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意识研究》以生态伦理为切入角度,以“儿童本位”的儿童观为基础,从新时期以来儿童文学中生态伦理意识的确立、表现以及发挥的作用等方面展开,结合具体文本对这一时期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进行一次专题性归纳。传达了新时期儿童文学对儿童与自然的关系、生命在自然规律的探索,以及对其中所呈现出的生存状态、简约、环保的生活理念和儿童“自然感性”生活回归等关系的生态思考,就新时期儿童文学如何更好地担当起肩负的使命进行深入思索和探究。
新时期儿童文学是一个有待深化的研究领域,而生态伦理则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富有新意的理论问题,“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意识”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就提出了一个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命题。田媛著的《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意识研究》对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意识进行系统分析,既概括出了新时期儿童文学生态伦理意识的特点,又指出了如何建构生态伦理社会的方法与策略,为人类的未来勾画出一幅美好的图画。
《新时期儿童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意识研究》:一对生命价值的认可长期以来,由于对自然地位和价值的忽视,人类认为自然是没有价值的,人们认定的价值的概念主要是用来表述对象与人的利益之间的关系,对于存在于自然中的生命,人们更多地把它们看成是人类的所有物,看成可以任意捕杀和丢弃的物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人类往往根据自己的感觉和愿望,带着功利的心态和戴着有色的眼镜去看待动植物生命,“认为自己所具有的诸如理性、审美的创造力、个体的自主性以及自由意志这样一些独特性,与动植物所具有的那些能力相比,更有价值一些”①。这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但事实并非真的像人想的那样绝对,自然界中很多生命的能力都在人类的能力之上,鸟会飞、蜘蛛会结网、袋鼠跳得远、马儿跑得快,这些特性如果人类不借助工具是无法做到的。生命是自然中的重要存在,对生命价值的认可关系到对自然价值的认可,西方生态学者认为自然物种具有内在的价值,在本质上与人类是相同的,从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到纳什的“大自然的权利”都是强调万物平等的认识论和价值观。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认为,“荒野(自然)是一种自我组织的生态系统,是那些有权为自己生存和繁荣的存在物的栖息地,人类应把它理解为需要尊重和敬畏大自然的内在价值的表现;人类并没有创造荒野,而是荒野创造了人类;作为生命的温床,荒野以及由荒野生物组成的生命共同体拥有独立于人类的价值即内在价值。自然内在价值是自然的、固有的,不需要以人类作为参照”②。生态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为价值判断的*高标准,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每一个个体生物的价值都是整体生态系统固有价值的组成部分,整体所携带的价值大于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所具有的内在价值,都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保罗·泰勒认为,“没有自然界生命序列中其他成员的帮助,我们无法自己存活下去。只有整个地球生物圈的正常运作,我们自己的生存才可能得以持续。”“对于自然价值的确认,对于进一步维护人的美好生存秩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人并不特殊于任何其他的生命,甚至还依赖于其他生命而生存,因此认可这些生命的存在意义、尊重所有生命生存的权利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自然界的一草一木,花鸟鱼虫都是我们身边的真实存在,刺猬、蚂蚁、松鼠、野鸭这些大大小小的动物都和我们毗邻而居,同处一个地球家园,作为大自然的主导力量,我们不应该带着根据人类的利益和目的强加于动物或植物身上的抽象的形式、种类或墨守成规的老观念看待它们,“自古以来,人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就是蛮横不讲理的,只许人类血腥猎杀,不许动物丝毫反抗,如果动物胆敢还人以颜色,便是大逆不道,冠以食人兽的恶名,围剿诛杀,毫不留情”(沈石溪《刀疤狼母》)。只有正确面对其他生命的存在、尊重这些生命的存在、认可这些生命的存在地位,才可以获取其他生命物种的信任,缔结良好的自然亲缘关系,才能和谐共生,“所有物种都因而被认为应该得到同等的道德关怀和考虑”。这种关系的确立,不仅有助于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还能让高度社会化的人类从文明的“异化”状态中洞见自身存在的危机,时刻警醒。儿童与自然有天然的亲和关系,儿童文学作家们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将对生命本质的理解融入其中,在作品中展现了原生态生命的活力与美丽,同时将儿童生命还原至自然界,让他们在对生命重新认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寻找自身的价值定位,深化对生命的理解。新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家们对于生命价值的存在表达了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他们通过书写自然界中的生命存在的“内在价值”,表现人与自然平等的生态意识,呼唤人们的生态整体主义意识,展示给儿童一个丰富、广阔的生命生存状态。……
田媛,女,1981年4月生,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现为山东建筑大学教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新时期儿童文学研究。先后在《齐鲁学刊》《中国成人教育》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省部级课题5项,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
童话散文卷-叶圣陶儿童文学选集-美绘版 本书特色 《叶圣陶儿童文学选集(童话散文卷)(美绘版)》:水声是很有趣味的。小溪好像一个人在那里轻轻地弹琴.瀑布好像许多...
