑裂,钻出地面生长。]“茶”字从部首上看,或从属于“草”部,或从属于“木”部,或者“草”“木”并从。[从草,写作“茶”,这个字出于《开元文字音义》一书。从木,写作“”,出于唐《新修本草》,草、木并从,写作“荼”,出于《尔雅》。]茶的名称,**叫茶,第二叫槚,第三叫,第四叫茗,第五叫荈。[周公所著的《尔雅释木篇》中说:“槚,就是苦茶。”扬雄的《方言》中说:“四川西南部的人把茶叫作”。郭璞的《尔雅注》中说:“早采的叫荼,晚采的叫茗或者叫荈。”]茶树生长的土地,以长在乱石缝隙间的品种*好,其次是长在沙石砾壤里[“栎”应当从石写作“砾”],品质*差的生长于黄土中。凡是种植技术不严密扎实的,尽管种植了也不会长得茂盛。种茶倘若能像种瓜那样精心照顾,三年就可以采摘茶叶。生长在山林野外的茶叶品质比较好,园林栽培的品质比较差。生长在向阳山坡而且有树木遮阴的茶树,芽叶呈现出紫色的品质比较好,呈绿色的则比较差;芽叶如同春笋似的品质较好,芽叶短小,外形如牙的品质较差;芽叶成卷状的品质较好,芽叶舒展平直的品质较差。背阴山谷里生长的茶树,就不能采摘茶叶,因为它有太重的寒性,喝了会凝聚滞留在腹内,使人患腹中长痞块的疾病。茶的用途,因为它品性寒,*适合人们做饮料。品行优良、德行俭朴的人*爱饮它。如果有人感觉干热口渴、心胸郁闷、头疼脑痛、眼睛干涩、四肢烦乱、全身骨节不舒服,只要喝上四五口茶,就好像醍醐灌顶、喝了甘露一样清爽甜美。但假如采的时节不对,制造又不精细,而且还掺杂了野草,喝了就会生病。饮茶也会喝出毛病,就像人们吃人参也会受害一样。品质*好的人参出产于上党,品质中等的出产于百济、新罗,品质差的出产于高丽。而泽州、易州、幽州、檀州出产的人参,就没有什么疗效,更何况用不是人参的冒牌货来冒充真的人参呢!假如把用荠苨假冒的人参喝了,那么人就有可能得多种疾病。知道了人参有时也会对人体有害处这个道理后,那么茶叶使人体受害的道理也就完全清楚了。……
天津的园林古迹 内容简介 2004年12月23日是天津设卫筑城600年的纪念日。这对居住在这座城市和曾经客居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具有极大的探求魅力,即使曾到此一游...
甲骨文学释林 内容简介 《甲骨文字释林(繁体竖排版)》主要讲述了:于省吾先生治学严谨周密,在中国古文字、古器物研究和古籍整理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在甲...
街角的老北京 本书特色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阿龙伴随着这座古都一起成长,他看到处处皆文化的老北京正在渐渐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灯火璀璨、人声喧嚣的现代都市...
老照片:第四十七辑 本书特色 在回荡着回忆的背景音乐声中,你可以慢慢咀嚼每一个故事、每一张照片、每一个细节,细细体味我们经历过的或未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或未听说过...
北欧神话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个性鲜明的文字向读者呈现了极富异域魅力的北欧神话世界。北欧神话崇尚勇者和强者,并带有悲情的末世神话色彩。无论神与凡人,与生俱来的使命便...
心与物游 本书特色 《大家写给大家:心与物游》是作家沈从文 先生的散文集。主要内容包括:月下、遥夜、一天、 流光、市集、街、小船上的信、今天只写两张、第三 张、...
《深入浅出HTTPS:从原理到实战》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专业的HTTPS书籍,全面讲解了HTTPS领域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密码学、OpenSSL
中国小学史 内容简介 本书共五章,包括:小学的发端——先帮时代;小学的创立——两汉时代;小学的发展——六朝隋唐时代;小学的转折——宋元明时代;小学的终结——清代...
每個人都擁有名為「身體」的人生導師,坦率面對自己的身體,就是坦率面對自己的心理。★《心裡的苦,身體知道》作者好評佳作,日本亞馬遜Amazon.com讀者4.5顆...
八十年代访谈录 本书特色 ★新周刊新锐榜年度图书★新京报阅读周刊华语图书传媒年选★中华读书报年度图书之10佳★由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发起,《光明日报》、《中国青...
John Kieschnick(柯嘉豪),美国斯坦福大学宗教研究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佛教,尤其关注佛教文化史。另著有The Eminent Monk: Bud...
国学与中国人文-余英时文集-第十二卷 本书特色 《余英时文集》第十二卷《国学与中国人文》,收录了余英时近年来有关中国人文研究的发展的文章,包括对近年来中...
老耄说贾-京城老商号练习生纪实 本书特色 《老耄说贾:京城老商号练习生纪实》由学苑出版社出版。老耄说贾-京城老商号练习生纪实 目录 楔子招练习生,测读、视、听吃...
姓氏·名号·别称(中国人物命名习俗) 本书特色 中国民俗文化系列,搜寻古籍方志野史,汇集各族民俗材料,进行科学调查研究,揭示中华大地上“活化石”和“活古代”的诸...
盛名之下 本书特色这是一部有关“名气”的历史的著作。讲述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如何趋之若鹜地追逐名声,塑造名人,探讨了名人崇拜背后的深层文化心态。作者分十二章阐述了名...
《中日关系大事辑览(增订本)》内容简介:本书是在2012年1月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以大事记的形式梳理两千余年来的中日关系历史
安徽文物 本书特色 文物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价值,是探索古代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安徽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齐全,涵盖了历史的各个时期。本书将安徽已出土...
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潮落金陵·南京卷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遴选了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50多位近现代人物,着力予以介绍。李香君、曹雪芹、魏源、李宗仁、蒋介...
中国文化经典读本 本书特色 本书四篇分别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四个精神支柱,即克己修身、天人相应、贵和尚中、阴阳五行,所选诗文多是文化经典中人文精神丰厚的篇章。本书可...
中国文化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概论中国文化,在编章展开之前,有必要就全书的核心概念、涉及范围、基本宗旨等问题预作说明,是为绪论。本书作为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公共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