中国美学原点解析 内容简介 《中国美学原点论》,分为原点解析、原点增殖和原点更新三个部分。**部分原点解析,是对中国美学*初源头的研究;第二部分原点增殖,则阐明...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7)近代 内容简介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是哲学社会科学「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共含七个分卷。全书有大致统一的体例,但照顾到不同历史时期的...
生物化学-第2版 目录 1 绪论1.1 生物化学的涵义1.1.1 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1.1.2 生物化学的课程性质1.1.3 生物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1.2 生...
红楼梦案:周策纵论红楼梦 本书特色 两百多年来,对红楼梦的研究著作成千上万,但因研究者的个性及对文本研究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论点的创造性和特殊性。《名家解读红楼...
《营销策划理论与实务(微课版)》内容简介:本书共12章,主要内容包括营销策划引论、营销策划的基本要素与原则、营销策划的基础、
新编汉日翻译教程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翻译教学的基本认识和译者的主体性地位思考,讲解了日语词语的翻译,句子的翻译,篇章的翻译,以及翻译技巧,文化翻译,翻译的研究...
《沈氏女科600年:女人养颜先养肝》内容简介:女性要美容养颜 保持年轻态、健康态,养肝是关键 太多女性为了美容养颜,不惜花费大量
品味生活系列:咖啡品鉴大全,ISBN:9787538156225,作者:(日)田口护著,书锦缘译作者简介 田口护,1938年出生于日本札幌市。
刘洁岷诗选 本书特色 中国新诗自“五四”发轫,至今已近百年历史。本丛书每位诗人单独成册,力求系统地收录诗人迄今为止的主要作品。书前附有诗人生活照片二帧,书后附有...
萨德 傅立叶 罗犹拉(罗兰·巴尔特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对人类文明普遍价值的理性主义质疑,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萨德 傅立叶 罗犹拉(罗兰·巴尔特文集) 内容简...
唐诗小史 本书特色 对于诗歌发展史的描述,存在着多种可能的视角,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取舍,不同的取舍也就必然的呈现不同的面貌,给出不同的评价。例如,可以从唐诗中读...
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 本书特色 易中天、王立群、秦晖、俞敏洪、叶永烈、周国平、孙家洲、徐城北联袂奉献《*牛的时代 *牛的人》,大家说给大家听。『央视百家讲坛』明生...
纳兰性德研究论丛 本书特色 ★ 本书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纳兰性德研究专栏三十年选集★ 16开平装,厚达584页,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研究范围广泛,视角各...
外贸会计-第三版 节选 《外贸会计(第3版)》自2004年1月初版以来,承蒙广大读者厚爱,已出了二版印刷了14次,印数达6.6 万册,在社会上受到好评,该书曾荣...
宋词是一朵情花 本书特色 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它的毒。拈一朵情花,呷一口词香,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十余位资深教师...
陈平原(1954-),1987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2年起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先后在外国多所大学讲学和研究。1980年代,
当代中国城市雕塑.建筑壁画 本书特色 本书论述了作为公共艺术形态的城市雕塑、建筑壁画的性质、特征和作用。回顾了城市雕塑、建筑壁画发展的新的历史背景;考察了新时期...
中国文学十五讲-(第二版)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学十五讲》(第二版)以作家作品为中心,选择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若干闪光的亮点和精华,也就是成就*高、影响*大的一部分有...
萧乾译作全集好兵帅克 本书特色 荟萃萧乾一生全部文学翻译作品的《萧乾译作全集》十卷本日前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萧乾译作全集》收入了包括《尤利西斯》《好兵帅克》...